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本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从国家立法保护继续教育的实施到经费资助、重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及全民教育之中,日本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我国要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全民教育体系之中,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日本 继续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继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保持国家科技队伍先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措施;对一个企业来说,继续教育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增加盈利的重要手段;对个人来说,继续教育在于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对象只有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继续教育,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大国,这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战后的日本早已步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某些高科技领域足以与欧美分庭抗礼,这是日本当局及其企业重视继续教育的结果。从国家立法保护继续教育的实施到经费资助、重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及全民教育之中,日本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
一、日本继续教育的概念
日本的继续教育主要指学生毕业或结业后的教育,举办者主要有国家政府、企业公司、雇佣部门及相应的社会团体等。20世纪90年代后,大专院校也逐步开始重视职后教育,开办短期大学、夜校和通讯(函授)教育,向社会人士、待业人员、家庭妇女及老年人等广泛提供学习培训机会。
二、日本继续教育的特点
1. 以法律形式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立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如1948年颁布了《教育委员会法》,1949年出台了《社会教育法》,1951年制定了《国家博物馆法》,1990年颁布了《生涯教育振兴法》及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令,这些法规对教育培训的管理、教育课程及内容编制、师资培养制度和教育经费保障等作了具体的规定。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通过法律规定[1]:凡雇佣10人以上的企业雇主必须用雇员工资15%左右的资金作为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费。现在,日本有许多企业实际用相当于雇员工资15%~20%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的经费,这一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势头。
日本的各类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依法组织实施,如具有鲜明社会教育功能的“公民馆”(全国有1.8万多个,类似我国的社区教育机构)就是依据教育法设立的,各地方政府均建立相应的公民馆机构和设施、有固定的人员编制,每年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经费等。此外,其他相关社会教育组织也是依法建立的,并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如民间促进会、推进会、青年团、富人会等相关社会教育团体。教育法律健全、依法组织实施,能够确保教育培训事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2]
2. 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充足
日本政府不但立法保证继续教育的实施,而且在经费上给予极大的支持。1995~2000年,日本每年的人均社会教育费有2万多日元。日本社会教育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拨款,其百分比高达98%左右,中央拨款仅占2%。日本的社会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设施以及其他一些项目,如2002年,投向公民馆的费用是3 429.97亿日元,占13.64%;投向图书馆的费用是3 497.21亿日元,占13.91%;投向博物馆的费用是2 904.55亿日元,占11.55%;投向体育设施的费用是6 984.94亿日元,占27.78%;投向其余各项8 331.3亿日元,占33.13%。充足的经费使得日本的社会教育很发达,人们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较多,利用社会教育机构学习的年人均次数为10次以上。[3]
3. 将继续教育纳入企业管理之中
日本企业家认为“造物必先造人”,给员工提供教育是一种必须的投资并且比设备投资更重要,没有教育投资,设备投资就不能发挥作用。日本的大企业将企业内教育视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特别重视。像丰田公司就开办了丰田工业大学,松下电器公司则开办了松下电器工学院。中小企业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单独或联合开设企业学校或研修所,培训自己的从业人员。日本企业认为,设立一个教室比设立一个会客室更重要。日本的企业教育不但为企业培训各种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也培养学员参与产品研发的能力。日本企业继续教育实现了网络化和系统化,各部门、各级人员都有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与教育训练内容,全体员工无一例外要接受教育培训。[4]日本企业教育经费的开支首先反映了教育投资思想。日本企业认为继续教育是“最有效而值得的投资”,并把它视为第四种“神器”,与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企业内劳动组合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企业继续教育的年人均费用达863 683日元。[5]
日本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6]:
(1)开办经理(厂长)研修班,并派遣有关人员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进修,组织海外考察团等。
(2)为提高全员水平,大中型企业特别重视全体职员的基础教育,很多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大会上用英语讲话,并要求新职工从入厂之日起,就要刻苦学习,熟练掌握英语以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3)由企业负责人或社会经济界名流向职工推荐经济书籍,促使他们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
(4)各企业设置教育研究机构,向政府争取投资,以加速培养能活跃于国际社会的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日本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注重管理理论与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还十分重视开发企业人员的智能与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日本积极建立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继续教育的正常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很多国家把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大学中设置了继续教育的部门或机构,日本也一样。大学学科门类较全、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图书资料新颖齐全、信息灵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企业借助高校的优势开展继续教育,是投资省、收效快、效益高的有效途径。除了依托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基地外,日本企业中有32.4 %设有自己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像丰田、松下、日产、三洋、本田等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培训中心或研修所。除公司内的教育培训外,日本还有近百个社会性的专业培训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有雄厚的教学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一般与各公司有长期协作关系。
5.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将师资培训重点从职前转移到职后,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明确规定教师要在职研修。1949年日本颁布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其中第十九条规定:(1)教育公务员为尽其职责,必须不断地研究和进修。(2)有教育公务员任命者,必须提供有关教育公务员的进修所需的设施,制定奖励进修的办法以及有关的进修计划并负责实施。第二十条规定:(1)必须向教育公务员提供进修的机会。(2)以不妨碍教学为限,在经所属领导人同意后,教师可以脱产进修。(3)根据有任命者的规定,教育公务员可以在岗位上进行长期进修。1986年公布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明确要求:在国立公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新教师,应有一年左右的研究进修时间。
日本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但有法律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还拨专款用于教师的培训,专门的研修机构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研修活动。文部省每年给全国教育研究团体提供经费补助,鼓励这些团体开展研修活动。各种研修机构如1977年创办的“放送大学”是教师研修的重要机构;日教组是日本最大的教师工会组织,每年举办各种教育研究会和讲习会。日本有80%以上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经常举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委托的教师研修活动,如专题研究、夜间部、函授部、公开讲座和研究会。
三、日本继续教育的理念与特色
1. 重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
日本有很多专门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机构(包括政府和民间的),每个培训实体都非常重视对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形式方法的研究开发,设置有相对庞大的研发团队。加强对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能够使教育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研发部门随时跟踪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出新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专题)、积极创新培训形式方法。如文部科学省生涯学习政策局就是一个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机构根据日本社会老年化问题,对退休老人培训进行了专门研究,开设了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技能培训课程,为他们积极提供教学、指导、咨询、顾问等工作岗位。针对儿童教育弱化的问题,他们积极研发幼儿园教育课程、向政府提出扩建社会幼儿活动场所和加强幼儿师范教育的政策建议,很多建议已被采纳。为了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和转岗问题,他们主张建立“社会雇佣能力开发培训机构”,并且研究开发了多种形式的重新上岗培训课程。
2. 根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
目前,日本很多职业培训机构提出目标教育培训思想,即从过去的“按类别层次培训”向“按培养目标培训”转变的培训设计理念。调查表明,很多企业对培训效果不认可,认为培训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希望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受训者“完成自己职务职责的能力”。经过研究分析,培训机构认识到,过去的培训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原因是把培训对象简单分层分类后,不做实地研究,而是人为设定系统的培训课程内容,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现在的做法是,确定培训对象后,深入部门了解培训需求和存在问题,通过培训者、受训者和企业三方面的沟通,明确培训目标,以企业的培训需求为主来设计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提高职员的团队意识和工作热情。
3. 将轻松教育寓于培训之中
1996年,日本提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政府咨询报告,认为应当把“轻松愉快的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轻松教育既是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要求;既包括时间、形式上的宽松,也包括学习者精神上的轻松;既强调学校、培训机构方面的宽松管理,缓解考试考核的压力,也要求适当缓解来自社会、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例如,公务员的考核常常是在研究、讨论、演讲等过程中完成的,而且在培训期间注重学员间的交流和团队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企业培训教学方式灵活,采取计算机网络自我学习、与教师进行人机对话式学习、研讨小组式学习,学员随时可以与教师互动,有的教室就设在车间,让学员在体验、探索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技能。
可以看出,日本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这也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要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全民教育体系之中,以法律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建立继续教育基地,给予经费扶持,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晶,冯丽伟.论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带来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1(4):17,18.
[2] 薛梅,郑卫平,李宁.北京市人事局赴日继续教育培训考察报告.来源:北京市人事局.发布时间:2008-04-10.
[3] 周谊.近50年日本的社会教育经费及其使用效果[J].学术研究,2004(4):123.
[4] 贾时丹.日本的终身教育[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99.
[5] 刘思安.日本、美国、英国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2004(1):56.
[6] 朱永坤.曲铁华.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91.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 邓明茜
[关键词] 日本 继续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继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保持国家科技队伍先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措施;对一个企业来说,继续教育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增加盈利的重要手段;对个人来说,继续教育在于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对象只有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继续教育,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大国,这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战后的日本早已步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某些高科技领域足以与欧美分庭抗礼,这是日本当局及其企业重视继续教育的结果。从国家立法保护继续教育的实施到经费资助、重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及全民教育之中,日本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
一、日本继续教育的概念
日本的继续教育主要指学生毕业或结业后的教育,举办者主要有国家政府、企业公司、雇佣部门及相应的社会团体等。20世纪90年代后,大专院校也逐步开始重视职后教育,开办短期大学、夜校和通讯(函授)教育,向社会人士、待业人员、家庭妇女及老年人等广泛提供学习培训机会。
二、日本继续教育的特点
1. 以法律形式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立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如1948年颁布了《教育委员会法》,1949年出台了《社会教育法》,1951年制定了《国家博物馆法》,1990年颁布了《生涯教育振兴法》及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令,这些法规对教育培训的管理、教育课程及内容编制、师资培养制度和教育经费保障等作了具体的规定。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通过法律规定[1]:凡雇佣10人以上的企业雇主必须用雇员工资15%左右的资金作为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费。现在,日本有许多企业实际用相当于雇员工资15%~20%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的经费,这一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势头。
日本的各类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依法组织实施,如具有鲜明社会教育功能的“公民馆”(全国有1.8万多个,类似我国的社区教育机构)就是依据教育法设立的,各地方政府均建立相应的公民馆机构和设施、有固定的人员编制,每年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经费等。此外,其他相关社会教育组织也是依法建立的,并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如民间促进会、推进会、青年团、富人会等相关社会教育团体。教育法律健全、依法组织实施,能够确保教育培训事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2]
2. 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充足
日本政府不但立法保证继续教育的实施,而且在经费上给予极大的支持。1995~2000年,日本每年的人均社会教育费有2万多日元。日本社会教育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拨款,其百分比高达98%左右,中央拨款仅占2%。日本的社会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设施以及其他一些项目,如2002年,投向公民馆的费用是3 429.97亿日元,占13.64%;投向图书馆的费用是3 497.21亿日元,占13.91%;投向博物馆的费用是2 904.55亿日元,占11.55%;投向体育设施的费用是6 984.94亿日元,占27.78%;投向其余各项8 331.3亿日元,占33.13%。充足的经费使得日本的社会教育很发达,人们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较多,利用社会教育机构学习的年人均次数为10次以上。[3]
3. 将继续教育纳入企业管理之中
日本企业家认为“造物必先造人”,给员工提供教育是一种必须的投资并且比设备投资更重要,没有教育投资,设备投资就不能发挥作用。日本的大企业将企业内教育视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特别重视。像丰田公司就开办了丰田工业大学,松下电器公司则开办了松下电器工学院。中小企业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单独或联合开设企业学校或研修所,培训自己的从业人员。日本企业认为,设立一个教室比设立一个会客室更重要。日本的企业教育不但为企业培训各种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也培养学员参与产品研发的能力。日本企业继续教育实现了网络化和系统化,各部门、各级人员都有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与教育训练内容,全体员工无一例外要接受教育培训。[4]日本企业教育经费的开支首先反映了教育投资思想。日本企业认为继续教育是“最有效而值得的投资”,并把它视为第四种“神器”,与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企业内劳动组合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企业继续教育的年人均费用达863 683日元。[5]
日本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6]:
(1)开办经理(厂长)研修班,并派遣有关人员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进修,组织海外考察团等。
(2)为提高全员水平,大中型企业特别重视全体职员的基础教育,很多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大会上用英语讲话,并要求新职工从入厂之日起,就要刻苦学习,熟练掌握英语以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3)由企业负责人或社会经济界名流向职工推荐经济书籍,促使他们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
(4)各企业设置教育研究机构,向政府争取投资,以加速培养能活跃于国际社会的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日本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注重管理理论与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还十分重视开发企业人员的智能与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日本积极建立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继续教育的正常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很多国家把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大学中设置了继续教育的部门或机构,日本也一样。大学学科门类较全、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图书资料新颖齐全、信息灵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企业借助高校的优势开展继续教育,是投资省、收效快、效益高的有效途径。除了依托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基地外,日本企业中有32.4 %设有自己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像丰田、松下、日产、三洋、本田等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培训中心或研修所。除公司内的教育培训外,日本还有近百个社会性的专业培训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有雄厚的教学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一般与各公司有长期协作关系。
5.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将师资培训重点从职前转移到职后,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明确规定教师要在职研修。1949年日本颁布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其中第十九条规定:(1)教育公务员为尽其职责,必须不断地研究和进修。(2)有教育公务员任命者,必须提供有关教育公务员的进修所需的设施,制定奖励进修的办法以及有关的进修计划并负责实施。第二十条规定:(1)必须向教育公务员提供进修的机会。(2)以不妨碍教学为限,在经所属领导人同意后,教师可以脱产进修。(3)根据有任命者的规定,教育公务员可以在岗位上进行长期进修。1986年公布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明确要求:在国立公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新教师,应有一年左右的研究进修时间。
日本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但有法律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还拨专款用于教师的培训,专门的研修机构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研修活动。文部省每年给全国教育研究团体提供经费补助,鼓励这些团体开展研修活动。各种研修机构如1977年创办的“放送大学”是教师研修的重要机构;日教组是日本最大的教师工会组织,每年举办各种教育研究会和讲习会。日本有80%以上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经常举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委托的教师研修活动,如专题研究、夜间部、函授部、公开讲座和研究会。
三、日本继续教育的理念与特色
1. 重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
日本有很多专门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机构(包括政府和民间的),每个培训实体都非常重视对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形式方法的研究开发,设置有相对庞大的研发团队。加强对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能够使教育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研发部门随时跟踪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出新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专题)、积极创新培训形式方法。如文部科学省生涯学习政策局就是一个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机构根据日本社会老年化问题,对退休老人培训进行了专门研究,开设了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技能培训课程,为他们积极提供教学、指导、咨询、顾问等工作岗位。针对儿童教育弱化的问题,他们积极研发幼儿园教育课程、向政府提出扩建社会幼儿活动场所和加强幼儿师范教育的政策建议,很多建议已被采纳。为了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和转岗问题,他们主张建立“社会雇佣能力开发培训机构”,并且研究开发了多种形式的重新上岗培训课程。
2. 根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
目前,日本很多职业培训机构提出目标教育培训思想,即从过去的“按类别层次培训”向“按培养目标培训”转变的培训设计理念。调查表明,很多企业对培训效果不认可,认为培训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希望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受训者“完成自己职务职责的能力”。经过研究分析,培训机构认识到,过去的培训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原因是把培训对象简单分层分类后,不做实地研究,而是人为设定系统的培训课程内容,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现在的做法是,确定培训对象后,深入部门了解培训需求和存在问题,通过培训者、受训者和企业三方面的沟通,明确培训目标,以企业的培训需求为主来设计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提高职员的团队意识和工作热情。
3. 将轻松教育寓于培训之中
1996年,日本提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政府咨询报告,认为应当把“轻松愉快的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轻松教育既是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要求;既包括时间、形式上的宽松,也包括学习者精神上的轻松;既强调学校、培训机构方面的宽松管理,缓解考试考核的压力,也要求适当缓解来自社会、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例如,公务员的考核常常是在研究、讨论、演讲等过程中完成的,而且在培训期间注重学员间的交流和团队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企业培训教学方式灵活,采取计算机网络自我学习、与教师进行人机对话式学习、研讨小组式学习,学员随时可以与教师互动,有的教室就设在车间,让学员在体验、探索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技能。
可以看出,日本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这也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要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全民教育体系之中,以法律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建立继续教育基地,给予经费扶持,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晶,冯丽伟.论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带来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1(4):17,18.
[2] 薛梅,郑卫平,李宁.北京市人事局赴日继续教育培训考察报告.来源:北京市人事局.发布时间:2008-04-10.
[3] 周谊.近50年日本的社会教育经费及其使用效果[J].学术研究,2004(4):123.
[4] 贾时丹.日本的终身教育[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99.
[5] 刘思安.日本、美国、英国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2004(1):56.
[6] 朱永坤.曲铁华.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91.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 邓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