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要遵照小学教学的教学规律,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认真组织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情境引入 培养兴趣
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首要的问题是要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这里所谓的共鸣,是指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乐于与教师交往和沟通。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塑造,要以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一颗爱教育、爱学生的心去融化学生那厌学的“冰山”,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听信教师的教育和教学。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我们中国语言之美。学生只有体验到了语言之美,才会从内心喜爱语文,产生要学好语文的欲望。比如有甲乙两兄弟在外地上大学,向家里要钱买电脑。甲说:“爸!我们班上的同学都买有電脑了,就我还没有,我也想买一台。家里能不能寄点钱给我买电脑?”结果,他爸爸说:“家里供你们两兄弟上大学,已没有多余的钱给你们买电脑了。”弟弟乙也想买一台电脑,于是也写信给家里,说:“爸爸!你最近身体好吗?又到了春种的季节,我们兄弟俩都没在家,帮不到家里什么忙,你和我妈要注意身体,下雨天就不要出去劳作,累了就休息两天,如果忙不过来,就少种几块地,我们兄弟俩在学校省着点花就是了。听哥哥说他想买电脑,我还劝他说要查资料就借同学们的用用就行了,反正现在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买有电脑了,有的同学的电脑有时会空闲着的,等他们不用时我们再借用一下去查阅资料,也很好的,又方便又省钱……”他爸爸听这一番话,心里暖烘烘的,觉得小儿子懂事,不能让这么懂事的孩子在外面这么节省,既然学习要用电脑,那就买吧,再苦再累为了这么懂事的儿子,也值得。于是,当即回信告诉小儿子乙,说:“既然学习要用电脑,那就买吧。过些天我和你妈把钱凑足再给你寄过来。”甲乙两兄弟都是要钱买电脑,但两兄弟说话用语不同,产生的效果是甲要不到钱,而乙要到了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要使用语言就要努力学习语文,相信通过体验语言的美,学生一定会更加喜欢语文学习。
一、投入情感,诱发学习热情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二是让学生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只有学生喜欢信任任课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得喜欢学生,要超越功利、无私地关爱学生,要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诱导每一位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和每一位学生交往,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要加强情感教育,变厌恶为热爱,变急躁为耐心,变冷漠为热情,变简单粗暴的训斥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诱导,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二、创新载体,丰富学习内容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得以应用,那么我们必须开展积极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在笔者所在学校是一个乡村小学,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有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们胆小怕事,笔者在班上成立朗读小组、讲故事、自办手抄报、每天小广播等等,学生们纷纷响应,都在相应的班里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机延伸,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授人以“渔”,掌握学习方法
我们不能教一个学生一辈子,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传授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写作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这些能力和方法了,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语文。教师要推荐好的读物(比如感人的故事、好的文章或语句)给学生去读去欣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读书读出味道来,读出情趣来,使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感情,觉得很亲切。教师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传授学生如何去欣赏和判断文章的精妙之处。要经常开展交流活动,交流心得、体会,交流好的书目或文章,可以有组织地交流也可以个别的交流,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限于形式。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让学生多动笔,通过习作的方式表现出学生内心世界,表现出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要少批评,多表扬其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丁点儿,也有可能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促使其良好语文素养的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但语文教学更要给学生留下情感,留下方法,最重要的是留下兴趣。
总之,兴趣是良师,虽然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是一项永恒的工程,但只要我们能在新的课程念的指导下,以全新的思想、理论作先导,正视学生的实际,积极实践和探索,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定能实现“教”和“学”的和谐。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情境引入 培养兴趣
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首要的问题是要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这里所谓的共鸣,是指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乐于与教师交往和沟通。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塑造,要以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一颗爱教育、爱学生的心去融化学生那厌学的“冰山”,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听信教师的教育和教学。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我们中国语言之美。学生只有体验到了语言之美,才会从内心喜爱语文,产生要学好语文的欲望。比如有甲乙两兄弟在外地上大学,向家里要钱买电脑。甲说:“爸!我们班上的同学都买有電脑了,就我还没有,我也想买一台。家里能不能寄点钱给我买电脑?”结果,他爸爸说:“家里供你们两兄弟上大学,已没有多余的钱给你们买电脑了。”弟弟乙也想买一台电脑,于是也写信给家里,说:“爸爸!你最近身体好吗?又到了春种的季节,我们兄弟俩都没在家,帮不到家里什么忙,你和我妈要注意身体,下雨天就不要出去劳作,累了就休息两天,如果忙不过来,就少种几块地,我们兄弟俩在学校省着点花就是了。听哥哥说他想买电脑,我还劝他说要查资料就借同学们的用用就行了,反正现在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买有电脑了,有的同学的电脑有时会空闲着的,等他们不用时我们再借用一下去查阅资料,也很好的,又方便又省钱……”他爸爸听这一番话,心里暖烘烘的,觉得小儿子懂事,不能让这么懂事的孩子在外面这么节省,既然学习要用电脑,那就买吧,再苦再累为了这么懂事的儿子,也值得。于是,当即回信告诉小儿子乙,说:“既然学习要用电脑,那就买吧。过些天我和你妈把钱凑足再给你寄过来。”甲乙两兄弟都是要钱买电脑,但两兄弟说话用语不同,产生的效果是甲要不到钱,而乙要到了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要使用语言就要努力学习语文,相信通过体验语言的美,学生一定会更加喜欢语文学习。
一、投入情感,诱发学习热情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二是让学生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只有学生喜欢信任任课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得喜欢学生,要超越功利、无私地关爱学生,要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诱导每一位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和每一位学生交往,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要加强情感教育,变厌恶为热爱,变急躁为耐心,变冷漠为热情,变简单粗暴的训斥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诱导,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二、创新载体,丰富学习内容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得以应用,那么我们必须开展积极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在笔者所在学校是一个乡村小学,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有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们胆小怕事,笔者在班上成立朗读小组、讲故事、自办手抄报、每天小广播等等,学生们纷纷响应,都在相应的班里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机延伸,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授人以“渔”,掌握学习方法
我们不能教一个学生一辈子,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传授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写作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这些能力和方法了,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语文。教师要推荐好的读物(比如感人的故事、好的文章或语句)给学生去读去欣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读书读出味道来,读出情趣来,使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感情,觉得很亲切。教师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传授学生如何去欣赏和判断文章的精妙之处。要经常开展交流活动,交流心得、体会,交流好的书目或文章,可以有组织地交流也可以个别的交流,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限于形式。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让学生多动笔,通过习作的方式表现出学生内心世界,表现出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要少批评,多表扬其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丁点儿,也有可能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促使其良好语文素养的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但语文教学更要给学生留下情感,留下方法,最重要的是留下兴趣。
总之,兴趣是良师,虽然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是一项永恒的工程,但只要我们能在新的课程念的指导下,以全新的思想、理论作先导,正视学生的实际,积极实践和探索,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定能实现“教”和“学”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