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处方,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 方法 统计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退药处方,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是不良反应、大处方、临床更换治疗方案。 结论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做好咨询服务,从而规范退药流程,加强退药管理。
[关键词] 退药;药品不良反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62-02
卫生部[2002]24号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 ”[1]。这项规定的根本目的是要杜绝劣药、假药返流进入药剂部门,确保患者的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时”的原则。但药品安全并不意味着不良反应为零,安全的药品是以合理的风险最大限度获得预期的治疗利益[2]。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卫生部这项规定时药剂科和医院管理部门遇到很大的阻力,要完全不予退药也势必影响患者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为了规范退药行为和减少不合理退药,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528张退药处方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0月门诊中药房、西药房、急诊药房退药处方共528张,按退药原因、品种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2 退药方法
1.2.1 退药处方分析 药品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过敏试验阳性、病情改变停用原用药等。
1.2.2 未予退药的情况 需要特殊条件保存如需冷藏药品、生物制剂和已拆包装药品等。
1.2.3 具体退药流程 经治医师填写退药申请表→门诊部填写退药意见(盖章)→药房核对合格药品及签字→患者凭退药申请表、发票到原收费窗口办理。
2 结果
2.1 退药原因统计
528张退药处方中主要原因是出现不良反应,占41.09%。见表1。
2.2 退药品种
528张退药申请表中,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居多,占45.26%。见表2。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3.1.1 医院因素 医院方面的主要原因有:门诊值班医生的不细致造成处方不合格,如药名的错误;门诊值班医生未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禁忌证,导致患者不能用药;个
表1 退药原因统计
退药原因 退药处方数量(张) 构成比(%)
不良反应 217 41.09
药物过敏试验阳性 92 17.42
医生开错药、大处方 53 10.03
患者拒绝用药 47 8.90
患者病情变化转住院 39 7.38
患者输液困难 19 3.60
藥房缺药 14 2.65
医保原因 10 1.89
其他 37 7.04
表2 退药品种统计
退药品种 退药处方数量(张) 构成比(%)
抗菌药物 239 45.26
循环系统药物 102 19.31
呼吸系统药物 60 11.35
消化系统药物 42 7.95
激素及相关药物 32 6.05
中成药 14 2.65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8 1.56
其他 31 5.87
别患者同一天在几个专科就诊开方,而各专科医生对其他治疗不了解而重复开药;个别医师追求科室收入,超规定处方量开药;由于药品供应环节和药剂科原因导致药房缺药,门诊各药房库房系统原因,造成缺药无法调配处方而退药;药房值班人员发药时调配、审方不仔细,对包装相似、药名相近的药品混淆发出;中药房划价人员划错价;收费人员收费时收错剂型、药名等导致退药。
3.1.2 患者因素 患者方面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在药品使用中或使用后发生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患者没有完全告知医生病情导致不可使用部分药品;个别患者治疗中病情变化,必须改变现有的治疗方案,剩余药物退药;部分患者对低职称的医师缺乏一定的信任,或对药剂人员的介绍解释存在担忧,或在了解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后主观认为不对症等理由造成退药;部分自费患者认为药品太贵或因“医保”“新农合”报销等原因退药;医生所开药品家中已备有而退药;患者不说明是慢性病医保患者而退药;部分患者拒绝输液等等。
3.2 规范门诊退药管理的对策
3.2.1 提高医生诊疗质量,会开药,开好药 各专科医生应主动加强业务学习,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最小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用药原则[3],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把好处方质量关,门诊医生在患者就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并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中,多与患者或家属交流,告知患者服用的药品可能出现某些不良反应等,诊断尽可能的明确,对症治疗,减少重复开药、多开药、开错药的情况发生。
3.2.2 注重药师服务意识,发对药,解释好 药剂人员应主动加强药学服务意识,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发药前要认真审方、核对,对医生不合理用药加大审方,第一时间更正不合理用药,主管药师以上的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做好用药方面的咨询、宣传工作,例如如何对待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如何保证药品最佳服药时间、使用方法等注意事项,尊重患者的知情权[4]。各药房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密切与药库联系,保证有足够的药品储备,加强部门药品管理,避免院方失误造成退药。
3.2.3 完善退药制度以及程序,安全退,便捷退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退药制度、便捷的退药流程。对于药品使用中或者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药剂人员调配处方时发现的配伍禁忌或用药禁忌,门诊医生不合理用药等,医院管理部门和药剂科按规定和流程及时办理退药。药剂人员办理退药过程时必须仔细逐一核对药品,验收无误后方能办理退药。对于部分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如生物制剂、冷藏药品、包装破损涂写等不可退的情况,应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发生纠纷。
本研究通过分析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为医院临床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以及保证医院的药品质量合格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医生在提高诊疗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药剂人员更要做好退药质量的把关工作,严防假药、劣药返流进入药房,医务人员通过积极的措施进行制定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就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卫药发[2002]年24号.
[2] 赵阿娜,刘磊.浅谈医院药品风险管理[J].中国药事,2010,24(5):419-425.
[3] 施锦柏.214例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及建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212.
[4] 李菁,汪萌,鲍仕慧.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及改善方法[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67,73.
(收稿日期:2012-02-01)
[关键词] 退药;药品不良反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62-02
卫生部[2002]24号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 ”[1]。这项规定的根本目的是要杜绝劣药、假药返流进入药剂部门,确保患者的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时”的原则。但药品安全并不意味着不良反应为零,安全的药品是以合理的风险最大限度获得预期的治疗利益[2]。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卫生部这项规定时药剂科和医院管理部门遇到很大的阻力,要完全不予退药也势必影响患者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为了规范退药行为和减少不合理退药,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528张退药处方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0月门诊中药房、西药房、急诊药房退药处方共528张,按退药原因、品种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2 退药方法
1.2.1 退药处方分析 药品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过敏试验阳性、病情改变停用原用药等。
1.2.2 未予退药的情况 需要特殊条件保存如需冷藏药品、生物制剂和已拆包装药品等。
1.2.3 具体退药流程 经治医师填写退药申请表→门诊部填写退药意见(盖章)→药房核对合格药品及签字→患者凭退药申请表、发票到原收费窗口办理。
2 结果
2.1 退药原因统计
528张退药处方中主要原因是出现不良反应,占41.09%。见表1。
2.2 退药品种
528张退药申请表中,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居多,占45.26%。见表2。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3.1.1 医院因素 医院方面的主要原因有:门诊值班医生的不细致造成处方不合格,如药名的错误;门诊值班医生未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禁忌证,导致患者不能用药;个
表1 退药原因统计
退药原因 退药处方数量(张) 构成比(%)
不良反应 217 41.09
药物过敏试验阳性 92 17.42
医生开错药、大处方 53 10.03
患者拒绝用药 47 8.90
患者病情变化转住院 39 7.38
患者输液困难 19 3.60
藥房缺药 14 2.65
医保原因 10 1.89
其他 37 7.04
表2 退药品种统计
退药品种 退药处方数量(张) 构成比(%)
抗菌药物 239 45.26
循环系统药物 102 19.31
呼吸系统药物 60 11.35
消化系统药物 42 7.95
激素及相关药物 32 6.05
中成药 14 2.65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8 1.56
其他 31 5.87
别患者同一天在几个专科就诊开方,而各专科医生对其他治疗不了解而重复开药;个别医师追求科室收入,超规定处方量开药;由于药品供应环节和药剂科原因导致药房缺药,门诊各药房库房系统原因,造成缺药无法调配处方而退药;药房值班人员发药时调配、审方不仔细,对包装相似、药名相近的药品混淆发出;中药房划价人员划错价;收费人员收费时收错剂型、药名等导致退药。
3.1.2 患者因素 患者方面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在药品使用中或使用后发生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患者没有完全告知医生病情导致不可使用部分药品;个别患者治疗中病情变化,必须改变现有的治疗方案,剩余药物退药;部分患者对低职称的医师缺乏一定的信任,或对药剂人员的介绍解释存在担忧,或在了解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后主观认为不对症等理由造成退药;部分自费患者认为药品太贵或因“医保”“新农合”报销等原因退药;医生所开药品家中已备有而退药;患者不说明是慢性病医保患者而退药;部分患者拒绝输液等等。
3.2 规范门诊退药管理的对策
3.2.1 提高医生诊疗质量,会开药,开好药 各专科医生应主动加强业务学习,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最小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用药原则[3],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把好处方质量关,门诊医生在患者就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并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中,多与患者或家属交流,告知患者服用的药品可能出现某些不良反应等,诊断尽可能的明确,对症治疗,减少重复开药、多开药、开错药的情况发生。
3.2.2 注重药师服务意识,发对药,解释好 药剂人员应主动加强药学服务意识,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发药前要认真审方、核对,对医生不合理用药加大审方,第一时间更正不合理用药,主管药师以上的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做好用药方面的咨询、宣传工作,例如如何对待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如何保证药品最佳服药时间、使用方法等注意事项,尊重患者的知情权[4]。各药房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密切与药库联系,保证有足够的药品储备,加强部门药品管理,避免院方失误造成退药。
3.2.3 完善退药制度以及程序,安全退,便捷退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退药制度、便捷的退药流程。对于药品使用中或者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药剂人员调配处方时发现的配伍禁忌或用药禁忌,门诊医生不合理用药等,医院管理部门和药剂科按规定和流程及时办理退药。药剂人员办理退药过程时必须仔细逐一核对药品,验收无误后方能办理退药。对于部分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如生物制剂、冷藏药品、包装破损涂写等不可退的情况,应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发生纠纷。
本研究通过分析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为医院临床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以及保证医院的药品质量合格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医生在提高诊疗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药剂人员更要做好退药质量的把关工作,严防假药、劣药返流进入药房,医务人员通过积极的措施进行制定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就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卫药发[2002]年24号.
[2] 赵阿娜,刘磊.浅谈医院药品风险管理[J].中国药事,2010,24(5):419-425.
[3] 施锦柏.214例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及建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212.
[4] 李菁,汪萌,鲍仕慧.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及改善方法[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67,73.
(收稿日期: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