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浙江高考语文走自己的路
浙江省高考语文走的是一条平稳发展、不乏创意、回归语文的路。
“平稳发展”指的是考试的特点基本延续不变,试卷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相关的考点基本稳定不变,成熟的深受好评的考法基本保留不变。
“不乏创意”是指试题内容选材力求新鲜、试题的内涵角度力求新巧、试题的呈现方式力求新颖。
“回归语文”指的是通过语文看生活,通过语文品思想,通过语文考能力。
代表浙江省考试院的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简评《用“生活”构建“新知”,以“意蕴”彰显“个性”》(笔者为评者之一),这样评说2011年的语文试卷:“基础与能力并重,形式与内容俱鲜,现实与传统兼顾,认知与审美齐步,厚实与灵巧同现”,是一份“有生活”“有新知”“有意蕴”“有个性”的四有试卷。
的确,“四有”是对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优点的集中概括。比起以往任何一年,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生活气息是最浓的,成为语文试卷的一大亮点。考题通过精选语料传递生活信息,让我们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如字形题语料来自招牌广告、单据合同、教室板报、作文评语等;语病题语料涉及药品调价、食品安全等热门话题;语用题中的公益广告题,更是引导我们对生活中的公益事业进行关注。还有,现代文小阅读选文由新近发生的日本核灾难发端,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改造自然”这个存在了千百年的命题。“有新知”主要是“利用试题的内容、形式给考生以新知”,渗透了大语文教育理念;“有意蕴”指的是命题材料和试题设置都具有丰厚的意蕴,充分体现文化气息;“有个性”,主要表现在继续高举“新标题作文”大旗,彰显浙江高考作文的独特模式。
生活气息浓、热点话题多、文化品位高、实用意义大、理性逻辑强、题型设计活,是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的总体风格特点,2012年将会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二、 语文试卷前后有什么变化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见表1),相比2010年的试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 题量分值的变化。现代文阅读取消的1题3分,加到古诗文阅读中(分别是文言翻译加1分,诗歌鉴赏加1分,《论语》阅读加1分)。
2. 考点内容的变化。《论语》阅读题为全新题,分别是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和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3. 考题形式的变化。“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第5题改用选择题。
2012年浙江省《考试说明》语文“参考试卷”的结构如表2所示。
比较2011年的试卷,2012年的“参考试卷”虽然具体考题、考法略有调整,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过有三个趋势值得注意:
1. “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第5题有重新回归文字表达题的趋势。
2. 论述类阅读中的文字表述题文本信息与文外现象结合思考的趋势,既要深入细致领会文本,又要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文言文选材再次跳出传统正史的束缚,选材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 2011年高考语文的得失值得深思
概括地说,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得在指导思想,失在具体考查。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我们浙江省勇于走自己的路,而且走出了一条颇有浙江文化特色的高考语文之路(见上文第一部分),但2011年高考语文暴露出来的如下问题,也值得大家深思。
(一) 难度有提高,区分度缩小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与2010年相比明显加大。2010年全省文科语文平均103.36分,理科语文平均100.24分,这也是我省多年来高考语文平均分首次突破100分(总分150分)大关;全省语文难度值约0.67;全省语文最高分达到140分(这是语文最高分第二次达到140分)。浙江省从新课程高考第一年(2009年)开始,将高考语文难度下降(当年全省平均近100分),并在2010年继续下降,这一变化,体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改变语文学科教学的尴尬局面也有一定的意义,受到语文教师和考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正当大家认为语文高分不再难的时代已经到来时,2011年语文高考大幅度加大了难度。全省文科语文平均94.41分,理科语文平均92.36分;全省语文难度值约0.63;全省语文最高分135分。
笔者认为,不同年份考试难易度出现一些变化,本属正常现象,但变化如此之大,还是令人出乎意料。更何况,语文学科的区分度本不大,随着试卷难度的加大,以及部分试题设置等原因(见下文评述),区分度进一步缩小,考生的实际水平差距难以体现,不利于对优秀生的选拔。当然,更不利于由于种种原因早已沦为“弱势学科”、当下本就极为艰难的高中语文的教学。我们期盼着,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学科难度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难度值以控制在0.65~0.68为好。
(二) 题型有演进,瑕疵题出现
2011年语文试卷试图在试题的取材上、题型的样式上、考点的考法上都有一些新的突破。虽然精神可嘉,但是瑕疵难免。
1. 两题不该出错的选择题
一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字音题,原题是: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给(jǐ)予 毛坯(pī) 强劲(jìng) 人心惶(huáng)惶
B. 山崖(yá) 霎(shà)时 掳掠(lüè) 沁人心脾(pí)
C. 馄饨(tun) 不屑(xiè) 嫉(jí)妒 令人咋(zhà)舌
D. 神甫(fǔ) 订(dìng)正 烙(lào)印 扣人心弦(xián)
本题设定的答案是C,其中的“令人咋舌”的“咋”,正确读音是“zé”。但是,D项中的“神甫(fu)”的“甫”在词语中的实际读音应该是轻声,此处误标上音调。导致该题出现双答案选项。这种失误在我省语文自行命题以来尚属首次。
本题C选项中“馄饨(tun)”的“饨”是有意不标调的轻声,也就是说,命题者已经把轻声纳入到高考字音考查中。高考字音考查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必要考轻声,也值得讨论。笔者认为,字音当以常用多音近音字的辨识为主,排除生僻读音、文言读法及区域性发音,轻声读法在浙江区域区分不明显,不应纳入考试范围。浙江省是一个多方言并存的地区,声调的差异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区分难度较大,因此,通过声调的差异的辨析来考查字音应有严格的控制。
二是“文言文阅读”中的虚词题,原题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 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 醉则更相枕以卧
D. 保邦于未危 室西连于中闺
本题设定的答案是B。但是,A项的两个“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性短语构成了所字结构,作名词性短语,只是“所”字后面的动词性短语构成略有不同。“不及”是副词“不” 动词“及”;“由使”是“由(之)使”的省略,是介词结构“由(之)” 动词“使”,这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般不再细分。这样,考生极易把A项当做答案选项来选。笔者认为,中学生中的大部分人的辨析和判断能力有限,高考要贴近教学实际,凡是知识体系与实际教学存在差异的内容,就要尊重普遍的教学实际,不应该出现在考题中。
2. 三道值得商榷的语用题
语用题是每年语文高考出新意出亮点的主要题型之一。长期以来,浙江省的语用三道题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一老带二新”。“一老”是指以考生较为熟悉的题型出现,考点较为固定单一,一般在题序5的位置。2011年考的是语句衔接。虽然这是一个很“老”的考点,但一反常态的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与人们的“选择题要渐趋减少,文字表述题要不断增加”的常规思路正好相反,而且这道题的考点也出现了变化,又回到了2010年以前的语句衔接考查了。这种变化虽然对大部分考生没有任何影响,但总有些突兀之感。高考题有创新是在情理之中,但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必须要明确。
以“我的时间”为标题,确定了写作要素“我”和“时间”。标题中,“我的”包括“自我、自己的”,当然,也可以是某个真实或虚拟的个体,并非限定于写作者(考生)本身。“时间”包括“物理时间”和“人生时间”,当然,应更多倾向于“人生时间”。这里的“人生”涵盖了事业、追求、成功等更为广阔的范围。
实际考试中,2011年全省满分作文仍为个位数,55分以上的作文可谓凤毛麟角,30分以下的作文也很少,38~48分作文特别密集,45~50分是高考作文的实际中上分。
如此现状,从高考作文的命题来看,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完善。作文题“材料部分”陷阱不浅、“题目”新意不多,是客观事实,也是导致好作文少、作文档次难以拉开的主因之一。作文考查设置审题“门槛”无可非议,但不能太“绕”,否则,必将导致偏题离题的比例走高。作文标题的新意不足,必将导致套话“俗”话的风气蔓延。要保留和发扬考题“新标题”样式的先进性,优化考题内容和要求,提高考生实际写作水平的区分度。
从考生的写作现状看,写作基本功的缺失,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理的滋生,是造成考场作文缺少个性、缺少亮点的另一主因。
考场上写新标题作文要求材料、标题、作文三者的“意”要始终保持一致。考生首先要过好审题关,包括对所提供的材料深入推敲炼意,抓住主要信息;全面解读材料,明确主体意图;提升普遍道理,确立主题方向。然后,明确材料和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感悟,选取适合写到自己作文中的材料,借助各种写作技巧,写出一篇好作文。但2011年考场作文的现实是,很少有考生严格按照规范审过题,部分考生忽视材料和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习惯性地用粗浅的固化思维理解社会生活。
总而言之,2011年审题立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理解考题“平庸化”。反映在考场中,就是“平面化”立意。有的考生不仅不管作文材料的意蕴,而且将标题中的“我的”限制语也彻底抛弃,只盯住“时间”俩字泛泛而谈。
2. 思想认识“低俗化”。反映在考场上,就是借题发牢骚,情绪消极。考题中两段材料的寓意指向是积极的、奋发的,而考生的理解却是消极的、负面的。考生思想认识的浅薄、人生修养的缺失,是作文低俗、情绪消极的根源所在。
3. 作文主题“盲目化”。反映在考场上,就是缺乏“灵魂”,或者主题飘忽,恍若“游魂”。
如果说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是为了明方向、定目标,那么构思成文就是为了展风采、亮才华。由于功利意识的侵蚀,作文“速成法”的侵害,基本功的严重缺失,不少考生上了考场变得“不会”写作文了。2011年作文写法上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套话宿构有蔓延之势。套话作文,是考生事先准备好一些材料拼凑而成的作文。这些材料通常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考生往往可以在考场上根据需要随机抽取几个历史文化名人简单拼凑。考生写这类作文付出的“成本低”,只需掌握一批万能通用的材料,到考场临时用“搭积木”方式组合即可,远比苦学苦练提高写作能力来得容易,又不必承担抄袭的风险。
2. 空话玄语有蒙人之嫌。有些考生在考场上内容不够就借空话凑。无话找话,权当有话;故作艰深,滥用玄语。仿佛让别人读不懂方显自己水平高,其实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写的是什么。
3. 花言巧语有欺人之虞。这类作文的特点是全文由诗化的语言组成,辞藻选用很花哨,排比堆砌很壮观,表达气势很逼人,外表貌似“很文化”,却掩盖不了内容的残缺和情感的苍白。
4. 危言恶语有骇人之罪。有的考生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姿态,站得高,看得远,谈天说地,纵论古今,俨然一位博学多才的政治家、洞察天地万物的哲学家。作文中有一些看似慷慨激昂之语,侃侃而谈,却是大而空的陈词滥调;有一些看似饱含哲理之句,谆谆教诲,却是粗而俗的政治说教。“危言”是为了“耸听”。浅薄无知还不自量力,硬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殊不知,这张说教者的嘴脸早已让别人嗤之以鼻,拒之千里之外。还有的考生基础不够扎实,准备不够充分,考场发挥失常,情绪激动失控,借高考作文发泄自己的一腔怨气,写出一些过激的话语,有的甚至牢骚满腹,无意间充当起泼妇骂街的角色,走向一种极端。
如果把考场作文分成“思”和“写”两个环节,那么,审题立意和表达成文就应该分别是它们的主体内容。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目标是准确、全面、深刻,表达成文的基本要求是简洁、顺畅、生动。
审题立意呼唤理性,不妨致力于:全面深入推敲炼意,化“平庸”为“神奇”;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化“低俗”为“高尚”;立意专一主题集中,化“盲目”为“明晰”。表达成文要多点才识。“才识”的“才”是指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积累,这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大胆的想象、娴熟的技巧、优美的语言是把作文写活的基本保障。但是,一个人拥有了这些“才”其实还是不够的。因为好文章不是简单地堆积材料或展示才华,更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材料和写作技巧,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加工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表达“我”的独到见解,甚至使其闪现哲理的光华,这就是“识”。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语文能力,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高考考场作文虽然打上了应试的烙印,但要真正写出一篇好文章,还必须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作文没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捷径。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加强审题指导,注重炼意训练,掌握基本技法,落实多种操练,提升理性思辨,优化表达能力。
浙江省高考语文走的是一条平稳发展、不乏创意、回归语文的路。
“平稳发展”指的是考试的特点基本延续不变,试卷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相关的考点基本稳定不变,成熟的深受好评的考法基本保留不变。
“不乏创意”是指试题内容选材力求新鲜、试题的内涵角度力求新巧、试题的呈现方式力求新颖。
“回归语文”指的是通过语文看生活,通过语文品思想,通过语文考能力。
代表浙江省考试院的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简评《用“生活”构建“新知”,以“意蕴”彰显“个性”》(笔者为评者之一),这样评说2011年的语文试卷:“基础与能力并重,形式与内容俱鲜,现实与传统兼顾,认知与审美齐步,厚实与灵巧同现”,是一份“有生活”“有新知”“有意蕴”“有个性”的四有试卷。
的确,“四有”是对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优点的集中概括。比起以往任何一年,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生活气息是最浓的,成为语文试卷的一大亮点。考题通过精选语料传递生活信息,让我们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如字形题语料来自招牌广告、单据合同、教室板报、作文评语等;语病题语料涉及药品调价、食品安全等热门话题;语用题中的公益广告题,更是引导我们对生活中的公益事业进行关注。还有,现代文小阅读选文由新近发生的日本核灾难发端,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改造自然”这个存在了千百年的命题。“有新知”主要是“利用试题的内容、形式给考生以新知”,渗透了大语文教育理念;“有意蕴”指的是命题材料和试题设置都具有丰厚的意蕴,充分体现文化气息;“有个性”,主要表现在继续高举“新标题作文”大旗,彰显浙江高考作文的独特模式。
生活气息浓、热点话题多、文化品位高、实用意义大、理性逻辑强、题型设计活,是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的总体风格特点,2012年将会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二、 语文试卷前后有什么变化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见表1),相比2010年的试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 题量分值的变化。现代文阅读取消的1题3分,加到古诗文阅读中(分别是文言翻译加1分,诗歌鉴赏加1分,《论语》阅读加1分)。
2. 考点内容的变化。《论语》阅读题为全新题,分别是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和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3. 考题形式的变化。“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第5题改用选择题。
2012年浙江省《考试说明》语文“参考试卷”的结构如表2所示。
比较2011年的试卷,2012年的“参考试卷”虽然具体考题、考法略有调整,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过有三个趋势值得注意:
1. “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第5题有重新回归文字表达题的趋势。
2. 论述类阅读中的文字表述题文本信息与文外现象结合思考的趋势,既要深入细致领会文本,又要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文言文选材再次跳出传统正史的束缚,选材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 2011年高考语文的得失值得深思
概括地说,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得在指导思想,失在具体考查。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我们浙江省勇于走自己的路,而且走出了一条颇有浙江文化特色的高考语文之路(见上文第一部分),但2011年高考语文暴露出来的如下问题,也值得大家深思。
(一) 难度有提高,区分度缩小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与2010年相比明显加大。2010年全省文科语文平均103.36分,理科语文平均100.24分,这也是我省多年来高考语文平均分首次突破100分(总分150分)大关;全省语文难度值约0.67;全省语文最高分达到140分(这是语文最高分第二次达到140分)。浙江省从新课程高考第一年(2009年)开始,将高考语文难度下降(当年全省平均近100分),并在2010年继续下降,这一变化,体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改变语文学科教学的尴尬局面也有一定的意义,受到语文教师和考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正当大家认为语文高分不再难的时代已经到来时,2011年语文高考大幅度加大了难度。全省文科语文平均94.41分,理科语文平均92.36分;全省语文难度值约0.63;全省语文最高分135分。
笔者认为,不同年份考试难易度出现一些变化,本属正常现象,但变化如此之大,还是令人出乎意料。更何况,语文学科的区分度本不大,随着试卷难度的加大,以及部分试题设置等原因(见下文评述),区分度进一步缩小,考生的实际水平差距难以体现,不利于对优秀生的选拔。当然,更不利于由于种种原因早已沦为“弱势学科”、当下本就极为艰难的高中语文的教学。我们期盼着,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学科难度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难度值以控制在0.65~0.68为好。
(二) 题型有演进,瑕疵题出现
2011年语文试卷试图在试题的取材上、题型的样式上、考点的考法上都有一些新的突破。虽然精神可嘉,但是瑕疵难免。
1. 两题不该出错的选择题
一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字音题,原题是: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给(jǐ)予 毛坯(pī) 强劲(jìng) 人心惶(huáng)惶
B. 山崖(yá) 霎(shà)时 掳掠(lüè) 沁人心脾(pí)
C. 馄饨(tun) 不屑(xiè) 嫉(jí)妒 令人咋(zhà)舌
D. 神甫(fǔ) 订(dìng)正 烙(lào)印 扣人心弦(xián)
本题设定的答案是C,其中的“令人咋舌”的“咋”,正确读音是“zé”。但是,D项中的“神甫(fu)”的“甫”在词语中的实际读音应该是轻声,此处误标上音调。导致该题出现双答案选项。这种失误在我省语文自行命题以来尚属首次。
本题C选项中“馄饨(tun)”的“饨”是有意不标调的轻声,也就是说,命题者已经把轻声纳入到高考字音考查中。高考字音考查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必要考轻声,也值得讨论。笔者认为,字音当以常用多音近音字的辨识为主,排除生僻读音、文言读法及区域性发音,轻声读法在浙江区域区分不明显,不应纳入考试范围。浙江省是一个多方言并存的地区,声调的差异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区分难度较大,因此,通过声调的差异的辨析来考查字音应有严格的控制。
二是“文言文阅读”中的虚词题,原题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 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 醉则更相枕以卧
D. 保邦于未危 室西连于中闺
本题设定的答案是B。但是,A项的两个“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性短语构成了所字结构,作名词性短语,只是“所”字后面的动词性短语构成略有不同。“不及”是副词“不” 动词“及”;“由使”是“由(之)使”的省略,是介词结构“由(之)” 动词“使”,这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般不再细分。这样,考生极易把A项当做答案选项来选。笔者认为,中学生中的大部分人的辨析和判断能力有限,高考要贴近教学实际,凡是知识体系与实际教学存在差异的内容,就要尊重普遍的教学实际,不应该出现在考题中。
2. 三道值得商榷的语用题
语用题是每年语文高考出新意出亮点的主要题型之一。长期以来,浙江省的语用三道题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一老带二新”。“一老”是指以考生较为熟悉的题型出现,考点较为固定单一,一般在题序5的位置。2011年考的是语句衔接。虽然这是一个很“老”的考点,但一反常态的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与人们的“选择题要渐趋减少,文字表述题要不断增加”的常规思路正好相反,而且这道题的考点也出现了变化,又回到了2010年以前的语句衔接考查了。这种变化虽然对大部分考生没有任何影响,但总有些突兀之感。高考题有创新是在情理之中,但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必须要明确。
以“我的时间”为标题,确定了写作要素“我”和“时间”。标题中,“我的”包括“自我、自己的”,当然,也可以是某个真实或虚拟的个体,并非限定于写作者(考生)本身。“时间”包括“物理时间”和“人生时间”,当然,应更多倾向于“人生时间”。这里的“人生”涵盖了事业、追求、成功等更为广阔的范围。
实际考试中,2011年全省满分作文仍为个位数,55分以上的作文可谓凤毛麟角,30分以下的作文也很少,38~48分作文特别密集,45~50分是高考作文的实际中上分。
如此现状,从高考作文的命题来看,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完善。作文题“材料部分”陷阱不浅、“题目”新意不多,是客观事实,也是导致好作文少、作文档次难以拉开的主因之一。作文考查设置审题“门槛”无可非议,但不能太“绕”,否则,必将导致偏题离题的比例走高。作文标题的新意不足,必将导致套话“俗”话的风气蔓延。要保留和发扬考题“新标题”样式的先进性,优化考题内容和要求,提高考生实际写作水平的区分度。
从考生的写作现状看,写作基本功的缺失,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理的滋生,是造成考场作文缺少个性、缺少亮点的另一主因。
考场上写新标题作文要求材料、标题、作文三者的“意”要始终保持一致。考生首先要过好审题关,包括对所提供的材料深入推敲炼意,抓住主要信息;全面解读材料,明确主体意图;提升普遍道理,确立主题方向。然后,明确材料和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感悟,选取适合写到自己作文中的材料,借助各种写作技巧,写出一篇好作文。但2011年考场作文的现实是,很少有考生严格按照规范审过题,部分考生忽视材料和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习惯性地用粗浅的固化思维理解社会生活。
总而言之,2011年审题立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理解考题“平庸化”。反映在考场中,就是“平面化”立意。有的考生不仅不管作文材料的意蕴,而且将标题中的“我的”限制语也彻底抛弃,只盯住“时间”俩字泛泛而谈。
2. 思想认识“低俗化”。反映在考场上,就是借题发牢骚,情绪消极。考题中两段材料的寓意指向是积极的、奋发的,而考生的理解却是消极的、负面的。考生思想认识的浅薄、人生修养的缺失,是作文低俗、情绪消极的根源所在。
3. 作文主题“盲目化”。反映在考场上,就是缺乏“灵魂”,或者主题飘忽,恍若“游魂”。
如果说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是为了明方向、定目标,那么构思成文就是为了展风采、亮才华。由于功利意识的侵蚀,作文“速成法”的侵害,基本功的严重缺失,不少考生上了考场变得“不会”写作文了。2011年作文写法上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套话宿构有蔓延之势。套话作文,是考生事先准备好一些材料拼凑而成的作文。这些材料通常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考生往往可以在考场上根据需要随机抽取几个历史文化名人简单拼凑。考生写这类作文付出的“成本低”,只需掌握一批万能通用的材料,到考场临时用“搭积木”方式组合即可,远比苦学苦练提高写作能力来得容易,又不必承担抄袭的风险。
2. 空话玄语有蒙人之嫌。有些考生在考场上内容不够就借空话凑。无话找话,权当有话;故作艰深,滥用玄语。仿佛让别人读不懂方显自己水平高,其实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写的是什么。
3. 花言巧语有欺人之虞。这类作文的特点是全文由诗化的语言组成,辞藻选用很花哨,排比堆砌很壮观,表达气势很逼人,外表貌似“很文化”,却掩盖不了内容的残缺和情感的苍白。
4. 危言恶语有骇人之罪。有的考生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姿态,站得高,看得远,谈天说地,纵论古今,俨然一位博学多才的政治家、洞察天地万物的哲学家。作文中有一些看似慷慨激昂之语,侃侃而谈,却是大而空的陈词滥调;有一些看似饱含哲理之句,谆谆教诲,却是粗而俗的政治说教。“危言”是为了“耸听”。浅薄无知还不自量力,硬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殊不知,这张说教者的嘴脸早已让别人嗤之以鼻,拒之千里之外。还有的考生基础不够扎实,准备不够充分,考场发挥失常,情绪激动失控,借高考作文发泄自己的一腔怨气,写出一些过激的话语,有的甚至牢骚满腹,无意间充当起泼妇骂街的角色,走向一种极端。
如果把考场作文分成“思”和“写”两个环节,那么,审题立意和表达成文就应该分别是它们的主体内容。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目标是准确、全面、深刻,表达成文的基本要求是简洁、顺畅、生动。
审题立意呼唤理性,不妨致力于:全面深入推敲炼意,化“平庸”为“神奇”;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化“低俗”为“高尚”;立意专一主题集中,化“盲目”为“明晰”。表达成文要多点才识。“才识”的“才”是指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积累,这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大胆的想象、娴熟的技巧、优美的语言是把作文写活的基本保障。但是,一个人拥有了这些“才”其实还是不够的。因为好文章不是简单地堆积材料或展示才华,更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材料和写作技巧,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加工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表达“我”的独到见解,甚至使其闪现哲理的光华,这就是“识”。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语文能力,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高考考场作文虽然打上了应试的烙印,但要真正写出一篇好文章,还必须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作文没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捷径。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加强审题指导,注重炼意训练,掌握基本技法,落实多种操练,提升理性思辨,优化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