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社团作为丰富校园文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状况备受高等院校重视和关注。本文以福建某独立学院为例,通过剖析其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探究该校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社团管理 学生社团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松散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繁荣和学生素质提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高校学术社团组织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1],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现状研究和策略思考,指导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非常有必要。
  一、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一)社团规模不断壮大
  自成立以来,福建某独立学院(以下简称为X学院)学生社团规模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社团注册数量和社团注册会员较成立初期均有数倍增长,截至2015年,全院共有注册社团66个,社团注册人数有3542人,占全院在校学生总人数30.2%, 社团规模较大。根据我国高校社团主流分类方法,X学院学生社团中,文艺体育类和技能学习类社团数量较多,占社团总数八成以上,其中文艺体育类社团36个,技能学习类社团21个,分别占社团总数54.5%和31.8%,思想文学类、就业创业类、公益服务类数量相当少,总共9个,占比不足15%。
  (二)社团管理逐步规范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X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正逐步完善,有效地保证了社团有序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社团管理模式由自由发展逐步向自由发展和学校统一管理相结合。早期,X学院对全院社团管理偏向宽松,允许各类学生社团在学校规章制度范围内自我管理,不特别针对社团的自身发展和活动组织进行指导和约束,这种管理模式为社团快速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也间接导致社团发展良莠不齐,社团结构单一。为此,学院强化了对学校社团的监督和管理,明确了学校团委对全院社团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要求团委下设部门通过积极引导、管理、协调、服务、监督和考核全校的学生社团把控社团发展的质量和结构,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科研、文体及公益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全校学生综合素质。
  (三)社团布局基本合理
  为了有效管理和指导学生社团发展,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X学院对全院社团布局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将所有社团合理编排后划分为七大类型,并由学院团委下设艺术中心、文学传媒中心等七大中心分管,如艺术中心负责歌唱、舞蹈类与艺术有关的社团,文学传媒中心分管与文学类、传媒类有关的社团。如此划分,将类型相似的社团划为同一中心管理,既方便了七大中心的统筹管理,又有利于七大中心为社团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同时,同一中心内的社团组织,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共性,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合作性社团的培养和大型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如迎新送旧活动开展需要主持队、礼仪队、舞蹈队、化妆协会以及音乐协会等众多社团协作和配合,过去需要与上述协会的负责人沟通协调,现在仅需要艺术中心的协调。
  二、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的摸清X学院社团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社团发展的瓶颈和不足,本文采用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分析发现,社团类型分布不均衡、社团活动缺乏创新、社团管理相对混乱和社团活动经费匮乏是该学院社团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一)社团质量有待优化,公益社团数量偏少
  高校学生社团需要质量并举持续发展,既要不断壮大社团规模和社团注册学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又要注重社团质量,发展专业性强的精品社团和德育实践突出的公益性社团。由上文的分析可知,X学院社团在类型和质量上存在下述问题:一是社团类型分布不均衡和同质化严重,主要表现在文艺体育类和技能学习类社团占比八成以上,思想文学类、就业创业类等类型社团不足两成,其中创业类和公益类社团数量不足5个,由此表明学院社团组织未能在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咨询和公益类服务方面发挥较好作用,忽略社团组织育人等重要作用。二是全院重点培养的精品、优秀社团较少,仅有沙盘协会、虫二剧社等10个社团是学院和学生公认的优秀社团,能够在相关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做好带头示范作用。
  (二)社团缺乏监督,社团管理制度亟需规范
  近年来,X学院强化了对学生社团的监督和管理,明确了学校团委对全院社团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规范了全院社团长期以来的自由放任式发展,促进了社团合理健康发展,但仍存在不足。首先,全院关于社团发展的规章制度建设滞后,2014年6月才首次以明文形式对学校社团的成立和注销进行规范,其他方面仍然缺少明确的文件规范,同时社团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和管理范围不够明确,导致部分社团管理事务无章可循,较为依赖团委老师经验解决,缺乏统一指导准则和处理流程。其次,社团管理缺少专业统一监管机构。团委以及下设学生会对社团的兼职管理和监督有效推动了社团的健康发展,但团委以及下设学生自身事务繁忙,投入社团管理建设中的精力、财力和物力有限,导致管理部门无法正常掌握和理解学院社团的现状,弱化了社团监管作用。
  (三)社团活动简单,精品优品活动较少
  社团活动是聚社团成员、展现社团风采的关键,影响着社团的生存和长远发展[3]。通过对X学院社团活动了解发现,该学院社团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不足之处。首先,活动数量偏少,该学院30%左右的社团组织策划活动次数较少,全年开展的主题活动不足3次,这主要是部分社团成员较少和社团干部不作为导致的。其次,活动质量和效果较差,部分社团活动缺乏创新、主题不够鲜明,达不到社团成员的心理预期,进而导致参与度不高,加上部分活动策划不足和组织不当,致使活动效果较差,进一步降低了社团成员的参与体验和积极性。最后,部分社团活动缺乏持久性和延续性,众多社团中,仅有沙盘协会、虫二剧社等10个精品社团的主题具有延续性,通过长时间的系列活动将某个主题做实和做精,成为精品社团活动,而其他社团活动开展较为随意,主题和时间安排均缺乏计划和持久性。   (四)社团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指导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由于X学院对社团注册的宽松管理,部分学社社团注册成立并未建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社团制度建设和干部选拔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社团成立初期并未制定完善社团规章,社团成立宗旨和存在意义和规范成员的入会、退会流程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入会成员将社团视为兴趣爱好小组,缺乏社团行为规范的约束。其次,社团财务管理和干部选择缺少制度规范,导致社团经费使用混乱和干部的选拔缺乏公平、公正,容易引发社团成员的内部矛盾,降低社团成员凝聚力。除此之外,社团指导老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调查,该学院每个社团均配备一名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管,但社团指导老师大多为义务性教学,加上学校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得社团兼职老师名存实亡。
  (五)社团经费相对匮乏,活动场地相对较少
  社团活动开展离不开经费等物质条件的支持,尽管近年来X学院对社团投入已逐年加大,但仍然满足不了社团发展的正常需求。一是学生社团活动缺少经费支持。该学院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收取会费、学校拨款、社会赞助为主,其中会员缴费占比62.5%,学校拨款占比23.5%,社会赞助占比14.5%。由此可见,学校拨款对社团发展的支持力度较为薄弱,加上学院拨款申请流程繁琐,条件严格,致使大部分社团得不到学院拨款的支持。二是学校社团场所和设备缺乏。全院共有社团66个,仅有沙盘协会等13个社团有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其他社团基本上处于流动办公状态,社团会议基本上在教室进行。三是学院未为社团活动的开展配套专门的设施及场所,社团开展活动所需场地均为健身中心批准使用的临时场地。由于临时场地的使用面积和时间限制,可能导致部分社团不能及时申请到活动所需的场地。
  三、推动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社团布局,培育公益社团
  根据社团性质可知,X学院学生社团一般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自发设立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上前期学院对社团注册的宽松管理,导致部分内涵相似或者活动类型相近社团设立和公益社团缺乏。为此,X学院应当加强学院社团的整体布局,优化社团结构,扶持和培育公益团发展,加强同志同类社团整合合作,促进全院社团合理发展。一是高度重视全院社团建设,以“德育教育引导[4]”和“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指导和规划学院社团发展蓝图,合理规划社团大类,重点扶持公益服务类、就业创业类等社团的发展。二是应当指导内涵相同,或者活动相近的社团进行合并,合并成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中大社团;应当引导大类趋同(如舞蹈、街舞)成立大类社团联盟,进而扩大其影响力和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应当督促互补型社团相互帮扶,联动发展,共同增强全院社团发展活力[6]。三是加强公益社团资源倾斜,鼓励学生注册公益性质学生社团,并且在资金投入、场地提供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为公益社团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土壤,同时以社会实践学分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公益社团活动,壮大公益社团的规模,推动其良性发展。
  (二)加强社团监督,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必须符合高等院校育人教人的理念,以引导高校学子健康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其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学校的监管和管理。一是加强全院社团的监督,成立以团委书记为组长学校社团监管机构,定期对各个社团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重点监督社团活动开展、经费使用以及干部任用,对于不符合规定学生社团要求及时整改或者取缔。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团管理体系,鼓励有利于校园文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社团的注册和发展,推动社团健康发展。社团管理体系应当重点完善社团注册、注销、活动评比等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加强社团的管理、监督和服务。三是健全社团管理机构,建立以团委负责指导高校社团联合会的管理机构,学校团委负责全院社团总体布局的管理,主管社团的设立、注销、活动以及评比等事项,高校社团联合会负责社团日常工作的具体事项,监督社团日常管理以及社团之间的活动交流。
  (三)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打造精品社团
  社团发展要摆脱“速兴速亡”的怪圈,就必然走上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这就离不开学校的引导、扶持和社团自身的创新发展。作为社团的管理者,学院应当鼓励社团竞争和整合,在社团的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引导学生社团不断创新,并在资源投入上支持活动主题明确,且具有延续性的学生社团,扶持有实力和竞争优势明显的社团走品牌建设道路,淘汰毫无生机和杂牌社团,培养一批精品社团。对于社团自身,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创新社团发展理念,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紧扣“专业”、“实践”、“公益”等主题,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提高主题活动的层次和内涵,根据学校特色和社团差异开展有针对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以及公益活动,实现社团的精品化建设。
  (四)完善社团内部治理结构,加大导师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一群志同道合学生组成的松散组织,其发展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专业导师指导,否则可能导致社团成员凝聚力不高、社团管理混乱。健全社团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社团章程,明确社团宗旨、职员名称与选拔方式、会员资格与会费、活动策划和组织、财务管理以及章程修改程序等内容,明确社团内部人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建立清晰的职权分配制度、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7],让社团制度化、规范化内部管理,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要明确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相结合的社团导师指导制,将导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全年工作量中并予以考核。同时,明确专职老师负责监督和指导社团日常事务,解决社团日常事务遇到的困难以及突发情况。为此,建议由学校辅导员和团委相关老师担任;兼职老师负责社团技能或者专业指导,可由学校的专业老师、名誉学者或者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团建设发展。
  (五)拓宽筹资渠道,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保障
  学院应当加大社团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社团发展的投入规模,精简社团经费申请手续,提高社团经费审批效率,为全院社团发展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加强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鼓励学生社团利用专业知识将主题活动包装成社会实践项目参与项目申报、申请课题经费支持以及项目指导,多方位地支持学生社团发展;鼓励社团通过外联活动寻求社会资金赞助,尤其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自身的优势,引入独立学院经费赞助,提高社会资金占比,丰富社团资金来源,并且出台社团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社团资金的管理和规范社团资金使用,提高社团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学院划出专门区域提供给社团工作和活动免费使用,解决社团发展的场地之忧。
  参考文献
  [1]王卫放.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04(7):126-130.
  [2] 刘国平. 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11.
  [3] 李光谱. 科学发展视阈下的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
  [4] 孙玉香. 我国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0.
  [5] 陈明. 学生社团生存发展健康度及其管理策略研究——以贵州省本科院校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
  [6]费坚,俞锋. 高校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及整合发展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21-23
  [7] 许利敏. 国外学生社团发展特点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9-261.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政社分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是释放社会红利、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体制改革的长期滞后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社会体制核心领域的改革进展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
期刊
[摘 要]学会党建对学会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以医鉴工作为主题,充分挖掘基层党建工作成果,发挥各级学会党建工作的最佳效果,寻找全面提高各级学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基层党建 党建强会 新思路  学会党建直接关系到学会自身建设和学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对学会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基层党建工作成果,发挥各级学会党建工作的最佳效果,是全面提高各级学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一、背景
期刊
[摘 要]非公募基金会是我国慈善领域的组织载体之一。如何积极引导、有效推动此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江苏省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为我国其它地区非公募基金会的迅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公募基金会 发展模式 嵌入  2004年国务院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非公募基金会作为我国慈善领域中的创新型组织载体,在
期刊
随着服务“三农”的深入开展,触及到农技协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认识到发展农技协要敢于打破协会原有的组织架构,调整服务主体,拓宽业务领域范畴,创新运行机制。如何构建新型农技协,更好地服务“三农”,便成为值得关注和探索的迫切选项。  一、背景  三元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10年9月,是由各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团体会员和农民技术人员、专业户、农民个体会员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
期刊
[摘 要]基于广州X社工机构培育助残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分析助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社工在助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的介入机制和策略,思考社工的专业使命。  [关键词]社工 助残社区社会组织 培育  近年來,国家从物资及政策等方面持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残疾人生存状况持续改善,但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6.34%,残疾人基数和所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残疾人的收
期刊
2013年,根据中国科协的部署和要求,安徽省科协在没有政府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从学术活动经费中挤出120万元正式启动实施了学会能力提升计划。为了确保学会能力提升计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采取典型示范、项目带动和“以奖促建”的方式引导省级学会提升综合发展能力。2013年,省科协向省政府申请经费300万元,加大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实施力度。目前,已有近1/3的省级学会纳入学会能力提升计划,各项工作正
期刊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为科技类社团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 年,中国科协开展“引领地方学会能力提升项目”,北京市科协开展“百强社团”创建活动,北京地质学会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全面争创第一批“百强社团”,得到北京市科协资助立项,开展学会能力提升活动。  北京地质学会选择“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开展科普品牌活动和科
期刊
[摘 要]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是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障碍,由创始人治理模式向制度化治理模式转型是学界的共识也是业界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考察一家草根公益组织从创始人治理向制度化治理模式转型的过程和实践,分析了治理模式转型的动力、条件和转型过程中的创始人障碍、人才障碍、情境性障碍,并提出克服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草根公益组织 草根NGO 公益性社会组织 内部治理 转型  草根公益组织相对于官办组织
期刊
社会组织是介于国家政府组织和市场企业组织之间的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带动了社会组织健康较快发展,但是由于观念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发展应纳入法治框架,以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一、充分肯定社会组织的时代作
期刊
[摘 要] 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往往与社工机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机构吸引力不足有关。因此,如何有效地察觉社工机构激励机制的特殊性,从而建立科学、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是社会工作机构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以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为视角,尝试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激励的必要性、特殊性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激励机制进行了一些探析。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