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煤矿开采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若安全无法保障,那么煤矿的开采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煤矿业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阻碍,进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引言:
目前,煤炭仍然是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其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丰厚的利润空间,使得人们对煤矿的开采积极性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各种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资源矿产类企业也力求抓住这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不断勘探开采矿石煤炭(专指煤矿方面)等。然而另一方面关于采矿方面的事故却层次不穷,屡屡见诸报端,充斥这我们周围的新闻媒体。采矿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
1、煤矿企业对事故安全措施投入少
现如今,煤矿企业越来越多,许多煤矿企业的老板只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对于煤矿内部的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方面的投入觉得没有必要,导致真正的安全防范设备比较落后,真正发生事故时往往遇难者不能得到及时施救,造成采矿人员生命危险。
2、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其实是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的。外部方面,主要指的是国家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条例的不健全,其中仍旧存在许多漏洞,某些地方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向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提供地方性保护,而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小煤矿,只需要花些钱就能够避免处罚,而且在惩处方面的手段仅限于罚款或整改等,不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而内部方面则是指的各个煤矿开采企业自身管理条例的不健全,由于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很多采煤企业不但没有严格地进行安全管理,更是连相关的安全条例都没有,工人们即使想要保护自身及矿井的安全,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3、少数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观念认识不强
很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在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中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方法摆在首要位置,安全措施方面的投入费用不多,使生产缺少有利的保障。部分煤矿企业瓦斯超限时间一般都超长或者通风缺口没有充足风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企业事故发生时,领导者往往放松生产过程,过分注重利益是否受到损失,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只是口号而无实质作用。
4、采矿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没有严格生产纪律
煤矿业每年都需求大量采矿人员,对人员招聘没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是煤矿业基础工作人员,它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在井下作业要求的是技术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而他们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采工作,自身对危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不高,没有严格的生产纪律作为约束工作条例,也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5、采矿工作现场管理松懈
部门煤矿企业管理者由于下井时间少,忽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井下工作环境没有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忽视管理的态度,在采矿现场,现场管理工作的松懈,不严格导致违章违规现象的发生,导致煤矿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二、煤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
1、处理好效益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第一应当是任何事故高发产业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煤矿这种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伤亡惨重、代价巨大的行业。安全管理应当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情况应该成为企业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绝不应厚此薄彼,或者将安全管理责任抛给政府部门,仅仅是满足于符合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最低要求。
2、加强基层、基础“双基”工作
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班组。班组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重产量轻安全,是班组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要把班组建设纳入安全管理总体规划,彻底扭转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倾向,夯实安全基础。建立有效的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给班组提供规范、科学、具体的安全管理平台,提高班组自身管理水平,将懂安全、会管理,创新能力强、敢于碰钉子、大胆抓的人才选拔到班组长的行列。对班组工作要多指导、多帮助、多关心,积极鼓励班组自查自纠“三违”现象。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为班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班组要有兼职安全检查员,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指令在煤矿采矿中贯彻到底。从建立标准体系、达标、考核奖惩等环节着手,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格标准,提高门槛;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把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夯实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
3、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工作,我们要明确安全教育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要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当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高员工对安全技术的掌握程度,强化安全知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措施的相关培训。进行安全生产的主体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才能为煤矿的开采与生产提供基本保障。而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主要抓的有这样三点:第一,全面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将重点放在班组长业务的培训上,提高班、组长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三,对员工进行技能强化培训,使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工作团队的培养要向着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并重的方向努力。
4、建立岗位准入考核制度,纳入安全管理内容
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是避免事故发生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水平。杜绝无证上岗,建立上岗培训和岗位准入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一线工作。且需要对考核合格的人员定期复训,保证煤矿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精良。
5、不断提高煤矿安全设备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应当做到安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和安全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此外,企业应当保证安全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态,从技术层面有效优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做到按标准投资,按预算使用,同时建立技术设备全寿命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6、加大投资力度
要想推动煤矿企业的生產安全化进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生产管理的安全化。此外,我们还要在生产作业中积极地推广各种新型装备和技术,对采矿作业环境进行优化,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要想保证企业的效益能够不断地提高,要想确保事故的低发生率,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装备水平、技术水平,要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信息化、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在一些基础设施上也要下大功夫,努力提高煤矿在开采、生产、运输等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防灾、抗灾能力。而要实现上述这些措施,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投资有了保障,那么整个煤矿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
三、结束语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防范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树立“预防为主”,思想,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的有效防范。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开采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宏伟.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2,(20).
[2]问孟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认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3]张建平,王珍,路聚堂.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2,(1).
【关键词】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引言:
目前,煤炭仍然是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其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丰厚的利润空间,使得人们对煤矿的开采积极性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各种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资源矿产类企业也力求抓住这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不断勘探开采矿石煤炭(专指煤矿方面)等。然而另一方面关于采矿方面的事故却层次不穷,屡屡见诸报端,充斥这我们周围的新闻媒体。采矿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
1、煤矿企业对事故安全措施投入少
现如今,煤矿企业越来越多,许多煤矿企业的老板只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对于煤矿内部的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方面的投入觉得没有必要,导致真正的安全防范设备比较落后,真正发生事故时往往遇难者不能得到及时施救,造成采矿人员生命危险。
2、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其实是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的。外部方面,主要指的是国家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条例的不健全,其中仍旧存在许多漏洞,某些地方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向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提供地方性保护,而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小煤矿,只需要花些钱就能够避免处罚,而且在惩处方面的手段仅限于罚款或整改等,不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而内部方面则是指的各个煤矿开采企业自身管理条例的不健全,由于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很多采煤企业不但没有严格地进行安全管理,更是连相关的安全条例都没有,工人们即使想要保护自身及矿井的安全,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3、少数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观念认识不强
很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在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中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方法摆在首要位置,安全措施方面的投入费用不多,使生产缺少有利的保障。部分煤矿企业瓦斯超限时间一般都超长或者通风缺口没有充足风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企业事故发生时,领导者往往放松生产过程,过分注重利益是否受到损失,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只是口号而无实质作用。
4、采矿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没有严格生产纪律
煤矿业每年都需求大量采矿人员,对人员招聘没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是煤矿业基础工作人员,它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在井下作业要求的是技术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而他们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采工作,自身对危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不高,没有严格的生产纪律作为约束工作条例,也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5、采矿工作现场管理松懈
部门煤矿企业管理者由于下井时间少,忽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井下工作环境没有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忽视管理的态度,在采矿现场,现场管理工作的松懈,不严格导致违章违规现象的发生,导致煤矿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二、煤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
1、处理好效益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第一应当是任何事故高发产业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煤矿这种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伤亡惨重、代价巨大的行业。安全管理应当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情况应该成为企业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绝不应厚此薄彼,或者将安全管理责任抛给政府部门,仅仅是满足于符合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最低要求。
2、加强基层、基础“双基”工作
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班组。班组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重产量轻安全,是班组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要把班组建设纳入安全管理总体规划,彻底扭转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倾向,夯实安全基础。建立有效的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给班组提供规范、科学、具体的安全管理平台,提高班组自身管理水平,将懂安全、会管理,创新能力强、敢于碰钉子、大胆抓的人才选拔到班组长的行列。对班组工作要多指导、多帮助、多关心,积极鼓励班组自查自纠“三违”现象。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为班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班组要有兼职安全检查员,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指令在煤矿采矿中贯彻到底。从建立标准体系、达标、考核奖惩等环节着手,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格标准,提高门槛;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把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夯实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
3、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工作,我们要明确安全教育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要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当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高员工对安全技术的掌握程度,强化安全知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措施的相关培训。进行安全生产的主体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才能为煤矿的开采与生产提供基本保障。而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主要抓的有这样三点:第一,全面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将重点放在班组长业务的培训上,提高班、组长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三,对员工进行技能强化培训,使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工作团队的培养要向着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并重的方向努力。
4、建立岗位准入考核制度,纳入安全管理内容
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是避免事故发生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水平。杜绝无证上岗,建立上岗培训和岗位准入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一线工作。且需要对考核合格的人员定期复训,保证煤矿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精良。
5、不断提高煤矿安全设备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应当做到安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和安全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此外,企业应当保证安全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态,从技术层面有效优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做到按标准投资,按预算使用,同时建立技术设备全寿命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6、加大投资力度
要想推动煤矿企业的生產安全化进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生产管理的安全化。此外,我们还要在生产作业中积极地推广各种新型装备和技术,对采矿作业环境进行优化,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要想保证企业的效益能够不断地提高,要想确保事故的低发生率,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装备水平、技术水平,要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信息化、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在一些基础设施上也要下大功夫,努力提高煤矿在开采、生产、运输等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防灾、抗灾能力。而要实现上述这些措施,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投资有了保障,那么整个煤矿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
三、结束语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防范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树立“预防为主”,思想,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的有效防范。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开采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宏伟.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2,(20).
[2]问孟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认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3]张建平,王珍,路聚堂.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