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要做到课堂学习高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让预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是基石。学生在有效预习过程中认识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学会课前预习方法,在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导引下,通过课堂上教师巧妙检查预习、激发兴趣,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学生在充分预习中,拥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形成了学习技能,能够探究新的科学领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达到真正的课堂高效。
  关键词:有效预习;课堂高效;自主学习;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79-02
  新课程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深入,长期沿用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对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要求。要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应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加以调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达到课堂学习的高效。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不可忽视,它是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率的基础。能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收获能不能丰厚,都和学生课前预习是不是充分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充分有效的预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一、课前充分预习才能上好课
  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真正能随着课上教学内容进入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学生在没来得及思考形成自己的东西情况下,个别同学的答案就宣布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养成了惰性,课上就是坐等结果,从不思考,不参加探讨,甚至有的学生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高效课堂无从谈起。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对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大脑思维进入不了所学内容,也就跟不上趟。
  古人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俗话说:“吃人嚼剩下的馍不甜”。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叶先生之所以重视强调做好预习,是因为预习能够让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积极思考,预习中学生积极动手“开动脑筋”,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搜集资料查阅能力,提高了独立自学能力。同时,学生预习中弄明白了学习内容中的一部分,不明白的内容学生心中有数,留作课上解决。这就好比战前做好了准备,那就会战场获胜,收获颇丰。
  二、怎样实现课前充分预习有效
  (一)指导学会课前预习
  学生预习没效果,从本质上看是因为没有好的预习方法,预习只是敷衍走过场。那么教师如何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使学生明确预习目的,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呢?
  1.教会标注自然段。教授小学生预习课文时,让他们用数字在每个自然段前标号。这个简单的标号举动,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率。首先,它能让学生对预习的课文有一个感性的、基本的认识,对课文的布局有个大概了解,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便于师生教与学的沟通,便于师生语言表达互动。
  2.教会标注生字、生词。教授小学生预习时,用个人熟悉使用的“简单符号”圈出课文中不懂的字词,注意符号简单明了,自己使用方便顺畅,也可以全班统一符号课上交流方便。这样可以在上课学习的时候,重点明了,解开难点,深刻理解和记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预习,不仅标注生字、生词的读音,还要标注它们的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获得课前预习的好效果。
  3.教会朗读方法。预习时,教授学生自己正确、流利地把课文朗读出来,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直到正确流利为止。小学高年级课文非常适合学生朗读,读起来比较上口,容易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所读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进入描绘的意境。
  4.教会找疑点难点。学生朗读课文后,边读边想,用“?”标注文中有疑问、不明白的地方。课堂上把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加深理解;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探讨,多方位的思考,创新思维。长时间坚持,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养成了,预习的效率也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
  5.教会查阅资料方法。教授学生借助工具书、网络或其他的方法,查文中的生字词、疑问及背景资料。这会使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内涵,预习效率更高,为课堂学习高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下功夫编写预习提纲
  具有高质量预习提纲才能提高预习效果。教师需下功夫编写预习提纲。我认为编写应做到:(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练习;(2)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抓住教学重点难点;(3)依据学生实际,难易程度适当,可望可及。
  譬如,教授低年级《火烧云》,我们编写课前预习:(1)借助拼音认读课后1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你写哪些字遇到困难?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2)在课文中找出描绘“火烧云”的几幅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注意色彩词“茄子紫”、“金灿灿”等,并搜集有关“火烧云”的图文资料或视频资料。(3)你对文中的“火烧云”有什么感觉?
  高年级学生学习《养花》,可编写如下预习内容:(1)认读“循、秉、秧”生字,掌握“循、昙、秉、秧、砸”生字。(2)联系课文,理解“计较”、“门道”、“自生自灭”等词语,弄懂课后八个词的意思。(3)课文要表达什么中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达的?(4)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小学六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片面孤立,考虑不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在阅读中理解枝枝杈杈,抓不住重点,不能深入。我们要有意识安排学生预习,逐渐理解体会文章中字、词、句、段、篇与中心内容的联系。
  比如,学生早已熟悉的英雄故事《我的战友邱少云》。怎样激起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布置如下预习:课文中用了“纹丝不动”一词,哪个句子中用了这个词,在文中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纹丝不动”?“纹丝不动”表现出邱少云的什么精神?学生按照有联系的预习问题读课文,围绕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探求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邱少云的棉衣被火烧着了,他没有挪动;邱少云被烈火整个儿包住,他仍旧不动一下;他被烈火整整烧了半个多小时,仍旧没有丝毫挪动,不发一声呻吟,直到牺牲生命。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顽强意志得到了充分展现,让大家体会到了邱少云为整个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就会感悟到某个关键词对表达中心思想的用途,“牵一词而动全文”,从而了解字、词、句、篇与中心内容及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将相和》一课布置预习,可以有如下要求:这篇课文介绍了几个小故事?前两个故事介绍谁的什么事?文章为什么以“将相和”为题?学生们经过细心默读思考,明白了前两个故事是写蔺相如的职位反而比廉颇高,因此文章故事不能前后颠倒次序。从而看出,三个小故事既是独立的,又有着内在有机的联系。
  《秋天的怀念》一课教学要求: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根据这一重点要求设计下列预习:(1)认读“瘫”、“痪”等生字,掌握“侍”、“捶”等生字。理解“瘫痪”、“憔悴”等词语的意思。(2)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找出文中对母亲的相关描写,默读课文,想想文中母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4)从盛开的菊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明白究竟应该怎样好好活了吗?(5)课文中母亲的话没有说完,假如你是那位母亲还有哪些话要说?预习作业,要紧绕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灵活多变检查预习
  大多检查预习,常常是教师出示提出的预习问题,逐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但久而久之,学生熟知了教师的检查方法,就十分乏味,不感兴趣了。针对学生特点,我们要经常变换检查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穷人》、《草船借箭》等课文时,我一改往常的做法。一开课就请学生根据各自预习所获,自愿结组来表演文中的片段,看看哪一组深入理解了内容,把握表演到位。预习充分的学生表演的自然逼真、流畅,受到大家的好评。这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很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氛围中。
  (四)请家长加入到预习中来
  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家庭教育很重要无人能代。教师留家庭预习作业,家长更方便加入小学生的预习。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利用网络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及影像资料等。家长可查看孩子的预习成果,有能力的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对孩子做出适当的导引。而且家长及时对良好的习惯和方法进行鼓励,提高孩子预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之,我们把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重视起来,就能使预习更具有效性,让预习成为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高效;同时学生预习形成学习技能,能够探究新的科学领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达到真正的高效。学生有效预习中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思考、工作。因此,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是语文课堂高效的基石。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培养学生的预习高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振有,陶月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2]于田,于一兵,葛中华.小学教材完全解读新课标(冀教)[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3]陈永梅.小学创新一点通语文冀教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2013年四川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生素质训练》在教改中基于职教特点提炼出的“练—学—思—拓”的能力训练模式,丰富目前职教理念“做中学,学中做”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练中学,学中练”,也要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思考,更应强调对所学内容的拓展,即迁移和运用,将所练和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并将之链接应用到目前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练—学—思—
摘要:目前高校定位问题是高等教育界普遍讨论的热门问题之一,许多高校决策层耗费不少精力去思索本校的定位,希望有清晰的思路能尽快厘清定位问题使得高等学校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本文以体育职业学院为例,试以市场竞争的视角为高校定位探索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定位;竞争定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06-02  近十年
摘要:基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化工与制药专业省级省内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国家级国内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项目培训任务,对“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依托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该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整合校内外优质培训师资资源,结合化工与制药专业特点,在培训方案的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技能训练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专业发展历程。当前,各个国家都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颁布与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专家型教师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培养专家型教师已成为教育领域内部发展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切入点,通过对英、美、澳三国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解读,概述国外专家型教师的特点,为我国专家型教师专业发
摘要:根据Kerman的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和Hinshaw的学生专业角色适应理论以及认知的内在逻辑顺序,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过程与专业角色适应可分为“专业认知、专业提升、专业运用”三个阶段以及理想期、波动期、角色识别和角色模仿四个时期。针对大学生在三个阶段与四个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探讨如何把握内在规律,从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入手,逐步引导、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并最终内化为自我价值,实现由专业到职业
摘要:高校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树立“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意识,努力在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体制中寻求突破,提高学校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环节的基础工作,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强国有资产的精细
摘要:本文从高校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归属、新时期宏观政策解读以及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模式,分析得出当前农业水利工程的学科归属并不利于专业发展,新时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以三峡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高校;新时期;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
摘要: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专业人才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论文主要通过对选取的湖南省内几所高校的旅游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在相关利益者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期提出一些合理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摘要:动物性食品加工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对巩固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研究型大学无不把大学生的科研实验活动纳入整体的课程体系,成为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本文描述了动物性食品加工课程的现状,论述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存在问题
摘要:专业群建设已经开展数年,实践证明这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的建设实践,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从专业群的管理运行体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建设以及评价体系与标准的确立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专业群构建基本路径,以指导和促进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