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9538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理应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目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其路径选择,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全面培养其生态文明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呈现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以及网络调查法。网络填写有效问卷215份,发放纸质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67份,一共收集了382份有效数据。在调查的过程中,本次调查问卷共18个题目,大四学生占总体比例的5.88%大一学生占24.37%的比例,大三学生占总体比例的29.41%,大二学生占40.34%的比例,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1.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针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远远比经济建设更重要,但当提及到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只有23.73%的人回答正确,33.05%的人选择了其他选项,43.22%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回答错误的人和不知道的人共占76.27%,达到了半数以上。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虽然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真正了解其有关知识的同学寥寥无几,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知识面不够广泛。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生态问题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大学前的教育,在大学时期所受到的生态知识方面的学习微乎其微。
  2.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现状的关注程度。针对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现状的关注程度调查,我们可以发现82.35%的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的关系十分密切,7.56%的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无关,还有10.08%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其中的关系。针对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如何,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同学都觉得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处于一般状态,但还有3.3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较弱。
  3.大学生生活中与环境有关的个人行为状况。针对大学生生活中与环境有关的个人行为状况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些关于生活与环境相关中的細节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个人行为还是比较好的,环保意识也是比较强烈的,如51,26%的学生一个人在寝室时会选择开台灯或一盏灯,44.54%的学生会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87.29%的学生在丢垃圾而周围没有垃圾桶时会选择先拿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但也有4.24%的同学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认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51.7%的学生不能够及时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很大。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原因分析
  1.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简称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当今社会,无道德标准、无理想追求、贬抑真善美等不良社会风气成为时尚。在社会风气影响下,部分社会成员的行为也偏离了生态文明的主流方向,这对大学生来说,在思想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家都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当这种不文明的社会风气传播到校园中时,大学生们就会去追求所谓的“主流”而忽视了真正的主流,形成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他们无关的观念,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只是形式上的培育。
  2.学校教育的缺乏。学校教育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当前高校的教育重点仍然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对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教育还是通过一些通识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概来进行,而且教育的内容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浅层次上,教育的手段也是灌输式的教育,未能理论联系实践。长此以往,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要保护环境,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时又成了一个难题。因此,形成了大学生理论程度高、行为与理论不相适应的现状。
  3.家庭教育和观念的根深蒂固。美国人泰曼·约翰逊曾经说过“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庭造就失败的孩子”,体现出家庭教育是人的第一课堂。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继承而不是选择创新,部分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也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进程相对缓慢,效果也不显著。孩子在成长中会不经意地模仿父母的不良习惯,生活上的小细节也会无时无刻引导着孩子,孩子各方面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以至于在孩子长大后想要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变得十分困难。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1.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空间内师生共同营造及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师生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之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的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规章制度,如对乱抛垃圾、乱吐痰等行为进行处罚;辅导员以及老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在班级、学院内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同时,学生自身可以利用网络、校园公众号、广播、微信等平台,介绍目前的环境现状以及产生的环境问题,使大学生唤起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2.发挥校学生会及其相关组织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活动中,学生会是组织活动开展的主体,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学生会和其他校园组织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活动,例如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保护母亲河日、世界无烟日等节日可以通过有奖问答、演讲比赛、话剧表演、志愿活动等活动来普及大家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还可以通过塑料瓶兑换盆栽、以环保积分换取礼物的方式推广生态文明,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园环保志愿队可以在学校内进行捡垃圾、回收旧电池、在食堂内张贴环保漫画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队列中来,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环保的乐趣。
  3.构建新闻媒体在学校的宣传机制。提起新闻媒介,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宣传效用,所以,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大学中的广播、校园公众号等平台,可以积极宣传一些小知识,广播台可以在课间时间转播LavaRadio-最好的环境音乐电台。其次,学生们可以创建本校的环境贴吧,大家可以就自己的建议自由阐述,也可以利用QQ、微信组建群聊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自觉反思,增强自我的环保意识。在食堂内,可以将电视频道调至中国环境频道,让同学们了解环境问题,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孙耀胜,崔成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路径探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陈军绘.“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
  [3]王笑禹.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青岛科技大学,2010.
  [4]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
  [5]李春光,权玉平.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的高校环保社团作用与责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
  作者简介:周虹宏(1996—)女,江苏盐城人,宿迁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4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廉洁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廉洁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以及廉洁文化建设的个体功能等方面,并从“防、学、管、渗、实”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五字经”体现方式。  关键词:廉洁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五字经”  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内法规和各项管理规定,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及反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尤其是在各级高等教育机构,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工作的重点。各级高校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当代大学生,使其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搞创新,以推动我国的各项知识、技术和制度的改革和进步。当然,当前我省高校在创新创业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改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创新创业 激励机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教育之根,校本教研是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新旧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是建构新型教育文化的过程,也意味着中国课程的范式转型。  关键词:校本教研 教师文化  一、阐述校本教研与教师文化的关系  教师文化研究是改变了对教师从专业知识、专业行为、专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条块分析的研究模式,深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对教师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行考察的研究范式。而在我国,“校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设计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多的与实际案例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案例设计 建议  一、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贯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要想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就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发展道路,在企业的支持下逐步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从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入手,对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近些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初步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成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是为社会培养出能够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就业需求的会计技术实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急需完善教学质量,这是技工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对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质量
期刊
摘 要: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是一种“教学—研究—培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过程。校本研修是一种新兴校本培训方式,是基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校本研修近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校本研修的内涵,校本研修的实施途径,校本研修的意义以及校本研修的存在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校 教师专业化 校本研修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  “校本”以专家的
期刊
摘 要:学生注意力的提升是衡量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X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通过对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考核到课程评价整个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论述,提出提升民办院校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结合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特点,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关键词:注意力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形势下呈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党在承担着历史重任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时代考验。只有不断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党在国家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从我国的党性教育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首先是拨乱反正并走向正规的教育阶段,其次是进行教育的制度性规范阶段,再次是注重科学化的水平提升阶段,最后是新时期的党性及理论教育规划阶段。从几个阶段的
期刊
摘 要: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依据建構主义理论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中采取课前专题演讲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专题演讲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工商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人员招聘与测评》、《员工培训》、《绩效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