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时边部稠油井油稠、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实施周期管理,优化工艺设计、优化参数、掺水、加药以及热洗以及加强地面管理,摸索实施周期,实现了提高稠油井产能,提高储量动用率的目标。
关键词:稠油井;掺水;加药;周期
中图分类号:TE345
前 言
油田部分边部稠油井分布零散,平均原油粘度甚至高达5000mP. S。稠油井具有粘度大、流动性差,井筒输送困难、地面输送困难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油井存在光杆缓下的情况:热采井在周期末期随着含水和温度的下降,油井经常出现光杆缓下;在井网不够完善的注水区域,地层能量低、含水低、油稠,油井经常出现光杆缓下。二是部分油井回压过高:稠油重质成分多,流动系数小,在井筒和地面输送过程中,流动摩擦阻力大,流速慢,造成井筒、流程输送困难,采油设备负荷加重。如不及时疏通井筒和地面,将会造成躺井,生产周期缩短。为此一方面对原油粘度大、油井含水低的井应用井筒降粘工艺,另一方面通过地面掺水伴输,降低回压,同时优化生产参数来延长油井生产有效期.
1、实施三期管理,延长热采井生产周期
针对热采井油稠、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油田对稠油井实施“三期”管理,即:开井初期,生产中期,生产末期保证生產参数合理性,保持原油流动连续性,减少油流阻力,延长生产周期。开井初期:放大生产压差,使油井“趁热快抽”,开井后尽量避免5天内有停井和放套管气工作,以减少停井和激动出砂,顺利度过排砂期。生产中期:跟踪转周井生产动态,根据变化情况、防砂方式和水侵程度不同,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生产压差,保证平稳生产。 末期管理:采取井筒降粘及地面掺水措施,降低原油粘度和回压,提高油汽比,采取长冲程慢冲次生产,以延长生产周期。并研究稠油井“假末期”动态特征,对稠油井产量波动大、峰值产量期短、产量递减快加强分析,确定是否真处于末期生产。由于稠油热采区的开发受到产量、成本的巨大压力,如果周期废弃产量取值过高,就结束生产周期过早开始下一周期注汽,将导致整个蒸汽吞吐开采阶段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因此为达到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充分认识油藏的基础上,综合评价热采生产动态,结合对比稠油井不同周期的注汽量、峰值产量、周期天数、周期产油量及油汽比等指标,分析周期仍存在废弃产量的稠油井即“假末期”井动态特征,制定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有效延长吞吐周期。在深入分析油藏及开发动态的基础上,2012年确定为假末期的13口井实施解堵、降粘后日增油29t/d,平均有效期185天,有效延长了吞吐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优化井筒的设计和管理,延长稠油井生产周期
通过加强井筒的设计和管理,实施优化参数设计、优化工况管理、优化井筒护理及优化油井生产运行制度等对影响井筒举升的生产难题进行攻关,实现抽油井的有效举升。 一是优化参数设计。为延长油井生产有效期,加强以井筒管理为核心的采油过程管理,进行井筒举升优化,实现设计和管理的双优。在优化参数设计上,寻求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以油藏供液能力为依据,以油藏与抽油设备的协调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和油藏潜力,通过对高压物性、设备参数、测试数据及历史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机、杆、泵、以及抽汲参数,使抽油系统高效而安全地工作。二是优化工况管理,提高抽油井平均泵效。通过工况测试、工况诊断和工况上图三个环节的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功图液面测试,每季进行一次工况分析会,充分发挥工况对生产的指导作用,确保测试率98%;分析诊断率100%;工况上图率80%。应用工况诊断绘图实施分区域管理:合理区:加强日常管理,使油井工况长期保持合理。供液不足区:采用油层压裂,酸化,小泵深抽等措施或调整注水量,调小参数达到供排协调。潜力区:采用泵径升级,提高抽吸参数,来增加油井采液量。检查流程、计量、仪表有无问题,检查油井动液面有无死油盖或泡沫段,消除各影响因素,使油井工况进入相应区域。断脱漏失区:通过诊断和综合分析,判断井下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单井管理措施和检泵作业措施,使油井工况得到改善。三是实施洗井和加药综合措施,延长周期。以“洗井分类、延长周期”为原则,实施多种洗井和加药,延长洗井周期的方法,确保井筒护理覆盖率100%,护理合格率95%以上。实施科学洗井,根据每口油井原油物性、产状、井深等不同特点,结合产液曲线、上下电流的变化情况,给每口热洗油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热洗周期,使热洗工作更加合理和规范。针对稠油热采井具有粘度大、流动性差,管理难度较大,生产中表现为部分油井光杆缓下、回压过高,造成递减速度快甚至出现躺井,配套应用井筒降粘新工艺新技术,在以往空心杆掺水、传统的套管加药降粘等工艺基础上,创新双空心杆密闭热循环加热降粘、套管连续加药化学降粘技术,为稠油降粘开拓了思路。套管连续加药化学降粘技术对有挖潜能力的稠油井降粘增油效果明显。低含水稠油井由于上调参数后不能正常生产,通过应用降粘效果明显,负载下降大,可以提高参数正常生产,达到提高产能目的。对供液能力较好但生产参数己是最大的稠油井,通过连续加药,能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并通过连续加药,解决光杆缓下问题,维持油井正常生产,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2012年以来,对稠油井先后采取井口降粘措施119井次,油井热洗85井次,平均单井延长生产周期35天。平均单井周期产油增加92t。
3、优化掺水技术,延长稠油井生产周期
油稠井管理实施掺水与降粘相结合的方案延长生命周期。对稠油掺水井或低液量掺水井要根据气温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依据掺水井的液油含水、原油薪度、管线长短等动静态数据分类制定停掺井及降掺井。根据回压变化和“回压最低”生产原则、“最低掺水量”效益原则,确定每口井的瞬时掺水值,确保掺水的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建立掺水调整日志,每天详细记录每口井掺水动态、回压变化和掺水效果,进一步摸索单井掺水规律,对“掺水优化卡”进行不间断地循环优化。根据稠油井不同生产周期的生产特征、影响因素,摸索出一套“一停、一控、一调”掺水工作法。一停即转周井见水期,温度较高且只出水不出油,此时停掺水;一控即转周井稳产期,产油量呈梯次上升并进入峰值,此时严格进行掺水优化以稳定峰值产量;一调即油井低产期阶段,密切关注回压变化及时调整掺水量,以延长开采周期。
关键词:稠油井;掺水;加药;周期
中图分类号:TE345
前 言
油田部分边部稠油井分布零散,平均原油粘度甚至高达5000mP. S。稠油井具有粘度大、流动性差,井筒输送困难、地面输送困难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油井存在光杆缓下的情况:热采井在周期末期随着含水和温度的下降,油井经常出现光杆缓下;在井网不够完善的注水区域,地层能量低、含水低、油稠,油井经常出现光杆缓下。二是部分油井回压过高:稠油重质成分多,流动系数小,在井筒和地面输送过程中,流动摩擦阻力大,流速慢,造成井筒、流程输送困难,采油设备负荷加重。如不及时疏通井筒和地面,将会造成躺井,生产周期缩短。为此一方面对原油粘度大、油井含水低的井应用井筒降粘工艺,另一方面通过地面掺水伴输,降低回压,同时优化生产参数来延长油井生产有效期.
1、实施三期管理,延长热采井生产周期
针对热采井油稠、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油田对稠油井实施“三期”管理,即:开井初期,生产中期,生产末期保证生產参数合理性,保持原油流动连续性,减少油流阻力,延长生产周期。开井初期:放大生产压差,使油井“趁热快抽”,开井后尽量避免5天内有停井和放套管气工作,以减少停井和激动出砂,顺利度过排砂期。生产中期:跟踪转周井生产动态,根据变化情况、防砂方式和水侵程度不同,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生产压差,保证平稳生产。 末期管理:采取井筒降粘及地面掺水措施,降低原油粘度和回压,提高油汽比,采取长冲程慢冲次生产,以延长生产周期。并研究稠油井“假末期”动态特征,对稠油井产量波动大、峰值产量期短、产量递减快加强分析,确定是否真处于末期生产。由于稠油热采区的开发受到产量、成本的巨大压力,如果周期废弃产量取值过高,就结束生产周期过早开始下一周期注汽,将导致整个蒸汽吞吐开采阶段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因此为达到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充分认识油藏的基础上,综合评价热采生产动态,结合对比稠油井不同周期的注汽量、峰值产量、周期天数、周期产油量及油汽比等指标,分析周期仍存在废弃产量的稠油井即“假末期”井动态特征,制定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有效延长吞吐周期。在深入分析油藏及开发动态的基础上,2012年确定为假末期的13口井实施解堵、降粘后日增油29t/d,平均有效期185天,有效延长了吞吐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优化井筒的设计和管理,延长稠油井生产周期
通过加强井筒的设计和管理,实施优化参数设计、优化工况管理、优化井筒护理及优化油井生产运行制度等对影响井筒举升的生产难题进行攻关,实现抽油井的有效举升。 一是优化参数设计。为延长油井生产有效期,加强以井筒管理为核心的采油过程管理,进行井筒举升优化,实现设计和管理的双优。在优化参数设计上,寻求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以油藏供液能力为依据,以油藏与抽油设备的协调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和油藏潜力,通过对高压物性、设备参数、测试数据及历史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机、杆、泵、以及抽汲参数,使抽油系统高效而安全地工作。二是优化工况管理,提高抽油井平均泵效。通过工况测试、工况诊断和工况上图三个环节的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功图液面测试,每季进行一次工况分析会,充分发挥工况对生产的指导作用,确保测试率98%;分析诊断率100%;工况上图率80%。应用工况诊断绘图实施分区域管理:合理区:加强日常管理,使油井工况长期保持合理。供液不足区:采用油层压裂,酸化,小泵深抽等措施或调整注水量,调小参数达到供排协调。潜力区:采用泵径升级,提高抽吸参数,来增加油井采液量。检查流程、计量、仪表有无问题,检查油井动液面有无死油盖或泡沫段,消除各影响因素,使油井工况进入相应区域。断脱漏失区:通过诊断和综合分析,判断井下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单井管理措施和检泵作业措施,使油井工况得到改善。三是实施洗井和加药综合措施,延长周期。以“洗井分类、延长周期”为原则,实施多种洗井和加药,延长洗井周期的方法,确保井筒护理覆盖率100%,护理合格率95%以上。实施科学洗井,根据每口油井原油物性、产状、井深等不同特点,结合产液曲线、上下电流的变化情况,给每口热洗油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热洗周期,使热洗工作更加合理和规范。针对稠油热采井具有粘度大、流动性差,管理难度较大,生产中表现为部分油井光杆缓下、回压过高,造成递减速度快甚至出现躺井,配套应用井筒降粘新工艺新技术,在以往空心杆掺水、传统的套管加药降粘等工艺基础上,创新双空心杆密闭热循环加热降粘、套管连续加药化学降粘技术,为稠油降粘开拓了思路。套管连续加药化学降粘技术对有挖潜能力的稠油井降粘增油效果明显。低含水稠油井由于上调参数后不能正常生产,通过应用降粘效果明显,负载下降大,可以提高参数正常生产,达到提高产能目的。对供液能力较好但生产参数己是最大的稠油井,通过连续加药,能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并通过连续加药,解决光杆缓下问题,维持油井正常生产,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2012年以来,对稠油井先后采取井口降粘措施119井次,油井热洗85井次,平均单井延长生产周期35天。平均单井周期产油增加92t。
3、优化掺水技术,延长稠油井生产周期
油稠井管理实施掺水与降粘相结合的方案延长生命周期。对稠油掺水井或低液量掺水井要根据气温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依据掺水井的液油含水、原油薪度、管线长短等动静态数据分类制定停掺井及降掺井。根据回压变化和“回压最低”生产原则、“最低掺水量”效益原则,确定每口井的瞬时掺水值,确保掺水的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建立掺水调整日志,每天详细记录每口井掺水动态、回压变化和掺水效果,进一步摸索单井掺水规律,对“掺水优化卡”进行不间断地循环优化。根据稠油井不同生产周期的生产特征、影响因素,摸索出一套“一停、一控、一调”掺水工作法。一停即转周井见水期,温度较高且只出水不出油,此时停掺水;一控即转周井稳产期,产油量呈梯次上升并进入峰值,此时严格进行掺水优化以稳定峰值产量;一调即油井低产期阶段,密切关注回压变化及时调整掺水量,以延长开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