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拔不够一米六,体重远超一百三。这是个标准的土肥圆。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土肥圆没有青春,没有爱情,更不配有梦想。杨熹文就是这样一个苦兮兮的土肥圆。她辛苦兼职支持男友考研,男友却将她抛弃,远飞英国。在减肥与暴饮暴食之间来回折腾后,她决绝地将自己扔到了遥远的新西兰。
她会有怎样的际遇?在青春与成长的撕裂中,她能再度扬起青春的风帆骄傲地远航吗?
“土肥圆”的爱情:青春里摆满了“杯具”
2010年夏天的傍晚,大连,杨熹文和男友姜楠吃自助餐。那天,她半小时内干掉了十个肉串、五个鸡翅、两盘杏鲍菇和三块黑森林,外加一碗冷面。吃得正欢时,她发现姜楠的目光落在邻桌一位美女身上。那个女生,超短裙下露出纤细的腿,一张雪白的脸比巴掌还小。杨熹文有种预感,她要失恋了。
杨熹文,1989年生于沈阳一个工薪阶层家庭。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性格也不搭,一言不合就吵架。在战火纷飞的家庭中长大的杨熹文,早熟,敏感,隐忍。从小她就渴望着早点高考,远走高飞。18岁时,杨熹文考上大连外国语大学英文专业。上大学后,杨熹文犹如出笼的小鸟,一路吃喝玩乐,好不快活。她万万没想到,刚飞出家的牢籠,就一头栽倒在爱情里。
大二时,已长成个大肉脸小胖墩的杨熹文,遇到了学校吉他社的社长姜楠。姜楠是高她一年级的学长,帅气干净,聪明幽默,活脱脱是《蓝色大门》里背着吉他骑着单车飞翔的张士豪。杨熹文沦陷了。矮胖矮胖的杨熹文,鼓起勇气倒追姜楠。姜楠被杨熹文的执着和可爱打动,接受了她。
2010年6月,姜楠大学毕业,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了房准备考研。杨熹文读大四,课很少,她便去教育机构做兼职英语教师支持男友考研,并经常为男友做饭做家务。人一付出太多,就容易变“圣母”。有一天,杨熹文晚上下班回来,看到姜楠在打游戏。这不是第一次,杨熹文有些恼怒,说:“我辛苦工作支持你考研,你却在打游戏!”姜楠也没好气地顶嘴:“你可以留着钱自己花啊,看你现在,一点气质都没有。”也许从那天起,他们的感情就生病了,只是她没看出来。
果真,在吃自助餐的第二天,杨熹文就收到了分手短信。不论她如何挽留,甚至闹自杀,姜楠都不愿回头。晚上,姜楠还将杨熹文送给他的东西还回来,转身离去。校园的路灯下,姜楠的背影被拉得老长老长,像在手舞足蹈地嘲笑她这个死胖子。一周后,杨熹文才从朋友口中得知,姜楠早就计划好了,考研失败就去英国。这些事自己竟一无所知?她是交了个假男友吗?
姜楠的不辞而别掏空了杨熹文的青春。唯有食物填满肚皮时的饱腹感,能让她觉得自己是活物。
2011年8月,毕业后的杨熹文离开了大连这个伤心地,去了长春一所教育机构教英文,每天过着电脑播着电影、嘴里塞着零食的日子。杨熹文的体重迅速向140斤发起冲锋。
可怕的不是迅速长胖,而是被甩后还手贱地去翻前任的社交动态。这一翻,杨熹文彻底垮了:姜楠在人人网上传了他和新女友的照片。那小妖精穿着漂亮的红格子小衬衫,紧紧的牛仔裤,作出踮脚看着天的模样,恰好秀出好看的腿形和肚脐眼。她觉得那个小妖精美好得与姜楠十分相配。从此,杨熹文“魔怔”了,只要一吃东西,那个女孩的细腿、小蛮腰和巴掌脸就嗖嗖从眼前飞过。杨熹文决定减肥。各种减肥药全都巴拉到嘴里,可脂肪却完好无损。她的身体器官被严重摧残。经常睡到半夜,胃就开始抽搐,还严重贫血。每天心情低落,只有暴饮暴食能拯救她的不开心。
杨熹文被减肥药和暴饮暴食来回折腾,人都抑郁了,经常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哭了:为什么每个从我面前走过的女孩,都那么苗条那么好看?她回到出租屋痛哭了一场:“杨熹文,你不是一夜之间胖起来的,但你是在一夜之间被肥胖给毁了。你要给自己争口气,好好活!”她克制自己不去浏览姜楠的动态,可是朋友们却总是提起,甚至在见到她时,瞪着眼睛夸张地说:“熹文,你怎么胖成这样?憔悴成这样?”她开始拒绝见朋友、同学。父母打电话关心,她都莫名地烦躁,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里看电影,看书,吃东西。吃完吐,吐完继续吃。
既然留不下,那就逃亡吧。杨熹文决定去新西兰打工旅游。父母得知后,强烈反对,亲友也开始说风凉话:“你家又没钱,你出去就是变相啃老。”亲友的话,戳中了杨熹文内心的痛。可是,杨熹文很决绝!将自己扔到遥远的新西兰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哪怕穷途末路,也要逼自己一把!
决战新西兰:在撕裂的青春里倔强成长
2012年8月,杨熹文带着微薄的“启动资金”,降落在奥克兰。那天,奥克兰下着大雨,但浇灭不了她渴望重新来过的希望。然而,第一天,新西兰就给了杨熹文一记重拳——穷。
到奥克兰当天,杨熹文就找到了在网上联系过的房东。等她看到房子时,她傻眼了。房东将房子出租给了好几个亚裔年轻人,而她的房子,是个地下车库。他们五六个年轻人要共用卫生间。她特别想退租,可一打听,就这里便宜。她妥协了。
来之前,她也知道新西兰消费高,可没想到居然这么高!交了房租,购置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后,带过来的钱就所剩无几了。她必须去找工作。奥克兰的冬天很难找工作,杨熹文便在住所附近的街道上,一家一家敲门问:“请问,您这里需要人吗?”问到一所亚洲超市时,她终于获得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每天站立十个小时,搬货收银,一周六天,薪水低廉。赚钱太难,她舍不得坐公交,每天上下班就靠一双腿,单程要走一个小时。为了生活,她又找了一份在中餐馆洗盘子的活。杨熹文节衣缩食。有一次,她在超市货架上看到了可乐,馋得不得了。可一看价签,一瓶要人民币十五块!买还是不买?杨熹文一跺脚:“买吧!”可拿在手里转了一圈又放回去了。自己在超市站一两个小时才十纽币呢!每次嘴馋,她就自我调侃:“新西兰来对了!老天为了帮我减肥,也是操碎了心。” 2012年的中秋节,奥克兰的华人都在忙着过节,杨熹文却要去偏远的小餐馆找老板讨薪。老板也就欠她一百三十纽币,不多,可这是她一周的房租呢!她讨要过几次都未果,这次还是没要到。夜里11点,杨熹文在街头哭得一塌糊涂时,母亲打了视频电话。她赶紧擦干眼泪接了。视频里,桌子上摆满了她爱吃的菜,还有五仁月饼。母亲说:“你爸特想你,每次大家一提起你,他就捂着眼睛哭。”杨熹文皱皱眉说:“哎,一把年纪,矫情个啥?”说着就匆忙挂了视频,眼泪掉在了手机屏幕上。
深夜到家,杨熹文有些发烧,特别难受,想洗个热水澡休息。她刚进洗澡间没两分钟,女房东就来拍门:“杨,你快点,后面在排队。”杨熹文无力地应了一声。没多久,房东又来拍门:“杨,你已经洗了五分钟了!”杨熹文简直要疯了,女房东竟然拿着秒表在卫生间外掐时间!我要重新租房!
为了换房子,杨熹文打三份工,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有一天她下晚班回来,累得不想动,只好奢侈一把,坐了公交。车窗外的奥克兰流光溢彩,可她眼前浮现的,是自己在老板的骂声里捡玻璃碴的画面。她怀疑自己有病,非要跑到这来遭洋罪。
杨熹文正想得出神,一个金发女孩一屁股坐到她旁边跟她聊了起来。女孩说她打了三份工,最后一份工要到凌晨才结束。杨熹文很诧异,本地女孩也要这样辛苦打工?女孩说:“我想买车,打三份工就可以快点买了。对了,我已经攒够一半了。”女孩的明朗轻快感染了杨熹文。反观过去的生活,她总是在抱怨,抑郁,那状态简直太糟糕。
因为囊中羞涩,杨熹文不敢和同事、老移民们吃饭,也不出去社交。亚洲超市的老员工大多是来自东南亚的女孩,她们“团结有爱”,你频频示好才换来一个“斜眼”。自从杨熹文开始在午饭间隙看书后,这些姑娘们连眼角余光都不肯给她。
孤独像藤蔓一樣缠住杨熹文。她不怕,一个人也可以像一支队伍那样去战斗。她从超市辞职,重新找了工作。周一周五在酒吧,二三四在餐馆,周末在咖啡馆。每周只有周二下午有三个小时可以休息。那珍贵的三个小时,杨熹文会去餐馆附近的图书馆,挑一本好书。读完又接着去做工。餐馆的老板娘听说她每周都去图书馆,惊叫着说:“天哪,就你还看书啊?!”有同事知道她过得很艰难,说:“这么辛苦,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个有钱的男友?”杨熹文总是笑着表示感谢,什么也不说。
杨熹文的窘境,还是被父母知道了。母亲三番五次劝她回家。远行,注定是一个人的战争。为了逼自己,她倔强地不再与父母联系。她下决心,要永久留下来!她选择申请高校获得留学续签。
2013年9月,杨熹文顺利进入奥克兰商学院念商科。交完学费,银行卡上只剩下两块三毛钱。她一点也不害怕,回家做了顿饭,吃完就去做工赚学费。实现了留学梦,杨熹文主动给母亲视频,向他们报告在新西兰读书的消息。异国他乡,一个人的时候,杨熹文倾诉的欲望很强,她开始在网上写东西。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终于击垮了她的身体。血糖严重超标,还严重贫血,杨熹文像个气球,越吹越胖。但她没太在意。哪有那么娇气?要去做的事情那么多。
2014年年初,杨熹文认识了中国留学生刘艺哲。她以为爱情再次降临了,勇敢表白。谁知,刘艺哲不仅拒绝了她,还跟人说:“这杨熹文,从前没发胖时还算不难看,怎么在最胖的时候遇到我了呢?”话传到了她耳朵里,她躲在厕所大哭。
在25岁时,杨熹文的体重飙升到了人生的巅峰,130斤!抑郁再次来袭。她跳上了跑步机,去做瑜伽,去徒步,凶狠地节食。她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瘦,但她看清了胖胖的躯体里躲着一个卑微的女孩。她在微博上坚持打卡跑步,200米,3公里,5公里,10公里,甚至21公里。每前进一公里,肢体的围度就少一毫米,坏情绪也少一分。
当杨熹文从130斤瘦到115斤时,世界突然变得美好了。微博上有网友跟着她打卡运动,开始有人夸她气质好。她第一次意识到,姜楠的离去不是因为她胖,而是她不爱自己。从小就发表文章的她,曾梦想仗笔走天涯,高中时为了父母搁置了;大学为一份卑微的爱荒废了手中的笔。从小到大,她都卑微地为别人活着。这次,应该为自己好好活一回!
蝶变励志女作家:青春在南半球再度起航
除了跑步,杨熹文开始在微博上分享读书笔记和她在新西兰的生活。她开始换不同的工作,接触不同的人。在猕猴桃庄园打工时,她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几名大学生背包客,年轻人的脑洞,给她带来写作灵感。在包装工厂,认识了日本女孩萨奇。萨奇32岁,单身,背包走过了半个世界。与萨奇相处,杨熹文渐渐懂得,爱情,不要急,要等。
2014年夏,杨熹文成功瘦到100斤时,等来了她的爱情。第一次穿上花裙子的她,在奥克兰一家咖啡馆里,遇到了彼得,两人一见钟情。
彼得是新西兰人,简单,爽朗。相遇的那天,彼得跟杨熹文一样,一穷二白。彼得也颠覆了杨熹文对西方男人的观念,在感情上非常成熟,人也贴心,顾家,满足了她先前对爱情的所有期待。杨熹文与彼得很快相恋。
杨熹文与彼得住在奥克兰最破败的街区最差的出租房。但彼得很细心地帮她搭建了简易的办公桌,好让她能阅读写稿。他自己则外出打工。周末,辛苦工作一周的两人会找餐厅点上精致的晚餐犒劳自己。彼得和杨熹文约定,相互支持,共同奋斗。
走过艰苦岁月,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的杨熹文,有了更多倾诉的欲望。在彼得的支持下,杨熹文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我是老杨”,开始记录自己的每一次跌倒,每一次攀爬。
2014年10月,杨熹文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出版合同。周围人提醒她:“老杨,你遇到骗子了吧?”她自己也有些怀疑,可彼得却说:“你写得那么好,出版社都会来抢的。”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好好写作吧!
2015年2月,杨熹文在车库中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书,《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9月,图书正式出版,一年内销量高达50万册。而彼得在一家牛乳公司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
两个穷光蛋终于要脱贫了!从学校毕业的杨熹文,与彼得一起买了一辆二手房车,他们开着房车搬到了陶朗加。陶朗加依山临海,风景优美,本土文化保留完整,是新西兰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这年6月,杨熹文第一次回国,父母早早赶到机场来接她。杨熹文一出闸,母亲愣了愣神,瞬间眼泪掉了下来,上前摸着女儿的脸说:“我还以为我的女儿老了呢……”母女相逢,她心里那个倔强任性的女孩也变得温柔起来。回到家,她发现,前几年邮寄回国的特产,父母竟一点都没动,这次她回来,一下全拿出来了。杨熹文又忍不住红了眼圈。在家待了几天,杨熹文才知道,母亲本可以享受退休后的日子,但怕她在国外没有安稳的生活,又跑到外面打零工。杨熹文发誓:为了有更多时间能陪伴他们,必须努力,将他们接到新西兰!
这次回国,她也得知姜楠结婚的消息,也看到了婚纱照。“小妖精”还是那样美好,减肥成功学会化妆了还是赶不上她。但这已不重要了,至少在她的青春里,她努力地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2016年初,杨熹文再次做出了抉择——辞职写作。没有收入,还连累彼得重返“赤贫”,杨熹文很自责。彼得安慰她说:“亲爱的,不要担忧钱,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彼得因为工作出色,升职为新西兰最大的乳业公司销售经理。工作之余,他就开着房车带杨熹文深度流浪新西兰。杨熹文在爱人掌舵的房车上,看着美景,书写着关于诗和远方的故事。
2016年12月,杨熹文的第二部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步都算数》正式出版。同时,她还获得了该年度“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奖”。2017年春,杨熹文和彼得成立了一家商贸公司,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准备接父母来一同生活。
在新西兰的四年,杨熹文在遥远陌生的国度战胜了自己,成为青春励志畅销女作家。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死胖子,她有美好的爱情,绚烂的青春,也有了她配得上的青春梦想!
编辑/张亚萍
她会有怎样的际遇?在青春与成长的撕裂中,她能再度扬起青春的风帆骄傲地远航吗?
“土肥圆”的爱情:青春里摆满了“杯具”
2010年夏天的傍晚,大连,杨熹文和男友姜楠吃自助餐。那天,她半小时内干掉了十个肉串、五个鸡翅、两盘杏鲍菇和三块黑森林,外加一碗冷面。吃得正欢时,她发现姜楠的目光落在邻桌一位美女身上。那个女生,超短裙下露出纤细的腿,一张雪白的脸比巴掌还小。杨熹文有种预感,她要失恋了。
杨熹文,1989年生于沈阳一个工薪阶层家庭。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性格也不搭,一言不合就吵架。在战火纷飞的家庭中长大的杨熹文,早熟,敏感,隐忍。从小她就渴望着早点高考,远走高飞。18岁时,杨熹文考上大连外国语大学英文专业。上大学后,杨熹文犹如出笼的小鸟,一路吃喝玩乐,好不快活。她万万没想到,刚飞出家的牢籠,就一头栽倒在爱情里。
大二时,已长成个大肉脸小胖墩的杨熹文,遇到了学校吉他社的社长姜楠。姜楠是高她一年级的学长,帅气干净,聪明幽默,活脱脱是《蓝色大门》里背着吉他骑着单车飞翔的张士豪。杨熹文沦陷了。矮胖矮胖的杨熹文,鼓起勇气倒追姜楠。姜楠被杨熹文的执着和可爱打动,接受了她。
2010年6月,姜楠大学毕业,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了房准备考研。杨熹文读大四,课很少,她便去教育机构做兼职英语教师支持男友考研,并经常为男友做饭做家务。人一付出太多,就容易变“圣母”。有一天,杨熹文晚上下班回来,看到姜楠在打游戏。这不是第一次,杨熹文有些恼怒,说:“我辛苦工作支持你考研,你却在打游戏!”姜楠也没好气地顶嘴:“你可以留着钱自己花啊,看你现在,一点气质都没有。”也许从那天起,他们的感情就生病了,只是她没看出来。
果真,在吃自助餐的第二天,杨熹文就收到了分手短信。不论她如何挽留,甚至闹自杀,姜楠都不愿回头。晚上,姜楠还将杨熹文送给他的东西还回来,转身离去。校园的路灯下,姜楠的背影被拉得老长老长,像在手舞足蹈地嘲笑她这个死胖子。一周后,杨熹文才从朋友口中得知,姜楠早就计划好了,考研失败就去英国。这些事自己竟一无所知?她是交了个假男友吗?
姜楠的不辞而别掏空了杨熹文的青春。唯有食物填满肚皮时的饱腹感,能让她觉得自己是活物。
2011年8月,毕业后的杨熹文离开了大连这个伤心地,去了长春一所教育机构教英文,每天过着电脑播着电影、嘴里塞着零食的日子。杨熹文的体重迅速向140斤发起冲锋。
可怕的不是迅速长胖,而是被甩后还手贱地去翻前任的社交动态。这一翻,杨熹文彻底垮了:姜楠在人人网上传了他和新女友的照片。那小妖精穿着漂亮的红格子小衬衫,紧紧的牛仔裤,作出踮脚看着天的模样,恰好秀出好看的腿形和肚脐眼。她觉得那个小妖精美好得与姜楠十分相配。从此,杨熹文“魔怔”了,只要一吃东西,那个女孩的细腿、小蛮腰和巴掌脸就嗖嗖从眼前飞过。杨熹文决定减肥。各种减肥药全都巴拉到嘴里,可脂肪却完好无损。她的身体器官被严重摧残。经常睡到半夜,胃就开始抽搐,还严重贫血。每天心情低落,只有暴饮暴食能拯救她的不开心。
杨熹文被减肥药和暴饮暴食来回折腾,人都抑郁了,经常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哭了:为什么每个从我面前走过的女孩,都那么苗条那么好看?她回到出租屋痛哭了一场:“杨熹文,你不是一夜之间胖起来的,但你是在一夜之间被肥胖给毁了。你要给自己争口气,好好活!”她克制自己不去浏览姜楠的动态,可是朋友们却总是提起,甚至在见到她时,瞪着眼睛夸张地说:“熹文,你怎么胖成这样?憔悴成这样?”她开始拒绝见朋友、同学。父母打电话关心,她都莫名地烦躁,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里看电影,看书,吃东西。吃完吐,吐完继续吃。
既然留不下,那就逃亡吧。杨熹文决定去新西兰打工旅游。父母得知后,强烈反对,亲友也开始说风凉话:“你家又没钱,你出去就是变相啃老。”亲友的话,戳中了杨熹文内心的痛。可是,杨熹文很决绝!将自己扔到遥远的新西兰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哪怕穷途末路,也要逼自己一把!
决战新西兰:在撕裂的青春里倔强成长
2012年8月,杨熹文带着微薄的“启动资金”,降落在奥克兰。那天,奥克兰下着大雨,但浇灭不了她渴望重新来过的希望。然而,第一天,新西兰就给了杨熹文一记重拳——穷。
到奥克兰当天,杨熹文就找到了在网上联系过的房东。等她看到房子时,她傻眼了。房东将房子出租给了好几个亚裔年轻人,而她的房子,是个地下车库。他们五六个年轻人要共用卫生间。她特别想退租,可一打听,就这里便宜。她妥协了。
来之前,她也知道新西兰消费高,可没想到居然这么高!交了房租,购置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后,带过来的钱就所剩无几了。她必须去找工作。奥克兰的冬天很难找工作,杨熹文便在住所附近的街道上,一家一家敲门问:“请问,您这里需要人吗?”问到一所亚洲超市时,她终于获得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每天站立十个小时,搬货收银,一周六天,薪水低廉。赚钱太难,她舍不得坐公交,每天上下班就靠一双腿,单程要走一个小时。为了生活,她又找了一份在中餐馆洗盘子的活。杨熹文节衣缩食。有一次,她在超市货架上看到了可乐,馋得不得了。可一看价签,一瓶要人民币十五块!买还是不买?杨熹文一跺脚:“买吧!”可拿在手里转了一圈又放回去了。自己在超市站一两个小时才十纽币呢!每次嘴馋,她就自我调侃:“新西兰来对了!老天为了帮我减肥,也是操碎了心。” 2012年的中秋节,奥克兰的华人都在忙着过节,杨熹文却要去偏远的小餐馆找老板讨薪。老板也就欠她一百三十纽币,不多,可这是她一周的房租呢!她讨要过几次都未果,这次还是没要到。夜里11点,杨熹文在街头哭得一塌糊涂时,母亲打了视频电话。她赶紧擦干眼泪接了。视频里,桌子上摆满了她爱吃的菜,还有五仁月饼。母亲说:“你爸特想你,每次大家一提起你,他就捂着眼睛哭。”杨熹文皱皱眉说:“哎,一把年纪,矫情个啥?”说着就匆忙挂了视频,眼泪掉在了手机屏幕上。
深夜到家,杨熹文有些发烧,特别难受,想洗个热水澡休息。她刚进洗澡间没两分钟,女房东就来拍门:“杨,你快点,后面在排队。”杨熹文无力地应了一声。没多久,房东又来拍门:“杨,你已经洗了五分钟了!”杨熹文简直要疯了,女房东竟然拿着秒表在卫生间外掐时间!我要重新租房!
为了换房子,杨熹文打三份工,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有一天她下晚班回来,累得不想动,只好奢侈一把,坐了公交。车窗外的奥克兰流光溢彩,可她眼前浮现的,是自己在老板的骂声里捡玻璃碴的画面。她怀疑自己有病,非要跑到这来遭洋罪。
杨熹文正想得出神,一个金发女孩一屁股坐到她旁边跟她聊了起来。女孩说她打了三份工,最后一份工要到凌晨才结束。杨熹文很诧异,本地女孩也要这样辛苦打工?女孩说:“我想买车,打三份工就可以快点买了。对了,我已经攒够一半了。”女孩的明朗轻快感染了杨熹文。反观过去的生活,她总是在抱怨,抑郁,那状态简直太糟糕。
因为囊中羞涩,杨熹文不敢和同事、老移民们吃饭,也不出去社交。亚洲超市的老员工大多是来自东南亚的女孩,她们“团结有爱”,你频频示好才换来一个“斜眼”。自从杨熹文开始在午饭间隙看书后,这些姑娘们连眼角余光都不肯给她。
孤独像藤蔓一樣缠住杨熹文。她不怕,一个人也可以像一支队伍那样去战斗。她从超市辞职,重新找了工作。周一周五在酒吧,二三四在餐馆,周末在咖啡馆。每周只有周二下午有三个小时可以休息。那珍贵的三个小时,杨熹文会去餐馆附近的图书馆,挑一本好书。读完又接着去做工。餐馆的老板娘听说她每周都去图书馆,惊叫着说:“天哪,就你还看书啊?!”有同事知道她过得很艰难,说:“这么辛苦,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个有钱的男友?”杨熹文总是笑着表示感谢,什么也不说。
杨熹文的窘境,还是被父母知道了。母亲三番五次劝她回家。远行,注定是一个人的战争。为了逼自己,她倔强地不再与父母联系。她下决心,要永久留下来!她选择申请高校获得留学续签。
2013年9月,杨熹文顺利进入奥克兰商学院念商科。交完学费,银行卡上只剩下两块三毛钱。她一点也不害怕,回家做了顿饭,吃完就去做工赚学费。实现了留学梦,杨熹文主动给母亲视频,向他们报告在新西兰读书的消息。异国他乡,一个人的时候,杨熹文倾诉的欲望很强,她开始在网上写东西。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终于击垮了她的身体。血糖严重超标,还严重贫血,杨熹文像个气球,越吹越胖。但她没太在意。哪有那么娇气?要去做的事情那么多。
2014年年初,杨熹文认识了中国留学生刘艺哲。她以为爱情再次降临了,勇敢表白。谁知,刘艺哲不仅拒绝了她,还跟人说:“这杨熹文,从前没发胖时还算不难看,怎么在最胖的时候遇到我了呢?”话传到了她耳朵里,她躲在厕所大哭。
在25岁时,杨熹文的体重飙升到了人生的巅峰,130斤!抑郁再次来袭。她跳上了跑步机,去做瑜伽,去徒步,凶狠地节食。她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瘦,但她看清了胖胖的躯体里躲着一个卑微的女孩。她在微博上坚持打卡跑步,200米,3公里,5公里,10公里,甚至21公里。每前进一公里,肢体的围度就少一毫米,坏情绪也少一分。
当杨熹文从130斤瘦到115斤时,世界突然变得美好了。微博上有网友跟着她打卡运动,开始有人夸她气质好。她第一次意识到,姜楠的离去不是因为她胖,而是她不爱自己。从小就发表文章的她,曾梦想仗笔走天涯,高中时为了父母搁置了;大学为一份卑微的爱荒废了手中的笔。从小到大,她都卑微地为别人活着。这次,应该为自己好好活一回!
蝶变励志女作家:青春在南半球再度起航
除了跑步,杨熹文开始在微博上分享读书笔记和她在新西兰的生活。她开始换不同的工作,接触不同的人。在猕猴桃庄园打工时,她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几名大学生背包客,年轻人的脑洞,给她带来写作灵感。在包装工厂,认识了日本女孩萨奇。萨奇32岁,单身,背包走过了半个世界。与萨奇相处,杨熹文渐渐懂得,爱情,不要急,要等。
2014年夏,杨熹文成功瘦到100斤时,等来了她的爱情。第一次穿上花裙子的她,在奥克兰一家咖啡馆里,遇到了彼得,两人一见钟情。
彼得是新西兰人,简单,爽朗。相遇的那天,彼得跟杨熹文一样,一穷二白。彼得也颠覆了杨熹文对西方男人的观念,在感情上非常成熟,人也贴心,顾家,满足了她先前对爱情的所有期待。杨熹文与彼得很快相恋。
杨熹文与彼得住在奥克兰最破败的街区最差的出租房。但彼得很细心地帮她搭建了简易的办公桌,好让她能阅读写稿。他自己则外出打工。周末,辛苦工作一周的两人会找餐厅点上精致的晚餐犒劳自己。彼得和杨熹文约定,相互支持,共同奋斗。
走过艰苦岁月,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的杨熹文,有了更多倾诉的欲望。在彼得的支持下,杨熹文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我是老杨”,开始记录自己的每一次跌倒,每一次攀爬。
2014年10月,杨熹文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出版合同。周围人提醒她:“老杨,你遇到骗子了吧?”她自己也有些怀疑,可彼得却说:“你写得那么好,出版社都会来抢的。”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好好写作吧!
2015年2月,杨熹文在车库中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书,《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9月,图书正式出版,一年内销量高达50万册。而彼得在一家牛乳公司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
两个穷光蛋终于要脱贫了!从学校毕业的杨熹文,与彼得一起买了一辆二手房车,他们开着房车搬到了陶朗加。陶朗加依山临海,风景优美,本土文化保留完整,是新西兰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这年6月,杨熹文第一次回国,父母早早赶到机场来接她。杨熹文一出闸,母亲愣了愣神,瞬间眼泪掉了下来,上前摸着女儿的脸说:“我还以为我的女儿老了呢……”母女相逢,她心里那个倔强任性的女孩也变得温柔起来。回到家,她发现,前几年邮寄回国的特产,父母竟一点都没动,这次她回来,一下全拿出来了。杨熹文又忍不住红了眼圈。在家待了几天,杨熹文才知道,母亲本可以享受退休后的日子,但怕她在国外没有安稳的生活,又跑到外面打零工。杨熹文发誓:为了有更多时间能陪伴他们,必须努力,将他们接到新西兰!
这次回国,她也得知姜楠结婚的消息,也看到了婚纱照。“小妖精”还是那样美好,减肥成功学会化妆了还是赶不上她。但这已不重要了,至少在她的青春里,她努力地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2016年初,杨熹文再次做出了抉择——辞职写作。没有收入,还连累彼得重返“赤贫”,杨熹文很自责。彼得安慰她说:“亲爱的,不要担忧钱,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彼得因为工作出色,升职为新西兰最大的乳业公司销售经理。工作之余,他就开着房车带杨熹文深度流浪新西兰。杨熹文在爱人掌舵的房车上,看着美景,书写着关于诗和远方的故事。
2016年12月,杨熹文的第二部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步都算数》正式出版。同时,她还获得了该年度“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奖”。2017年春,杨熹文和彼得成立了一家商贸公司,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准备接父母来一同生活。
在新西兰的四年,杨熹文在遥远陌生的国度战胜了自己,成为青春励志畅销女作家。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死胖子,她有美好的爱情,绚烂的青春,也有了她配得上的青春梦想!
编辑/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