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MSTP技术的应用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以金融系统某银行采用MSTP方式为客户组网为例,对MSTP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 组网 MSTP 数据 设备
  
  1.MSTP 简介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2.MSTP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解决方案
  以金融系统的某银行为例采用MSTP的方式为客户组网,客户只管自己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中间数据的传输网络全由我公司负责。我公司与设备供应商一起研究接入方案,确保系统的平滑扩容升级。
  2.1全程MSTP方案设计
  各分理处新增传输设备通过MSTP城域传输网汇聚至区某行核心路由器机房,即全程MSTP接入方案。该方案可以为某行各网点间的业务提供有效、可靠的自动切换保护功能。网点侧接口为FE口接入各网点的接口设备,各网点电路初期开放为2Mbit/s带宽,今后可根据各网点业务流量的增长平滑扩容带宽,核心处配置大容量接口,便于今后业务量的不断增长扩容。
  全程MSTP接入方案具体有以下优势:
  (1)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物理线路层,在业务点至区行核心机房(POS 机的引入除外)均为热备自愈双环路保护,可以有效地对承载的业务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是在承载的数据包,由于提供的是全程透明的物理通道不会对所承载的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故障影响面小:由于从业务点至区某行核心机房在物理通道及电路端口上采用1∶1方式链接,杜绝了采用汇聚方式由于汇聚板件出现故障而造成全局性的故障的可能性。
  但全程MSTP接入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网络建设复杂,线路租用价格偏高。
  2.2半程MSTP方案设计
  半程MSTP是指用户的POS机接入点是通过光纤收发器加光纤就近接入联通城域网的接入层,通过FE口转接,再通过联通的城域传输网上联至某行。其优点是价格相对低廉,缺点是安全性不高,无自愈保护能力。
  2.3普通2Mbit/s+协转组网与MSTP 比较
  目前大部分大客户仍有使用2Mbit/s+协转组网方式,如前所述,此方式组网复杂、整个网络所使用的协转太多,出故障时判断困难,需要维护人员到用户现场判断处理,所需的时间比较长。此外,只有SDH的设备有网管监控,对于银行或区级单位的大客户网络安全会有很大的隐患,且在扩容带宽时不能平滑升级,需要维护人员在SDH出的2Mbit/s 线增加引入至协转,协转至用户端的设备也要增加线的连接,工作量加大,成本也加大。加装多个2Mbit/s 电路捆绑的协议转换设备后,其中的某一个2Mbit/s 电路故障时不能及时发现,判断故障需在现场查看协转的状态才会知道故障发生在哪个2Mbit/s 电路上,在管理上非常不科学。
  MSTP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带宽的扩容很方便,在网管上做数据即可实现,简单方便,不用维护人员到客户现场。MSTP是基于SDH的技术,系统带宽非常大,单MSTP环最小带宽就有155Mbit/s。新一代MSTP采用VC虚级联技术提供以太数据的传输通道,根据不同的带宽需求,只要通过网管进行VC12数量配置,就可以实现不同的数据带宽指配,大大提升了实际应用中的业务扩展能力。
  3.方案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及处理
  3.1设备无汇聚功能
  以太网板传输分3种模式:透传模式、虚拟局域网和虚通道模式。
  透传模式是单纯的提供一个透明通道,简单说就是点对点传输,2个点之间对所接受的数据不做任何处理和干预,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可靠的传输模式,而且在以太网板上的设置也最为简单,也不需要进行VLAN划分。但弊端就是一旦启用透传模式,该单板就无法再应用其他传输模式,从资源利用上来说比较浪费,除非用户没有其他用途。
  虚拟局域网模式是对所接受的信号流进行打包,在原数据流的基础上设定一个VLAN 标签,并在对端进行解除这个标签。这个VLAN标签是可以人为设置的,例如我们将两个网元设置在一个VLAN内时所设置的VLAN值。这种模式是可以非点对点的,资源利用率比透传模式要高一些,但弊端是当所接受的数据流本身就带有VLAN标签时,如果原数据流包含多个VLAN标签,则容易出现由于原数据流VLAN标签与我们对该端口设置的VLAN值不同而导致数据无法传送。
  以太网板无论是哪个厂家都分透传板、汇聚板。业务汇聚需要以太网板具有L2交换的功能,是与Ethernet 业务透传相区别。以太网板系统侧的多个WAN端口经过L2交换,汇聚到一个用户侧的物理端口LAN的处理即是业务汇聚,多用于多个分支机构到总部的业务模式。汇聚是实现多点对一点的业务类型和组网,实现的汇聚可以是n×FEFE、n×FE-GE、n×GE-GE。以太网业务单板汇聚比越大,表示一块以太网单板系统侧WAN 口就多,对应的组网方向就越多,因此单板组网能力越强。
  3.2传输交叉板交叉连接能力
  随着2Mbit/s 电路在城域网的大量使用,接入、汇聚、骨干接点都存在大量时隙的交叉,原有低配(16×16)的交叉连接板的能力很快就不能满足交叉连接的需要。交叉板的能力一旦用完,相应的配置就没法进行。在本项目的实施中就碰上了这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自身调整原有2Mbit/s 电路的配置,尽可能的按顺序将时隙与2M 接口板的端口一一对应以节省时分交叉资源;另一方面对于时分不足的节点,升级交叉板的连接能力到32×32 或64×64。
  金融客户迫切需要一个网络结构简洁、安全、扩容简单方便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满足其需求的网络。基于MSTP城域网络的数据通信网络架构实施以来,用户对于MSTP的应用非常满意,目前已成为某银行数据组网的技术规范,此项应用正逐步得到金融等行业大客户的认可。
  4.MSTP 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4.1 MSTP 和数据设备的关系
  勿庸置疑,MSTP和数据设备是联合组网、长期并存的关系。MSTP设备主要用于城域汇聚和接入层的网络中,与低端数据设备,如接入层的ATM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RPR交换机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但多数情况下,运营商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系统设备的。尽管MSTP 相对于纯粹的数据设备具备节省机房占地面积、高性价比和综合网管等优点,然而,如果运营商的运维体制没有进行改革,即传输设备和数据设备是分开进行建设的,那么MSTP的应用效果将大打折扣。
  MSTP的网管通信接口沿用SDH的Qx/Q3乃至Corba接口,而数据设备一般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随着MSTP应用规模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提出要将低端MSTP设备通过SNMP接入到中、高端数据设备的网管平台中实现统一管理。显然,这种管理只需管理MSTP中的数据单板和构件,无需对MSTP中的SDH部分进行管理。
  4.2 MSTP 的互联互通问题
  MSTP 的互连互通涉及到多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在业务层面,要考虑到业务专线和专网的互通问题,如EPL/EVPL和EPLAN/EVPLAN的互通问题。如果是内嵌MPLS的应用,就是虚拟专用线业务(VPWS)和虚拟专用网业务(VPLS)的互通问题。二是在封装层面,要考虑到主流封装协议,如GFP的互通问题。三是在数据处理层面,ATM的互通因为应用很少,不会太多考虑。RPR因为只应用在单环情况下,对于多厂家的互通也不会考虑,因为多个厂家的设备同时配置到一个RPR环网上的概率几乎为零。以太网的互通因为应用很广泛,要重点进行考虑,不过以太网是存在了几十年的技术,MAC层的互通不会有太大的障碍。MPLS的互通包括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两种,静态配置依靠网管系统主动进行标记交换通道(LSP)或伪线(PW)的建立,问题不大;动态配置要考虑到信令协议和路由协议的互通,如果考虑到跨多域的应用和故障情况下的重路由恢复,问题则会变得非常复杂。MPLS的互通还必须考虑到LSP和伪线两个层面的互通,在结合VPWS和VPLS的应用时这个问题就尤为重要。四是在SDH的承载层面,要考虑到虚级联和LCAS的互通问题,就牵扯到一些开销字节的规范使用和协议的处理问题。最后,在SDH的线路侧,要考虑STM-n的互连互通问题,当然,这也是SDH的老问题和原则性问题。
其他文献
神经连接蛋白Neuroligins(NLs)是突触后膜细胞黏附分子,主要有4种亚型,分别是Neuroligin1(NL1)、Neuroligin2(NL2)、Neuroligin3(NL3)和Neuroligin4(NL4).NLs在突触的结构和
9月25日,8家外资保险公司从中国保监会领到了在华筹建营业性机构的通知。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显示了中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的诚意,也意味着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已经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近几年来,龙泉市香菇生产发展很快,1994年全市袋栽香菇1亿袋,1995年为7500万袋。与往年相比,除了开袋的第一潮菇出菇量比较多外,第二、三潮菇出菇稀稀拉拉,整个秋冬季产量比
血型是怎样发现的一百多年以前,人们并不知道血型是何物,常因输血不当造成死亡。如世界上首例输血是在1492年,当时,年老的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曾用三个男孩的血液,输进他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