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初中的时候,借住在校外,一住就住了三年。
借住的这家人姓周,是我家一个拐弯抹角的亲戚。周家平日里只有老夫妻俩,我叫他们周爹周奶,他们的子女都在城里上班。
那时学校伙食很差。早晚都是稀饭、馒头,稀饭能照出人的影子,馒头是发黄的,那是因为碱放多了。
中午的米饭,是自己把饭盒里的米淘好,加点水,放在食堂笼子里蒸。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了,大伙儿便一窝蜂拥进食堂,去找自己的饭盒。饭盒找到了,端回教室,又有每天当值的两个男同学把盛菜的木桶抬到教室,其中一个拿着长柄勺子给大家分菜,他跟哪个同学关系好,就多分些菜给他。
一星期,只能吃到一顿肉。还不过是一大桶汤,上面漂着十几二十片肉。桶旁挤满了同学,个个把饭盒伸过去。眼看桶里没几片肉了,脸皮厚的同学可就顾不得了,拿着自己的饭盒直接朝木桶里迅速舀去,捞着了肉片,便走到旁边美滋滋地吃起来。
当然,这样一来,最吃亏的往往是女同学,她们谁都不好意思抢,于是轮到她们,也就只能用菜汤泡米饭了。
我也不愿意抢,为此,我经常吃不饱。一天晚上,我上晚自习回来,推开了前屋的大门,就看见周奶坐在凳子上,她抬头对我说:“锅里有饼,你去吃。”说完,她径自回后屋休息了。
我就走去厨房。那时,灶上的锅盖是木头的,分成两半,合起来,恰成一个圆。我摸摸锅盖,还是温热的。揭开锅盖,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见了锅里放着的馏冽子,还有上面的两块饼。
馏冽子是什么呢?这是方言。我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晓得它有一个书面用语:箅子。周奶家的馏冽子,是竹子做成的。把竹子劈成片,竖七八根、横两根,在竹片与竹片之间,皆留有一指宽的间隙,这样扣接起来,就是一个馏冽子了。馏冽子的宽度,要比锅口略小,比锅底略大,正正好架在锅里面,不上不下,把锅分成上下两个部分。等到烧饭时,锅底添了水,不能漫过馏冽子,灶膛里的火把水烧热了、煮滚了,水蒸气一上来,就把馏冽子上面搁着的馒头啊、饼啊给蒸热乎了。
我拿起一块饼,还稍微有点热,但不烫手,软软的。我咬了一口,是酸菜饼。酸菜里面加了切碎了的油渣,嚼了一口,可真香呀!我一口气将两块酸菜饼都吃了,心里十分感激周奶。
隔了兩天,周奶问:“锅里的饼,你怎么没吃?”我这才知道,她又在锅里为我留了饼。打那以后,每天夜里晚自习回来,我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看锅里有没有留吃的给我。一个星期里头总有三四天,我能在馏冽子上看见周奶特意留给我的各种吃的。酸菜饼、白菜饼、糖饼、菜饼……有时候还会是饺子、肉包子。
后来我初中毕业了,离开了那里。直到我工作了,我一直没有去过那里。再后来,周爹周奶都去世了,而我也成了家,有了孩子,这才常常想起他们。
一想起周爹周奶,那竹编的馏冽子就会跑到我眼前。在馏冽子上,还有两块热腾腾、软乎乎的饼,是周奶特意留给我吃的。
周爹周奶,用他们朴实的为人,让我明白了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别人要有温情。
李操,作家,多篇作品在《芳草》《雨花》《少年文艺》《当代小说》等刊物发表。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盐若失了味》、长篇童话《塔格斯·冰火之战》(合著)等。话剧《盐若失了味》入围2019年第十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作品《水蜡烛》《老余和小余》《第三个火枪手》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奖。
借住的这家人姓周,是我家一个拐弯抹角的亲戚。周家平日里只有老夫妻俩,我叫他们周爹周奶,他们的子女都在城里上班。
那时学校伙食很差。早晚都是稀饭、馒头,稀饭能照出人的影子,馒头是发黄的,那是因为碱放多了。
中午的米饭,是自己把饭盒里的米淘好,加点水,放在食堂笼子里蒸。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了,大伙儿便一窝蜂拥进食堂,去找自己的饭盒。饭盒找到了,端回教室,又有每天当值的两个男同学把盛菜的木桶抬到教室,其中一个拿着长柄勺子给大家分菜,他跟哪个同学关系好,就多分些菜给他。
一星期,只能吃到一顿肉。还不过是一大桶汤,上面漂着十几二十片肉。桶旁挤满了同学,个个把饭盒伸过去。眼看桶里没几片肉了,脸皮厚的同学可就顾不得了,拿着自己的饭盒直接朝木桶里迅速舀去,捞着了肉片,便走到旁边美滋滋地吃起来。
当然,这样一来,最吃亏的往往是女同学,她们谁都不好意思抢,于是轮到她们,也就只能用菜汤泡米饭了。
我也不愿意抢,为此,我经常吃不饱。一天晚上,我上晚自习回来,推开了前屋的大门,就看见周奶坐在凳子上,她抬头对我说:“锅里有饼,你去吃。”说完,她径自回后屋休息了。
我就走去厨房。那时,灶上的锅盖是木头的,分成两半,合起来,恰成一个圆。我摸摸锅盖,还是温热的。揭开锅盖,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见了锅里放着的馏冽子,还有上面的两块饼。
馏冽子是什么呢?这是方言。我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晓得它有一个书面用语:箅子。周奶家的馏冽子,是竹子做成的。把竹子劈成片,竖七八根、横两根,在竹片与竹片之间,皆留有一指宽的间隙,这样扣接起来,就是一个馏冽子了。馏冽子的宽度,要比锅口略小,比锅底略大,正正好架在锅里面,不上不下,把锅分成上下两个部分。等到烧饭时,锅底添了水,不能漫过馏冽子,灶膛里的火把水烧热了、煮滚了,水蒸气一上来,就把馏冽子上面搁着的馒头啊、饼啊给蒸热乎了。
我拿起一块饼,还稍微有点热,但不烫手,软软的。我咬了一口,是酸菜饼。酸菜里面加了切碎了的油渣,嚼了一口,可真香呀!我一口气将两块酸菜饼都吃了,心里十分感激周奶。
隔了兩天,周奶问:“锅里的饼,你怎么没吃?”我这才知道,她又在锅里为我留了饼。打那以后,每天夜里晚自习回来,我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看锅里有没有留吃的给我。一个星期里头总有三四天,我能在馏冽子上看见周奶特意留给我的各种吃的。酸菜饼、白菜饼、糖饼、菜饼……有时候还会是饺子、肉包子。
后来我初中毕业了,离开了那里。直到我工作了,我一直没有去过那里。再后来,周爹周奶都去世了,而我也成了家,有了孩子,这才常常想起他们。
一想起周爹周奶,那竹编的馏冽子就会跑到我眼前。在馏冽子上,还有两块热腾腾、软乎乎的饼,是周奶特意留给我吃的。
周爹周奶,用他们朴实的为人,让我明白了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别人要有温情。
李操,作家,多篇作品在《芳草》《雨花》《少年文艺》《当代小说》等刊物发表。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盐若失了味》、长篇童话《塔格斯·冰火之战》(合著)等。话剧《盐若失了味》入围2019年第十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作品《水蜡烛》《老余和小余》《第三个火枪手》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