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个人职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双重需要,职业教育可以为职业转换提供服务,职业转换结果受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五大因素影响。文章根据五大影响因素及体现点,认为可以从重视职业教育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终生教育需求、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等四方面路径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向上职业转换,通过职业转换实现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业教育;职业转换;职业转换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2005805
【收稿日期】201705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为16BRK00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15YJC88011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消费研究”,项目编号为Bb/2015/03/017
【作者简介】周桂瑾(1971—),男,江苏姜堰人,硕士研究生,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营销管理;王鑫芳(1984—),女,江苏丹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社会学;俞林(1979—),男,江苏姜堰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营销管理。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需求分析(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职业发展的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调研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有别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更高,期望从事非农职业,期望能在城市定居。但是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工作经验,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脱农过程将会是一个谋求职业转换、发展的历程。鉴于该群体立足城市的市民化需求及生存改善的需求,职业转换是该群体获得地位提升的主要路径。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城镇化的需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目前来看,年轻、拥有城市梦想并为城市作出巨大贡献的新生代农民群体的城镇化是必然趋势,符合国家城镇化发展计划及要求。因此,使该群体拥有城市就业、职业发展的能力,也是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吴愈晓(2011)研究发现,对于低学历劳动者,职业流动是提升他们收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因素(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他们的收入没有影响;高学历劳动者刚好相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低收入者通过提升职业转换的资本(如人力资本),实现向上职业转换,最终提升经济、社会地位,值得探讨,而职业教育是可行的选择。[1]
二、职业教育助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可行性分析通过上述两点分析,至少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必然需求和时代趋势,促使社会系统产生服务该群体职业转换的服务机构或服务产品,其中之一便是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职业教育可能承担这一时代责任的原因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亲民性(低门槛)
麦可思主编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职业教育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准入门槛不高,主要体现在学业基础要求相比不高,适合教育程度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另外初级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善,职业院校、職业培训机构庞大,能满足人数众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也能满足有生存压力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边工作、一遍学习,实现触手可及。
(二)职业教育职业针对性
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恰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非农职业转换的需求,能快速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能力,拥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将比无技术的老一代农民工获得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因此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匹配度较高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职业教育毕业生是新生代农民群体的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职业教育毕业生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组成部分,是属于其中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是城镇化的先锋群体。面对学生及国家的城镇化需求,职业教育这一教育产品输出者,应当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为教育任务之一。
(四)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定位日益明确
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定位日益明确,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终生职业发展。如果说职业教育亲民性、职业针对性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初期职业发展、城镇化的话,那日益完善的职教体系,将给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终生学习的平台,因此也将给该群体提供终生职业转换、职业发展的储备机会。
因此,职业教育的多种特性,将快速并终生赋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及职业发展的机会及动力支持,也给职业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匹配的教育产品带来挑战。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因素探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农民转换到非农职业;一种是非农职业间转换。影响职业转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既有研究,影响该群体职业转换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个人特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2]对此五项影响因素的体现点分析如下:
(一)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特征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个人特征主要是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特征、生活特征、家庭特征、性格特征。这些因素里面,又有多项体现点来直接影响职业转换的动机、过程及结果,具体见表1。个人特征因素和主要体现点中某些点是先天性无法改变的,但某些内容是后天可变的。
表1个人特征因素表现点
个人特征因素主要体现点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籍贯受教育年限、培训时间健康状态工作特征工作压力(时间)薪资工作技能要求
(工作经验、职业资格)工作环境
(物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生活特征爱好生活消费领域人际关系特征婚姻状况子女人数亲属职业状况朋友职业状况性格特征乐观or消极向上or安于现状
(二)社会环境
处于社会中的个体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生活、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便是时代环境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是个体选择的结果,也是环境推动的结果。社会环境中制度环境、教育环境、产业经济环境直接影响该群体的职业转换。国家的制度环境,例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发展规划、社会服务制度都是直接影响因素。[3]教育环境因素,特别是教育输出能力、教育结构、教育回报率。教育环境首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类别和接受教育的回报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能力。产业经济环境改变是直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因素,三大产业占比,地区三大产业及产业内主导产业的情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转入非农职业的直接因素,首先决定该群体的职位选择范围及职业转换机会。具体社会影响因素及主要体现点如表2所示。
(三)職业转换能力
职业转换能力包括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
表2社会环境因素表现点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体现点制度环境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发展规划社会服务制度教育环境因素教育输出能力教育结构教育回报率产业经济环境三大产业布局经济环境地区重点产业布局
力,囊括了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拥有这些社会能力将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实现成功、乃至向上的职业转换。技术能力体现在知识应用能力、读认资料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自动化能力。方法能力体现在继续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细节管理能力。社会能力体现在口头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交往能力、服从力、冲突管理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是影响职业转换结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必须主要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的角度着手,促使该群体顺利、向上职业转换。具体职业转换能力影响因素及主要体现点如表3:
表3职业转换能力因素表现点
职业转换能力因素主要体现点技术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读认资料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自动化能力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细节管理能力社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交往能力服从力冲突管理能力
(四)职业转换心理资本
职业转换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职业转换期望和职业转换认知两方面。[4—5]职业转换意愿是指是否愿意发起职业转换,主要受职业认知、职业期望的影响。职业转换认知是指对职业转换的认识情况,包括对职业转换促发因素、职业转换影响因素、职业转换途径、社会环境等的认识情况。对职业转换的认识情况直接决定职业转换的最终结果。
表4职业转换心理资本因素表现点
职业转换心理资本主要体现点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认知职业期望职业转换认知职业转换促发因素职业转换影响因素职业转换途径就业环境自我认识
根据文献研究,[6—7]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职业转换者的个人特征、所处的社会环境、职业转换的能力、职业转换的心理资本都会影响最终的职业转换结果;②职业转换的个人特征,如:工作特征、生活特征、人际关系中的非亲缘关系特征,属于后天特征,具有可培养性;③社会环境因素属于影响职业转换结果的外因,社会环境状况越好,越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④职业转换的能力、职业转换的心理资本是可积累的;⑤职业转换五大影响因素之间是既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因此五大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职业转换的结果,例如职业转换的次数、薪资、职业职位、工作压力。
四、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思路与路径研究教育的“生存取向”和“地位取向”是对教育基本意义和特征的定位。前者是指教育满足个体基本生计需要的特征;后者是指教育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地位升迁,包含身份、地位和阶层的向上流动(张济州、黄书光,2015)。当然职业转换本身是生存环境、社会地位变化的过程,教育的促进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针对特定人群,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必须获得认可。[8]
(一)重视职业教育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结论①②说明,教育是深入分析职业转换的五大影响因素及主要体现点,发现通过教育能影响个人特征、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心理资本。分析教育的阶段特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背景、教育环境,职业教育是就业前或就业中该群体最匹配的教育类别,也是对职业转换影响因素作用较明显的教育类别。首先,从学历教育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其他综合素质、社会资源等就业准备,有助于农村学生实现城市就业。另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为在岗或已就业农民工提供水平乃至向上职业转换的机会与积累。未来通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因此,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作用巨大。职业教育必须正视自身的社会功能,并且抓住此项教育需求,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职业教育主要服务群体。
(二)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实现职教与之有效衔接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五大影响因素,因势利导,通过教育有效提高职业转换的可能性。
1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内容
前文细致分析了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并层层展开,分解至各种能力、意愿、认知,特别是针对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对应的体现点,可开发设计相应的课程与实践,通过在校期间的教育与经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职业转换准备。针对专业教育背景,首先是做好专业教学大纲设计,从有利于毕业生职业转换的角度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兼顾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识的辅导。结合国外工程认证模式,将教育内容对接毕业生毕业能力。因此教育输出者必须清楚了解专业对应职业类别的转换序列,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内、职业间职业转换的可能性。
2深入嵌入社会环境
深入嵌入社会环境,包括职业教育环境、制度环境、产业经济环境,职业教育是社会生成的,必须与社会环境深入衔接。首先需了解、适应环境;其次近距离体验真实社会环境;最后为真实就业提供渠道与帮助,是职业教育嵌入社会环境的大致步骤。目前职业教育通过顶岗实习、外聘教师、社会实践等环节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社会嵌入水平,适应社会制度环境、产业经济环境,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但是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仍需努力。
一是职业教育嵌入大社会环境,努力了解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改善职业教育环境,了解和紧跟产业经济环境、制度环境转变。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职业转换的因素之一,是外在因素,职业转换过程是人适应市场职业需求的过程,因此必須使自己的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适应产业经济需求,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向上职业转换。因此必须使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技术能力、方法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避免脱节或超前;使职业转换意愿、认知与产业经济环境对接,避免盲目或偏离社会环境现状。另外也需改善职业教育环境,提高职业教育产品获得的便捷性和职业教育的美誉度、教育回报率。除了努力适应社会环境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各种资源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
二是职业教育嵌入职业环境,除了适应以及利用社会大环境之外,深入嵌入具体的职业环境,嵌入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工作运行等职业环境,研究对应职业类别的状态与发展,从而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提供认知层面、能力层面、意愿层面的准备。同样,在充分利用职业环境为职业教育服务上面也需多下功夫,使教师、学生能够嵌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获得体验与感悟,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培养效果。
3开发适应弱基础生源的教育方式
第一,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业基础来看,学业基础较弱,职业转换能力不高,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欠缺,主要是由于该群体的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较弱,因此必须开发适应弱知识、能力基础的教育方式。目前来看,职业教育已经面临这种问题,生源质量下降,学生难教、学习挫败感强烈,因此要因材施教,开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学业基础的职业教育方式。改变传统授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并且认识到多元成才、多元育才问题,为各种学业基础的学生提供成才的机会与途径,是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必须思考与面临的。
第二,从目前该群体的职业转换心理资本、社会资本来看,基础较弱。社会交往能力不高,因此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求教、主动目标性社交的能力;职业转换意愿懵懂,因此对自身职业规划、生活规划的能力缺乏、意识欠缺;职业转换认知缺乏,因此即使对未来职业规划清楚,但是如何实现职业转换,认知不足,导致学习、生活缺乏正确的计划及行动力。面临这种情况,首先从职业教育内容设计方面,需设计对应的教育内容;其次,面临可能的被动学习或被动应对的行为方式,开发教师、校方更为主动的、细致的辅导方式,通过激励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师生、校生间的交流方式,提高学生融入社会、融入他群的机会,为职业转换做好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方面的准备。
(三)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产品多样化供给
事实证明,职业生涯中,将有多次职业转换,新生代农民工理想职业转换的轨迹是由下至上的,因此为了实现向上职业转换,必须不断学习。每次职业转换过程,受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五大因素影响、作用,因此在下一次职业转换时,必须做好五大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后天可习得方面的因素准备。因此,职业教育可针对此项需求,提供多种职业教育产品供给,给予多项教育选择,从正规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两方面开发多样教育产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样的教育选择,满足职业转换能力积累等方面的因素积累,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向上流动。
(四)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
在职场,除了涨工资,向上职业转换也是人们所看重的,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是衡量职业教育产出的关键指标。新生代农民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生源,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从教育产品输出至教育方式改革、帮助该群体社会融入等方面全面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职业转换。因为职业转换不仅仅是职业类别的变化,还涉及该群体个人社会地位的转变、国家市民化战略的实施等。因此,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义重大,如果就业率是评价职业教育或职业院校的关键指标的话,从职业发展及终生学习的角度看,职业转换结果也是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
五、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具有很大的个人及社会意义。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五大影响因素及多项体现点制约职业转换结果,来自农村的低学历、低社会资源群体,能够实现向上职业转换,需要社会的帮助。其中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与新生代农民工最匹配的教育形式,政府可以通过职业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提供帮助。 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义重大,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开展服务工作:第一,重视职业教育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调整及研究职业教育的服务策略及方向,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第二,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转换有效衔接,深入嵌入社会环境、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内容、开发适应弱基础生源的教育方式;第三,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终生教育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产品多样化供给;第四,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通过以上路径,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向上职业转换,通过职业转换实现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19—137.
[2]殷红霞,宋会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的调查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6):98—101.
[3]叶继红.失地农民职业获得过程中的认知及对职业转换的影响: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5):1—6.
[4]高春雷,李长安,石丹淅.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管理,2015(12):154—162.
[5]张洪霞.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797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J].调研世界,2014(1):26—30.
[6]刘新宇.大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1—212.
[7]王鑫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6(5):1—4.
[8]张济洲,黄光书.谁读职教:基于社会分层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5(9):31—37.
Study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ZHOU Guijin, WANG Xinfang, YU Lin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Abstract】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 conversion is double needs of personal occupation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Occupation education can provide services for occupation conversion. The result of career transition is affected by five factors, namely, the ability to change the job, the willingness to change the job, the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five factors and reflect, there are four paths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ccupation and then to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tus. Firstly,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ervi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econdly, it deeply analys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reer conversion factors and the role of the path. Thirdly, it further studies on the lifelong education need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Lastly, it makes the resul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duates career transition as the key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eer transition; professional transfer ability
(編辑/徐枫)2018第2期(总第373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2 2018Total No.37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业教育;职业转换;职业转换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2005805
【收稿日期】201705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为16BRK00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15YJC88011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消费研究”,项目编号为Bb/2015/03/017
【作者简介】周桂瑾(1971—),男,江苏姜堰人,硕士研究生,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营销管理;王鑫芳(1984—),女,江苏丹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社会学;俞林(1979—),男,江苏姜堰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营销管理。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需求分析(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职业发展的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调研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有别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更高,期望从事非农职业,期望能在城市定居。但是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工作经验,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脱农过程将会是一个谋求职业转换、发展的历程。鉴于该群体立足城市的市民化需求及生存改善的需求,职业转换是该群体获得地位提升的主要路径。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城镇化的需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目前来看,年轻、拥有城市梦想并为城市作出巨大贡献的新生代农民群体的城镇化是必然趋势,符合国家城镇化发展计划及要求。因此,使该群体拥有城市就业、职业发展的能力,也是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吴愈晓(2011)研究发现,对于低学历劳动者,职业流动是提升他们收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因素(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他们的收入没有影响;高学历劳动者刚好相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低收入者通过提升职业转换的资本(如人力资本),实现向上职业转换,最终提升经济、社会地位,值得探讨,而职业教育是可行的选择。[1]
二、职业教育助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可行性分析通过上述两点分析,至少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必然需求和时代趋势,促使社会系统产生服务该群体职业转换的服务机构或服务产品,其中之一便是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职业教育可能承担这一时代责任的原因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亲民性(低门槛)
麦可思主编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职业教育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准入门槛不高,主要体现在学业基础要求相比不高,适合教育程度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另外初级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善,职业院校、職业培训机构庞大,能满足人数众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也能满足有生存压力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边工作、一遍学习,实现触手可及。
(二)职业教育职业针对性
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恰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非农职业转换的需求,能快速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能力,拥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将比无技术的老一代农民工获得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因此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匹配度较高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职业教育毕业生是新生代农民群体的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职业教育毕业生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组成部分,是属于其中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是城镇化的先锋群体。面对学生及国家的城镇化需求,职业教育这一教育产品输出者,应当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为教育任务之一。
(四)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定位日益明确
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定位日益明确,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终生职业发展。如果说职业教育亲民性、职业针对性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初期职业发展、城镇化的话,那日益完善的职教体系,将给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终生学习的平台,因此也将给该群体提供终生职业转换、职业发展的储备机会。
因此,职业教育的多种特性,将快速并终生赋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及职业发展的机会及动力支持,也给职业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匹配的教育产品带来挑战。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因素探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农民转换到非农职业;一种是非农职业间转换。影响职业转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既有研究,影响该群体职业转换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个人特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2]对此五项影响因素的体现点分析如下:
(一)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特征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个人特征主要是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特征、生活特征、家庭特征、性格特征。这些因素里面,又有多项体现点来直接影响职业转换的动机、过程及结果,具体见表1。个人特征因素和主要体现点中某些点是先天性无法改变的,但某些内容是后天可变的。
表1个人特征因素表现点
个人特征因素主要体现点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籍贯受教育年限、培训时间健康状态工作特征工作压力(时间)薪资工作技能要求
(工作经验、职业资格)工作环境
(物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生活特征爱好生活消费领域人际关系特征婚姻状况子女人数亲属职业状况朋友职业状况性格特征乐观or消极向上or安于现状
(二)社会环境
处于社会中的个体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生活、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便是时代环境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是个体选择的结果,也是环境推动的结果。社会环境中制度环境、教育环境、产业经济环境直接影响该群体的职业转换。国家的制度环境,例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发展规划、社会服务制度都是直接影响因素。[3]教育环境因素,特别是教育输出能力、教育结构、教育回报率。教育环境首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类别和接受教育的回报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能力。产业经济环境改变是直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因素,三大产业占比,地区三大产业及产业内主导产业的情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转入非农职业的直接因素,首先决定该群体的职位选择范围及职业转换机会。具体社会影响因素及主要体现点如表2所示。
(三)職业转换能力
职业转换能力包括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
表2社会环境因素表现点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体现点制度环境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发展规划社会服务制度教育环境因素教育输出能力教育结构教育回报率产业经济环境三大产业布局经济环境地区重点产业布局
力,囊括了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拥有这些社会能力将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实现成功、乃至向上的职业转换。技术能力体现在知识应用能力、读认资料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自动化能力。方法能力体现在继续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细节管理能力。社会能力体现在口头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交往能力、服从力、冲突管理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是影响职业转换结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必须主要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的角度着手,促使该群体顺利、向上职业转换。具体职业转换能力影响因素及主要体现点如表3:
表3职业转换能力因素表现点
职业转换能力因素主要体现点技术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读认资料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自动化能力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细节管理能力社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交往能力服从力冲突管理能力
(四)职业转换心理资本
职业转换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职业转换期望和职业转换认知两方面。[4—5]职业转换意愿是指是否愿意发起职业转换,主要受职业认知、职业期望的影响。职业转换认知是指对职业转换的认识情况,包括对职业转换促发因素、职业转换影响因素、职业转换途径、社会环境等的认识情况。对职业转换的认识情况直接决定职业转换的最终结果。
表4职业转换心理资本因素表现点
职业转换心理资本主要体现点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认知职业期望职业转换认知职业转换促发因素职业转换影响因素职业转换途径就业环境自我认识
根据文献研究,[6—7]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职业转换者的个人特征、所处的社会环境、职业转换的能力、职业转换的心理资本都会影响最终的职业转换结果;②职业转换的个人特征,如:工作特征、生活特征、人际关系中的非亲缘关系特征,属于后天特征,具有可培养性;③社会环境因素属于影响职业转换结果的外因,社会环境状况越好,越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④职业转换的能力、职业转换的心理资本是可积累的;⑤职业转换五大影响因素之间是既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因此五大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职业转换的结果,例如职业转换的次数、薪资、职业职位、工作压力。
四、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思路与路径研究教育的“生存取向”和“地位取向”是对教育基本意义和特征的定位。前者是指教育满足个体基本生计需要的特征;后者是指教育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地位升迁,包含身份、地位和阶层的向上流动(张济州、黄书光,2015)。当然职业转换本身是生存环境、社会地位变化的过程,教育的促进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针对特定人群,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必须获得认可。[8]
(一)重视职业教育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结论①②说明,教育是深入分析职业转换的五大影响因素及主要体现点,发现通过教育能影响个人特征、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心理资本。分析教育的阶段特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背景、教育环境,职业教育是就业前或就业中该群体最匹配的教育类别,也是对职业转换影响因素作用较明显的教育类别。首先,从学历教育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其他综合素质、社会资源等就业准备,有助于农村学生实现城市就业。另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为在岗或已就业农民工提供水平乃至向上职业转换的机会与积累。未来通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因此,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作用巨大。职业教育必须正视自身的社会功能,并且抓住此项教育需求,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职业教育主要服务群体。
(二)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实现职教与之有效衔接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五大影响因素,因势利导,通过教育有效提高职业转换的可能性。
1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内容
前文细致分析了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并层层展开,分解至各种能力、意愿、认知,特别是针对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对应的体现点,可开发设计相应的课程与实践,通过在校期间的教育与经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职业转换准备。针对专业教育背景,首先是做好专业教学大纲设计,从有利于毕业生职业转换的角度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兼顾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识的辅导。结合国外工程认证模式,将教育内容对接毕业生毕业能力。因此教育输出者必须清楚了解专业对应职业类别的转换序列,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内、职业间职业转换的可能性。
2深入嵌入社会环境
深入嵌入社会环境,包括职业教育环境、制度环境、产业经济环境,职业教育是社会生成的,必须与社会环境深入衔接。首先需了解、适应环境;其次近距离体验真实社会环境;最后为真实就业提供渠道与帮助,是职业教育嵌入社会环境的大致步骤。目前职业教育通过顶岗实习、外聘教师、社会实践等环节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社会嵌入水平,适应社会制度环境、产业经济环境,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但是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仍需努力。
一是职业教育嵌入大社会环境,努力了解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改善职业教育环境,了解和紧跟产业经济环境、制度环境转变。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职业转换的因素之一,是外在因素,职业转换过程是人适应市场职业需求的过程,因此必須使自己的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适应产业经济需求,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向上职业转换。因此必须使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技术能力、方法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避免脱节或超前;使职业转换意愿、认知与产业经济环境对接,避免盲目或偏离社会环境现状。另外也需改善职业教育环境,提高职业教育产品获得的便捷性和职业教育的美誉度、教育回报率。除了努力适应社会环境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各种资源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
二是职业教育嵌入职业环境,除了适应以及利用社会大环境之外,深入嵌入具体的职业环境,嵌入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工作运行等职业环境,研究对应职业类别的状态与发展,从而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提供认知层面、能力层面、意愿层面的准备。同样,在充分利用职业环境为职业教育服务上面也需多下功夫,使教师、学生能够嵌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获得体验与感悟,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培养效果。
3开发适应弱基础生源的教育方式
第一,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业基础来看,学业基础较弱,职业转换能力不高,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欠缺,主要是由于该群体的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较弱,因此必须开发适应弱知识、能力基础的教育方式。目前来看,职业教育已经面临这种问题,生源质量下降,学生难教、学习挫败感强烈,因此要因材施教,开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学业基础的职业教育方式。改变传统授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并且认识到多元成才、多元育才问题,为各种学业基础的学生提供成才的机会与途径,是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必须思考与面临的。
第二,从目前该群体的职业转换心理资本、社会资本来看,基础较弱。社会交往能力不高,因此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求教、主动目标性社交的能力;职业转换意愿懵懂,因此对自身职业规划、生活规划的能力缺乏、意识欠缺;职业转换认知缺乏,因此即使对未来职业规划清楚,但是如何实现职业转换,认知不足,导致学习、生活缺乏正确的计划及行动力。面临这种情况,首先从职业教育内容设计方面,需设计对应的教育内容;其次,面临可能的被动学习或被动应对的行为方式,开发教师、校方更为主动的、细致的辅导方式,通过激励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师生、校生间的交流方式,提高学生融入社会、融入他群的机会,为职业转换做好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方面的准备。
(三)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产品多样化供给
事实证明,职业生涯中,将有多次职业转换,新生代农民工理想职业转换的轨迹是由下至上的,因此为了实现向上职业转换,必须不断学习。每次职业转换过程,受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五大因素影响、作用,因此在下一次职业转换时,必须做好五大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后天可习得方面的因素准备。因此,职业教育可针对此项需求,提供多种职业教育产品供给,给予多项教育选择,从正规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两方面开发多样教育产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样的教育选择,满足职业转换能力积累等方面的因素积累,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向上流动。
(四)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
在职场,除了涨工资,向上职业转换也是人们所看重的,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是衡量职业教育产出的关键指标。新生代农民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生源,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从教育产品输出至教育方式改革、帮助该群体社会融入等方面全面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职业转换。因为职业转换不仅仅是职业类别的变化,还涉及该群体个人社会地位的转变、国家市民化战略的实施等。因此,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义重大,如果就业率是评价职业教育或职业院校的关键指标的话,从职业发展及终生学习的角度看,职业转换结果也是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
五、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具有很大的个人及社会意义。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意愿、职业转换认知、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五大影响因素及多项体现点制约职业转换结果,来自农村的低学历、低社会资源群体,能够实现向上职业转换,需要社会的帮助。其中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与新生代农民工最匹配的教育形式,政府可以通过职业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提供帮助。 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义重大,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开展服务工作:第一,重视职业教育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调整及研究职业教育的服务策略及方向,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第二,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转换有效衔接,深入嵌入社会环境、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内容、开发适应弱基础生源的教育方式;第三,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终生教育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产品多样化供给;第四,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转换结果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通过以上路径,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向上职业转换,通过职业转换实现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19—137.
[2]殷红霞,宋会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的调查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6):98—101.
[3]叶继红.失地农民职业获得过程中的认知及对职业转换的影响: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5):1—6.
[4]高春雷,李长安,石丹淅.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管理,2015(12):154—162.
[5]张洪霞.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797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J].调研世界,2014(1):26—30.
[6]刘新宇.大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1—212.
[7]王鑫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6(5):1—4.
[8]张济洲,黄光书.谁读职教:基于社会分层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5(9):31—37.
Study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ZHOU Guijin, WANG Xinfang, YU Lin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Abstract】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 conversion is double needs of personal occupation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Occupation education can provide services for occupation conversion. The result of career transition is affected by five factors, namely, the ability to change the job, the willingness to change the job, the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five factors and reflect, there are four paths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ccupation and then to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tus. Firstly,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ervi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econdly, it deeply analys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reer conversion factors and the role of the path. Thirdly, it further studies on the lifelong education need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Lastly, it makes the resul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duates career transition as the key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eer transition; professional transfer ability
(編辑/徐枫)2018第2期(总第373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2 2018Total No.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