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本文从市场需求和社会实际出发,以作者所在的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论述了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块化
一、综述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在新形式下要有超前的意识预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人才需求,从“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战略眼光步属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具有国际经验人才培养计划,满足中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对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秀产业工人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匹配,我们应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中改革,强调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再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的关键因素,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它将对高本、本硕课程衔接提供借鉴。它的顺利实施,将影响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
二、问卷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一)调查的目的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解是中职毕业生可以直接上高职(或高职学校直接招收中职毕业生)。课程衔接是西部地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课程衔接应与人才素质对应,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只有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体制等方面相互承接和渗透,才能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调查的内容与问卷的设计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突出问题,同时,也为了今后我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优化,特此作了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问卷: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均为两年制的学生。
2、结合现在所学的内容,高职所学的课程与中职所学的课程重合率(重复率)。
3、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在课程上是否有已在中职学过的课程?
(有,请列举课程名称说明) (没有,跳过这题)
4、您认为现在所学的哪些课程应该在中职学?
5、您认为在中职的学习主要培养了您在什么方面的技能?学到些什么?
6、您认为中职、高职的不同点在哪里?需要高职加强什么?
7、您觉得高职的学习应该增加哪些课程?
8、您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要求?
9、您希望通过高职的学习达到什么目标?
10、您对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或设想?
11、请问您对我院的中高职衔接有何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的汇总
1、通过对我院两年制的10个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42份,回收463份,回收率85.4%。具体调查的专业、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及回收率情况见表1:
2、结合现在所学的内容,高职所学的课程与中职所学的课程重合率(重复率),见表2:
3、其中60%的学生表示一些基础课程应在中职阶段学习,如: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4、对于中职与高职的区别: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中职阶段的学习课程安排比较多,高职阶段课程较少,而且高职阶段的课程安排不够灵活,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在中职学校学习的时候多。
5、对我院的中高职衔接有何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专业性的实操训练和提高教学教具的配备数量和质量。
四、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分析
如今中职与高职比例失调,“对口招生”方式的不适应,“普高热”的冲击,人才市场的高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职教事业健康发展。
1、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问题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
2、课程设置大多以学科为中心,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培养目标不清晰,文化基础课脱节,理论和实践培养不匹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建议
1、中高职合作院校应加强沟通,在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探讨,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径,既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2、通过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标准,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专项的职业技能训练,夯实操作性的能力基础,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3、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解决经费不足与职业教育高成本的矛盾;解决普通高中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矛盾,职业学校的规模普遍不大与职业教育资源提高效益的矛盾。
五、结语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以模块化课程入手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体系培养,为学生提升提供空间,能使中职毕业生拥有接受高一层教育的机遇,为高职教育提供理想生源,从而不断健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3]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4]王技德.甘肃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8).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块化
一、综述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在新形式下要有超前的意识预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人才需求,从“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战略眼光步属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具有国际经验人才培养计划,满足中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对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秀产业工人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匹配,我们应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中改革,强调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再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的关键因素,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它将对高本、本硕课程衔接提供借鉴。它的顺利实施,将影响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
二、问卷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一)调查的目的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解是中职毕业生可以直接上高职(或高职学校直接招收中职毕业生)。课程衔接是西部地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课程衔接应与人才素质对应,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只有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体制等方面相互承接和渗透,才能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调查的内容与问卷的设计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突出问题,同时,也为了今后我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优化,特此作了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问卷: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均为两年制的学生。
2、结合现在所学的内容,高职所学的课程与中职所学的课程重合率(重复率)。
3、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在课程上是否有已在中职学过的课程?
(有,请列举课程名称说明) (没有,跳过这题)
4、您认为现在所学的哪些课程应该在中职学?
5、您认为在中职的学习主要培养了您在什么方面的技能?学到些什么?
6、您认为中职、高职的不同点在哪里?需要高职加强什么?
7、您觉得高职的学习应该增加哪些课程?
8、您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要求?
9、您希望通过高职的学习达到什么目标?
10、您对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或设想?
11、请问您对我院的中高职衔接有何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的汇总
1、通过对我院两年制的10个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42份,回收463份,回收率85.4%。具体调查的专业、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及回收率情况见表1:
2、结合现在所学的内容,高职所学的课程与中职所学的课程重合率(重复率),见表2:
3、其中60%的学生表示一些基础课程应在中职阶段学习,如: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4、对于中职与高职的区别: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中职阶段的学习课程安排比较多,高职阶段课程较少,而且高职阶段的课程安排不够灵活,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在中职学校学习的时候多。
5、对我院的中高职衔接有何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专业性的实操训练和提高教学教具的配备数量和质量。
四、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分析
如今中职与高职比例失调,“对口招生”方式的不适应,“普高热”的冲击,人才市场的高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职教事业健康发展。
1、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问题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
2、课程设置大多以学科为中心,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培养目标不清晰,文化基础课脱节,理论和实践培养不匹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建议
1、中高职合作院校应加强沟通,在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探讨,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径,既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2、通过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标准,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专项的职业技能训练,夯实操作性的能力基础,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3、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解决经费不足与职业教育高成本的矛盾;解决普通高中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矛盾,职业学校的规模普遍不大与职业教育资源提高效益的矛盾。
五、结语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以模块化课程入手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体系培养,为学生提升提供空间,能使中职毕业生拥有接受高一层教育的机遇,为高职教育提供理想生源,从而不断健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3]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4]王技德.甘肃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