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生命的源泉。因为有了慈善,我们的生命从此不再枯竭。
一面锦旗见真情
在庄河市慈善总会会志室里,珍藏着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锦旗,上面绣着“重燃生命希望 慈善功德无量”12个大字。这是庄河市尿毒症透析受助患者及家属的心声,也是“生命之源·尿毒症透析援助项目”工作成果的见证。2011年底,首批得到救助的尿毒症透析患者代表来到庄河市慈善总会,专程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达谢意。受助患者讲述了患病的不幸经历,介绍了受助后的生活变化,他们在感谢信中这样说:“我们虽然身患绝症,但没有被社会抛弃,是慈善给了我们生存的希望和力量,是党和政府以及慷慨捐助的爱心企业家再造了我们的生命之源……”
尿毒症是肾衰竭末期发生的一系列症状,被人称为“不死的癌症”,是当今世界极难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尚无有效根治手段,严重患者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据调查,庄河市现有尿毒症患者400余人,目前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近300人。患者每隔2—3天需进行一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费用400—500元,配合透析需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一年费用高达6万—10万元。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让患者及家人难以承受,大多数家庭因此负债累累,倾家荡产,生活极度困难,最终放弃治疗绝望等待。庄河市慈善总会指派专人深入全市城乡走访调查核实,尿毒症患者年龄普遍集中在40岁左右,他们大多正值中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逝去就破碎了一个家庭,而救助一名患者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在庄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庄河市慈善总会决定实施尿毒症透析援助,推动一项造福患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民生工程。
“兜底”救助有保障
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针对贫困尿毒症患者治病花费巨大、救助政策不足的实际,庄河市慈善总会历经三年的调研和运作,于2011年初在全国慈善组织中率先开展尿毒症专项援助,填补了辽宁省大病慈善救助的一项空白。“生命之源·尿毒症透析援助项目”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该项目基金由大连长波集团、东达集团、力源水产、龙达集团、大连银行庄河支行、黄海岸大酒店6家企业出资2600万元捐建,连续实施10年,每年投入260万元用于救助庄河城乡入院透析的五保、低保及特困家庭的尿毒症患者。受助患者根据参保类型的不同,经新农合或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由“血液透析基金”全额救助。
每月25、26日是领取尿毒症透析援助金的日子。每到这两天,庄河市慈善总会项目办公室显得格外忙碌,常常被尿毒症透析患者家属挤得水泄不通。手持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救助证,每一位受助者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而这一切曾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正是由于有了慈善“兜底”救助,很多已经绝望的尿毒症患者也开始透析,身体渐渐有了起色。“患上尿毒症是人生的不幸,是慈善救了我们的命!”受益于该项目的尿毒症患者为此感激不尽。两年来,庄河市慈善总会累计投入善款520万元,救助尿毒症透析患者4532人次,为受助者注入生命的源泉,播洒慈善的雨露,2012年,“生命之源·尿毒症透析援助项目”被评为大连市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获得首届“辽宁慈善奖”项目提名奖。
透析实现“零费用”
这是尿毒症透析最常见而又最生动的一幕:2012年9月20日上午,在庄河市中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来自农村的于淑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上的血液顺着胳膊上的“针漏儿”导入身旁的透析机,又从透析机流回她的体内。整个透析过程需要4小时,随着血液逐渐变得鲜亮,她的身体又恢复了健康人一样的生机。
于淑华今年45岁, 2010年8月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经常进行血液透析,而一次透析至少也要400元,一年治疗费用在5万元左右。这对于仅靠种地为生,年收入1万元的于淑华家来说,确实承担不起。但由于新农合将透析费用纳入补偿范围,加上慈善基金给予全额救助,因此她每年的透析费用可以一分钱不花,真正实现“透析零费用”。
“以前对政策不了解,寻思这样活着没啥意思,就想放弃治疗。”于淑华说,拖了几个月,她的病情日益严重,“经常喘不上气,时不时瘫在地上不能动。”后来听说有了慈善项目援助,这才开始透析。现在,于淑华每月来医院做10次透析,身体基本跟健康人一样,在家里做饭、喂猪、收玉米,一般的农活儿都能干得来。于淑华感激地说:“我是一个普通农民,做梦没想到还能遇上这种天大的好事,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慈善和那些好心人。”目前,庄河地区同于淑华一样享受“透析零费用”的尿毒症患者人数近300人,每年为这些患者医疗报销和慈善救助资金就在1800万元左右。
庄河市慈善总会会长王振忠表示,尿毒症透析援助是大病救助的一种补充,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用社会大爱撑起一个家,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活得幸福而有尊严。今后还要通过企业捐助、慈善运作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尿毒症等大病的救助力度,让弱势群体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面锦旗见真情
在庄河市慈善总会会志室里,珍藏着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锦旗,上面绣着“重燃生命希望 慈善功德无量”12个大字。这是庄河市尿毒症透析受助患者及家属的心声,也是“生命之源·尿毒症透析援助项目”工作成果的见证。2011年底,首批得到救助的尿毒症透析患者代表来到庄河市慈善总会,专程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达谢意。受助患者讲述了患病的不幸经历,介绍了受助后的生活变化,他们在感谢信中这样说:“我们虽然身患绝症,但没有被社会抛弃,是慈善给了我们生存的希望和力量,是党和政府以及慷慨捐助的爱心企业家再造了我们的生命之源……”
尿毒症是肾衰竭末期发生的一系列症状,被人称为“不死的癌症”,是当今世界极难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尚无有效根治手段,严重患者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据调查,庄河市现有尿毒症患者400余人,目前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近300人。患者每隔2—3天需进行一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费用400—500元,配合透析需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一年费用高达6万—10万元。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让患者及家人难以承受,大多数家庭因此负债累累,倾家荡产,生活极度困难,最终放弃治疗绝望等待。庄河市慈善总会指派专人深入全市城乡走访调查核实,尿毒症患者年龄普遍集中在40岁左右,他们大多正值中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逝去就破碎了一个家庭,而救助一名患者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在庄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庄河市慈善总会决定实施尿毒症透析援助,推动一项造福患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民生工程。
“兜底”救助有保障
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针对贫困尿毒症患者治病花费巨大、救助政策不足的实际,庄河市慈善总会历经三年的调研和运作,于2011年初在全国慈善组织中率先开展尿毒症专项援助,填补了辽宁省大病慈善救助的一项空白。“生命之源·尿毒症透析援助项目”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该项目基金由大连长波集团、东达集团、力源水产、龙达集团、大连银行庄河支行、黄海岸大酒店6家企业出资2600万元捐建,连续实施10年,每年投入260万元用于救助庄河城乡入院透析的五保、低保及特困家庭的尿毒症患者。受助患者根据参保类型的不同,经新农合或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由“血液透析基金”全额救助。
每月25、26日是领取尿毒症透析援助金的日子。每到这两天,庄河市慈善总会项目办公室显得格外忙碌,常常被尿毒症透析患者家属挤得水泄不通。手持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救助证,每一位受助者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而这一切曾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正是由于有了慈善“兜底”救助,很多已经绝望的尿毒症患者也开始透析,身体渐渐有了起色。“患上尿毒症是人生的不幸,是慈善救了我们的命!”受益于该项目的尿毒症患者为此感激不尽。两年来,庄河市慈善总会累计投入善款520万元,救助尿毒症透析患者4532人次,为受助者注入生命的源泉,播洒慈善的雨露,2012年,“生命之源·尿毒症透析援助项目”被评为大连市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获得首届“辽宁慈善奖”项目提名奖。
透析实现“零费用”
这是尿毒症透析最常见而又最生动的一幕:2012年9月20日上午,在庄河市中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来自农村的于淑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上的血液顺着胳膊上的“针漏儿”导入身旁的透析机,又从透析机流回她的体内。整个透析过程需要4小时,随着血液逐渐变得鲜亮,她的身体又恢复了健康人一样的生机。
于淑华今年45岁, 2010年8月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经常进行血液透析,而一次透析至少也要400元,一年治疗费用在5万元左右。这对于仅靠种地为生,年收入1万元的于淑华家来说,确实承担不起。但由于新农合将透析费用纳入补偿范围,加上慈善基金给予全额救助,因此她每年的透析费用可以一分钱不花,真正实现“透析零费用”。
“以前对政策不了解,寻思这样活着没啥意思,就想放弃治疗。”于淑华说,拖了几个月,她的病情日益严重,“经常喘不上气,时不时瘫在地上不能动。”后来听说有了慈善项目援助,这才开始透析。现在,于淑华每月来医院做10次透析,身体基本跟健康人一样,在家里做饭、喂猪、收玉米,一般的农活儿都能干得来。于淑华感激地说:“我是一个普通农民,做梦没想到还能遇上这种天大的好事,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慈善和那些好心人。”目前,庄河地区同于淑华一样享受“透析零费用”的尿毒症患者人数近300人,每年为这些患者医疗报销和慈善救助资金就在1800万元左右。
庄河市慈善总会会长王振忠表示,尿毒症透析援助是大病救助的一种补充,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用社会大爱撑起一个家,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活得幸福而有尊严。今后还要通过企业捐助、慈善运作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尿毒症等大病的救助力度,让弱势群体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