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崇拜过顾城和北岛,其中以北岛尤甚,他的诗,比顾城更合我的胃口,前者词语上魔鬼般的自我创造无人匹敌,后者则胜在诗歌本身的纹路肌理中,达到了符号与思想的高度粘合,是汉字之美所能抵达的化境。我感觉北岛的诗是音乐,是绘画,是雕塑。“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中散发着苦咖啡般的哲理和思辨。“在黎明的铜镜中/呈现的是黎明/木纹展开大海的形态/台风中心是宁静的”《在黎明的铜镜中》内敛的张力犹似果核撑破果壳。“烛光/在每一张脸上摇曳/影子的浪花/轻击着雪白的墙壁/挂在墙上的琴/暗中响起/仿佛映在水中的桅灯/窃窃私语”《无题》里半梦半醒的意象令人联想到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可是,我觉得奇怪的是,北岛好像始终是以地下诗人的身份存在的,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居然买不来北岛公开发行的一本薄薄的诗集,这造成了我的烦恼。而另外几位朦胧诗人,像舒婷、杨炼、江河、芒克等人的集子或合集,却在新华书店里不难找到。北岛的多而全的作品还是我在大学校园里找一个同学借看的,是一本油印诗集。当时,我的同学也如饥似渴,只答应借我看一个晚上。拿回家,我把这本诗集通读了若干遍后,又将它克隆在日记本上。此前,我仅读过北岛零零散散的诗作,大部头的诗集还第一次幸遇。
北岛是我尊崇多年的诗神,但许多年,我只读其人之诗,未睹其人之相。连一个人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崇拜这个人的作品,是否算得上一种诗意的崇拜?
北岛后来销声匿迹了。直到21世纪的第4个年头,诗歌大潮早已退去,北岛才凸然浮出了水面。原来,北岛安然无恙,而且他生活在令很多中国人羡慕的海外。我在读了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的《岛》之后,更加深了这样一个印象:诗人对被大海所包围的一小片陆地往往情有独钟。夸西莫多迷恋撒丁岛,舒婷迷恋鼓浪屿,顾城迷恋激流岛以至把自己变成这个岛上的珊瑚。北岛迷恋哪座岛呢,我想,北岛名中有岛,自然爱岛比别的诗人更甚,要么他的名字从何而来呢?然而,我却猜错了,原来,他并不热爱岛,他热爱的是大陆,确切地说是美洲大陆。
那个夏天,我在一家书屋里看见了北岛的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失败之书》,来自于汕头大学出版社。北岛的书终于在书店里隆重现身了,这真是个让诗人的传统粉丝喜出望外的惊愕。只可惜,我看到它太晚了,晚到了一个人不再会崇拜另一个人的年龄。经由那本书里的好几张北岛的照片,我也破天荒地看到了昔日被我顶礼膜拜的北岛的诗人形象。但这一切来得太迟了,就好像一个业已酒足饭饱的食客面对再次端上桌的大鱼大肉再也提不起任何食欲一样,这些诗人的影像在我眼里已然成了昨日黄花。我有一种失望,见到书的第一瞬间我想把它买下来,可第二个瞬间我便吝啬了,我不想再用钱去换它了,我改变了初衷。北岛不再是诗人,他已经变成了散文家,对个人经历以及琐碎生活的诗歌般的描绘,不可救药地使他走入了平庸。我很难想象它们怎么会出自一个20世纪文学天才之手?我看到了一代诗宗从理想主义渐渐滑向实用主义的可怕过程。一本《失败之书》,就这样残酷地摧毁了我对这位诗人的顶礼膜拜。
在我的概念中,真正的诗人,是为诗而生,为诗而死的人。他们远离人间烟火,是信仰的殉道者,是这个世界上孤独的过客。他们是文字上的贝多芬、勃拉姆斯、萧邦和柴科夫斯基。
北岛的变迁,让我忆起歌德的话:“他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诗人蒸发了。偶像坍塌了。
可是,我觉得奇怪的是,北岛好像始终是以地下诗人的身份存在的,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居然买不来北岛公开发行的一本薄薄的诗集,这造成了我的烦恼。而另外几位朦胧诗人,像舒婷、杨炼、江河、芒克等人的集子或合集,却在新华书店里不难找到。北岛的多而全的作品还是我在大学校园里找一个同学借看的,是一本油印诗集。当时,我的同学也如饥似渴,只答应借我看一个晚上。拿回家,我把这本诗集通读了若干遍后,又将它克隆在日记本上。此前,我仅读过北岛零零散散的诗作,大部头的诗集还第一次幸遇。
北岛是我尊崇多年的诗神,但许多年,我只读其人之诗,未睹其人之相。连一个人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崇拜这个人的作品,是否算得上一种诗意的崇拜?
北岛后来销声匿迹了。直到21世纪的第4个年头,诗歌大潮早已退去,北岛才凸然浮出了水面。原来,北岛安然无恙,而且他生活在令很多中国人羡慕的海外。我在读了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的《岛》之后,更加深了这样一个印象:诗人对被大海所包围的一小片陆地往往情有独钟。夸西莫多迷恋撒丁岛,舒婷迷恋鼓浪屿,顾城迷恋激流岛以至把自己变成这个岛上的珊瑚。北岛迷恋哪座岛呢,我想,北岛名中有岛,自然爱岛比别的诗人更甚,要么他的名字从何而来呢?然而,我却猜错了,原来,他并不热爱岛,他热爱的是大陆,确切地说是美洲大陆。
那个夏天,我在一家书屋里看见了北岛的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失败之书》,来自于汕头大学出版社。北岛的书终于在书店里隆重现身了,这真是个让诗人的传统粉丝喜出望外的惊愕。只可惜,我看到它太晚了,晚到了一个人不再会崇拜另一个人的年龄。经由那本书里的好几张北岛的照片,我也破天荒地看到了昔日被我顶礼膜拜的北岛的诗人形象。但这一切来得太迟了,就好像一个业已酒足饭饱的食客面对再次端上桌的大鱼大肉再也提不起任何食欲一样,这些诗人的影像在我眼里已然成了昨日黄花。我有一种失望,见到书的第一瞬间我想把它买下来,可第二个瞬间我便吝啬了,我不想再用钱去换它了,我改变了初衷。北岛不再是诗人,他已经变成了散文家,对个人经历以及琐碎生活的诗歌般的描绘,不可救药地使他走入了平庸。我很难想象它们怎么会出自一个20世纪文学天才之手?我看到了一代诗宗从理想主义渐渐滑向实用主义的可怕过程。一本《失败之书》,就这样残酷地摧毁了我对这位诗人的顶礼膜拜。
在我的概念中,真正的诗人,是为诗而生,为诗而死的人。他们远离人间烟火,是信仰的殉道者,是这个世界上孤独的过客。他们是文字上的贝多芬、勃拉姆斯、萧邦和柴科夫斯基。
北岛的变迁,让我忆起歌德的话:“他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诗人蒸发了。偶像坍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