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再裁员,网约车开始过冬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Uber进行了第三轮裁员行动。据悉,本次裁员主要针对ATG自动驾驶和Uber Eats团队。虽然连续三次裁员为Uber挽回了一点股价,但全球扩张、盲目烧钱、仓促上市的后遗症并没有得到遏制。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端的同行日子也并不好过,截至2018年,亏损约390亿元的滴滴,也依靠裁员、融资才获得喘息的机会。
  被巨亏模式折磨得焦头烂额的网约车,的确到了关乎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

Uber和Lyft的美式阵痛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Uber拥有26799名员工。三轮裁减后,Uber员工人数减少了1185人,约占近期总人数(22263)的5%。
  Uber裁员消息一出,股价应声上涨3.29%,市值约为529亿美元。自5月IPO之后,Uber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0%,市值也从760亿美元大幅缩水。这次触底反弹,或许是Uber对此前全球扩张、盲目烧钱、仓促上市、高管离职的一次刹车。受益于强大的、长期的推动力,Uber的市场领导地位和规模优势,可能会让Uber在全球移动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实现长期经济价值。
  在美国Uber还有一个“难兄难弟”Lyft。据悉,Lyft自2012年诞生至今无一年盈利,在新一季度财报中亏损6.442亿美元。Lyft的市值在116亿美元左右的水平徘徊,比上一次150亿估值缩水近1/3。
  Lyft是领先的消费者多场景交通预约平台,在全美经营着一个大规模的网约车市场,并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替代交通选项,甚至包括自行车和摩托车。Lyft面临着众多机遇,包括在全美的市场占有率、新双头垄断市场导致的理性竞争行为以及Lyft的產品创新历程。

中国网约车的现实困境


  国外的网约车步履蹒跚,国内的滴滴出行同样激荡。对比Uber,滴滴早在今年年初就宣布裁员15%,超过2000名员工。精兵简政的策略并不新鲜,但是滴滴在中国遇到的麻烦可不比Uber轻松。
  新玩家入场,让这场出行大战愈演愈烈。其中,有美团、高德的聚合平台,有T3出行、旗妙出行等一汽、上汽整车厂平台,还有传统出租车、公交网约车等。如果滴滴无法在运营、用户体验、安全等方面拿出杀手锏,很可能步履维艰。
  当汽车行业进入寒冬,去库存去产能就成了整车厂投身网约车的动力。鉴于无人驾驶与智慧城市的前景,考虑到国家战略安全等政策监管因素,整车厂组成的国家队的确有跟外资背景的滴滴分庭抗礼的资本。但是在技术、经验和流量方面还有很多障碍有待突破。
  除了国家队,滴滴还在面临聚合模式的挑战,虽然聚合模式还存在着安全责任、用户体验等问题,但它的确为解决流量痛点提供了思路。
  在滴滴下架顺风车业务后,给了竞争对手机会,比如嘀嗒出行。通过顺风车和巡游出租车业务,嘀嗒顺风车积累起了可观的车主和用户群。截至9月1日,嘀嗒出行的用户规模突破1.3亿,车主数量超1500万。
  不得不说,顺风车事件倒逼滴滴进行安全整改与产品优化,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变化超过预期。

全球网约车模式难以为继


  截至2018年,滴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单单2018年就亏损109亿元。今年年初,滴滴依靠裁员勉强过冬,直到今年7月才拿到了丰田的6亿美元融资得以喘息。
  在融资方面,滴滴宣布分拆无人驾驶业务,希望仿效Uber单独融资。此外,滴滴的国际化,也在拉美、澳洲和日本铺开,目前三地总体日订单约达300万单。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开拓新的市场,尽可能弥补财报漏洞。
  但是,网约车的烧钱模式依旧存在隐忧。比如整体盈利前景不明晰,重资产运营难以持续,地方保护主义加剧,运力短板突出,合规牌照套利居多等。
  对此,贝恩咨询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规模锐减约90%,导致中国出行行业整体投资缩水48%。
  显然,无论是美国的Uber、Lyft,还是中国的滴滴,都在面临行业发展的瓶颈期。一方面有政策监管的压力,一方面有缩减亏损的压力,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裁员重组结构。
其他文献
你的种子客户是一批认同你的产品,认同你的理念的人,他们愿意去宣传你的产品,愿意去传播你的理念,就会影响到他身边的人,来自种子客户的口碑是最好的营销方式,达到不销而销的效果。  所以,有了种子客户,你才有机会裂变,种子客户是你裂变的基础,是你扩大用户群的最快速,最有效的途经。  所以,在如今的互联网传播时代,第一批种子客户对企业客户群体的迅速扩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们熟悉的小米,就是一个成
期刊
如何获得第一批客户、第100个客户、第1000个客户?如何找到流量的突破口?获取客户的路径一般是:先小范围获得第一批种子客户,通过内测后形成推广模式,然后放大倍增更多渠道,同时通过种子客户口碑宣传与转介绍,扩大客户基数,最后实现客户数量裂变。因此,获得客户流量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突破口:种子客户与KOL。一、种子客户  种子客户是指自己对某个品牌有很强信任度,除了重复消费,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新客户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各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到构建创新创业教师指导团队、创建“双创”实训基地等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全员培训、重点培养、典型培育”创新创业工作体系的内涵,实施该工作体系的条件及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为
期刊
我们每天通过微信和别人打交道,那么新微信好友点开我们微信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虽然这样的印象转瞬即逝,机会可能只有三秒钟,但他们却常常对我们的社交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互联网化,微信交流是最主要的沟通方式,所以微信展现的“你”的第一印象比你们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打造微信第一印象呢?微信第一印象五要素:微信头像,微信名,微信签名,地域,朋友圈封面。  最主要的原则就是
期刊
解决方案销售成功会有诸多因素,这里我们罗列一些关键的要素。  1.越早开始越容易成功。  2.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3.没有兴趣,就没有对话。  4.价值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5.探寻决策流程和影响人。  6.对客戶行业的深入洞察。  7.确认的需求必须被记录下来。  8.探寻客户的决策制定标准。一、越早开始越容易成功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进入客户购买流程最佳时机是客户在采购的早期识别需求阶段。在
期刊
对于如今大型企业的领导者,他们好像时刻在全速的跑步机上奔跑,一刻不得休息。公司刚刚进行成本削减和精简管理架构的变革,又要根据新的技术应用设计市场进入策略,未来几个月还要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开发新的收入来源。  欢迎来到“全天候”变革时代,全球化的深入、技术创新的突破以及变化无常的监管规则都在冲击企业传统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智慧。为了适应变化莫测的商业环境,企业不得不更加频繁地进行变革和转型的活动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本土企业和中国品牌的营销实践和营销探索,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许多令人扼腕的失误、波折和坎坷,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市场营销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并为今天以及未来的营销树立了借鉴和反思的路标。  下面论及的种种营销失误,种种非理性的营销模式,都可以从“立场,观点,方法”三个层面找到内在和深层的原因。从“立场”范畴说,未真正立于顾客利益本位,未真正平等地尊重顾客;从“观点”范畴说,投机主义盛
期刊
一个公司需要多少名销售员?怎样划分销售员的工作区域,从而平衡其工作量与市场潜力,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揭开谜底,我创建并应用了多个复杂的数学模型。1983年,我任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时,得知很多公司极其推崇这项研究观点,我和同事浦拉哈·辛哈(Prabha Sinha)成立了ZS咨询公司。如今,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销售咨询公司之一,我也成为了管理和激励销售方面的权威人物。我的研究一直还在关心三个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东风公司第九次党代会和东风有限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对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核心竞爭力提出具体目标,提出东风公司要努力实现“三个领先、一个率先”。传统的汽车经销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质量和效率出发做好改革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的活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快内部管理组织架构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结构逐步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对高素养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在培养优秀市场营销人才的时候存有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与解决,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存有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就业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