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种对话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对话又是多元而又开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教材编写者之间有效的对话,不断提高对话质量和阅读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又是多元而又开放的。
  一、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点拨,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上课伊始,可以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情趣的导语,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我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学生是什么?启发学生展开形象思维;第二步,在圆圈里画一个正方形,问学生这样的图形又像什么东西?(铜钱)第三步,在这个铜钱里画一个人,寓意什么?提示学生“人钻到钱眼里去,寓意六亲不认”;最后导入: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这样内容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已钻到钱眼里,一心只认得钱,连自己的亲弟弟也不认!”它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简笔图形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之后,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文本。如教學《紫藤萝瀑布》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有人说,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也是可以的,你觉得可以吗?
  生1:可以。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既然是精灵嘛,头发想必就是彩色的。而且在微风的吹拂下,也是动态的。
  生2:不对。头发不会从上往下动,只会左右飘散,而紫藤萝花是从上往下的。而且头发很没有气势,显得小家子气。
  师:分析得不错,同学们还要注意“一绺”这个词,字典上解释,“绺”: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从这我们知道“一绺”让人联想到得是物的长,而没有宽的感觉,而紫藤萝不仅长而且宽,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不太恰当。
  针对“你觉得可以吗”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前已经预设学生的“答案”会有肯定否定两种,课前从字典上查到“绺”字的意思,抓住“绺”字,智慧理答,在课上与学生巧妙对话,引导学生从形态上分析“紫藤萝”不能喻以“一绺儿长发”。
  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进行争辩。如执教《老王》分析老王人物形象环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王人物形象的语段,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     的人,从    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对话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再如讲《孔乙己》一课时,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孔乙己的出现时总有笑声呢”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只见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唇枪舌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对话中中,学生们敢想了,敢质疑了,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了,培养了动脑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初读课文时,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还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有形成印象,把握不准,对课文的重、难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一段进行揣摩感悟,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与文本对话成了“夹生饭”。
  在精读阶段,要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写、画、演、做等方式实现与文本、作者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生命存在的价值、精神相遇的愉悦、心灵成长的幸福。
  四、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新的课程标准修订提出并增加让“学生”和“教科书编者”的对话,目的是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课文前后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
  每新学一单元,要引导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和课前预习导语,看一看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自读课文的旁批,还有阅读提示。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都有提示。如七上第二单元课文由《散步》《散文诗二首》《秋天的怀念》《<世说新语>二则》构成,单元导语明确了“亲情单元”,提示了学习的重点有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品味作者抒情方式等内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编者意图,预习和学习时更加有的放矢。
  教学中,要进一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教材编写者之间的有效对话,不断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走入“你中发现我的境界”,共同奏响一曲曲美妙的心灵之歌……
  参考文献
  [1]马燕.略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9(90):67-68.
  作者简介
  闫红祥(1977.04—),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教育这一大环境,现有的中职院校所开设的英语教学已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职场需求。本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困境,进而对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并对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有效策略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在培养技能型实践应用性人才,而中职英语教学是则是提升中职学生英语语言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根本方式。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的厌学情绪较为严重,据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目前,已有很多的初中英语教师正在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低年级趣味课堂培养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的导入环节,并适当的丰富课堂内容,在课堂中加入游戏和讨论,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对作业的布置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对作业的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低年级;趣味课堂;语文教学;聋生;学习兴趣  一、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
摘 要:文学类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对文本加以改变,丰富的过程。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里关于言,象,意的关系进行文学类文本层次的划分,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意蕴。  关键词:
该文首先对105个应用组合化学合成的强免疫抑制剂FK506的结构衍生物进行了粗筛,以检测它们是否已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由于其中的一个化合物N308体内和体外试验均显示具有促神
摘 要:记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离不开记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生动、有效的记忆,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课;记忆习惯;培养  记忆相对于枯燥乏味的背来说,其中包含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工作,记忆是学习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在生物学的学习中,记忆力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新形势下教育的目标之
摘 要:通识教育中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生命科学虽兼具基础和应用学科的特点,但要求学习者和研究者首先要对生命敏感。作为一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笔者认为,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应注重特色建设,通过与时俱进细化教学目标和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特色建设;学科文化  在过去,2004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关于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
Absrt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In this age full of data sense,our lif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ata-based,which not
摘 要:王羲之的三节书法课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得益于卫夫人创设的生动的教育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要努力寻求并精心创设能给学生带来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情境是很必要的,这首先是由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其次,新课程理念鼓励创设情境为高效课堂增添活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创设情境的原则有: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层次性、创新性和参与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目标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教师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以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作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探究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情境创设这个关键环节要特别注意,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安排任务驱动教学情境,依托问题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