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78岁,右颞部出现一个缓慢增大的结节2年,无自觉症状。体检:肿块1cm1.5cm大小,中央有轻度红斑和炎症,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临床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同一张切片中存在两种上皮肿瘤。切片一侧的瘤细胞,在真皮浅层呈板状生长,与表皮平行,边界清楚,柱状苍白细胞组成的瘤团多处与表皮下缘相连。高倍镜下可见肿瘤团块向周围伸出一些放射状小芽蕾;无异型性、坏死及核分裂象。符合毛囊漏斗部肿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8岁,右颞部出现一个缓慢增大的结节2年,无自觉症状。体检:肿块1cm×1.5cm大小,中央有轻度红斑和炎症,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临床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同一张切片中存在两种上皮肿瘤。切片一侧的瘤细胞,在真皮浅层呈板状生长,与表皮平行,边界清楚,柱状苍白细胞组成的瘤团多处与表皮下缘相连。高倍镜下可见肿瘤团块向周围伸出一些放射状小芽蕾;无异型性、坏死及核分裂象。符合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在同一张切片,邻近毛囊漏斗部肿瘤处可见一个特殊的肿瘤,该肿瘤由胞浆淡染的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呈大团块样、内生性分叶状,肿瘤多处与表皮下缘相连。
其他文献
具有HLADR7等位基因的个体比不具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更易患硬皮病.细胞色素P450(CYP)基因的多态性是遗传调查的另一目标,这些等位基因在编码一些酶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酶可以代谢一系列包括有机溶剂和药物在内的化合物.这些基因包括CYP2E1(对有机溶剂的代谢有重要作用)和CYP2C19(是主要的5-甲基苯乙妥因4羟化酶).CYP系统编码某些遗传易感因素,可使接触有机溶剂后患硬皮病的可能性增加,该文
发生在淋巴结以外尤其是皮肤上的套细胞淋巴瘤(MCL)很难诊断,由于皮肤为首发部位的较罕见,在皮肤病学和皮肤病理学文献中有关MCL的描述很少.该病例表明,MCL也会首发于皮肤.患者男性,47岁,双耳垂红肿1年,几周前耳垂进行性发硬及变色.伴发热和腹泻数月,体检见双耳垂弥漫性肿胀,有多个2mm~3mm大小质硬的紫色斑块,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紫色结节活检诊断为淋巴增生病.再次皮肤活检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免疫
乳晕皮脂腺增生(ASH)可能是皮脂腺增生(SH)的一种罕见类型,首先由Catalano和Ioannides在1985年描述,临床上以乳晕的黄色增厚为特征,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成熟增生的大的皮脂腺小叶紧密排列在一起,通过短的毛囊漏斗部开口于表皮。迄今共有3例报告,均为女性,该文首先报告1例发生于男性乳晕的ASH病例。患者为一49岁的男性,有高胆固醇病史。体格检查:右侧乳晕呈黄色增厚,表面呈乳头状,略高
抗生素治疗痤疮的效果,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起重要作用外,与药物的组织分布和亲脂性密切相关。成功的治疗要求药物能穿透入毛囊皮脂腺脂质丰富的环境中,从而发挥抗菌效应。该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新的快释型二甲胺四环素、强力霉素与四环素的体内抗菌效应。
针对细胞因子和受体用单克隆抗体的疗法引人注目,发展势头强劲.皮肤科医生注意到用人源化抗CD4单克隆抗体(OKTcdr4a)连续治疗银屑病,给药剂量适当时显示银屑病改善,皮损面积缩小,PASI从17降到7.抗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商业化的第一个制剂.该抗体已被特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Grohn病,疗效显着.Oh等报道infliximab作用针对单一的TNF-α,它对银屑病特别有效,11例
甲真菌病是引起甲病变的最常见原因,但银屑病、扁平苔藓、湿疹、甲外伤、外周血管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及老年人均可发生类似于甲真菌病样表现.长期以来甲真菌病的公认诊断标准是临床表现加至少一项真菌检查[甲真菌直接镜检(KOH)和(或)真菌培养阳性」.从以往研究资料中发现甲真菌培养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而目前尚缺乏可靠资料对直接镜检法的敏感性作出准确评价.随着新一代更有效的内用抗真菌药物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
长期应用各种药物,可使易感寻常痤疮患者的症状恶化或引起痤疮样皮疹。如果突然出现寻常痤疮或出现痤疮样皮疹,尤其在不是寻常痤疮好发的年龄或青年期的寻常痤疮加重,原则上均应考虑为药物所致的皮肤反应。很多药物可引起痤疮或痤疮样疹,如卤族、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雄激素)、异菸肼、巴比妥类、钾盐、抗?痫剂、四环素等。
患儿,女,14岁。由母婴传播而致的HIV感染者,在舌及龈部发生5个疼痛性溃疡(直径2mm~12mm)。口腔病变处细菌、分支杆菌、霉菌等培养,以及电镜检查病毒等均为阴性。
诸如多发性肌炎(PM)、包涵体性肌炎(IBM)和皮肌炎(DM)之类的炎症性肌病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在这类疾病患者中检测出多种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如抗肌球蛋白、肌红蛋白抗体及抗核抗体等,这些抗体并不能启动上述疾病的发病过程,而只有肌细胞表面抗原才可诱发肌细胞损伤,为此作者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l ELISA)检测炎症性肌病患者是否含有抗肌细胞特异的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
二苯莎草酮(diphencyprone,DPCP)是一种绝对的接触致敏药物。目前,外用DPCP治疗成人斑秃,其治愈率为20%~60%。由于该药的远期安全性尚未被熟知,故仅偶用于治疗儿童斑秃。作者报道运用DPCP治愈儿童斑秃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