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求知,画中出彩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由于受到年龄等限制,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既不能正确理解某些应用题的题意,也不能有效分析某些纯粹的数量关系,故而容易对枯燥的数学问题产生厌烦心理. 画图法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用直观形象的图形描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画图过程中正确理解题意、有效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关键词】 图画;数学;教学
  一、于画图中激发学生的画图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擅于去引导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使用画图法解题的优势,于画图中激发学生的画图意识. 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画图解题的优越性,才能促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我要画”的画图愿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经常会出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题型,许多学生由于理不清数量关系以致于出现解题错误. 然而有很多的老师和家长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罔顾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直接告诉学生他们自认为是正确的口诀“多就用加法少就用减法”. 这种以一个小小的口诀妄想把学生思维提升到一定高度的做法,无异于是“拔苗助长”,长期以往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学习数学. 因此,画图意识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 教师要擅于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直观化地向学生呈现数量关系、有效地降低应用题的难度,避免学生出现“想当然”的认知错误,实现由易学到乐学的转变. 此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画图思想增添一抹色彩.
  二、于画图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画图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用直观形象的图形描述出来,帮助学生运用画图思想有效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于画图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一,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画图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地,小学生画图思想的形成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画图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时一定要灌注十二分的耐心,循序渐进;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及时审视自身和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注重联系学生学情,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画图策略,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目标. 比如,对一、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够看图列算式,对三、四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尝试自己动手画图去解决一些问题,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够灵活运用画图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第二,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强化画图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首先,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行画图训练,于直观形象的图形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借助多种画图方式进行有效的画图训练,培养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最后,借助画图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于解题过程中多动手画图,于画图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 教师不能以图形的美观与否作为评价学生画图能力优劣的标准,要注重肯定蕴藏于学生拙劣“画作”中的辛勤努力. 只要学生动脑去思考问题、动手去绘制图形,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正向的肯定和认同,并让学生在鼓励和肯定中树立起“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于画图中拓展学生的画图思维
  教师要于画图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智慧,不断激励学生动手绘图,不断拓展学生的画图思维,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带动解题能力的提高.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数学学习始终是要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因此教师要在画图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每名学生的切实需要出发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学生细微的面部表情洞察出学生的学习需要. 比如,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眼神迷离就可以将用画图法解题的思路再讲一遍. 或者请听懂的学生来担任“小老师”,让他们在给其他学生讲解的同时展示自己. 第二,以“一题多解”的形式来拓展学生思维. 比如,三年级有150名学生,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学生容易列出算式:150 × 3 150 = 600(名),但这样对学生画图能力的提高起不到丝毫的作用. 此时,教师应让学生绘制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其他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 在线段图中,学生若是将三年级学生人数看成是1份,四年级学生人数则看成是3份,那么三、四年级学生的人数一共就是3 1 = 4份,故而列出算式150 × (3 1) = 600(名). 第三,展现个性化,拓展学生的画图思维. 在画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有10名学生排队照相,从前面数小明排在第4位,从后面数小花也排在第4位,请问他们之间间隔几名学生?有学生列出像4 - 1 - 1 = 2(名)这种特别的算式. 教师先不要急于下判断,而是要请这名学生来给其他同学讲讲思路,这样学生们就又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数学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鉴于画图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还要在画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整理画图方法,督促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换画图方法,使用先进的画图软件等多种画图策略来激发学生的画图意识、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于画图教学中真正实现“画中求知,画中出彩”.
  四、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言: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简单来讲,就是如果图形缺乏相应的数据,只能表现出一个大体的形态,无法表现出细节,而如果数据缺乏图形的展示,则会相对抽象,缺乏直观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于几何直观,通过相应的观察和操作,能够对各种表象进行获得和存储,但是,在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时,如果相关表象无法及时浮现,则会使人感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解决问题.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对例题1进行分析和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转化的作用是什么?运用转化的方式,我们曾经解决过哪些问题?在学生思考和讨论之后,引出例题2:尝试对■ ■ ■ ■进行计算.
  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许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利用通分的方式,将分母全部转化为16,然后对分子进行相加,就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 但是,通分虽然也属于一种数的转化方式,却只能针对一些分数较少,或者分母相差不大的问题,如果分数项达到数十,这种计算方法就会显得非常繁琐. 对此,教师可以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进行转化,如图4所示:
  上图中的图形为正方形,白色部分占据了整体面积的■,从图形中,是否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呢?在经过又一次的思考和讨论后,学生们给出了答案:灰色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总体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假定正方形面积为1,则有■ ■ ■ ■ = 1 - ■ = ■.
  在实际教学中,受图形直观性的启发,学生们都独立对问题进行了转化,通过图形结合的方式,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方便计算.
  在问题解决后,教师还应该利用课本中的习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转化的作用,加深其理解和记忆. 在习题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一共有16支球队,采用单场淘汰赛的制度,即16进8,8进4,4进2,2进1,最终决出冠军队伍,那么,一共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传统的计算方式一般都是简单的数字堆砌:16进8需要比赛8场,8进4需要比赛4场,4进2赛2场,最终决赛1场,因此一共需要比赛8 4 2 1 = 15(场),这种计算方式无疑非常繁琐. 而实际上,可以换一个角度分析:最终的冠军队伍只有1支,则表明需要淘汰15支队伍,而单场淘汰制决定了每一场比赛会淘汰一支队伍,因此,最终需要淘汰的队伍为15支,需要比赛的场数也就是16 - 1 = 15(场). 通过转化的方式,能够对问题进行简化,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解决. 而在其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补充,更加直观地呈现出题目中蕴含的各种数量关系,从而对问题进行解决.
  总之,画图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利用画图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宏坤.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后,我校开发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本文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特色几个方面来阐述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校本课程;育人功能;小学数学竞赛  本课题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编号:GH14375)  课程改革的发展和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义务阶段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要求师范教育要适应
【摘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学习板块,作为数学知识呈现与应用的重要方式,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综合所学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时广泛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通过“解决问题”教学方面的尝试,以小学二年级“解决问题”为具体案例,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认知特
数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的光辉使命,但因数学试题的技巧性、灵活性及对思维韧性的较高要求使得許多学生望题兴叹.如果我们能够从源头上把一些高考与自主招生的典型题转化为用最基本、较浅层次的方法来处理,我想不仅可以拉近高考、自主招生与常规教学的距离,也可以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向更高层次的问题发起挑战,进而最大限度提升学生思维力.下面通过对几道不等式题目的处理,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摘要】分析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计算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需的数学知识和计算工具.在生源多元化趋势下,我们对文、理科各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以往经验,找出我院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
【摘要】目前农村高中生由于自身、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没有目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这样就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出现.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需要探究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主要以高中数学中《正态分布》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改进学困生学习状态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原因;对策  在调查
【背景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是苏科版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让
【摘要】 幼儿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生活的环境逐步扩大,从家庭、邻舍到幼儿园、公园、街道,等等. 在他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每样东西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位置呈现在幼儿面前,如幼儿见到老师的脸是圆圆的,两只眼睛是大大的;看到自己的小手有五个手指,粗细、长短各不一样;知道皮球是圆的,积木有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 幼儿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感知着数、量、形、类别、次序、空间等数学
【摘要】 课堂的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之时,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一种方式. 课堂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精心地设计课堂的导入,以有效的导入方法来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为整个课堂的成功铺下基石.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导入技巧;悬念;故事;多媒体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作为起始环节,演绎着重要
学习在教育学领域中是人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和利于发挥学生认识与实践的“场所”,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从而使其身心获得发展,个体意识得到自我超越.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
一、评价先行,了解起点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低段的“图形与位置”要求为:能够描述方位和物体间的相互位置. 一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内容,为了了解学情,寻找学生的起点,我精心设计了课前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区分“左”字和“右”字,第二个问题考查学生能否分清楚左手与右手,第三个问题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的分清楚两人面对面时的左与右:  前两个问题24名同学中只有一名答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