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改良Borden截骨术治疗严重髋内翻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参照Borden等截骨术,自行设计了一种新的截骨及内固定方法治疗严重髋内翻15例(17髋)。术前颈干角50°~106°,平均82°。15例均得到1~13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4个月。1髋颈干角为115°,余16髋均在125°以上。该方法是用按设计的转子下斜形截骨替代横断截骨,用直钢板贯穿于大转子固定替代140°角度钢板股骨颈固定。通过股骨力线内移和增大颈干角,使原来垂直的骨骺线变为近似水平的骺线。年龄越小,纠正角度应越大。小于9岁者,纠正角度应大于150°,10~17岁者应该为140°~150°,成年人130°左右即可。该术式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对合严密,愈合迅速,增加了手术的准确性,避免了对股骨头骺软骨的损伤。

其他文献
于1992年2月~1995年6月,作者对12例上肢痉挛性脑瘫患者施行了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术中观察了C5~T1各脊神经后根的形态、位置,各后根按比例切除。术后短期随访,异常增高的上肢肌张力,明显缓解。该术式可较佳解除上肢痉挛。
作者结合对脊髓圆锥解剖研究,在圆锥水平成功的完成了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经治痉挛性脑瘫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8岁(4~21岁),术后追访时间均超过3个月。全部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时,肢体功能均有明显改进且无并发症,仅将追访达一年以上的10例做总结报道。术前对肌痉挛状态评定仿Lazareff方案定为0~4级;被评
在于通过对骨盆肿瘤的术前栓塞为外科手术提供一种减少术中失血的有效新方法。本组21例接受术前栓塞治疗22次。疾病包括:软骨肉瘤10例,骨肉瘤5例,转移瘤3例,脊索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钢丝圈和Ivalon。本组21例栓塞后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均较栓塞前减少75%或以上,术中失血在800~2800ml之间,平均1490ml。本研究表明骨盆肿瘤术前栓塞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失血,提高手
期刊
期刊
在收治的27例骨盆骨折中,对其中18例重症骨盆骨折进行了动脉造影,发现有11例存在造影剂血管外漏现象,对这类病例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11例入院时均处于低血容量休克状态,年龄18~76岁,平均38岁。因合并其它损伤,除3例在开腹、开胸术后行血管栓塞术外,另8例均在入院1.5~2.5小时内行血管栓塞术,术后血压稳定上升,除2例死于合并症外,其余都得到了有效的抢救而治愈。作者认为:对骨盆骨折引起盆腔内具
脊髓灰质炎后遗髂胫束挛缩致患侧骨盆倾斜,髋膝关节屈曲、外展畸形,假长跛行。手术方法采用骨盆悬吊术(Axer法),经随访发现胸盆稳定不足。用改良术式旨在发挥盆上提肌组力量,方法为髂胫束条反转穿过肋骨编织后,再与髂肋肌、背阔肌、腰背筋膜束,相互编织,紧缩。正反二组动力协调增加胸盆稳定。自1988年11月~1993年12月用改良术式治疗40例。随访35例,平均随访2.5年,优良率达91%。认真掌握手术适
作者报告了一种用于肱骨近端、肩胛胸壁间大块切除(tikhoff-linberg)术后使用的全肩关节假体。这种假体没有类似解剖学的肩胛骨,由胸部组件和肱骨组件组成。胸部组件直接固定到2、3肋骨的侧面。术后上肢的稳定性明显优于胸壁或锁骨悬吊者。还可以依肩胛带区残留肌肉的情况,恢复不同的功能。本法改变了Tikhoff-Linberg术式后无法施行关节成形术的观念。本假体结构简单,植入物少、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报告50例应用组合性手术治疗成年人麻痹性髋关节脱位,平均年龄28.7岁,其中36岁以上者10例,根据髋关节脱位的不同类型,应用五种不同的组合手术方法,将既往需两次以上手术完成的恢复髋关节头臼关系的骨性手术与臀肌功能重建术一期完成,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治疗周期,术后平均随访3年4个月,效果优良46例,占92%,有效率达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