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无奈的旅途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中叶直至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前往东南亚地区进行农耕、工矿、商贸等活动,历史上把这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称为“下南洋”。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构成了人口迁徙的三大主流。其中,“走西口”与“闯关东”是中国人口与文化的内部迁移,而“下南洋”则将中国人口迁移的足迹踏印至海外,开启了中国与世界接触的帷幕,丰富了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内容。
  
  绵长悠久的移民史
  
  中国民间习惯称呼的“南洋”,其地理概念是指东南亚这一广大区域,即今天的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地。华人迁居东南亚地区有着悠长久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翻阅《史记》、《汉书》等文献,早在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越南、泰国、缅甸等地有所来往。自西汉至唐代,中国民众或因使节来往,或迫于社会动乱,或为经商赴南洋诸国而后留居当地的情形已日见端倪,但受航海条件束缚,移民尚未形成规模,仅为迁徙之肇端。
  华人徙居东南亚各地形成潮流大致始于唐代中叶,伴随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日渐发达,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后,移居东南亚地区进行开发、经营的华人迅速增加。清人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描述其况:“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鹜,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至明后期,中国外迁人口广泛分布于南洋群岛。仅吕宋(今菲律宾)一地,来自闽粤的商贩已多达数万。明代流传谚语:“若要富,须往猫里务。”猫里务是吕宋附近一小岛,已然成为当时中国人海外淘金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至清康熙年间,赴吕宋、爪哇等南洋海岛从事贸易的人有如蜂攒蚁聚,清政府为防止国内粮、船外流,海盗及外人纠结为乱而危及社会秩序等情况发生,对与南洋贸易一概禁止。《大清律例》中载明:“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一切官吏及军民人等,有如私自出洋经商或移至外洋海岛者,应照交通反叛律处斩立决”。如此严刑酷律持续十余年之久,使南洋移民在这一时期明显减少,在历史上被称为“南洋海禁”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历史发生重要转折,亦掀起了中国人口大规模移民南洋的浪潮。自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一百多年间,受国内社会动荡、经济恶化的内力驱动及西方殖民者开发东南亚殖民地的强劲外力牵拉,“下南洋”发生了性质和形式上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华人“下南洋”活动历经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期的高潮阶段。1840年后,地主阶级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东商沿海地区耕地严重不足而人口增长又十分迅速,“闽粤沿海流民,则相率逃往南洋”,这是促使中国人口南下的内因。另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招 募劳工,甚至以拐、骗、掠、卖的卑劣手段贩运华人到南洋去,这是“下南洋”活动达到高峰的最主要原因,也决定了此时移居东南亚华侨的基本性质。西方殖民者将成千上万的华工挤塞进拥挤不堪的船只底层,贩运至南洋各地,到达目的地出售时向雇主签约,分期扣还身价。这些被视为牲畜一样的华工还被蔑称为“猪仔”。据相关人口调查资料统计,这一时期赴东南亚的仅契约华工就多达230余万人。
  第二阶段是民国建立伊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持续阶段。民国成立后,兵连祸结,动荡不断,自清末形成的“下南洋”人潮在规模上年甚一年,持续增加。在这一时期,契约华工迁移浪潮渐趋势微,自由移民逐渐兴起,主动迁移增加,被动迁移减少。另外由于之前大规模的人口外迁,使东南亚地区华人社会不断发展,因亲属或乡亲等关系而引起随眷及投亲靠友的迁移亦成潮流。再加之东南亚地区劳动力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华人迁移南洋地区的浪潮仍在持续。据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资料统计,中国人口迁入最多的东南亚国家为泰国、马来亚联邦、印度尼西亚三国。以泰国为例,1918年至1945年间,迁入华人约有180万人。
  
  无奈离走 自强他国
  
  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充满着辛酸和血泪。“南洋”在未得到开发之前,是气候温热、瘴气肆虐、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是“蛮荒之地”的代名词,面对凶险叵测的海洋,中国东南沿海居民为何以极大勇气漂洋过海到达南洋呢?下层贫民历来是大规模迁徙中的主流,“下南洋”活动也不例外。除被诱骗、劫掠至南洋而成为“苦力贸易”牺牲品的华工外,大多数的自发移民都是由于经济困难,为谋求生路、获取生存资源而被迫背井离乡。
  在性别年龄上,早期“下南洋”的华人主要是16~40岁之间的青壮年男性,后期有少数移民为女性随眷及亲友。在职业构成上,“下南洋”的华人大多为无业游民、农民、手工业者及小商贩。在移民来源地方面,近代东南亚的华人迁徙者以福建、广东两省居多,占90%左右。以籍贯来划分,在东南亚华侨社会形成了福建人、广东人、潮州人、海南人及客家人五大集团。在迁移动机方面,最初的“下南洋”为偶然的自发迁移行为,而清末民国时期,增加了军事劳务移民及占大多数的契约华工等大规模的被动移民行为。
  “下南洋”的中国人原本多为下层劳动人民,在异地他乡忍受孤寂与凄苦,依靠经年勤俭力作,积蓄不菲,发家致富以至成为殷商者不在少数,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异国生活。
  南洋华侨不仅改造着自己的生活,也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考察东南亚近代历史,各地港口、铁路、公路、工厂、矿山以及香料、橡胶、可可等种植园内,到处都有为数众多的华人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所作出的伟大贡献。20世纪初,驻马来亚的英国殖民地官员泼赛尔曾说:“假如没有中国人,就不会有现代的马来亚”。
  
  文化南移 情系祖国
  
  华人“下南洋”活动推动了中国文化向南洋地区的传播,发挥出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东南亚诸国的语言文字中出现许多外来语或借用词。如在菲律宾语言中,他加禄语词汇中约有2%可能来自汉语;印度尼西亚的日常生活和商业用语中可以找到大量汉语借用词;马来语中,据《马来大词典》校明的汉语词源统计,汉语借用词达279个……如此凡例,不胜枚举。
  东南亚地区的饮食、服饰也体现出华人的深刻影响。在饮食方面,许多地区的主食、配菜以及所用炊具和餐具都是中国式的。在菲律宾,许多蔬菜都使用中国名称,如“动考”即筒篙,“培菜”即小白菜,“金菜”即芹菜;在服饰方面,中国丝绸及棉布制成的中国式服装颇受欢迎。
  “下南洋”的华人受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乡土意识浓厚,身在南洋,心在中国,与祖籍地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这些心态意识演变为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经济实力的增强,东南亚华侨开始对中国大陆进行投资,且规模不断扩大。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他们还体现出了空前高涨的政治热情,不仅捐款、捐物,还积极参与和投入到爱国运动中。
  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既是一部血泪史又是一部创业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无数的华人以其勤劳、节俭、智慧的优良美德,用泪水与汗水在近代世界历史篇章中闪耀出灿烂的光辉。(文章代码:100931)
其他文献
奇奇和别的小猪不一样,别的小猪用四只脚稳稳地走路,奇奇只用两只前脚走路,两只后脚举在空中,样子又有趣又滑稽。  奇奇倒立着走路,许多东西看起来都不一样。  树是倒的。  房子是倒的。  长颈鹿举着四只脚走路。  小鸟举着两只脚飞。  乌龟用背爬着走。  这时候奇奇还想:一定是地球不小心翻了个身,却再也翻不过来了。  奇奇倒立着走到哪儿,哪儿的小动物都好奇地跟着学。可是大家都学不像,还尽出事。  狗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条件是物质变化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物质的性质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而有些反应还必须控制一定的条件,甚至同一实验控制的条件不同反应的过程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任何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所谓反馈,就是把一些不精确的、不适宜的反应调整为精确的反应。可见反馈所起的作
刘邓发起鲁西南战役1947年6月30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主力第1、第2、第3、第6纵队在东起张秋镇(今山东省阳谷县以东20千米处)西至临濮集(今山东省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在其过剩资本大量增加、美、日、欧贸易摩擦愈益频繁和激化、日元大幅升值的情况下,改变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由沿袭已久的“贸易立国”转向“海外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放眼现
朗读是在认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准确而连贯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活动。朗读也是我们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功夫,随着社会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实验教师,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方法,立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