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反思与现状
写作作为人类高级的心智活动之一,其实质是什么?言为心声,写作是人内心情感冲动与思想郁结的话语体现。写作应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心内有声,然后才是言之有法。心内有声关乎写作内容,即情感、思想;言之有法关乎写作技术。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人人都有写作潜质,因为人人都有情感冲动、思想意识的活动,只是情感有强弱之分、思想有高下之别而已;二是一个人能否写作要靠其写作技术来具体支撑。这就顺理成章地为我们提供了提高写作水平的两条路子:丰富自身的情感思想,训练写作技术。
这样看来,写作教学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似乎就对了,这并不是多么复杂的问题。
可看看我们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真的叫人啼笑皆非。教材编排中的作文教学点穴似地安排了几个点位,对学生来说是无章可循,对老师来说是不得要领。更可悲的是在高考得分压力的逼迫下,我们的中学教师致力于作文应试技术的研究,什么一三五七九法,什么三故事八段落结构,致力于寻找一剑封喉式的招数,贻害无穷。
当然,高中作文教学的确有自己的难处,高考的压力也的确客观存在,把这样的责任全归罪于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说也不全对,但我老觉得教育这项工作很大意义上说是个良心活,至少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两全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高中作文教学做一番思考。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区分实用写作和文学创作。高中作文教学主要是实用写作,至于文学创作那应该是属于提高等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偶尔为之。其实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创作是不可以教的,创造性行为本不可复制,再者高中语文教师群体似乎也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因为他们本身就毫无创作经验可言。
就实用写作而言,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求到一些规律的。就基本努力方向而言,应该说主要有五大方向,即兴趣激发、情感培养、思想提升、技术训练、材料积累。我们必须建立起立体的全方位的高中写作教育体系,把写作提高到关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活动本是人的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活动在于吸取的话,那么写作活动则重在建构。我们过去之所以失策,就在于我们一味地急功近利地抓住技术不放,而不及其余。
二、目标和体系
高中写作教学要走出歧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我们应该向何处去。过去我们的目标追求太低,老在谋求分数上打转(无论所谓的课程标准写得如何冠冕堂皇,中学教师实际是这样执行的),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以至趋于途穷。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有较为全面的目标体系:强烈的写作兴趣,丰富细腻的情感,趋近成人化的理性程度,熟练的写作技术,厚实的材料积累,缺一不可。
其实中学教学技术性还是比较重的,只要正确理解目标,知道向哪个方向去,接下来建构体系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应该说整个语文教学体系是没法严格区分开来的,阅读和写作、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等,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往往可以一举多得。高中写作教学常规体系应该由四大板块构成:一是以技术训练为主的写作课堂教学;二是自由写作为主的每周随笔训练;三是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情感与理性的提升;四是与课外阅读配套的语文材料积累。
1、写作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写作教学的主阵地,高中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技术训练主要应该在此完成。这就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编排来看,零星地选择了一些点,但很不成体系,难以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能力框架(我一直主张在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成体系的知识),蜻蜓点水,不得要领。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现状,设计适宜的体系。在内容上应该以教会学生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为主,即主要致力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至于其他如报告文学、小说等文学样式不应该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学有余力者选修是可以的。而且写作能力训练点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基础适时调整,不应该非常死板地固定于某些点上。二是时间保证。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所谓的语文不涨分的“大旗”下,各地大大违背部颁计划,压缩语文学科时间,语文教师则穷于应付,作文课形同虚设,仅有的一点时间用于应试训练还来不及,更无暇顾及语文教师的职业良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这似乎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我认为在时间紧缩的情况下,每周挤出一节课来搞写作还是勉强做得到的。我要强调的是写作课要常设,这是系统写作技术训练的保障。三是写作课堂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首先是以片段训练为主,分解目标,反复训练;其次是适当讲解示范,学生训练为主,一节作文课学生至少要写三个片段;再通过当堂交流评点等方式矫正反馈,收效会更好。
2、每周随笔。随笔是学生“我手写我心”的空间。对学生的要求定位首先要高,随笔就是其生命状态反思的常课,是其人生成长的见证。当学生对其有足够的认识的时候,写作也就变成了自觉的行为。为巩固随笔的地位,还应注意采取一定的配套措施。一是老师必须每周批改,评语以激励为主,从中选出优秀者加以展示;二是定期推出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做专题的思考研究,有话可说;三是批改形式可以适当变换,诸如学生互批、小组轮流批阅、一文多人批注、为他人的随笔写推荐词等,让学生乐在其中。
3、阅读教学中的情思培养。阅读和写作应该说是互逆的过程,只有高质量、大剂量地吸纳了,才可能有良好的输出。因而,重视阅读中的情感培养与理性提升是写作教学成功的基石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写作意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课上的写作训练有三种时机是我们最应该抓住的:一是引导学生在动情处把情感记录下来;二是在理性反思程度较高的时候,把理性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三是在感悟到别人写作技巧高妙的时候,趁着内心的冲动也来仿写一段。因而我的阅读课,学生是必须有一个写作本的,时不时地写点片段,收效颇佳。
4、写作素材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写作素材积累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思想,引导学生将人生社会大的问题,诸如人生的事业、爱情、亲情、爱好等,分门别类地搜集他人的意见看法,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二是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将古今中外的人与事归类整理,以备写作之需。高中阶段至少应比较深入地研究三到五个名人的人生经历,以求感悟自身。三是语言材料,经典名段、名句,包括诗词歌赋的积累,以利于丰富和美化自身的写作语言。
写作作为人类高级的心智活动之一,其实质是什么?言为心声,写作是人内心情感冲动与思想郁结的话语体现。写作应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心内有声,然后才是言之有法。心内有声关乎写作内容,即情感、思想;言之有法关乎写作技术。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人人都有写作潜质,因为人人都有情感冲动、思想意识的活动,只是情感有强弱之分、思想有高下之别而已;二是一个人能否写作要靠其写作技术来具体支撑。这就顺理成章地为我们提供了提高写作水平的两条路子:丰富自身的情感思想,训练写作技术。
这样看来,写作教学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似乎就对了,这并不是多么复杂的问题。
可看看我们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真的叫人啼笑皆非。教材编排中的作文教学点穴似地安排了几个点位,对学生来说是无章可循,对老师来说是不得要领。更可悲的是在高考得分压力的逼迫下,我们的中学教师致力于作文应试技术的研究,什么一三五七九法,什么三故事八段落结构,致力于寻找一剑封喉式的招数,贻害无穷。
当然,高中作文教学的确有自己的难处,高考的压力也的确客观存在,把这样的责任全归罪于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说也不全对,但我老觉得教育这项工作很大意义上说是个良心活,至少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两全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高中作文教学做一番思考。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区分实用写作和文学创作。高中作文教学主要是实用写作,至于文学创作那应该是属于提高等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偶尔为之。其实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创作是不可以教的,创造性行为本不可复制,再者高中语文教师群体似乎也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因为他们本身就毫无创作经验可言。
就实用写作而言,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求到一些规律的。就基本努力方向而言,应该说主要有五大方向,即兴趣激发、情感培养、思想提升、技术训练、材料积累。我们必须建立起立体的全方位的高中写作教育体系,把写作提高到关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活动本是人的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活动在于吸取的话,那么写作活动则重在建构。我们过去之所以失策,就在于我们一味地急功近利地抓住技术不放,而不及其余。
二、目标和体系
高中写作教学要走出歧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我们应该向何处去。过去我们的目标追求太低,老在谋求分数上打转(无论所谓的课程标准写得如何冠冕堂皇,中学教师实际是这样执行的),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以至趋于途穷。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有较为全面的目标体系:强烈的写作兴趣,丰富细腻的情感,趋近成人化的理性程度,熟练的写作技术,厚实的材料积累,缺一不可。
其实中学教学技术性还是比较重的,只要正确理解目标,知道向哪个方向去,接下来建构体系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应该说整个语文教学体系是没法严格区分开来的,阅读和写作、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等,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往往可以一举多得。高中写作教学常规体系应该由四大板块构成:一是以技术训练为主的写作课堂教学;二是自由写作为主的每周随笔训练;三是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情感与理性的提升;四是与课外阅读配套的语文材料积累。
1、写作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写作教学的主阵地,高中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技术训练主要应该在此完成。这就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编排来看,零星地选择了一些点,但很不成体系,难以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能力框架(我一直主张在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成体系的知识),蜻蜓点水,不得要领。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现状,设计适宜的体系。在内容上应该以教会学生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为主,即主要致力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至于其他如报告文学、小说等文学样式不应该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学有余力者选修是可以的。而且写作能力训练点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基础适时调整,不应该非常死板地固定于某些点上。二是时间保证。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所谓的语文不涨分的“大旗”下,各地大大违背部颁计划,压缩语文学科时间,语文教师则穷于应付,作文课形同虚设,仅有的一点时间用于应试训练还来不及,更无暇顾及语文教师的职业良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这似乎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我认为在时间紧缩的情况下,每周挤出一节课来搞写作还是勉强做得到的。我要强调的是写作课要常设,这是系统写作技术训练的保障。三是写作课堂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首先是以片段训练为主,分解目标,反复训练;其次是适当讲解示范,学生训练为主,一节作文课学生至少要写三个片段;再通过当堂交流评点等方式矫正反馈,收效会更好。
2、每周随笔。随笔是学生“我手写我心”的空间。对学生的要求定位首先要高,随笔就是其生命状态反思的常课,是其人生成长的见证。当学生对其有足够的认识的时候,写作也就变成了自觉的行为。为巩固随笔的地位,还应注意采取一定的配套措施。一是老师必须每周批改,评语以激励为主,从中选出优秀者加以展示;二是定期推出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做专题的思考研究,有话可说;三是批改形式可以适当变换,诸如学生互批、小组轮流批阅、一文多人批注、为他人的随笔写推荐词等,让学生乐在其中。
3、阅读教学中的情思培养。阅读和写作应该说是互逆的过程,只有高质量、大剂量地吸纳了,才可能有良好的输出。因而,重视阅读中的情感培养与理性提升是写作教学成功的基石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写作意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课上的写作训练有三种时机是我们最应该抓住的:一是引导学生在动情处把情感记录下来;二是在理性反思程度较高的时候,把理性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三是在感悟到别人写作技巧高妙的时候,趁着内心的冲动也来仿写一段。因而我的阅读课,学生是必须有一个写作本的,时不时地写点片段,收效颇佳。
4、写作素材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写作素材积累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思想,引导学生将人生社会大的问题,诸如人生的事业、爱情、亲情、爱好等,分门别类地搜集他人的意见看法,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二是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将古今中外的人与事归类整理,以备写作之需。高中阶段至少应比较深入地研究三到五个名人的人生经历,以求感悟自身。三是语言材料,经典名段、名句,包括诗词歌赋的积累,以利于丰富和美化自身的写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