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短跑是人体肌肉工作强度极大的项目之一。在赛前,由于主客观上的原因,容易引起运动员的心理变化,而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不成比赛任务的。
目前少年运动员年龄大约在13~18岁,他们心理活动正处在不断变化的阶段,或者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这一年龄阶段形成的。因此,培养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为今后的高级训练打好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10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谈几点看法。
2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该运动员首次参加规模较大的比赛,对新的环境不适应。
2)教练员对该项比赛的成绩要求过高,或者有的运动员的亲属或亲戚朋友来观看比赛,使运动员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3)对方实力与自己相近或略高与自己,并对他们近期的训练情况不太了解,怕输给他们,取胜信心不足。
4)比赛前一段时间训练水平下降,过度疲劳,或近期训练不得法,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无数,以及在患病或受伤时参加比赛。
5)教练员没有做好赛前情况分析,赛前没有帮助运动员妥善处理解决一些运动员无法解决的问题。
6)比赛服装比别人差也会引起运动员赛前不良的状态,这是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还没有成熟的关系。运动员往往只凭一个人的外貌和服装好坏来评定运动水平。
7)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虽然不能代替技术和战术,但意志品质是技术和战术在困难的条件下得到正常发挥的心理条件。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比赛中可变被动为主动,变阻力为动力。意志薄弱的运动员遇到新环境或对手较强的情况,往往沉不住气,容易灰心丧气,情绪低落,正常技术和战术不能发挥。笔者曾带的两名运动员心理素质有明显差异,一名赛前情绪较稳定,拼劲足,不管对方强弱总能正常发挥;而另一名运动员,在赛前得知自己在该次比赛中将会遇到强手时,就表现出不取拼搏,缺乏取胜信心的状态。这两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差不多,年龄也相仿,但在市区的级比赛中一名往往输给另一名。可见,意志确实其比赛中获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常见的短跑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3.1 专门训练法
针对比赛场地、比赛气候条件、运动员的心理特点而进行的一种专门训练方法:1)安排具有比赛性质的训练课,使运动员在接近现实比赛的条件下进行训练;2)利用他们求知欲较强的心理特点,在日常训练中传授心理学的知识;3)培养他们分析、观察比赛情况,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4)培养他们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赛前活动的能力。
3.2 临场指导分析法
1)观察分析法。当临场发现运动员有心理障碍的表现时,教练应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仔细询问调查,及时弄清原因,然后帮助分析,提高赛前情绪。
2)观察诱导法。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往往表现在行动上,教练一旦发现别急于责备,而应稳重行事,用胸有成竹的态度去感染他们出色地完成比赛任务。
3)自我暗示法。借助一些鼓励性的词语,通过默念等模式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如赛前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可边想边默念:我的心情很好、我对参加竞赛很有信心、我的四肢很有力、我一定超过自己从前最好成绩。通过积极的暗示会产生一股无形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振奋精神。
4)注意力转移法。采用某种能吸引运动员注意力的活动来填充赛前那一段时间,避开赛前紧张气氛。如看画报、跳舞等,把运动员的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但能使自己的心情舒畅的事情上,从而使运动员忘却那些令人烦恼的不良诱导的刺激。
5)音乐调解法。通过音乐来调解运动员的心理,不但能转移过度兴奋运动员在赛前焦虑的心情,又能提高信心不足的参赛意识。对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听交响乐、迪斯科等节奏感强的、振奋精神的音乐;对求胜心切、过分兴奋的运动员听抒情节奏缓慢柔美的音乐。
总之,在青少年成长发育时期如果只重视身体素质发展而忽略其心理素质训练,将影响青少年今后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对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经验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在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心理素质训练,这样才能为今后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体校)
短跑是人体肌肉工作强度极大的项目之一。在赛前,由于主客观上的原因,容易引起运动员的心理变化,而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不成比赛任务的。
目前少年运动员年龄大约在13~18岁,他们心理活动正处在不断变化的阶段,或者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这一年龄阶段形成的。因此,培养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为今后的高级训练打好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10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谈几点看法。
2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该运动员首次参加规模较大的比赛,对新的环境不适应。
2)教练员对该项比赛的成绩要求过高,或者有的运动员的亲属或亲戚朋友来观看比赛,使运动员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3)对方实力与自己相近或略高与自己,并对他们近期的训练情况不太了解,怕输给他们,取胜信心不足。
4)比赛前一段时间训练水平下降,过度疲劳,或近期训练不得法,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无数,以及在患病或受伤时参加比赛。
5)教练员没有做好赛前情况分析,赛前没有帮助运动员妥善处理解决一些运动员无法解决的问题。
6)比赛服装比别人差也会引起运动员赛前不良的状态,这是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还没有成熟的关系。运动员往往只凭一个人的外貌和服装好坏来评定运动水平。
7)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虽然不能代替技术和战术,但意志品质是技术和战术在困难的条件下得到正常发挥的心理条件。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比赛中可变被动为主动,变阻力为动力。意志薄弱的运动员遇到新环境或对手较强的情况,往往沉不住气,容易灰心丧气,情绪低落,正常技术和战术不能发挥。笔者曾带的两名运动员心理素质有明显差异,一名赛前情绪较稳定,拼劲足,不管对方强弱总能正常发挥;而另一名运动员,在赛前得知自己在该次比赛中将会遇到强手时,就表现出不取拼搏,缺乏取胜信心的状态。这两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差不多,年龄也相仿,但在市区的级比赛中一名往往输给另一名。可见,意志确实其比赛中获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常见的短跑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3.1 专门训练法
针对比赛场地、比赛气候条件、运动员的心理特点而进行的一种专门训练方法:1)安排具有比赛性质的训练课,使运动员在接近现实比赛的条件下进行训练;2)利用他们求知欲较强的心理特点,在日常训练中传授心理学的知识;3)培养他们分析、观察比赛情况,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4)培养他们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赛前活动的能力。
3.2 临场指导分析法
1)观察分析法。当临场发现运动员有心理障碍的表现时,教练应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仔细询问调查,及时弄清原因,然后帮助分析,提高赛前情绪。
2)观察诱导法。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往往表现在行动上,教练一旦发现别急于责备,而应稳重行事,用胸有成竹的态度去感染他们出色地完成比赛任务。
3)自我暗示法。借助一些鼓励性的词语,通过默念等模式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如赛前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可边想边默念:我的心情很好、我对参加竞赛很有信心、我的四肢很有力、我一定超过自己从前最好成绩。通过积极的暗示会产生一股无形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振奋精神。
4)注意力转移法。采用某种能吸引运动员注意力的活动来填充赛前那一段时间,避开赛前紧张气氛。如看画报、跳舞等,把运动员的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但能使自己的心情舒畅的事情上,从而使运动员忘却那些令人烦恼的不良诱导的刺激。
5)音乐调解法。通过音乐来调解运动员的心理,不但能转移过度兴奋运动员在赛前焦虑的心情,又能提高信心不足的参赛意识。对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听交响乐、迪斯科等节奏感强的、振奋精神的音乐;对求胜心切、过分兴奋的运动员听抒情节奏缓慢柔美的音乐。
总之,在青少年成长发育时期如果只重视身体素质发展而忽略其心理素质训练,将影响青少年今后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对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经验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在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心理素质训练,这样才能为今后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体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