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吴门四家”之一的唐寅才思敏捷,多才多艺,在诗歌、书法、绘画上都有着令人赞叹的不俗成就.唐寅的花鸟画尤为精妙,他以书入画,尽显书法与水墨画的魅力和清秀;他融情于画,尽抒内心孤独、挣扎的悲戚之情.本文通过分析唐寅的花鸟画作品,探究其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机 构】
: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门四家”之一的唐寅才思敏捷,多才多艺,在诗歌、书法、绘画上都有着令人赞叹的不俗成就.唐寅的花鸟画尤为精妙,他以书入画,尽显书法与水墨画的魅力和清秀;他融情于画,尽抒内心孤独、挣扎的悲戚之情.本文通过分析唐寅的花鸟画作品,探究其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其他文献
董希文因1953年创作的《开国大典》闻名于世,其20世纪40年代的艺术创作为之后的探索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本文聚焦于董希文20世纪40年代的艺术创作,尝试追寻画家的感受、意识状况及探索形成过程,联系历史语境展开相关思考.
风俗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两宋是我国风俗画渐渐独立和最为繁盛的阶段;室町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日本风俗画盛行,这一时期的作品被史学家定义为“近世初期风俗画”.本文主要从发展简述、文化基底、艺术形象、思想审美意识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宋代风俗画与日本“近世初期风俗画”的异同,以期提高社会对风俗画价值研究的意识.
艺术观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透过不同时空下艺术作品的表象,分析作品的内在构成要素,笔者发现中西方艺术观念变化的认知属性在共识的艺术概念框架内呈现出求变的自觉,以及被变后的融合翻转两种不同的形态.本文以观念变动形态中隐含的时间属性为启发点,通过溯源各自传统时间观的根基比对,探讨艺术观念发展呈现出不同轨迹和方式的深层原因,从而重新强调艺术观念具有的流变属性.
山水画是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创造性认知和阐释,是把人类的思想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留下痕迹,这一痕迹与画面最终呈现的“象”有什么联系呢?本文通过迹象论对黄宾虹的画论以及作品中的“迹”与“象”进行研究:首先从迹象的含义引出“迹+象+X=画”这个概念;其次从黄宾虹认识和实践的角度研究“迹”与“象”;最后总结黄宾虹在作品中对“迹”与“象”的探索及其对画面中“迹”趣味的重视,并探讨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迹”“象”与“X”三个要素的重要性.
明清时期的西画东渐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美术现象,西画在这一时期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慢慢扎根于中华大地.笔者在梳理明末、清初和清末三个时期西画东渐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分析西画和中国画的样貌及其相互影响等情况时发现,在西画东渐的过程中,西画自身也经历了被观照、强融合、被移植进而扎根中华大地的发展历程,而已经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画在面对西画这一外来画种时则经历了由开始时的无感到折衷和有限借鉴其发生理念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阶段.清末及民初时期,西画和中国画终于在相互影响中在中华大地上实
本文以18世纪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戈雅的晚期作品《聋人之家》组画为研究对象,在讨论其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图像学的视角探讨其内容来源、意义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以《老子》《庄子》为原点的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流变及文化交融中日趋完善和成熟.道家思想以“道”为根本,引发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追求真我等诸多思想观念和文化元素,它们深入人心,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恽寿平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理论家,他的写生、山水作品都具有清逸妍雅的特点,特别是没骨花卉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恽寿平常借诗文题跋的形式记录、阐述艺术观点,这些文字精炼隽永,与画面彼此阐释、交相辉映,充分展现出恽寿平求逸的艺术主张.
笔者以画家徐怀芳20多年的绘画创作风格探寻演变为线索,将其画风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期探究,尝试通过分析其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感受其不同时期美学观及风格的变迁,以期在当下寻求一种具有艺术永恒价值的创作策略与启示.
波普艺术影响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超现实波普艺术承接了波普的思潮与发展脉络,并进行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充分结合,浅析超现实波普风格艺术手法体现的创作思想及其对雕塑创作产生的影响,包括艺术手法的运用.通过具体分析雕塑创作中的实际案例,论证在雕塑艺术创作中运用超现实波普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