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智齿,不值得留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手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牙科治疗的特殊性——各类牙钻、超声动力系统的使用易造成飞沫喷溅,为防止病毒传播,口腔专科门诊暂停。于是,我便转去了口腔急诊应诊。一天,诊室来了一位小伙子,他眉头紧锁,左颊红肿,嘴只能微张,原来是“长智齿”了。经过一番检查后,我诊断他患上了“智齿冠周炎”。幸好就诊及时,尚未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经过对症处理、两次换药后,他的症状明显缓解。最后一次复诊时,我叮嘱他疫情过后要尽早来医院拔除智齿,以免重蹈覆辙。

阻生智齿成拔牙首要原因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定期对来诊患者的详细信息进行全面统计,其中包括拔牙原因。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改变,排在首位的拔牙原因也在不断变化:五六十年代的首要拔牙原因是龋病,也就是蛀牙;八九十年代的拔牙原因中,牙周病居多;近二十年来,阻生智齿“异军突起”,“站”上了拔牙原因的“冠军席”。这种疾病谱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疾病流行特点,更体现出医疗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我国口腔医学的起步阶段,对龋病治疗能力有限,难以治愈的龋齿只能拔除。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有了涡轮牙钻后,治疗龋病不再是难题,于是,龋齿得以被治愈并保留下来。但与此同时,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与早失成了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口腔卫生习惯的逐步改善,负责洗牙的牙周科渐渐成了一号难求的“抢手科室”,而在口腔外科的拔牙“任务单”上,阻生智齿又悄悄跃居首位。

智齿“姗姗来迟”,常常没“座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因为智齿走进了口腔科诊室?同样是长牙,为什么有些牙齿却成了“异类”,要被“连根铲除”呢?
  智齿,学名为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四颗牙齿,萌出时间一般在18岁后,因为生长在牙列的最后面,所以又有着“智慧牙”“立事牙”“尽头牙”等别名,足见人们对它特别关注。
  智齿的生长发育及萌出过程与其他恒牙并无不同,最大的问题主要在于它萌出的部位与时期。按照人类的进化规律,颌骨与牙齿发育呈逐渐退化趋势,两者相比,颌骨的退化速度更快一些,常造成牙列拥挤现象发生。在青春期后,无论上颌还是下颌,口腔内留存的空间便难以再“安排”下一颗完整的磨牙,从而导致智齿萌出时发生不同程度的阻生现象,也就是不能完全萌出到正常位置(图1)。

阻生智齿爱“捣乱”


  阻生智齿的牙冠可突破牙龈,而大部分还埋藏在牙龈、牙槽骨之内,致使牙冠与牙龈之间形成了一个“口小底大”的“口袋”,成为食物残渣与细菌的“安身之处”。平时,阻生智齿与口腔“相安无事”,当遇到毒力较强的细菌或自身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就会大量繁殖,造成局部炎症,表现为磨牙后区肿痛、张口受限,可有面颊部红肿,且伴随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等,这就是“智齿冠周炎”。
  诊断智齿冠周炎不难,治疗亦然。早期的智齿冠周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如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使用含漱剂,口服广谱及抗厌氧菌抗生素等,可使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既然智齿冠周炎的治疗比较简单,医生为何还要再三叮嘱患者尽早拔牙呢?这是因为,只要病根(阻生的智齿)在,智齿冠周炎就容易反复发生。此外,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可造成局部脓肿,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发生智齿冠周炎后应尽早拔除智齿,以绝后患。

三种智齿应尽早干预


  那么,是不是所有智齿都难逃被拔除的命运,而且越早拔除越好呢?其实也不尽然。如果智齿正位萌出,能够正常咬合,且“主人”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智齿干净、卫生),这样的智齿就和其他牙齿一样,可以保留。
  需要干预的智齿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已经产生病变,如龋坏、冠周炎(图2-1);第二种是对邻牙造成影响,如近中(靠近中线)或水平阻生(图2-2、2-3);第三种是有治疗需要,如正畸治疗、修复治疗等(图2-4)。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情况的智齿往往会造成第二磨牙远中处(离中线较远)龋坏和牙槽骨吸收,由于病变隐秘,不少患者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不得不一并拔除第二磨牙。因此,在刚出现智齒不舒服时,应及时就医。

拔牙前,扫除五大担忧


  智齿的拔除比较复杂,充足的术前准备尤为重要。可喜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患者担心的常见问题已有解决之道。

1.疼痛

其他文献
赵胜兵 柏愚(副主任医师)  替丁类药物:治消化性溃疡良药  替丁类药物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抑酸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增多引起的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部分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证实,替丁类药物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然而,替丁类药物同时也是肝酶抑制剂,会影响到多种经肝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其他药物发生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论坛发的帖子  我和妻子结婚两年,目前因为工作原因两地分居。但是,我有时却不十分愿意与太太相见,因为每次见面都是高兴而去、失望而归。从新婚第一次性生活开始,我就有早泄的问题。后来两地分居,本以为性生活减少,早泄问题也会好一点。但遗憾的是,每次见面性生活还是很快就结束。最近,我在网上看了很多讨论,感觉可能是手淫的“坏习惯”给自己埋下了祸根。由于两地分居,我有时会忍不住手淫,过后
“生病起于过用”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  “过用”就是使用太过,超出常度。人的生理活动有一个正常范围,超出了这个限度,就是過用,极易产生种种疾病。如劳逸太过、饮食不节、情志过激等各种“过用”,超出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疾病便随之而起。  几年前,门诊来一五十多岁的妇女,主诉疲劳,动则汗出,余无异常,脉软,舌胖。典型的气虚证,当即予黄芪、党参等补气之药,自忖必效。谁知一周后复诊,
银杏叶片,是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制成的中成药,归心、肺经,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可以治疗瘀血阻络所致的胸痹心痛、卒中、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在临床上,不仅有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银杏叶片,更有一些老年人为防治动脉硬化将其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  动脉硬化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
医生手记  一天上午,在帕金森病门诊,一位熟悉的“老面孔”又来了,他就是午近七句的张大伯。只是这次张大伯看上去与以往大不一样,由老伴陪同,步履艰难,面无表情,情绪低落,驼背,四肢不自主抖动,声音低沉,自诉“洗澡、穿农都要老伴帮忙了”。看到他这样,我们也感到有点吃惊。他老伴说:“不瞒你讲,因为担心太早吃药,病情会越吃越重,每次门诊医生开的药,我都不让他吃。”  张大伯现年68岁。2年前,他第一次来到
人们为了丰富冬季餐桌,会在食物收获的夏秋季节将食物储藏起来,以备冬天所需,故慢慢形成了夏储冬食的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储藏条件的改善,夏储冬食的食物越来越多,如夏秋季节收获的玉米、板栗、莲子、大蒜、鸡头米、洋葱、芋头、萝卜、芦笋、大枣、西瓜、生姜等食物,常会被人们储藏起来,到冬天再享用。  食物的常用储藏法  食物夏储冬食主要是因為冬季食物资源相对匮乏。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于储藏的条件和要求不尽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决定对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儿童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等项进行修订。  含可待因药品:两类人禁用  可待因属于阿片类药物,是鸦片原料罂粟中的一种成分。可待因是一种甲基吗啡,进入人体后,约15%的可待因经脱甲基变为吗啡。临床上,可待因和吗啡的作用有一定相似性,可用于止痛,也是止咳药的常用成分。只是,与
身边故事  55岁的蒋女士今年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多,便经常通过各种媒体学习保健养生知识,成了小区里的“养生达人”。三个月前,她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一种取材自蔬果的“天然保健品”——酵素,可以通过焕发细胞活性、加速新陈代谢,而起到排毒、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神奇作用,于是赶紧购买。随后,蒋女士觉得长期购买酵素产品花费太大,便开始自行用水果酿制酵素,还把自己的“手艺”分享给了附近的“舞友”
抑郁症:原来是脑功能发生异常  抑郁症是常见病,研究显示其患病率约为6%。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就是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但最新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可能是脑功能发生异常所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苏亮等通过PET显像(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功能进行了监测,结果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发生异常(与正常人不同)。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大脑一部分(岛叶及边缘系统
赵安静邹文斌  腹泻发生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并非所有腹泻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通常,只有细菌感染性腹泻才需要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非感染性腹泻病因复杂,与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性腹泻等有关,滥用抗生素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症状。  宜:可以用抗生素  1、细菌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