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继续教育发展概述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本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从国家立法保护继续教育的实施到经费资助、重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及全民教育之中,日本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我国要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全民教育体系之中,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日本 继续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继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保持国家科技队伍先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措施;对一个企业来说,继续教育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增加盈利的重要手段;对个人来说,继续教育在于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对象只有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继续教育,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大国,这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战后的日本早已步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某些高科技领域足以与欧美分庭抗礼,这是日本当局及其企业重视继续教育的结果。从国家立法保护继续教育的实施到经费资助、重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及全民教育之中,日本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
  
  一、日本继续教育的概念
  
  日本的继续教育主要指学生毕业或结业后的教育,举办者主要有国家政府、企业公司、雇佣部门及相应的社会团体等。20世纪90年代后,大专院校也逐步开始重视职后教育,开办短期大学、夜校和通讯(函授)教育,向社会人士、待业人员、家庭妇女及老年人等广泛提供学习培训机会。
  
  二、日本继续教育的特点
  
  1. 以法律形式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立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如1948年颁布了《教育委员会法》,1949年出台了《社会教育法》,1951年制定了《国家博物馆法》,1990年颁布了《生涯教育振兴法》及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令,这些法规对教育培训的管理、教育课程及内容编制、师资培养制度和教育经费保障等作了具体的规定。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通过法律规定[1]:凡雇佣10人以上的企业雇主必须用雇员工资15%左右的资金作为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费。现在,日本有许多企业实际用相当于雇员工资15%~20%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的经费,这一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势头。
  日本的各类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依法组织实施,如具有鲜明社会教育功能的“公民馆”(全国有1.8万多个,类似我国的社区教育机构)就是依据教育法设立的,各地方政府均建立相应的公民馆机构和设施、有固定的人员编制,每年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经费等。此外,其他相关社会教育组织也是依法建立的,并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如民间促进会、推进会、青年团、富人会等相关社会教育团体。教育法律健全、依法组织实施,能够确保教育培训事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2]
  2. 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充足
  日本政府不但立法保证继续教育的实施,而且在经费上给予极大的支持。1995~2000年,日本每年的人均社会教育费有2万多日元。日本社会教育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拨款,其百分比高达98%左右,中央拨款仅占2%。日本的社会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设施以及其他一些项目,如2002年,投向公民馆的费用是3 429.97亿日元,占13.64%;投向图书馆的费用是3 497.21亿日元,占13.91%;投向博物馆的费用是2 904.55亿日元,占11.55%;投向体育设施的费用是6 984.94亿日元,占27.78%;投向其余各项8 331.3亿日元,占33.13%。充足的经费使得日本的社会教育很发达,人们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较多,利用社会教育机构学习的年人均次数为10次以上。[3]
  3. 将继续教育纳入企业管理之中
  日本企业家认为“造物必先造人”,给员工提供教育是一种必须的投资并且比设备投资更重要,没有教育投资,设备投资就不能发挥作用。日本的大企业将企业内教育视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特别重视。像丰田公司就开办了丰田工业大学,松下电器公司则开办了松下电器工学院。中小企业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单独或联合开设企业学校或研修所,培训自己的从业人员。日本企业认为,设立一个教室比设立一个会客室更重要。日本的企业教育不但为企业培训各种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也培养学员参与产品研发的能力。日本企业继续教育实现了网络化和系统化,各部门、各级人员都有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与教育训练内容,全体员工无一例外要接受教育培训。[4]日本企业教育经费的开支首先反映了教育投资思想。日本企业认为继续教育是“最有效而值得的投资”,并把它视为第四种“神器”,与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企业内劳动组合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企业继续教育的年人均费用达863 683日元。[5]
  日本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6]:
  (1)开办经理(厂长)研修班,并派遣有关人员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进修,组织海外考察团等。
  (2)为提高全员水平,大中型企业特别重视全体职员的基础教育,很多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大会上用英语讲话,并要求新职工从入厂之日起,就要刻苦学习,熟练掌握英语以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3)由企业负责人或社会经济界名流向职工推荐经济书籍,促使他们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
  (4)各企业设置教育研究机构,向政府争取投资,以加速培养能活跃于国际社会的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日本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注重管理理论与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还十分重视开发企业人员的智能与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日本积极建立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继续教育的正常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很多国家把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大学中设置了继续教育的部门或机构,日本也一样。大学学科门类较全、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图书资料新颖齐全、信息灵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企业借助高校的优势开展继续教育,是投资省、收效快、效益高的有效途径。除了依托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基地外,日本企业中有32.4 %设有自己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像丰田、松下、日产、三洋、本田等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培训中心或研修所。除公司内的教育培训外,日本还有近百个社会性的专业培训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有雄厚的教学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一般与各公司有长期协作关系。
  5.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将师资培训重点从职前转移到职后,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明确规定教师要在职研修。1949年日本颁布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其中第十九条规定:(1)教育公务员为尽其职责,必须不断地研究和进修。(2)有教育公务员任命者,必须提供有关教育公务员的进修所需的设施,制定奖励进修的办法以及有关的进修计划并负责实施。第二十条规定:(1)必须向教育公务员提供进修的机会。(2)以不妨碍教学为限,在经所属领导人同意后,教师可以脱产进修。(3)根据有任命者的规定,教育公务员可以在岗位上进行长期进修。1986年公布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明确要求:在国立公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新教师,应有一年左右的研究进修时间。
  日本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但有法律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还拨专款用于教师的培训,专门的研修机构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研修活动。文部省每年给全国教育研究团体提供经费补助,鼓励这些团体开展研修活动。各种研修机构如1977年创办的“放送大学”是教师研修的重要机构;日教组是日本最大的教师工会组织,每年举办各种教育研究会和讲习会。日本有80%以上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经常举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委托的教师研修活动,如专题研究、夜间部、函授部、公开讲座和研究会。
  
  三、日本继续教育的理念与特色
  
  1. 重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
  日本有很多专门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机构(包括政府和民间的),每个培训实体都非常重视对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形式方法的研究开发,设置有相对庞大的研发团队。加强对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能够使教育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研发部门随时跟踪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出新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专题)、积极创新培训形式方法。如文部科学省生涯学习政策局就是一个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机构根据日本社会老年化问题,对退休老人培训进行了专门研究,开设了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技能培训课程,为他们积极提供教学、指导、咨询、顾问等工作岗位。针对儿童教育弱化的问题,他们积极研发幼儿园教育课程、向政府提出扩建社会幼儿活动场所和加强幼儿师范教育的政策建议,很多建议已被采纳。为了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和转岗问题,他们主张建立“社会雇佣能力开发培训机构”,并且研究开发了多种形式的重新上岗培训课程。
  2. 根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
  目前,日本很多职业培训机构提出目标教育培训思想,即从过去的“按类别层次培训”向“按培养目标培训”转变的培训设计理念。调查表明,很多企业对培训效果不认可,认为培训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希望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受训者“完成自己职务职责的能力”。经过研究分析,培训机构认识到,过去的培训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原因是把培训对象简单分层分类后,不做实地研究,而是人为设定系统的培训课程内容,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现在的做法是,确定培训对象后,深入部门了解培训需求和存在问题,通过培训者、受训者和企业三方面的沟通,明确培训目标,以企业的培训需求为主来设计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提高职员的团队意识和工作热情。
  3. 将轻松教育寓于培训之中
  1996年,日本提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政府咨询报告,认为应当把“轻松愉快的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轻松教育既是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要求;既包括时间、形式上的宽松,也包括学习者精神上的轻松;既强调学校、培训机构方面的宽松管理,缓解考试考核的压力,也要求适当缓解来自社会、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例如,公务员的考核常常是在研究、讨论、演讲等过程中完成的,而且在培训期间注重学员间的交流和团队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企业培训教学方式灵活,采取计算机网络自我学习、与教师进行人机对话式学习、研讨小组式学习,学员随时可以与教师互动,有的教室就设在车间,让学员在体验、探索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技能。
  可以看出,日本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这也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要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全民教育体系之中,以法律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建立继续教育基地,给予经费扶持,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晶,冯丽伟.论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带来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1(4):17,18.
  [2] 薛梅,郑卫平,李宁.北京市人事局赴日继续教育培训考察报告.来源:北京市人事局.发布时间:2008-04-10.
  [3] 周谊.近50年日本的社会教育经费及其使用效果[J].学术研究,2004(4):123.
  [4] 贾时丹.日本的终身教育[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99.
  [5] 刘思安.日本、美国、英国对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2004(1):56.
  [6] 朱永坤.曲铁华.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91.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 邓明茜
其他文献
本文以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浪潮为背景,对圣荷西州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问题提出
脚踏实地搞好高校人才管理──访著名科学家、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本刊记者孙智宏领导者如是说1991年4月,蒙古族著名生物学家、被称为"试管羔羊之父"的旭日干教授,曾面临过一次人生的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内涵,简要介绍了美国直接评估大学的中介组织类型,并分析了此类评估模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中介组织 大学评估    中介组织参与高等教育活动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中介机构评估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各国加强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典范。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这种机构是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
2011年8月11日,教育部2011年第4次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发布会主题为介绍2011年教师节系列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杨贵仁、教育部人事司
工行达拉特旗支行成立于1985年。全行现有党员53人,占正式职工的58%。达拉特旗支行建行以来,始终注重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一贯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团结攻坚的
2009年3月25日~26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和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CBE)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管理、制作及共享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138所高校的262位教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北京大学副校长、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林建平教授,中央电教馆办公室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雍潜教授,
包括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28所知名学校9月14日在洛杉矶举办“工商管理硕士(MBA)大型展览会”,十余家留学中介及培训机构摆设摊位吸引国际学生。
[摘 要] 美国教师聘任制度是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师聘任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试图通过近年来美国城市公立学校教师聘任现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关键词] 教师聘任 公立学校    一、教师聘任程序  美国公立中小学实行地方教育委员会领导。各学区的重大决策,包括人事任免在内,均由地方教育委员会做出最后决定。招聘教师的具体过程由学区主任及其中心办公室负责。聘用的基本程序是:首先由
斯堪的纳维亚学者尼古莱·格朗德维格(NikolaiF.S.Grundtvig)和中国学者蔡元培分别致力于改善各自国家的教育体制.他们活跃于19世纪及20世纪初.当时北欧国家的文化根源于意大利
文章简要回顾了美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逐渐形成现在本科教育阶段“宽口径,厚基础”模式的历史,并以全美著名公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