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由于深基础的设置或建筑功能的需要,高层建筑一般都设置一层或多层地下室,地下防水工程便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1.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大致分为三类
1.1防水混凝土结构
利用提高混凝土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来进行防水,它既是防水层又是承重结构,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工期较短、防水可靠等优点,是解决地下工程防水的有效途径。
1.2加防水层
即在地下结构物的表面另加防水层,使地下水与结构隔离,已达到防水的目的。通常的防水层有水泥砂浆、卷材、沥青胶结材料和金属防水层等。
1.3渗排水措施
即用盲沟、渗排水层等方法将地下水排走。此法多用于重要的、面积大的地下防水工程。通常情况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和卷材防水的双重防水施工。
2.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除了取决于设计材料及配合成分等因素以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
大量的地下工程渗漏水事故分析表明,施工质量差是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循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进行施工,以保证防水混凝土工程质量。
2.1施工重点
防水混凝土的模板应平整且拼接严密不漏浆。控制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及道路运输状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减小温度裂缝。最后要说的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防水混凝土的 养护 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应加强养护。一般,混凝土进入初凝即进行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防水混凝土不一采用电热养护和蒸气养护。
2.2 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
比如:①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500左右处,而且最好呈槎(凸)形;②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固牢,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③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固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④穿墙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盘,并预埋准确;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也要在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盘,拆模后抹灰前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盘。
2.3加强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
2.3.1 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是地下室防水的薄弱环节之一,施工中应尽量少留或不留。底板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墙体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做成企口并增设钢板止水带(-300mm×2mm),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板墙起台(200mm高)时,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混凝土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
2.3.2 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但在地下室墙板施工时采用,极易形成渗水点,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克服了这一弊病。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口,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2.3.3 穿墙管道处理
一般工程地下一层穿墙安装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中均进行了防水处理。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于穿墙管道处留置套管,套管焊止水环,浇筑时套管周围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2.4 采用性能好质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
这是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施工前应收集各种防水材料性能及使用情况资料,选择施工方便,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必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及准用证,还需经抽样送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方要派专人进行工序把关验收,应跟踪进行工序质量监控,每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在地下室埋得较深、地下水位又较高、抗渗性能要求又高的情况下,设计应选用多层复合防水措施,在做好结构防水的前提下,在外墙做多层柔性防水,并在紧靠地下室外墙周围分层夯填粘土,墙内侧做五层柔性防水,即可收到较好的防水抗渗效果。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施工.第四章混凝土工程.
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1.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大致分为三类
1.1防水混凝土结构
利用提高混凝土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来进行防水,它既是防水层又是承重结构,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工期较短、防水可靠等优点,是解决地下工程防水的有效途径。
1.2加防水层
即在地下结构物的表面另加防水层,使地下水与结构隔离,已达到防水的目的。通常的防水层有水泥砂浆、卷材、沥青胶结材料和金属防水层等。
1.3渗排水措施
即用盲沟、渗排水层等方法将地下水排走。此法多用于重要的、面积大的地下防水工程。通常情况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和卷材防水的双重防水施工。
2.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除了取决于设计材料及配合成分等因素以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
大量的地下工程渗漏水事故分析表明,施工质量差是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循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进行施工,以保证防水混凝土工程质量。
2.1施工重点
防水混凝土的模板应平整且拼接严密不漏浆。控制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及道路运输状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减小温度裂缝。最后要说的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防水混凝土的 养护 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应加强养护。一般,混凝土进入初凝即进行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防水混凝土不一采用电热养护和蒸气养护。
2.2 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
比如:①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500左右处,而且最好呈槎(凸)形;②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固牢,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③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固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④穿墙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盘,并预埋准确;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也要在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盘,拆模后抹灰前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盘。
2.3加强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
2.3.1 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是地下室防水的薄弱环节之一,施工中应尽量少留或不留。底板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墙体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做成企口并增设钢板止水带(-300mm×2mm),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板墙起台(200mm高)时,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混凝土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
2.3.2 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但在地下室墙板施工时采用,极易形成渗水点,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克服了这一弊病。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口,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2.3.3 穿墙管道处理
一般工程地下一层穿墙安装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中均进行了防水处理。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于穿墙管道处留置套管,套管焊止水环,浇筑时套管周围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2.4 采用性能好质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
这是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施工前应收集各种防水材料性能及使用情况资料,选择施工方便,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必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及准用证,还需经抽样送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方要派专人进行工序把关验收,应跟踪进行工序质量监控,每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在地下室埋得较深、地下水位又较高、抗渗性能要求又高的情况下,设计应选用多层复合防水措施,在做好结构防水的前提下,在外墙做多层柔性防水,并在紧靠地下室外墙周围分层夯填粘土,墙内侧做五层柔性防水,即可收到较好的防水抗渗效果。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施工.第四章混凝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