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再问我愿不愿意去支援西南地区医学事业的发展,我还是會像多年前一样,大声回答‘党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6月17日,在“重庆英才讲堂”上,95岁的西迁专家郑惠连说。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郑惠连坚定一生的信念。
1955年,遵照中央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指示,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要分迁至重庆。从1955年4月开始,上医陆续向重庆调派教师、医师等各类人才400多名,他们一直扎根重庆,筹建了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
1956年2月,已是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的郑惠连受上级委派,来到重庆筹建重庆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来重庆时,郑惠连29岁。她不仅要克服生活和语言上的种种困难,还要解决医院在筹建过程中的一切难题。
“我们上医400多人西迁至重庆,个个都是绝对服从,开展工作没有半点含糊,也不讨价还价。”郑惠连说。
这400多位上医人里面,最年长的是上医副院长、国家一级教授、著名传染病学家钱惪,52岁的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家人迁到了重庆;最年轻的是邵大保,那时他只有16岁。从16岁到52岁,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国家发展大局。
1958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担任主治医师的林尚清,来到重医附属综合医院(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胸心外科。
那时,刚刚成立的胸心外科仅有5张病床,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设施设备缺乏。林尚清不仅要解决各种难题,还得独自承担门诊、手术和教学等工作。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林尚清还在不断探索心脏手术的规律和经验,进行了无数次动物实验。在那个果腹尚且困难的年代,为了能让实验动物术后尽快恢复,他甚至将自己的口粮省下,喂给实验动物吃。
同样是在1958年,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之一、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祯卿副教授也登上了开往重庆的轮船。到了医院,朱祯卿立即组建了神经外科。科室里大到学科建设,小到手术床、手术椅的设计制作,都由他一点点完成。
为了能让百姓和医务工作者了解这门新型学科,建科伊始,朱祯卿就频繁下到基层医院、厂矿、农村进行宣讲,并很快做了第一例椎管内神经鞘膜瘤手术。
1996年,钱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400多位上医人西迁重庆、建设和发展重医的岁月,不禁感慨:“当初,我们是为了支援大西南的建设而来。而今,可以说我们经受了锻炼,付出了辛苦,也看到了成果,学校、医院的发展,有我们的一份辛劳在内,这几十年没有白过。”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重医校园里很难再听到吴言侬语,不过,仍能寻到前辈们留下的痕迹:当年创业者们建设的南北大楼,仍是重医学子们教学、实验的场所;钱惪带领创业者们种下的黄葛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老一辈专家人才听党指挥、胸怀大局、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也在他们的后辈和一代代重医学子中传承着——
西迁专家后代、重医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陈力在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总是冲锋在前,默默坚守着爷爷陈世騠的嘱托:国家需要,我们就一定要做好;
西迁专家后代、重庆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过敏反应科学科带头人周维康从零开始,创建全市首个过敏反应科,从医多年,他始终践行着父亲周永华“维护人民健康”的追求;
……
西迁专家们播撒在这片土地上的精神火种,早已形成燎原之势!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郑惠连坚定一生的信念。
1955年,遵照中央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指示,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要分迁至重庆。从1955年4月开始,上医陆续向重庆调派教师、医师等各类人才400多名,他们一直扎根重庆,筹建了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
1956年2月,已是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的郑惠连受上级委派,来到重庆筹建重庆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来重庆时,郑惠连29岁。她不仅要克服生活和语言上的种种困难,还要解决医院在筹建过程中的一切难题。
“我们上医400多人西迁至重庆,个个都是绝对服从,开展工作没有半点含糊,也不讨价还价。”郑惠连说。
这400多位上医人里面,最年长的是上医副院长、国家一级教授、著名传染病学家钱惪,52岁的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家人迁到了重庆;最年轻的是邵大保,那时他只有16岁。从16岁到52岁,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国家发展大局。
1958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担任主治医师的林尚清,来到重医附属综合医院(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胸心外科。
那时,刚刚成立的胸心外科仅有5张病床,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设施设备缺乏。林尚清不仅要解决各种难题,还得独自承担门诊、手术和教学等工作。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林尚清还在不断探索心脏手术的规律和经验,进行了无数次动物实验。在那个果腹尚且困难的年代,为了能让实验动物术后尽快恢复,他甚至将自己的口粮省下,喂给实验动物吃。
同样是在1958年,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之一、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祯卿副教授也登上了开往重庆的轮船。到了医院,朱祯卿立即组建了神经外科。科室里大到学科建设,小到手术床、手术椅的设计制作,都由他一点点完成。
为了能让百姓和医务工作者了解这门新型学科,建科伊始,朱祯卿就频繁下到基层医院、厂矿、农村进行宣讲,并很快做了第一例椎管内神经鞘膜瘤手术。
1996年,钱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400多位上医人西迁重庆、建设和发展重医的岁月,不禁感慨:“当初,我们是为了支援大西南的建设而来。而今,可以说我们经受了锻炼,付出了辛苦,也看到了成果,学校、医院的发展,有我们的一份辛劳在内,这几十年没有白过。”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重医校园里很难再听到吴言侬语,不过,仍能寻到前辈们留下的痕迹:当年创业者们建设的南北大楼,仍是重医学子们教学、实验的场所;钱惪带领创业者们种下的黄葛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老一辈专家人才听党指挥、胸怀大局、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也在他们的后辈和一代代重医学子中传承着——
西迁专家后代、重医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陈力在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总是冲锋在前,默默坚守着爷爷陈世騠的嘱托:国家需要,我们就一定要做好;
西迁专家后代、重庆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过敏反应科学科带头人周维康从零开始,创建全市首个过敏反应科,从医多年,他始终践行着父亲周永华“维护人民健康”的追求;
……
西迁专家们播撒在这片土地上的精神火种,早已形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