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Uber进行了第三轮裁员行动。据悉,本次裁员主要针对ATG自动驾驶和Uber Eats团队。虽然连续三次裁员为Uber挽回了一点股价,但全球扩张、盲目烧钱、仓促上市的后遗症并没有得到遏制。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端的同行日子也并不好过,截至2018年,亏损约390亿元的滴滴,也依靠裁员、融资才获得喘息的机会。
被巨亏模式折磨得焦头烂额的网约车,的确到了关乎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Uber拥有26799名员工。三轮裁减后,Uber员工人数减少了1185人,约占近期总人数(22263)的5%。
Uber裁员消息一出,股价应声上涨3.29%,市值约为529亿美元。自5月IPO之后,Uber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0%,市值也从760亿美元大幅缩水。这次触底反弹,或许是Uber对此前全球扩张、盲目烧钱、仓促上市、高管离职的一次刹车。受益于强大的、长期的推动力,Uber的市场领导地位和规模优势,可能会让Uber在全球移动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实现长期经济价值。
在美国Uber还有一个“难兄难弟”Lyft。据悉,Lyft自2012年诞生至今无一年盈利,在新一季度财报中亏损6.442亿美元。Lyft的市值在116亿美元左右的水平徘徊,比上一次150亿估值缩水近1/3。
Lyft是领先的消费者多场景交通预约平台,在全美经营着一个大规模的网约车市场,并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替代交通选项,甚至包括自行车和摩托车。Lyft面临着众多机遇,包括在全美的市场占有率、新双头垄断市场导致的理性竞争行为以及Lyft的產品创新历程。
国外的网约车步履蹒跚,国内的滴滴出行同样激荡。对比Uber,滴滴早在今年年初就宣布裁员15%,超过2000名员工。精兵简政的策略并不新鲜,但是滴滴在中国遇到的麻烦可不比Uber轻松。
新玩家入场,让这场出行大战愈演愈烈。其中,有美团、高德的聚合平台,有T3出行、旗妙出行等一汽、上汽整车厂平台,还有传统出租车、公交网约车等。如果滴滴无法在运营、用户体验、安全等方面拿出杀手锏,很可能步履维艰。
当汽车行业进入寒冬,去库存去产能就成了整车厂投身网约车的动力。鉴于无人驾驶与智慧城市的前景,考虑到国家战略安全等政策监管因素,整车厂组成的国家队的确有跟外资背景的滴滴分庭抗礼的资本。但是在技术、经验和流量方面还有很多障碍有待突破。
除了国家队,滴滴还在面临聚合模式的挑战,虽然聚合模式还存在着安全责任、用户体验等问题,但它的确为解决流量痛点提供了思路。
在滴滴下架顺风车业务后,给了竞争对手机会,比如嘀嗒出行。通过顺风车和巡游出租车业务,嘀嗒顺风车积累起了可观的车主和用户群。截至9月1日,嘀嗒出行的用户规模突破1.3亿,车主数量超1500万。
不得不说,顺风车事件倒逼滴滴进行安全整改与产品优化,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变化超过预期。
截至2018年,滴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单单2018年就亏损109亿元。今年年初,滴滴依靠裁员勉强过冬,直到今年7月才拿到了丰田的6亿美元融资得以喘息。
在融资方面,滴滴宣布分拆无人驾驶业务,希望仿效Uber单独融资。此外,滴滴的国际化,也在拉美、澳洲和日本铺开,目前三地总体日订单约达300万单。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开拓新的市场,尽可能弥补财报漏洞。
但是,网约车的烧钱模式依旧存在隐忧。比如整体盈利前景不明晰,重资产运营难以持续,地方保护主义加剧,运力短板突出,合规牌照套利居多等。
对此,贝恩咨询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规模锐减约90%,导致中国出行行业整体投资缩水48%。
显然,无论是美国的Uber、Lyft,还是中国的滴滴,都在面临行业发展的瓶颈期。一方面有政策监管的压力,一方面有缩减亏损的压力,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裁员重组结构。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端的同行日子也并不好过,截至2018年,亏损约390亿元的滴滴,也依靠裁员、融资才获得喘息的机会。
被巨亏模式折磨得焦头烂额的网约车,的确到了关乎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
Uber和Lyft的美式阵痛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Uber拥有26799名员工。三轮裁减后,Uber员工人数减少了1185人,约占近期总人数(22263)的5%。
Uber裁员消息一出,股价应声上涨3.29%,市值约为529亿美元。自5月IPO之后,Uber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0%,市值也从760亿美元大幅缩水。这次触底反弹,或许是Uber对此前全球扩张、盲目烧钱、仓促上市、高管离职的一次刹车。受益于强大的、长期的推动力,Uber的市场领导地位和规模优势,可能会让Uber在全球移动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实现长期经济价值。
在美国Uber还有一个“难兄难弟”Lyft。据悉,Lyft自2012年诞生至今无一年盈利,在新一季度财报中亏损6.442亿美元。Lyft的市值在116亿美元左右的水平徘徊,比上一次150亿估值缩水近1/3。
Lyft是领先的消费者多场景交通预约平台,在全美经营着一个大规模的网约车市场,并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替代交通选项,甚至包括自行车和摩托车。Lyft面临着众多机遇,包括在全美的市场占有率、新双头垄断市场导致的理性竞争行为以及Lyft的產品创新历程。
中国网约车的现实困境
国外的网约车步履蹒跚,国内的滴滴出行同样激荡。对比Uber,滴滴早在今年年初就宣布裁员15%,超过2000名员工。精兵简政的策略并不新鲜,但是滴滴在中国遇到的麻烦可不比Uber轻松。
新玩家入场,让这场出行大战愈演愈烈。其中,有美团、高德的聚合平台,有T3出行、旗妙出行等一汽、上汽整车厂平台,还有传统出租车、公交网约车等。如果滴滴无法在运营、用户体验、安全等方面拿出杀手锏,很可能步履维艰。
当汽车行业进入寒冬,去库存去产能就成了整车厂投身网约车的动力。鉴于无人驾驶与智慧城市的前景,考虑到国家战略安全等政策监管因素,整车厂组成的国家队的确有跟外资背景的滴滴分庭抗礼的资本。但是在技术、经验和流量方面还有很多障碍有待突破。
除了国家队,滴滴还在面临聚合模式的挑战,虽然聚合模式还存在着安全责任、用户体验等问题,但它的确为解决流量痛点提供了思路。
在滴滴下架顺风车业务后,给了竞争对手机会,比如嘀嗒出行。通过顺风车和巡游出租车业务,嘀嗒顺风车积累起了可观的车主和用户群。截至9月1日,嘀嗒出行的用户规模突破1.3亿,车主数量超1500万。
不得不说,顺风车事件倒逼滴滴进行安全整改与产品优化,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变化超过预期。
全球网约车模式难以为继
截至2018年,滴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单单2018年就亏损109亿元。今年年初,滴滴依靠裁员勉强过冬,直到今年7月才拿到了丰田的6亿美元融资得以喘息。
在融资方面,滴滴宣布分拆无人驾驶业务,希望仿效Uber单独融资。此外,滴滴的国际化,也在拉美、澳洲和日本铺开,目前三地总体日订单约达300万单。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开拓新的市场,尽可能弥补财报漏洞。
但是,网约车的烧钱模式依旧存在隐忧。比如整体盈利前景不明晰,重资产运营难以持续,地方保护主义加剧,运力短板突出,合规牌照套利居多等。
对此,贝恩咨询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规模锐减约90%,导致中国出行行业整体投资缩水48%。
显然,无论是美国的Uber、Lyft,还是中国的滴滴,都在面临行业发展的瓶颈期。一方面有政策监管的压力,一方面有缩减亏损的压力,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裁员重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