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省孵化器我省多数孵化器尚处在1.0和2.0版本的发展阶段,而“3.0孵化器”将专业能力和资本相结合,依托市场,专注于“嵌入式合作”和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发挥了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代表了目前孵化器发展较为新兴的版本。
关键词:3.0孵化器;创新;工作思路
一、“3.0孵化器”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加,全国各地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主导的科技型孵化器较好地解决了“播种”的问题,但“孵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更加灵活、创新的市场化孵化器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在中国创新经济中起到了推动社会提高初创企业成功率、创造就业机会、培养高端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作用。孵化器也同样是社会各方资源的平台,不同类型资源对接孵化器可以孕育出新的模式与机遇。
二、“3.0孵化器”有别于传统孵化器的鲜明特征
(一)提供精准适配的创业创新孵化服务
“3.0孵化器”围绕早期团队和企业的上述“痛点”,主要提供精准适配的创业创新孵化服务。许多创业团队由于初期规模小,招人往往是一大难题。“3.0孵化器”会以统一名义帮助这些团队招聘所需要的人,从工程师到合伙人。“3.0孵化器”很重要的一项服务内容,就是帮助创业团队梳理商业模式,提供行业资源整合与合作、公司架构搭建指导、品牌传播策略指导、技术产品选型咨询与建议等。
(二)致力构建专业集群化的创业创新生态圈
“3.0孵化器”较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专业领域。在3.0孵化器内,每一个创业团队虽然都在做不同的項目,但他们都隶属于某一个专业或是其衍生关联行业领域。这样带来的好处是,“3.0孵化器”内的创业团队之间自我构成了一个产业集群的生态圈,通过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彼此成为对方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溢出,形成了“滚雪球”般的创新集聚效应。
(三)拥有强大而专业的“嵌入式合作”团队
“3.0孵化器”的运营服务团队中,大多是在专业领域浸润了10年左右的资深专业人士,不少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些服务团队的带头人组成了“3.0孵化器”的全职创业导师团队,有别于一些传统孵化器“授课式”“书本化”的创业辅导方式,“3.0孵化器”的导师团队每天与在孵企业一起工作,及时地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这种创业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嵌人式的合作”,导师团队可以与在孵企业一起梳理商业模式,一起探讨关于行业、产品以及市场推广等问题。不少导师甚至在帮助团队孵化的过程中,忍不住再次投身到创业当中。
(四)具有与市场导向紧密关联的激励机制
从国际上看,纯粹的孵化器一般是亏钱的。一些政府背景的“国资系”孵化器,在股权激励、资本投入退出方面目前受到的限制还比较多,多数不具备投资功能。这些孵化器对于内部管理人员和运营团队往往缺乏与孵化绩效相挂钩的有效激励措施,因此难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士加入孵化器,创业服务载体缺乏活力。相比之下,“3.0孵化器”自诞生之初,即带有“天使基金”的基因,它既是孵化器,同时也是天使基金的管理者和财务投资人。
三、借鉴“3.0孵化器"发展模式,促进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建议
(一)运用政策引导方式,推动更多原生“3.0孵化器”在苏集聚
我省应加快出台针对新型孵化器的专有政策。根据科技部规定,新型孵化器可享受一定的政策性补贴,但此类政策的门槛条件设置(如税收规模等)不尽科学,许多条件不适用于以孵化初创项目团队为主的新型孵化器。在暂不能突破国家层面科技政策的前提下,建议借鉴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的做法,在现有孵化器政策之外,另辟“江苏版”的增量政策。
(二)加快推动传统孵化器转型升级
对于目前我省大量的传统孵化器,可根据其发展状况、自身条件以及在孵企业特点,分类推动转型升级。对于部分纯粹以提供物业服务、行政管理、工商税收服务为主的孵化器,建议其调整服务定位,向创业孵化的后端环节发展,更多为成长中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服务,逐步与园区管理运营主体结合。
(三)支持聚焦特定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发展
根据“3.0孵化器”的经验,建议我省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市场特点,更多打造聚焦某一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形成集群化的创业创新生态圈。建议在环保行业、新能源、020生活服务行业、健康服务业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孵化器。各省辖市应当围绕区域内的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培育与其重点产业相配套的专业孵化器。为此,在产业布局上,全市要加强规划调控和引导,形成板块式集聚,为专业孵化器建设和产业集群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四)促进政府与企业在孵化器建设方面形成伙伴关系
推动政府性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共同打造支持3.0版本孵化器的母基金。进一步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引导和鼓励天使基金对创业团队和企业的孵化。支持事业性质的孵化器采用“跟投”等方式,与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对于一些民营孵化器从事公益性服务的成本投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提升民营孵化器从事公益性创新服务的积极性。
(五)打破创新培育过细分割,形成全创新链扶持
目前,在政府的推动下,我省出现了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各类创新培育载体,如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上述创新培育载体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上存在自我设限、分割过细的问题。为此,建议以孵化器为核心,向创新链的前后两端延伸,整合各类创新培育载体资源,构建创新服务资源联盟,形成全创新链扶持。全创新链的服务内容应包括公司注册、政策服务、知识产权、法律财务、仪器设备共享等通用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技术支持、投融资服务、资源对接、市场推广等定制化个性服务。
(六)进一步强化省协会管理服务功能,配合做好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调管理工作
省孵化器协会要积极协助省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做好日常、经常性的孵化器管理发展工作,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探索建立健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统计监测评估管理体系,加强孵化器行业管理,进一步健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实现创新创业载体科技统计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确保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认真做好孵化器数据、资料、信息等的汇总、整理、分析工作,继续编制好《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发展报告》,客观反映全省科技企业及孵化器发展现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全省科技创业工作进展情况。
作者简介:
王蓓蓓(1982.3.12--);性别:女,籍贯:江苏省南京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海大学;现有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关键词:3.0孵化器;创新;工作思路
一、“3.0孵化器”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加,全国各地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主导的科技型孵化器较好地解决了“播种”的问题,但“孵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更加灵活、创新的市场化孵化器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在中国创新经济中起到了推动社会提高初创企业成功率、创造就业机会、培养高端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作用。孵化器也同样是社会各方资源的平台,不同类型资源对接孵化器可以孕育出新的模式与机遇。
二、“3.0孵化器”有别于传统孵化器的鲜明特征
(一)提供精准适配的创业创新孵化服务
“3.0孵化器”围绕早期团队和企业的上述“痛点”,主要提供精准适配的创业创新孵化服务。许多创业团队由于初期规模小,招人往往是一大难题。“3.0孵化器”会以统一名义帮助这些团队招聘所需要的人,从工程师到合伙人。“3.0孵化器”很重要的一项服务内容,就是帮助创业团队梳理商业模式,提供行业资源整合与合作、公司架构搭建指导、品牌传播策略指导、技术产品选型咨询与建议等。
(二)致力构建专业集群化的创业创新生态圈
“3.0孵化器”较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专业领域。在3.0孵化器内,每一个创业团队虽然都在做不同的項目,但他们都隶属于某一个专业或是其衍生关联行业领域。这样带来的好处是,“3.0孵化器”内的创业团队之间自我构成了一个产业集群的生态圈,通过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彼此成为对方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溢出,形成了“滚雪球”般的创新集聚效应。
(三)拥有强大而专业的“嵌入式合作”团队
“3.0孵化器”的运营服务团队中,大多是在专业领域浸润了10年左右的资深专业人士,不少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些服务团队的带头人组成了“3.0孵化器”的全职创业导师团队,有别于一些传统孵化器“授课式”“书本化”的创业辅导方式,“3.0孵化器”的导师团队每天与在孵企业一起工作,及时地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这种创业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嵌人式的合作”,导师团队可以与在孵企业一起梳理商业模式,一起探讨关于行业、产品以及市场推广等问题。不少导师甚至在帮助团队孵化的过程中,忍不住再次投身到创业当中。
(四)具有与市场导向紧密关联的激励机制
从国际上看,纯粹的孵化器一般是亏钱的。一些政府背景的“国资系”孵化器,在股权激励、资本投入退出方面目前受到的限制还比较多,多数不具备投资功能。这些孵化器对于内部管理人员和运营团队往往缺乏与孵化绩效相挂钩的有效激励措施,因此难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士加入孵化器,创业服务载体缺乏活力。相比之下,“3.0孵化器”自诞生之初,即带有“天使基金”的基因,它既是孵化器,同时也是天使基金的管理者和财务投资人。
三、借鉴“3.0孵化器"发展模式,促进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建议
(一)运用政策引导方式,推动更多原生“3.0孵化器”在苏集聚
我省应加快出台针对新型孵化器的专有政策。根据科技部规定,新型孵化器可享受一定的政策性补贴,但此类政策的门槛条件设置(如税收规模等)不尽科学,许多条件不适用于以孵化初创项目团队为主的新型孵化器。在暂不能突破国家层面科技政策的前提下,建议借鉴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的做法,在现有孵化器政策之外,另辟“江苏版”的增量政策。
(二)加快推动传统孵化器转型升级
对于目前我省大量的传统孵化器,可根据其发展状况、自身条件以及在孵企业特点,分类推动转型升级。对于部分纯粹以提供物业服务、行政管理、工商税收服务为主的孵化器,建议其调整服务定位,向创业孵化的后端环节发展,更多为成长中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服务,逐步与园区管理运营主体结合。
(三)支持聚焦特定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发展
根据“3.0孵化器”的经验,建议我省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市场特点,更多打造聚焦某一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形成集群化的创业创新生态圈。建议在环保行业、新能源、020生活服务行业、健康服务业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孵化器。各省辖市应当围绕区域内的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培育与其重点产业相配套的专业孵化器。为此,在产业布局上,全市要加强规划调控和引导,形成板块式集聚,为专业孵化器建设和产业集群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四)促进政府与企业在孵化器建设方面形成伙伴关系
推动政府性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共同打造支持3.0版本孵化器的母基金。进一步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引导和鼓励天使基金对创业团队和企业的孵化。支持事业性质的孵化器采用“跟投”等方式,与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对于一些民营孵化器从事公益性服务的成本投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提升民营孵化器从事公益性创新服务的积极性。
(五)打破创新培育过细分割,形成全创新链扶持
目前,在政府的推动下,我省出现了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各类创新培育载体,如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上述创新培育载体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上存在自我设限、分割过细的问题。为此,建议以孵化器为核心,向创新链的前后两端延伸,整合各类创新培育载体资源,构建创新服务资源联盟,形成全创新链扶持。全创新链的服务内容应包括公司注册、政策服务、知识产权、法律财务、仪器设备共享等通用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技术支持、投融资服务、资源对接、市场推广等定制化个性服务。
(六)进一步强化省协会管理服务功能,配合做好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调管理工作
省孵化器协会要积极协助省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做好日常、经常性的孵化器管理发展工作,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探索建立健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统计监测评估管理体系,加强孵化器行业管理,进一步健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实现创新创业载体科技统计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确保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认真做好孵化器数据、资料、信息等的汇总、整理、分析工作,继续编制好《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发展报告》,客观反映全省科技企业及孵化器发展现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全省科技创业工作进展情况。
作者简介:
王蓓蓓(1982.3.12--);性别:女,籍贯:江苏省南京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海大学;现有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