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其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作立意高超、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寄托深远,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的爱情诗歌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其爱情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意象的朦胧、意境的朦胧、意旨的朦胧。其爱情诗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有三方面的特征:象征比兴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塑出情感形象;大量用典特别是选用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有关神仙的典故。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试;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9-01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
一、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多义性上,从他的作品的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独有的魅力。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属无题之作。如《锦瑟》、《嫦娥》、《柳》、《昨夜》等诗篇[1]。李商隐有意识地以此为一些意境朦胧、内涵深远的爱情诗作命名。用“无题”的方式来摆脱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觉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意象是经过诗人主观色彩的加工,渗入诗人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物象,或者说是“意化了的物象”,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诗歌整体的朦胧美效应,李商隐在营造意象时,不大去选取清新明朗的意象而是常借助于大量具有朦胧美感的意象,为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制造出哀怨凄迷的氛围,直接给人朦胧的美。
例如,《圣女祠》之二,是描写诗人与女道士恋爱的一首作品,几乎句句都有典故。“三里雾”、“五铢衣”、“衩头燕”,通过层层隐喻,描写了女道士的居所和服饰,透露出作者与她的恋爱关系。于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这段恋情既留恋不已又极力掩饰的矛盾心里,从而体味到其中的暧昧情趣。这首诗也通过各种典故的运用,为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之美[2]。
二、李商隐善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的诗境,融多方感触于沉博艳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李商隐的诗不太注意意象的外部联系,善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的诗境,同时又善用美丽的辞藻与事典,给人造成镶金嵌玉的感觉。再加上爱情与生活的不幸,身世遭遇的坎坷,对唐王朝命运的忧思相联系,成为表感凄艳之美[3]。例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抒写对昨夜一夕相对,造成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怀想。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那种灵犀一点的心心相印,该是多么珍贵。诗颈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形成相互映照,在心虽相通而身不能接的苦闷中,突出了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籍。“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描写了两个场景,一个繁华一个冷清。可想诗人在灯红酒绿的晚宴上,也许是因为羞怯只能与所爱之人相视传情,也许是因为与所爱之人欢娱良宵而当夜深人静之时又感到惆怅。总之,应官鼓声,一夜风流随风而逝。坐在马上心绪迷乱,失魂落魄,像风中蓬草一样投入一天庸常琐事中去。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一种无望而又无法遏止的追求,同时又在爱情描写中渗透多方面的人生感受,甚至与对事业理想的执著追求相沟通[4]。
三、从诗人的高尚情操中体现出纯情之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虽显得朦胧和凄美,但从诗篇的内涵和意境来说,更能体现诗人的高尚情操,从而也体现诗人对爱情的真挚和纯情、对理想的追求和纯情、对人生的感悟和纯情。
《锦瑟》虽是被历代诗评家称为最难解的诗迷,朦胧的意境中透出诗篇的凄美,但同样也透出了诗人的纯情。这首爱情诗突出的是精神美,很少有庸俗琐屑的描头绘足。在《锦瑟》中,不仅对“事”的叙述甚少,其实连“情”的痕迹也不明显,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熔铸成一个个哀怨动人、幽怨凄美的意象,在读者中引发丰富的联想[5]。诗人以锦瑟贯穿整个诗篇的同时,还安排了蝴蝶、杜鹃、沧海泪珠、蓝田烟玉四个侧面,作为锦瑟乐声的映衬。蝴蝶迷梦来表示乐声的飘忽,也象征唐王朝形势的激变。杜鹃悲苦来表示乐声凄厉,也象征诗人对唐王朝失国的悲愤。沧海明珠来表示乐声凄清,也象征诗人的怀才不遇之痛。蓝田烟玉来表示乐声平迸发,象征诗人不甘屈抑之情。
参考文献:
[1]凌丹樱. 试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悲叹伤情之美[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34-235.
[2]袁铭阳. 试论李商隐的爱情诗[J]. 语文学刊,2016,12:73-74.
[3]贺玉洁. 李商隐诗歌中的时空意识及其艺术表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赵鹤涵. 浅析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特征[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19.
[5]冉雪芹. 李商隐《无题》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白铭鑫(1999.09-),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三37班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试;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9-01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
一、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多义性上,从他的作品的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独有的魅力。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属无题之作。如《锦瑟》、《嫦娥》、《柳》、《昨夜》等诗篇[1]。李商隐有意识地以此为一些意境朦胧、内涵深远的爱情诗作命名。用“无题”的方式来摆脱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觉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意象是经过诗人主观色彩的加工,渗入诗人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物象,或者说是“意化了的物象”,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诗歌整体的朦胧美效应,李商隐在营造意象时,不大去选取清新明朗的意象而是常借助于大量具有朦胧美感的意象,为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制造出哀怨凄迷的氛围,直接给人朦胧的美。
例如,《圣女祠》之二,是描写诗人与女道士恋爱的一首作品,几乎句句都有典故。“三里雾”、“五铢衣”、“衩头燕”,通过层层隐喻,描写了女道士的居所和服饰,透露出作者与她的恋爱关系。于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这段恋情既留恋不已又极力掩饰的矛盾心里,从而体味到其中的暧昧情趣。这首诗也通过各种典故的运用,为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之美[2]。
二、李商隐善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的诗境,融多方感触于沉博艳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李商隐的诗不太注意意象的外部联系,善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的诗境,同时又善用美丽的辞藻与事典,给人造成镶金嵌玉的感觉。再加上爱情与生活的不幸,身世遭遇的坎坷,对唐王朝命运的忧思相联系,成为表感凄艳之美[3]。例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抒写对昨夜一夕相对,造成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怀想。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那种灵犀一点的心心相印,该是多么珍贵。诗颈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形成相互映照,在心虽相通而身不能接的苦闷中,突出了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籍。“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描写了两个场景,一个繁华一个冷清。可想诗人在灯红酒绿的晚宴上,也许是因为羞怯只能与所爱之人相视传情,也许是因为与所爱之人欢娱良宵而当夜深人静之时又感到惆怅。总之,应官鼓声,一夜风流随风而逝。坐在马上心绪迷乱,失魂落魄,像风中蓬草一样投入一天庸常琐事中去。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一种无望而又无法遏止的追求,同时又在爱情描写中渗透多方面的人生感受,甚至与对事业理想的执著追求相沟通[4]。
三、从诗人的高尚情操中体现出纯情之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虽显得朦胧和凄美,但从诗篇的内涵和意境来说,更能体现诗人的高尚情操,从而也体现诗人对爱情的真挚和纯情、对理想的追求和纯情、对人生的感悟和纯情。
《锦瑟》虽是被历代诗评家称为最难解的诗迷,朦胧的意境中透出诗篇的凄美,但同样也透出了诗人的纯情。这首爱情诗突出的是精神美,很少有庸俗琐屑的描头绘足。在《锦瑟》中,不仅对“事”的叙述甚少,其实连“情”的痕迹也不明显,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熔铸成一个个哀怨动人、幽怨凄美的意象,在读者中引发丰富的联想[5]。诗人以锦瑟贯穿整个诗篇的同时,还安排了蝴蝶、杜鹃、沧海泪珠、蓝田烟玉四个侧面,作为锦瑟乐声的映衬。蝴蝶迷梦来表示乐声的飘忽,也象征唐王朝形势的激变。杜鹃悲苦来表示乐声凄厉,也象征诗人对唐王朝失国的悲愤。沧海明珠来表示乐声凄清,也象征诗人的怀才不遇之痛。蓝田烟玉来表示乐声平迸发,象征诗人不甘屈抑之情。
参考文献:
[1]凌丹樱. 试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悲叹伤情之美[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34-235.
[2]袁铭阳. 试论李商隐的爱情诗[J]. 语文学刊,2016,12:73-74.
[3]贺玉洁. 李商隐诗歌中的时空意识及其艺术表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赵鹤涵. 浅析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特征[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19.
[5]冉雪芹. 李商隐《无题》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白铭鑫(1999.09-),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三3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