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普林
满族,1957年出生于沈阳,以艺术为生的自由人、独立制片人。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倾心于前卫话剧。在西藏漂泊将近十年,拍摄西藏题材的纪录片。后来创办了“北京风马旗影视制作公司”,以记载灵魂栖居之地——西藏;出版了随笔集《苦修者的圣地》、《茫茫转经路》、《巴伽活佛》、《我的堪卓玛》。
王府井帅府园校尉胡同5号是中央美院的旧址,由此上溯到近一个世纪前的民国,中央美院的前身北平艺专就已经在这里了,那是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之下,由当时留法归来的闻一多先生筹办建立的,尔后的校长有林风眠、徐悲鸿、江丰、古元、侯一民等诸位前辈。
1981年的9月,我跨入了这座学校的大门,胸前别上了一枚白底红字主席体的中央美院校徽,那是一个以校徽为荣以母校为荣的时代,当时的中央美院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院落,一座两层的U字型楼,就是学校的主体建筑了。学校的食堂是一排平房,房屋中间有两排木头的柱子,据说这里曾是日本宪兵队的刑讯室,全校师生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
美院的十一层高楼建好之后,成为王府井里的制高点。黄昏时在顶层平台环绕一周俯瞰北京可见落日余晖中的故宫金顶和协和医院绿色的琉璃瓦,还有成片灰瓦铺满的四合院,鸣响的鸽哨由远及近,成群的鸽子在王府井的上空盘旋。顺着校尉胡同向南右拐就是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向北左拐便是吉祥剧院、东来顺,我经常是先花四毛六买一大扎散装啤酒扬起脖子一口气儿灌下,再花两毛钱买一张吉祥戏院的退票听一场京戏,时常在半夜校门已关的时候小脸儿通红地翻墙进去,因此被一位先生起了个绰号,叫混世魔王。王府井里我们最常光顾的是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古籍书店、报刊门市部和馄饨候,记忆深刻的还有王府井的夜景,沿着当时尚未拓宽的王府井大街西侧,一排高大的泡桐树和天空中纵横交错的天线上落满了成千上万的乌鸦,据说这是由于满清故宫每日傍晚有投食喂鸦的习惯,使得数百年来北京周边的乌鸦将这里认做了归巢。
80年代的教育还是所谓的精英教育,诺大名头的中央美院全校学生还不足百人。校园内经常出入的尽是近代史中赫赫有名的前辈先生,给我们授课的也有很多外聘的社会名流和学术泰斗,比如给我们美术史系上过课的就有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宿白、王尧等,他们是真正的大家。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过去一百年里最灿烂的一段时光,经过了十年文革,人们的精神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解放,“思想解放”在那一时期是一句深入人心,让人真正激动不已的口号,西方思潮正在全面涌入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全面复苏。校园内每周都有各种讲座,我们仿佛整日都处在亢奋当中,今天人们已普遍认同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80年代的这一批大学生也可以称作为“解放的一代”,或许正是由于80年代特殊的滋养,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吸纳一切,怀疑一切,解构一切,中国的自由精神才会延续到今日。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给我们深刻影响的导师实在是太多了,无法一一道来,但有两位张先生却是不得不提,一位是后来变成了大翻译家的教务处长张荣生先生,他满嘴的二人转口音,一张嘴就会逗得全校学生哄堂大笑,而他自己却是一脸的严峻。他每周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外国影片的内部观摩,放映前他总要进行一番思想训导,有一句格言是:“这片儿在国际上也是艺术片儿,你们可别当毛片儿看了。”有一次,男厕所里出现了黄色漫画,全校开大会追查,张先生训话:“最近有人儿在男厕所里画女小人儿,女厕所我没进去过,那小人儿画得不咋地,形儿也不准,一看就不是我们自己同学画的”他的话音未落,全校师生早已是哄笑一片,如此护犊般深爱学生的教务处长恐怕早已绝迹。另一位张先生张广仁是体育老师,每日清晨,我们这群夜猫子正做着美梦的时候,一个恶魔般的哨声响起了,紧接着便是咣咣的捶门声:“温晋林,温晋林,起床,起床,快起床!”张先生有些花眼,清晨对着名单点名,很长时间没有看见我名字中普字上的那两个点。他每天清晨都逼着我们围着王府井跑圈儿,还语重心长地对着我们说:“小伙子,早起床,勤跑步,勿手淫,手淫对身体不好,你们将来前程远大,金钱美女有的是啊。”
在这种宽松自在的气氛中,我们茁壮成长了。那时候,弗洛伊德学说正大行其道,我们都自诩为“利比多”(荷尔蒙)过剩者,于是我们酗酒、疯狂,至少同时要跟5个女生谈恋爱,为了爱情吃药、割腕。在校外,我们走遍中国的犄角旮旯,去体验本来并不属于我们的生活,开学后各自炫耀在路上的艳遇。我自己也因为利比多的过剩,1984年组织成立了“中美剧社”,排演了荒诞版《茶馆》,1985年联合8大艺术院校的同道,成立了中国大学生艺术团,1987年举办了温普林艺术展,1988年拍摄大地震带领1000多人去包扎了长城,1989年记录现代艺术大展。
虽然在1985年我已经毕业离校,可是整个80年代.我的精神没有一天离开过校尉胡同5号,我有幸参与、见证、记录了整个80年代发生在校尉胡同5号校园之内的诸多欢乐场面。如今,校尉胡同5号已无迹可循,昔日的王府井也面目全非,鸽哨不再回荡,乌鸦也不知何处落脚,云烟过眼20载,幸有好事者红三房主人老狼、高燕夫妇盛邀我将校尉胡同5号的陈年影事展示于众人,借此,同学师生得以再聚!
满族,1957年出生于沈阳,以艺术为生的自由人、独立制片人。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倾心于前卫话剧。在西藏漂泊将近十年,拍摄西藏题材的纪录片。后来创办了“北京风马旗影视制作公司”,以记载灵魂栖居之地——西藏;出版了随笔集《苦修者的圣地》、《茫茫转经路》、《巴伽活佛》、《我的堪卓玛》。
王府井帅府园校尉胡同5号是中央美院的旧址,由此上溯到近一个世纪前的民国,中央美院的前身北平艺专就已经在这里了,那是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之下,由当时留法归来的闻一多先生筹办建立的,尔后的校长有林风眠、徐悲鸿、江丰、古元、侯一民等诸位前辈。
1981年的9月,我跨入了这座学校的大门,胸前别上了一枚白底红字主席体的中央美院校徽,那是一个以校徽为荣以母校为荣的时代,当时的中央美院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院落,一座两层的U字型楼,就是学校的主体建筑了。学校的食堂是一排平房,房屋中间有两排木头的柱子,据说这里曾是日本宪兵队的刑讯室,全校师生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
美院的十一层高楼建好之后,成为王府井里的制高点。黄昏时在顶层平台环绕一周俯瞰北京可见落日余晖中的故宫金顶和协和医院绿色的琉璃瓦,还有成片灰瓦铺满的四合院,鸣响的鸽哨由远及近,成群的鸽子在王府井的上空盘旋。顺着校尉胡同向南右拐就是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向北左拐便是吉祥剧院、东来顺,我经常是先花四毛六买一大扎散装啤酒扬起脖子一口气儿灌下,再花两毛钱买一张吉祥戏院的退票听一场京戏,时常在半夜校门已关的时候小脸儿通红地翻墙进去,因此被一位先生起了个绰号,叫混世魔王。王府井里我们最常光顾的是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古籍书店、报刊门市部和馄饨候,记忆深刻的还有王府井的夜景,沿着当时尚未拓宽的王府井大街西侧,一排高大的泡桐树和天空中纵横交错的天线上落满了成千上万的乌鸦,据说这是由于满清故宫每日傍晚有投食喂鸦的习惯,使得数百年来北京周边的乌鸦将这里认做了归巢。
80年代的教育还是所谓的精英教育,诺大名头的中央美院全校学生还不足百人。校园内经常出入的尽是近代史中赫赫有名的前辈先生,给我们授课的也有很多外聘的社会名流和学术泰斗,比如给我们美术史系上过课的就有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宿白、王尧等,他们是真正的大家。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过去一百年里最灿烂的一段时光,经过了十年文革,人们的精神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解放,“思想解放”在那一时期是一句深入人心,让人真正激动不已的口号,西方思潮正在全面涌入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全面复苏。校园内每周都有各种讲座,我们仿佛整日都处在亢奋当中,今天人们已普遍认同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80年代的这一批大学生也可以称作为“解放的一代”,或许正是由于80年代特殊的滋养,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吸纳一切,怀疑一切,解构一切,中国的自由精神才会延续到今日。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给我们深刻影响的导师实在是太多了,无法一一道来,但有两位张先生却是不得不提,一位是后来变成了大翻译家的教务处长张荣生先生,他满嘴的二人转口音,一张嘴就会逗得全校学生哄堂大笑,而他自己却是一脸的严峻。他每周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外国影片的内部观摩,放映前他总要进行一番思想训导,有一句格言是:“这片儿在国际上也是艺术片儿,你们可别当毛片儿看了。”有一次,男厕所里出现了黄色漫画,全校开大会追查,张先生训话:“最近有人儿在男厕所里画女小人儿,女厕所我没进去过,那小人儿画得不咋地,形儿也不准,一看就不是我们自己同学画的”他的话音未落,全校师生早已是哄笑一片,如此护犊般深爱学生的教务处长恐怕早已绝迹。另一位张先生张广仁是体育老师,每日清晨,我们这群夜猫子正做着美梦的时候,一个恶魔般的哨声响起了,紧接着便是咣咣的捶门声:“温晋林,温晋林,起床,起床,快起床!”张先生有些花眼,清晨对着名单点名,很长时间没有看见我名字中普字上的那两个点。他每天清晨都逼着我们围着王府井跑圈儿,还语重心长地对着我们说:“小伙子,早起床,勤跑步,勿手淫,手淫对身体不好,你们将来前程远大,金钱美女有的是啊。”
在这种宽松自在的气氛中,我们茁壮成长了。那时候,弗洛伊德学说正大行其道,我们都自诩为“利比多”(荷尔蒙)过剩者,于是我们酗酒、疯狂,至少同时要跟5个女生谈恋爱,为了爱情吃药、割腕。在校外,我们走遍中国的犄角旮旯,去体验本来并不属于我们的生活,开学后各自炫耀在路上的艳遇。我自己也因为利比多的过剩,1984年组织成立了“中美剧社”,排演了荒诞版《茶馆》,1985年联合8大艺术院校的同道,成立了中国大学生艺术团,1987年举办了温普林艺术展,1988年拍摄大地震带领1000多人去包扎了长城,1989年记录现代艺术大展。
虽然在1985年我已经毕业离校,可是整个80年代.我的精神没有一天离开过校尉胡同5号,我有幸参与、见证、记录了整个80年代发生在校尉胡同5号校园之内的诸多欢乐场面。如今,校尉胡同5号已无迹可循,昔日的王府井也面目全非,鸽哨不再回荡,乌鸦也不知何处落脚,云烟过眼20载,幸有好事者红三房主人老狼、高燕夫妇盛邀我将校尉胡同5号的陈年影事展示于众人,借此,同学师生得以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