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
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和中越南海争端等一系列事件打破了东海和南海表面的平静,导致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这些争端背后是日本的新右翼化倾向和不断膨胀的政治军事野心,更是日美遏华战略的需要。面对日美同盟的咄咄逼人,中国更需要从战略上思考如何在崎岖的崛起之路上前行。
日本幻想着走出一条既能遏制中国崛起、又可保持在亚洲有利地位的新路
日本的国家认知和行为与其国民性具有密切关系。由单一民族组成的日本,整个社会团结而富有野心,国民敬业坚韧,善于学习,不轻易认输,甚至崇尚武士道精神,不畏惧死亡。作为岛国国家,日本的火山和地震频发,加之自然资源极其匮乏,日本国民既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危机意识,也存在狭隘的岛国心态。这种心态使日本具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缺乏“道”和“德”:缺乏卓越、长远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是谓无“道”;有中华文化礼仪之表,而缺乏以德服人的文化精髓,试图依赖武力征服世界,是谓无“德”。二战时期,日本的病态发挥到极致,自负心理膨胀,丧失基本的理智,自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并接连挑衅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不断扩大战场。事实证明,一个既没有战略远见、又没有道义的岛国肆意侵略扩张,注定要为其狂妄付出代价。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实现复苏和繁荣,开启了经济奇迹的大门,也让日本妄图领导亚洲的幻想再次萌发。然而时移势易,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不得不面临一个强大的中国与其同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现实。与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一蹶不振、一直挣扎在零增长边缘相比,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日本由此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和恐惧感。日本在国土面积、资源数量、人口规模、市场容量、经济能源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均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其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更远逊中国,双方的实力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不是缩小。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胜出中国的机会愈发渺茫。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且自负的那部分日本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失落感、恐惧感和不甘心让日本政府,特别是右翼势力变得焦躁不安,从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到提出“积极和平主义”、准备修宪扩军,可谓动作频频,挑衅不断。日本使出浑身解数,幻想着走出一条既能遏制中国崛起、又可保持在亚洲有利地位的新路。
当日本新右翼化遇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新遏华力量旋即变得血脉喷张
冷战期间,特别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通过扶持日本来对抗苏联和中国。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的主要关注点转移到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等问题上,日美同盟对中国的敌视有所减弱。目前,日本已被中国超越,单枪匹马搞对抗显得力不从心,以安倍为代表的新右翼势力遂到处宣传“中国威胁论”,重新寻求加强日美同盟,游说美国盟友和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共同遏制中国,谋求自身利益。
当下美国是名符其实的世界霸主,中美建交以后,由于两国经济规模相差悬殊,中国对美国构不成威胁,美国不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但是,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一半,而且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超过美国,美国开始担心中国的崛起,不断出招压制中国。例如,美国加紧在亚太进行TPP谈判,唯独把中国挡在门外,其用意不言自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把中国列为最大竞争对手,企图通过“亚洲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
当日本新右翼化遇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新遏华力量旋即变得血脉喷张。在遏制中国问题上,日美有共同利益,一拍即合。日本通过对中国强硬、与中国进行对抗,在国内推动修宪强军,在国际上利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国家正常化;在整体战略上谋求海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以此削弱、压制中国,成就“领导亚洲梦”。美国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希望利用日本搅浑亚洲局势,打压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制造地区热点和矛盾,让中国与邻国进行军备竞赛、恶性竞争、互相消耗,破坏中国的发展,延缓、扼杀中国的崛起。因此,东海和南海危机表面上是一时的领土争端,实质上起因于日美谋求亚洲领导权的野心和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企图。
近来,日美同盟持续加码,围堵中国的意味更浓。日本成立了日本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全力寻求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显示出了极强的军事化倾向和对华针对性。在外交上,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在亚太和欧洲极力宣扬中国威胁论,抹黑、丑化中国的形象,给中国制造麻烦;鼓吹、力促日美印澳四国联盟,拼凑反华“同盟军”;拉拢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菲律宾、越南等国,离间挑事;在日本认为具有战略价值的一切地方,不遗余力地与中国进行竞争,为将来的政治、军事发展进行战略布局。
安倍政权联美、强军、遏华的步伐在加快和升级。美国则迫不及待地将空军和海军最先进武器纷纷部署在日本和关岛等地,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等人在公开场合再三声明2020年前将60%的海军军舰部署到太平洋地区,将其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庞大的美国战争机器向中国周边集结的大趋势十分明显。美国还加强《美日安保条约》,加码美日同盟;支持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密切军事合作;频频与日本、菲律宾等国举行联合军演,协调外交立场。这明显表现出针对中国的意图。
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 中国的战略出路:稳住日美、团结友邦、强身健体
日美同盟的遏制和围追堵截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形势十分严峻。针对新日美同盟的全面性、战略性遏华布局,必须冷静、理智、智慧应对,采用“稳住日美、团结友邦、强身健体”的“三位一体”战略,从“直接策略应对”、“增设外围防火墙”、“自我强本固原”三个角度纾困解围。
应对日美同盟的遏制,首先要结合日美之间的矛盾采取正确而富有远见的“分化与稳住”战略。日本对美国的心态十分复杂,既爱又恨,既想挣脱美国的控制,又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美国对日本也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扶持日本,以此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又对日本抱有戒心,不敢全面“松绑”,始终密切注视着日本的政治、军事力量的发展,力图长期控制日本,将美国利益最大化。
针对日美利益的特点,对日本,在国家领土问题上绝不退让;对于试图与日美结盟而挑衅中国的菲律宾和越南,亦应在不树敌太多、影响太大之综合考量与权衡下坚决予以回击;在军事上要取得对日压倒性优势;在经济上加强合作,瓦解日美同盟的经济基础,利用经济关系逼迫日本放弃强硬的政治立场。中日之间的相安无事,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日本都大有裨益。如果两国发生冲突,对日本的负面影响更大,甚至是毁灭性的,要让日本明此道理。
对美国,要提醒注意日本新右翼化的危险性,也要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冲突,毕竟短期内中国还不具备抗衡实力。但在战略上,鉴于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我们没有选择,必须走既合作又全面竞争的道路。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世界第一”与“世界第二”不合作是不可能的。中美两国要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建设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可以预期,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增加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中美之间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经济、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较量,中国也要有思想准备和应对战略。
应对日美同盟的遏制,针对美日在亚太纠集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包围圈,还要发挥巧实力,进行国际攻关,积极深入地结交朋友,厚植共同利益,增强对我友好国际力量,赢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更大支持。友好国际力量建设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深化与我关系密切友邦的关系。与俄罗斯在战略互信、军事、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国际事务上互相支持,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深化与巴基斯坦、柬埔寨等老朋友的关系,在经贸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彼此协调立场,加深友谊。第二层,与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繁荣的经济合作关系。建设中日韩与东盟自贸区,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东盟国家有许多华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西亚、南亚加强经贸往来,密切关系,打造横跨亚欧大陆的经贸大动脉。要更加重视与印度的关系,未来人口将超过中国的印度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要与印度加强经济关系,减少竞争和冲突。第三层,巩固与亚非拉友国的关系,继续在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扩大经贸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增加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亚非拉国家是新兴市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在积极协助它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扩大双边贸易关系、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第四层,拓宽利益共同体,与“金砖”国家和欧盟发展良好的经贸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实现互利双赢,以此改善关系、减少政治磨擦。
(作者单位:北京台办研究室)
责编/刘建 美编/于珊
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和中越南海争端等一系列事件打破了东海和南海表面的平静,导致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这些争端背后是日本的新右翼化倾向和不断膨胀的政治军事野心,更是日美遏华战略的需要。面对日美同盟的咄咄逼人,中国更需要从战略上思考如何在崎岖的崛起之路上前行。
日本幻想着走出一条既能遏制中国崛起、又可保持在亚洲有利地位的新路
日本的国家认知和行为与其国民性具有密切关系。由单一民族组成的日本,整个社会团结而富有野心,国民敬业坚韧,善于学习,不轻易认输,甚至崇尚武士道精神,不畏惧死亡。作为岛国国家,日本的火山和地震频发,加之自然资源极其匮乏,日本国民既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危机意识,也存在狭隘的岛国心态。这种心态使日本具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缺乏“道”和“德”:缺乏卓越、长远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是谓无“道”;有中华文化礼仪之表,而缺乏以德服人的文化精髓,试图依赖武力征服世界,是谓无“德”。二战时期,日本的病态发挥到极致,自负心理膨胀,丧失基本的理智,自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并接连挑衅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不断扩大战场。事实证明,一个既没有战略远见、又没有道义的岛国肆意侵略扩张,注定要为其狂妄付出代价。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实现复苏和繁荣,开启了经济奇迹的大门,也让日本妄图领导亚洲的幻想再次萌发。然而时移势易,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不得不面临一个强大的中国与其同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现实。与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一蹶不振、一直挣扎在零增长边缘相比,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日本由此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和恐惧感。日本在国土面积、资源数量、人口规模、市场容量、经济能源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均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其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更远逊中国,双方的实力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不是缩小。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胜出中国的机会愈发渺茫。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且自负的那部分日本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失落感、恐惧感和不甘心让日本政府,特别是右翼势力变得焦躁不安,从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到提出“积极和平主义”、准备修宪扩军,可谓动作频频,挑衅不断。日本使出浑身解数,幻想着走出一条既能遏制中国崛起、又可保持在亚洲有利地位的新路。
当日本新右翼化遇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新遏华力量旋即变得血脉喷张
冷战期间,特别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通过扶持日本来对抗苏联和中国。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的主要关注点转移到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等问题上,日美同盟对中国的敌视有所减弱。目前,日本已被中国超越,单枪匹马搞对抗显得力不从心,以安倍为代表的新右翼势力遂到处宣传“中国威胁论”,重新寻求加强日美同盟,游说美国盟友和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共同遏制中国,谋求自身利益。
当下美国是名符其实的世界霸主,中美建交以后,由于两国经济规模相差悬殊,中国对美国构不成威胁,美国不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但是,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一半,而且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超过美国,美国开始担心中国的崛起,不断出招压制中国。例如,美国加紧在亚太进行TPP谈判,唯独把中国挡在门外,其用意不言自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把中国列为最大竞争对手,企图通过“亚洲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
当日本新右翼化遇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新遏华力量旋即变得血脉喷张。在遏制中国问题上,日美有共同利益,一拍即合。日本通过对中国强硬、与中国进行对抗,在国内推动修宪强军,在国际上利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国家正常化;在整体战略上谋求海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以此削弱、压制中国,成就“领导亚洲梦”。美国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希望利用日本搅浑亚洲局势,打压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制造地区热点和矛盾,让中国与邻国进行军备竞赛、恶性竞争、互相消耗,破坏中国的发展,延缓、扼杀中国的崛起。因此,东海和南海危机表面上是一时的领土争端,实质上起因于日美谋求亚洲领导权的野心和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企图。
近来,日美同盟持续加码,围堵中国的意味更浓。日本成立了日本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全力寻求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显示出了极强的军事化倾向和对华针对性。在外交上,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在亚太和欧洲极力宣扬中国威胁论,抹黑、丑化中国的形象,给中国制造麻烦;鼓吹、力促日美印澳四国联盟,拼凑反华“同盟军”;拉拢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菲律宾、越南等国,离间挑事;在日本认为具有战略价值的一切地方,不遗余力地与中国进行竞争,为将来的政治、军事发展进行战略布局。
安倍政权联美、强军、遏华的步伐在加快和升级。美国则迫不及待地将空军和海军最先进武器纷纷部署在日本和关岛等地,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等人在公开场合再三声明2020年前将60%的海军军舰部署到太平洋地区,将其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庞大的美国战争机器向中国周边集结的大趋势十分明显。美国还加强《美日安保条约》,加码美日同盟;支持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密切军事合作;频频与日本、菲律宾等国举行联合军演,协调外交立场。这明显表现出针对中国的意图。
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 中国的战略出路:稳住日美、团结友邦、强身健体
日美同盟的遏制和围追堵截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形势十分严峻。针对新日美同盟的全面性、战略性遏华布局,必须冷静、理智、智慧应对,采用“稳住日美、团结友邦、强身健体”的“三位一体”战略,从“直接策略应对”、“增设外围防火墙”、“自我强本固原”三个角度纾困解围。
应对日美同盟的遏制,首先要结合日美之间的矛盾采取正确而富有远见的“分化与稳住”战略。日本对美国的心态十分复杂,既爱又恨,既想挣脱美国的控制,又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美国对日本也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扶持日本,以此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又对日本抱有戒心,不敢全面“松绑”,始终密切注视着日本的政治、军事力量的发展,力图长期控制日本,将美国利益最大化。
针对日美利益的特点,对日本,在国家领土问题上绝不退让;对于试图与日美结盟而挑衅中国的菲律宾和越南,亦应在不树敌太多、影响太大之综合考量与权衡下坚决予以回击;在军事上要取得对日压倒性优势;在经济上加强合作,瓦解日美同盟的经济基础,利用经济关系逼迫日本放弃强硬的政治立场。中日之间的相安无事,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日本都大有裨益。如果两国发生冲突,对日本的负面影响更大,甚至是毁灭性的,要让日本明此道理。
对美国,要提醒注意日本新右翼化的危险性,也要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冲突,毕竟短期内中国还不具备抗衡实力。但在战略上,鉴于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我们没有选择,必须走既合作又全面竞争的道路。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世界第一”与“世界第二”不合作是不可能的。中美两国要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建设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可以预期,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增加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中美之间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经济、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较量,中国也要有思想准备和应对战略。
应对日美同盟的遏制,针对美日在亚太纠集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包围圈,还要发挥巧实力,进行国际攻关,积极深入地结交朋友,厚植共同利益,增强对我友好国际力量,赢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更大支持。友好国际力量建设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深化与我关系密切友邦的关系。与俄罗斯在战略互信、军事、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国际事务上互相支持,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深化与巴基斯坦、柬埔寨等老朋友的关系,在经贸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彼此协调立场,加深友谊。第二层,与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繁荣的经济合作关系。建设中日韩与东盟自贸区,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东盟国家有许多华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西亚、南亚加强经贸往来,密切关系,打造横跨亚欧大陆的经贸大动脉。要更加重视与印度的关系,未来人口将超过中国的印度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要与印度加强经济关系,减少竞争和冲突。第三层,巩固与亚非拉友国的关系,继续在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扩大经贸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增加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亚非拉国家是新兴市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在积极协助它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扩大双边贸易关系、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第四层,拓宽利益共同体,与“金砖”国家和欧盟发展良好的经贸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实现互利双赢,以此改善关系、减少政治磨擦。
(作者单位:北京台办研究室)
责编/刘建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