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舒卷的黄土地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绘成连环画卷
  在陕西作家的作品中,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改编得最多的小说,曾有秦腔、话剧、芭蕾舞剧等,甚至有雕塑家以小说为基础创作群雕的。来自陕北的画家李志武是最早也是唯一将《白鹿原》创作成连环画的人,他通过细腻的笔法,不仅成功再现了小说中出现的诸多人物和情节,而且还展现了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997年,《白鹿原》小说甫出,李志武在西安案板街的小书店购得此书,“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小说中浓郁的关中乡土风情、厚重的历史时代背景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打动了李志武,激发出他将其改编成连环画的念头。在此之前,李志武曾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成连环画,于《连环画报》连载后,在文艺界和社会各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他知道,《白鹿原》这部作品时间跨度上百年,人物关系立体传神,社会时代背景错综复杂,改编难度显然要比《平凡的世界》要大得多,刚开始,他的心里还是没底。
  但《白鹿原》这本书,拿起就放不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始终萦绕在李志武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黑娃、白灵,这些各具特性的人物让李志武欲罢不能,他还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几番辗转,联系到陈忠实本人,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连环画的愿望,很快得到陈忠实的复信和授权书。从此,李志武开始了艰难的创作。
  从陕北乡村走出来的李志武,不是科班出身的美术家,《白鹿原》这本连环画,基本上是用业余时间去绘制的。当时,他还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白天上班,工余时搞创作,面对这样一本大部头的小说,绘制连环画的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构思、下笔,画出来如感到不满意,就揉掉重画,烟一支一支地抽,画一幅接一幅地画。“我在画最后两三集时,颈椎经常酸痛得支撑不住,每低一会头,都需要仰着脖子半天才能继续。越到最后,我越感艰难,进展非常缓慢。”李志武深有感触地回忆道。
  2000年10月份,李志武因公出差到北京,凑巧陈忠实也到北京办事。李志武与《连环画报》的主编夏丽一起,拿着画稿找到陈忠实。以前,李志武与陈忠实只是书信和电话上交往,这次初次见面,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是《白鹿原》让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使他们成为艺术创作上的知音。李志武将画稿在床上铺开,让陈忠实和几位朋友看,他们看得十分认真,并且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这给了李志武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白鹿原》作为《连环画报》2001年的重点稿,是李志武边画边发表的,“为了保证连载不间断,我给自己定下了任务,每月必须完成60幅左右,绝对不能拖延。这样一算,每天晚上必须完成两幅画稿。”2001年1月12日,李志武在北京新街口邮局看到了刊载《白鹿原》第一集的《连环画报》,极为兴奋,立即买了五本样刊分送给朋友,同时寄给远在西安的妻子。
  2001年11月18日,李志武终于完成连环画《白鹿原》的最后一笔。“这部连环画一共有711幅,完成的时候,我都为自己的毅力感到惊讶。“它的创作,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李志武说。
  画幅舒卷的关中风情
  为画好《白鹿原》,李志武深入关中,感知当地农家的生活,体验熟悉原上乡村的风情。他曾先后三次来到陕西蓝田等地采风,原上的农民、草木、庭院、门楼、箩筐、板凳等,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他还翻越了数百里崎岖山路,深入到延安,到韩城的党家村、灞桥的牛举人宅、三原的冯寡妇院等多处古民宅,拍摄收集资料。
  听说秦腔《白鹿原》在西安上演,他特意赶去观摩,汲取创作素材。此外,他还搜集了两大纸箱有关民俗、风情、建筑方面的老照片和书籍,淘来不少老茶壶、铜锁、油灯之类的乡土旧物,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寻找创作的灵感。
  在《白鹿原》连环画的人物塑造和细节演绎方面,李志武煞费苦心:在小说中,族长白嘉轩是传统农耕文化时代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是体现在骨子里的,而不应喜形于色,创作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李志武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为白嘉轩设计了两只小豆眼、一个大蒜头鼻、两片厚嘴唇,颇多心计,但也忠厚耿直,铁骨铮铮,白嘉轩形象跃然纸上。在表现白嘉轩失声痛哭的场景时,李志武没有正面去画,而是将他的背影留给读者,不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给读者以一种广阔的想象空间;鹿子霖,李志武将其表现为长脸长鼻、表情阴鸷,胸有城府,透着精明干练;白孝文这个人物,李志武没有在其一出场就为他罩上一副“坏蛋”的面孔,而是从多个视角去刻画他的形象。
  李志武说,《白鹿原》里的人物,都是特定地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命符号,都需要用心体会,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感染读者,倘若仅仅停留在一种笔墨技法上,而不进入人物的内心情感,那就成了复制,是机械的,这种作品出来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可以想象的,但绘画是直观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创作过程中,李志武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忠实于原著,二要有浓郁的关中地域特色,三要有高度的艺术统一性。创作者要营造符合情节的生活氛围,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应该从实际生活而来。李志武调动了自己所有的积累,他深信,读者看的不是连环画,而是画家的真实情感。画小说中的人物,就像画自己和身边乡亲的生活与经历。
  为了体验生活,李志武曾经常到农村采风,住在农民家的窑洞里,一连几个月与农民一起吃洋芋、红薯,在炕上坐着,拉二胡,唱民歌,为农民们画速写。农村经历给了他丰富的生活积淀,也为他扎下丰厚的创作根基,《白鹿原》连环画中许多细节,比如敬酒、碰杯,拍打身上的尘土,院中悠闲的鸡和烟囱中飘出的炊烟等等,都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淋漓尽致地衬托出人物的命运与情感。
  陈忠实对连环画《白鹿原》曾给予高度评价:“它以一种变形的人物形象和变形的场景形态出现,一种古朴、一种原生形态,正吻合着上个世纪前五、六十年中国北方乡村农耕社会的气象。人物造型人物的行为和形态,展示着人物的个性、内心冲突和情感变换,我以为把握得甚为准确,甚为传神,更有着画家自己着意的夸张和张扬。”“连环画收藏之王”王家龙也认为李志武在连环画中,用夸张变形来描绘,“更适宜,更能传达出作品的特色,从而也更富有感染力。”   绵延不绝的乡土情怀
  陕西乡土,关中大地孕育和荟萃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改革开放后从陕西走出不少作家和艺术家,创作了不少值得广泛称誉的文艺作品。因为绘制连环画,李志武结识了路遥和陈忠实等乡土作家,与他们结下甚为深厚的情谊,将他们引为知己。
  他与陈忠实有过许多交流。陈忠实思维活跃,处理问题果断,说话沉稳,人很平和,没有文人的那种傲气。陈忠实要在广东出版文集,李志武与他一起背着稿子打的到邮局去投寄,觉得他很朴素很随意,吃饭也不讲究,都喜欢吃农家饭。李志武说,陈忠实对人绝对宽厚,是一个富有生活趣味的人。而贾平凹不善于言辞,满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形象也像农民一样,但有深邃的思想,充满睿智。与路遥聊天时,李志武强烈地感受到他的苦恼和忧郁,他同样是个平凡的人。“他临去世前的一个晚上,住在医院里,我陪着他聊天,他的心态与常人一样,他觉得生活太苦,甚至觉得自己活得还不如一个个体户。说实在的,路遥就是一个漂着的普通人。”李志武说。
  《白鹿原》的连环画草稿本,以及李志武在陕北农村的速写等手稿150幅,曾在开张伊始的“崔永元连环画传奇馆”展出,成为诸多“连迷”瞩目的亮点,弥足珍贵。有媒体评价,《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连环画“再现了陕北的窑洞、集镇、沟沟峁峁,关中的大宅、祠堂、平川塬等这些小说情节展开的背景,以及陕北人朴素憨厚、敢爱敢恨、坚强不屈的品性,成为体现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风情画卷”,“形成了与原著精神相吻合的苍劲、古朴、雄厚的画风,为新世纪的中国连环画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李志武被誉为“中国传统连环画的最后一位旗手”。
  2000年4月份,李志武到了北京,就业于某保险行业杂志社。他总是忆念起陕北延长县的老家,“在骨子里,我最爱的还是我的乡土,我一回到陕北,就有找到根的感觉。山里人宽容,看到老家陕北的农民,我就感到亲切,地域的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陕北人厚道,陕北的农民更厚道。陈忠实也好,路遥也好,都是来自关中和陕北的农民,是这方水土养育的优秀儿女,他们用生命爱着这方土地。同样,我也是如此。以后老了,退休了,我想回到陕北,弄两个窑洞住住,漂游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我的心态总是矛盾的。”
  最近法国的一家出版社买下《白鹿原》连环画的版权,准备在国外出版发行。目前李志武正在将贾平凹的《秦腔》绘制成连环画,使之与《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形成“陕西乡土风情系列三部曲”。
其他文献
张松是西川一张,早安卖主求荣之心,所以事先秘密绘制西川地图,准备找机会献给曹操以求荣华富贵。  张松,成都人,官任益州别驾,深得刘璋信任。此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足五尺,言语犹如铜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汉中王张鲁欲起兵取西川,刘璋惊恐异常,张松倚仗刘璋对他的信任,乘机进言,愿自告奋勇去许都劝说曹操起兵取汉中,自然可保西川平安。  刘璋经过张松花言巧语的劝说,欢天喜地备厚礼及
期刊
秋天是如画的季节,漫天落叶,在秋风吹动下,翩翩起舞组成金色的画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田地间,农民的汗水和辛劳换来了累累硕果;秋天是诗意的季节,在句句饱含秋意的诗词中,我们感受到古人忧国思乡的情怀。春去秋来,我们是否意识到城市繁忙和庸碌的生活已屏蔽了原本属于我们的秋色,遮掩了那份来自乡村秋光中的宁静和浪漫?试着放下手中的一切,漫行乡村,去寻找属于你的秋天。  新疆·罗布人村寨·胡杨林  罗布
期刊
公布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原本是件好事。可宿州市萧县扶贫办最近公布一些贫困生信息,却引起了误解,并让被公布的贫困生直呼“接受不了”。原来,他们不仅公布了学生的身份信息,还将学生父母的姓名、银行卡号甚至是手机号码一同晒出。  很遗憾,萧县在帮助贫困学生时没有意识到“贫困”也是一种“隐私”,不但将贫困学生的相关信息公之于众,连其父母的诸多信息都未能逃脱。此举虽在一定程度上救了大学生的贫,
期刊
8月14日,昆明市金工匠劳务输出公司负责人、劳务包工头、农民工等30余人聚集在大理市广厦公司门前讨要工程款,其中有13名5至14岁儿童帮助父母讨要工资。18日,在大理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拖欠工程尾款的业主新云南广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将300万元支票现场支付给云南省建工集团第十建筑公司,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大人小孩齐上阵,媒体上下共声援,农民工终于讨到300万元被欠工钱,这又是一起舆论监督
期刊
7月21日,北京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大雨,加拿大人Darren Moore和他的中国妻子张萍也在通州乡村的家里紧张了一个晚上。还好第二天雨停了,路上车不多,Darren及时将妻子张萍送到医院生下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小威廉,虽然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紧急待产包。  “我是二山”  Darren在与美国一水之隔的加拿大南部城市Windsor(温莎)长大,离开加拿大时,父母问他要去中国待多久,他说:“1个月”。如今
期刊
今年农历4月8日,在陕西延安市宜川县集义镇举行了隆重的“盘古文化节”活动。在位于宜川县集义镇和寿峰乡交界处的盘古山一带,盘古的神话故事流传得十分广泛,当地群众祭祀盘古活动由来已久。  如今,这里还保有盘古庙等多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是盘古文化的典型地区。在宜川境内曾有大小许多盘古庙,尤以集义镇庙后村的盘古庙规模最大,在文革时期受到破坏,但至今还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传说、盘古庙会和祭祀民俗
期刊
背景: 据统计,近十年新入侵我国的恶性外来物种24种,常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物种100多种,危害区域涉及到31个省(区、市)的农田、森林、湿地、草原等各个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对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编者:今年,广西柳州食人鲳咬人事件再次让社会感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威胁,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占到50余种
期刊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表示,截止8月底,全国60万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已提前三年基本完成。  随着书屋的建设,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面貌也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许多村民在书屋通过阅读学会了种植、养殖技术,孩子们在这里学会电脑操作,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淡淡书香飘荡在村庄,让古老的村庄重新焕发出生机。 
期刊
身边的一位关中朋友,到杭州很多年,仍然吃不惯杭州的面条。  在他看来,杭帮菜中的特色名点片儿川,哪里能称得上为面条。面条口感太糯没有筋道, 没有了辣子油的汤头简直就是清汤寡水。面条就应该像老家的臊子面一样,手擀的面条细细长长,厚薄均匀,上面盖一层鲜香的臊子,面汤油光红润,味鲜,浑厚而不腻。  这种记忆被深埋在每个关中人的脑海中,哪怕离家多年,都能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忽然被想起,然后排山倒海而来,让
期刊
8月22日,江苏徐州人陈永年被联合国美术协会、英国皇家书画院、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授予“国家文学书画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同时为联合国美术家协会聘为名誉主席,为英国皇家书画院聘为名誉院长。  对63岁的陈永年来说,那把由手术刀自行加工改制而成的剪刀俨然幻化为自己描绘生活的一支画笔。只要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张纸,陈永年便能快速“画”出花鸟虫鱼、古装戏剧人物脸谱、民间神话传说、山川河流、劳动生活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