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1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合盆栽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和不同化肥配施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土壤氮的矿化量与生物吸氮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良好的土壤供氮能力指标。长期有机养分循环利用或配合化肥施用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氮的矿化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0.1%4-0.9%、0.460-.60 g/kg和55.0%(6周);明显提高土壤MB-N含量,提高幅度平均为70.3%。长期纯化肥处理对土壤碳、氮库的积累和氮的矿化量的提高作
其他文献
医院当前要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和经费,实现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并提供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医院必须要发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加
工程项目管理在建设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奠定了自己重要的地位,在过去的20年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巨大的发展。建筑工程
商丘市各级中学,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都付出了大量精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诸多可喜成效.领导重视,师生们的认知态度也比较正确.其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基本能够保证学生"
为了探明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应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刺槐林为代表,对该区不同利用年限的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肥力处于低水平;人工林表层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坡度、坡向、坡位等环境因子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随利用年限的增加,人工林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养分指数均增加,与利用年限有
经济的快速运转是中国步入中等发达的国家,但是城乡差距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成为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作为配置资源平台的金融来说,城镇化的建设因其推动变得更加迅速。基于此分析
文献[1]证明了寿命型随机变量情形下变差系数不变是失效机理不变的必要条件,基于这一结论,提出了检验变差系数是否相等来检验失效机理是否改变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寿命分布分别
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方法与途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表现,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