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探寻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对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为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乒乓球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79-001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在总的框架和体系上没有根本性突破。本人作为乒乓球专项的教师,在“健康第一”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指导下,尝试着对我校的乒乓球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校乒乓球课程建设的实践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测法、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当前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缺乏职业特点。高职院校的乒乓球课程设置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在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的同时,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与素质教育三者还缺少有机的联系。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乒乓球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整个教学过程静态化,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造成学生在体育课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抑制了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学习的自主性。
2.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安排乒乓球理论课,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理论课不仅要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了解乒乓球的健身价值、学习方法、规则及裁判知识,而且要学生了解乒乓球文化,使学生知道怎样欣赏乒乓球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因材施教,以分层合作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基本技术。因大学生之间的乒乓球基础、运动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应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根据“不同层次”分组教学,改变原来的“无差异”教学。即: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乒乓球专项学习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并依据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课内教学计划,在教学时先分层次授课,以练习各层次的基本技术为主,有时要让高层次的学生来辅导低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学,发挥学生相互之间“传、帮、带”的作用。乒乓球选项课中通常学生众多,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中,要培养体育骨干,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身先示范的作用。
2.3发挥学生社团的媒介作用,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主要完成传授身体练习的方法,它承担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而不是专门用来身体练习的,巩固和提高课的内容,则需要学生课后多下功夫。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体育课必要的补充。学生课外锻炼可以通过学生社团这个媒介,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老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巩固提高技能的需要。同时,学生社团自己组织比赛,自己联系赞助单位,既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的困难,又扩大了影响,更重要的是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
2.3走出校园,对接社会,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与地方乒乓球协会和俱乐部密切联系,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又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准社会化的环境中,真实体验人际交往、分工合作、矛盾冲突等社会性问题,使学生内化社会规范,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并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2.4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安排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观看高水平的大型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解决技术上的难点,使学生能更全面、直观的了解技术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轨迹,使技术动作掌握起来更容易、更有效、更准确。
三、结束语
我校的乒乓球课程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既满足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又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了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学校与社会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我校的乒乓球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乒乓球活动交往平台,为我国高校的乒乓球课程改革也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葛慧,谢雪蜂.高校乒乓球专项选修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2]周桂贞.乒乓球专业课的帮带与多球教学法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6)
[3]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毛晓荣.高校乒乓球课综合评价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117-118
[5]王春潮.浅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发展的走向[EB/OL](2008-05—19)[2010—09-0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乒乓球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79-001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在总的框架和体系上没有根本性突破。本人作为乒乓球专项的教师,在“健康第一”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指导下,尝试着对我校的乒乓球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校乒乓球课程建设的实践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测法、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当前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缺乏职业特点。高职院校的乒乓球课程设置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在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的同时,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与素质教育三者还缺少有机的联系。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乒乓球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整个教学过程静态化,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造成学生在体育课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抑制了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学习的自主性。
2.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安排乒乓球理论课,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理论课不仅要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了解乒乓球的健身价值、学习方法、规则及裁判知识,而且要学生了解乒乓球文化,使学生知道怎样欣赏乒乓球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因材施教,以分层合作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基本技术。因大学生之间的乒乓球基础、运动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应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根据“不同层次”分组教学,改变原来的“无差异”教学。即: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乒乓球专项学习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并依据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课内教学计划,在教学时先分层次授课,以练习各层次的基本技术为主,有时要让高层次的学生来辅导低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学,发挥学生相互之间“传、帮、带”的作用。乒乓球选项课中通常学生众多,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中,要培养体育骨干,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身先示范的作用。
2.3发挥学生社团的媒介作用,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主要完成传授身体练习的方法,它承担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而不是专门用来身体练习的,巩固和提高课的内容,则需要学生课后多下功夫。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体育课必要的补充。学生课外锻炼可以通过学生社团这个媒介,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老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巩固提高技能的需要。同时,学生社团自己组织比赛,自己联系赞助单位,既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的困难,又扩大了影响,更重要的是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
2.3走出校园,对接社会,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与地方乒乓球协会和俱乐部密切联系,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又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准社会化的环境中,真实体验人际交往、分工合作、矛盾冲突等社会性问题,使学生内化社会规范,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并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2.4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安排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观看高水平的大型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解决技术上的难点,使学生能更全面、直观的了解技术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轨迹,使技术动作掌握起来更容易、更有效、更准确。
三、结束语
我校的乒乓球课程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既满足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又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了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学校与社会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我校的乒乓球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乒乓球活动交往平台,为我国高校的乒乓球课程改革也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葛慧,谢雪蜂.高校乒乓球专项选修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2]周桂贞.乒乓球专业课的帮带与多球教学法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6)
[3]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毛晓荣.高校乒乓球课综合评价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117-118
[5]王春潮.浅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发展的走向[EB/OL](2008-05—19)[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