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临时人工角膜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以及眼前后段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了21例(21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6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实现了脱盲;另5眼视力较术前无提高.术后通过有效护理措施,使护理问题得到解决. 结论 尽管联合手术的视功能恢复有限,但对患
【机 构】
:
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时人工角膜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以及眼前后段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了21例(21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6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实现了脱盲;另5眼视力较术前无提高.术后通过有效护理措施,使护理问题得到解决. 结论 尽管联合手术的视功能恢复有限,但对患者脱盲有一定贡献,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我院2007年初开始实施电子病历系统,随着使用的不断深入,目前部分病区临床查房已开始使用电脑移动杳房,故体温单等相关护理记录的电子化应用也势在必行.笔者总结我院对电子体征单的命名、设计开发思路及实现的功能、程序的主要优点、推广应用经验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新生儿疾病筛查即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2种先天性疾病用实验的方法 筛查出来.这2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新生儿刚出生时症状不明显,数月后逐渐出现症状,最终表现为面容丑陋、呆滞、头发黄、皮肤白、智力低下、体格矮小等,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比例日益加大.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及系统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又因咳嗽无力使痰液积聚,严重影响通气功能而久治不愈.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1].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0月对108例高龄患者实施了腹部手术治疗,并应用腹式呼吸锻炼配合有效咳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亦称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属Ⅳ型变态反应,多因感染及药物所致.含芳香族基团抗癫痫药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见于用药最初几周内[1].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伴发热和全身症状,重症可伴有眼角膜的损害而致角膜溃疡.当患儿伴有眼角膜溃疡时,如不能及时治疗与护理可能导致患儿角膜穿孔甚至失明[2].2007年8月我科收治1例因口服抗癫痫药物致Stevens-J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危害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美国,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疾病.在5 400 000例脑卒中存活者中,超过1100 000例患者存在不同水平的残疾;我国脑卒中每年的发病率为150/10万[1].随着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率的提高和病死率的逐渐降低,致残率相应增加.86.5%的存活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心理或情感障碍,这些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3]。
肺功能锻炼能帮助肺部手术患者提高肺通气量,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因而成为肺部手术前后的常规治疗.临床上术后肺功能锻炼主要方法有:呼吸训练器使用法及吹气球法.呼吸训练器价格昂贵,体积大,选用者少.气球因具有成本低、材质小、易于存放携带等优点被广大患者选用.然而,吹气球法也存在一定缺点:气球开口处较短小,不利于患者拿捏及吹气。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风险复杂性,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2].任何临床活动都有风险,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复杂、繁重与琐碎的工作,做好风险防范,是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3].心理科服务对象较特殊,有些患者由于对疾病
目的 研究人工鼻(HME)替代加热湿化装置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近3年入住ICU的应用呼吸机治疗2 d以上的患者266例,应用阶段性病例分组对照的方法 分为实验组(人工鼻组)141例和对照组(加热湿化器组)125例,在湿化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住ICU的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及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项新技术,自临床应用后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医院对缺乏PICC置管条件的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救治用药的顺利展开.然而受腋窝解剖生理结构上诸多因素的干扰,使留置针在穿刺时经常遭遇传统经验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穿刺已经见到回血的情况下,针头在向前滑行1~2 mm时丢失回血的发生率高,使穿刺术终于送管前的操作中.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根据腋下静脉解剖特点选定了2种留置针穿刺进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