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做成微课,让学生利用课前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课堂上围绕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探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教师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入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更要关注微课辅助学习后,学生怎样提高素养。
关键词:微课;引领;深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88-02
“微辅助教学”从形式上看是将教学内容做成讲解视频,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利用课上时间自主学习,师生再围绕有关问题进行探究、交流并完成相应练习。但从本质上看是由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即将 “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因此“微辅助教学”不但要关注教学形式的改变,更要关注由此引发的教学内涵的改变。在教学中要从问题入手,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知识的探究与思考。关注问题的引领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炼数学问题,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围绕自主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学习、操作实践,在相互启发、主动思考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实践“微辅助教学”中,教师要从有效聚焦问题入手,引领学生深度思考、积极探索,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下面结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谈谈进行 “微辅助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辅学有度,让学生有思考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较为粗放,往往只是布置课前的预习内容,但预习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并不明确,学生无法达到相关要求时如何进行方法指导,也没有可操作的执行方案。而“微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这些学习内容既有量的标准又有度的把控,学生通过观看对知识的理解能达到一个大致相当的水平,达到预习所要达到的“度”的要求。为了使“微辅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先学的内容与辅助教学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师提供辅助学习的相关视频、动画材料要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不是电子版的“灌输”。通过辅学的“微课”学习,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就清晰了。对于微课辅助教学视频呈现的知识如果学生一次观看无法达到学习要求,可以让学生反复多次观看,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多次观看是为了看懂什么知识;而有些学生一次观看就理解了相应的知识,就要求其试着思考学到了什么知识。通过这样的思考能有效达成预习的目标。
《圆的认识》这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但学生已经经历了多次平面图形的学习探究过程,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往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这些内容就可以做成视频在“微辅助教学”阶段让学生进行学习。不同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异较大,用圆规画圆这一操作对不同学生来说也不一样,学生将圆画好所要经过的练习次数也不尽相同,所以“微辅助教学”阶段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用圆规画图的动作要领,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练习画圆时为什么不能把圆画好。学生经过再次练习大部分都能较好地掌握画圆的动作要领,并在自己认为画得最标准的圆上标上各部分名称。这样学生既熟练掌握画圆技巧,又增强对圆的特征的理解。通过“微辅助教学”视频使学生明确学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达到对圆的初步学习的“度”的要求。
二 、导学有方,让学生爱思考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和课上微课辅学,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往往是表面的、碎片化的,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学”才能对知识进行思辨,通过对知识的对比和运用完成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导学部分教师应当关注如何进行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反馈问题提炼,引发思维碰撞
虽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对知识进行了学习,但要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辅学”情况进行反馈。通过反馈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帮助学生有序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查漏补缺,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学。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有效反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有效性。对学生课前学习内容的检查往往要占用一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我们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优化,提高反馈效率。对学习反馈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提炼,在提炼问题过程中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和冲突中不断前进,对知识的理解也随着问题不断深入。
通过课前先学,学生知道了圆心、半径、直径概念的含义,也初步学会用圆规按要求画圆。教学反馈时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对圆的特征理解的程度,也要了解学生用圆规画圆技巧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圆,让学生对课前掌握的知识进行介绍分享,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学;再让同学猜测一些没有画好的圆产生的原因,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指导解决。再让学生小组交流画圆方法,教师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一些问题。通过提炼圆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呈现各自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知识梳理,初步建立知识的表象。
(二)核心问题聚焦,引领深度学习
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及反馈学习对知识形成初步表象,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聚焦,围绕重难点进行深度探究学习,这样才能使“微辅助教学”有意义。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上的学习反馈,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把学习重点内容转化成有梯度、有逻辑的“问题串”,引領学生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把新知识内容和学生形成的知识表象进行联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前进,对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入,理解知识更为本质的内涵。通过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要问题的思考,使得学习有深度。
关键词:微课;引领;深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88-02
“微辅助教学”从形式上看是将教学内容做成讲解视频,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利用课上时间自主学习,师生再围绕有关问题进行探究、交流并完成相应练习。但从本质上看是由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即将 “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因此“微辅助教学”不但要关注教学形式的改变,更要关注由此引发的教学内涵的改变。在教学中要从问题入手,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知识的探究与思考。关注问题的引领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炼数学问题,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围绕自主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学习、操作实践,在相互启发、主动思考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实践“微辅助教学”中,教师要从有效聚焦问题入手,引领学生深度思考、积极探索,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下面结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谈谈进行 “微辅助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辅学有度,让学生有思考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较为粗放,往往只是布置课前的预习内容,但预习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并不明确,学生无法达到相关要求时如何进行方法指导,也没有可操作的执行方案。而“微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这些学习内容既有量的标准又有度的把控,学生通过观看对知识的理解能达到一个大致相当的水平,达到预习所要达到的“度”的要求。为了使“微辅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先学的内容与辅助教学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师提供辅助学习的相关视频、动画材料要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不是电子版的“灌输”。通过辅学的“微课”学习,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就清晰了。对于微课辅助教学视频呈现的知识如果学生一次观看无法达到学习要求,可以让学生反复多次观看,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多次观看是为了看懂什么知识;而有些学生一次观看就理解了相应的知识,就要求其试着思考学到了什么知识。通过这样的思考能有效达成预习的目标。
《圆的认识》这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但学生已经经历了多次平面图形的学习探究过程,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往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这些内容就可以做成视频在“微辅助教学”阶段让学生进行学习。不同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异较大,用圆规画圆这一操作对不同学生来说也不一样,学生将圆画好所要经过的练习次数也不尽相同,所以“微辅助教学”阶段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用圆规画图的动作要领,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练习画圆时为什么不能把圆画好。学生经过再次练习大部分都能较好地掌握画圆的动作要领,并在自己认为画得最标准的圆上标上各部分名称。这样学生既熟练掌握画圆技巧,又增强对圆的特征的理解。通过“微辅助教学”视频使学生明确学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达到对圆的初步学习的“度”的要求。
二 、导学有方,让学生爱思考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和课上微课辅学,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往往是表面的、碎片化的,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学”才能对知识进行思辨,通过对知识的对比和运用完成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导学部分教师应当关注如何进行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反馈问题提炼,引发思维碰撞
虽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对知识进行了学习,但要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辅学”情况进行反馈。通过反馈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帮助学生有序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查漏补缺,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学。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有效反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有效性。对学生课前学习内容的检查往往要占用一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我们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优化,提高反馈效率。对学习反馈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提炼,在提炼问题过程中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和冲突中不断前进,对知识的理解也随着问题不断深入。
通过课前先学,学生知道了圆心、半径、直径概念的含义,也初步学会用圆规按要求画圆。教学反馈时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对圆的特征理解的程度,也要了解学生用圆规画圆技巧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圆,让学生对课前掌握的知识进行介绍分享,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学;再让同学猜测一些没有画好的圆产生的原因,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指导解决。再让学生小组交流画圆方法,教师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一些问题。通过提炼圆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呈现各自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知识梳理,初步建立知识的表象。
(二)核心问题聚焦,引领深度学习
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及反馈学习对知识形成初步表象,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聚焦,围绕重难点进行深度探究学习,这样才能使“微辅助教学”有意义。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上的学习反馈,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把学习重点内容转化成有梯度、有逻辑的“问题串”,引領学生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把新知识内容和学生形成的知识表象进行联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前进,对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入,理解知识更为本质的内涵。通过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要问题的思考,使得学习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