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不断完善;德育内容不断充实;德育方法不断拓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关键词:改革开放; 30年; 高校德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2-0028-05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角。与此同时,高校德育工作也迅速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进入了一个很不平凡的发展历程。30年来,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队伍建设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目标:不断发展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高校德育目标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不断发展完善。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为德育目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得到不断丰富、深化和完善。围绕着中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教委(教育部)相应制定了配套文件,特别是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委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了“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大纲》的颁布,表明我们对于高校德育的目标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200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教育部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对大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作了最新界定: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一表述,鲜明地体现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渝地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内容:不断充实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从中可以管窥30年来高校德育内容的不断充实及其对形势发展的适应。1978年4月,教育部起草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即《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要发挥理论课对转变学生思想的作用,把“四人帮”颠倒的是非纠正过来。1980年7月,教育部遵照中央指示,制定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确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三门课程,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试开科学社会主义。《试行办法》指出:改进和加强高校马列主义课教学,必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彻底清除林彪、“四人帮”的流毒,从根本上拨乱反正;同时,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列主义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形势。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后,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同年1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在大中学校开展新宪法的宣传教育,通知要求,要把法制教育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结合起来。1984年9月,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通过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有关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教育部并且制定下发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在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要求认真改革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通知》规范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运用和发展);同时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错误的思潮要有分析地进行充分说理的批评,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思潮进行鉴别和分析的能力;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党和人民正在进行的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事业和青年一代的密切关系及崇高责任。在进行上述各项教育中,要适时地穿插各种切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还应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次年3月,国家教委制订颁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确定为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规范为五门课程,即“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这种课程设置,虽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的课程,在内容上交叉、重复严重,但这五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领域内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正确认识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适应党的十四大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思想品德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1992年国家教委转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将原设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调整为一门课程,称之为“思想道德修养”课。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规定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中心内容,深入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还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用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七大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十七大之后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规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要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同年,教育部还出台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将大学教育阶段德育主要内容作了如下概括: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加强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教育。这些内容除了通过主渠道课程实施外,还通过党团活动等各种有效途径来进行。
三、方法:不断拓展创新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使德育内容产生有效影响的必要手段,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德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乃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高校德育方法也在不断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一方面,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等得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元素,经过改进、充实和完善,与新时期的德育内容相结合,作用于当代大学生,服务于新时期德育任务;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对德育方法创新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德育方法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广大德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所提供的迅捷、高效、新颖生动的信息传播表达手段,创造出德育“电子网校”、“网络咨询室”、互发“E-mail”等全新的德育方法,有效地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和渠道,构建了网络德育新模式。此外,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扩大,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德育的方法经过比较、分析,其中有益、有效的东西也在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改革中得到吸收借鉴。如心理咨询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引入和借鉴,触及了传统德育方法鞭长莫及的心理领域,把解决思想问题同协调心理矛盾结合起来,适应了新时期调适大学生心理、培养心理素质的需要,提高了高校德育的科学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高校师生和德育工作者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新时期德育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譬如,当下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都是群众创造的自我教育的好方法。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都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典型示范方法的运用,在引导大学生学习先进人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德育方法的群众性实践探索,是30年来我国德育方法拓展和创新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是高校德育不断迈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源泉。
四、队伍:不断加强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德育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党的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党团干部等组成的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称为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被称为“政工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拨乱反正过程中,人们反思几十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高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所进行的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德智体美诸方面中,它属于“德育”的范畴,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德育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必须遵循的原则、相对稳定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有必须适应的体制、机构、队伍、条件,以及校内外环境的配合支持。因此,必须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一项专业来从事。正是基于此,1984年,教育部作出决定,开始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德育专门人才。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了德育学科即后来称之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有在德育科学理论与德育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成长起一支胜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校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学及科研队伍。30年来,这支队伍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对高校德育实践的改进起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队伍自身的建设。德育发展轨迹和实践告诉我们,德育学科是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而生发的,德育课程是把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科学化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德育教师队伍是德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队伍必不可少、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建设好这支队伍无论对于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胡锦涛同志近年来多次作出相关指示。2004年3月18日,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示中,他明确要求在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下功夫;2005年12月7日,胡锦涛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2004年是我们国家的德育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即16号文件,这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实际出发,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定期评比表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了贯彻落实16号文件和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5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了明确的阐发,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强调要按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要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在职务聘任、科研立项、国内外学习进修和物质待遇等方面,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要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5号文件还作出规定,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已建立起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为凝聚高素质队伍搭建学术平台,显示了从学科的高度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高校德育有了自己稳定发展的学科基础;有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合理定位,有了凝聚队伍人心和尊严的依据。2006年4月27日至28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就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召开的会议,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7月7日至8日,中宣部和教育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部署和要求。中央领导在讲话中明确强调要抓师资,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人才保证,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指出:这支队伍,应该是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队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学贯中西、功底深厚的队伍;应该是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队伍;应该是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结构合理、教学领军人才不断涌现的队伍。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德育教师的殷切期待。
胡锦涛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神圣而艰巨。总结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德育工作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高校德育工作一定会不断向前推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关键词:改革开放; 30年; 高校德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2-0028-05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角。与此同时,高校德育工作也迅速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进入了一个很不平凡的发展历程。30年来,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队伍建设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目标:不断发展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高校德育目标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不断发展完善。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为德育目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得到不断丰富、深化和完善。围绕着中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教委(教育部)相应制定了配套文件,特别是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委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了“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大纲》的颁布,表明我们对于高校德育的目标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200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教育部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对大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作了最新界定: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一表述,鲜明地体现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渝地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内容:不断充实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从中可以管窥30年来高校德育内容的不断充实及其对形势发展的适应。1978年4月,教育部起草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即《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要发挥理论课对转变学生思想的作用,把“四人帮”颠倒的是非纠正过来。1980年7月,教育部遵照中央指示,制定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确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三门课程,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试开科学社会主义。《试行办法》指出:改进和加强高校马列主义课教学,必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彻底清除林彪、“四人帮”的流毒,从根本上拨乱反正;同时,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列主义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形势。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后,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同年1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在大中学校开展新宪法的宣传教育,通知要求,要把法制教育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结合起来。1984年9月,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通过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有关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教育部并且制定下发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在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要求认真改革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通知》规范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运用和发展);同时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错误的思潮要有分析地进行充分说理的批评,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思潮进行鉴别和分析的能力;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党和人民正在进行的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事业和青年一代的密切关系及崇高责任。在进行上述各项教育中,要适时地穿插各种切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还应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次年3月,国家教委制订颁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确定为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规范为五门课程,即“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这种课程设置,虽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的课程,在内容上交叉、重复严重,但这五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领域内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正确认识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适应党的十四大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思想品德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1992年国家教委转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将原设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调整为一门课程,称之为“思想道德修养”课。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规定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中心内容,深入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还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用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七大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十七大之后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规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要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同年,教育部还出台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将大学教育阶段德育主要内容作了如下概括: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加强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教育。这些内容除了通过主渠道课程实施外,还通过党团活动等各种有效途径来进行。
三、方法:不断拓展创新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使德育内容产生有效影响的必要手段,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德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乃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高校德育方法也在不断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一方面,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等得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元素,经过改进、充实和完善,与新时期的德育内容相结合,作用于当代大学生,服务于新时期德育任务;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对德育方法创新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德育方法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广大德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所提供的迅捷、高效、新颖生动的信息传播表达手段,创造出德育“电子网校”、“网络咨询室”、互发“E-mail”等全新的德育方法,有效地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和渠道,构建了网络德育新模式。此外,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扩大,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德育的方法经过比较、分析,其中有益、有效的东西也在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改革中得到吸收借鉴。如心理咨询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引入和借鉴,触及了传统德育方法鞭长莫及的心理领域,把解决思想问题同协调心理矛盾结合起来,适应了新时期调适大学生心理、培养心理素质的需要,提高了高校德育的科学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高校师生和德育工作者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新时期德育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譬如,当下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都是群众创造的自我教育的好方法。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都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典型示范方法的运用,在引导大学生学习先进人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德育方法的群众性实践探索,是30年来我国德育方法拓展和创新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是高校德育不断迈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源泉。
四、队伍:不断加强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德育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党的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党团干部等组成的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称为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被称为“政工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拨乱反正过程中,人们反思几十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高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所进行的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德智体美诸方面中,它属于“德育”的范畴,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德育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必须遵循的原则、相对稳定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有必须适应的体制、机构、队伍、条件,以及校内外环境的配合支持。因此,必须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一项专业来从事。正是基于此,1984年,教育部作出决定,开始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德育专门人才。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了德育学科即后来称之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有在德育科学理论与德育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成长起一支胜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校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学及科研队伍。30年来,这支队伍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对高校德育实践的改进起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队伍自身的建设。德育发展轨迹和实践告诉我们,德育学科是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而生发的,德育课程是把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科学化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德育教师队伍是德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队伍必不可少、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建设好这支队伍无论对于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胡锦涛同志近年来多次作出相关指示。2004年3月18日,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示中,他明确要求在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下功夫;2005年12月7日,胡锦涛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2004年是我们国家的德育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即16号文件,这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实际出发,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定期评比表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了贯彻落实16号文件和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5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了明确的阐发,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强调要按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要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在职务聘任、科研立项、国内外学习进修和物质待遇等方面,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要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5号文件还作出规定,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已建立起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为凝聚高素质队伍搭建学术平台,显示了从学科的高度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高校德育有了自己稳定发展的学科基础;有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合理定位,有了凝聚队伍人心和尊严的依据。2006年4月27日至28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就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召开的会议,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7月7日至8日,中宣部和教育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部署和要求。中央领导在讲话中明确强调要抓师资,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人才保证,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指出:这支队伍,应该是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队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学贯中西、功底深厚的队伍;应该是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队伍;应该是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结构合理、教学领军人才不断涌现的队伍。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德育教师的殷切期待。
胡锦涛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神圣而艰巨。总结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德育工作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高校德育工作一定会不断向前推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