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场雪不期而至。校园内银装素裹,道路淹没了踪迹。是不是该发动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扫雪呢?站在办公室窗前,我有点迟疑。最终,我还是没有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我用“城府”的心考虑了一下,认为领导对于扫雪支不支持,还不一定呢。结果第二天,学校网站上贴出了表扬的通报,对于两个利用早自习扫雪的班级大加赞赏。
这件事也就如清风拂过水面,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倒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有了深层的思考。
过了一周,又下了一场大雪。
雪很大,埋没了道路,正需要有人扫雪。我来到学校,发现道路尚无人打扫。我知道,如果这次我组织学生扫雪,多半会得到学校表扬。要做吗?我问自己。没经过几秒的思考,我笑着摇了摇头,上楼看自习了。第二天,学校的表扬又出来了。这次是上回受表扬的两个班级中的一个主动扫雪。
看到表扬,我愣了一下。这绝对不是妒忌或后悔,而是整件事情触动了我的神经。
我在想,我那几秒钟的思考和断然的摇头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我内心深处的什么力量让我做了这个决定?
扫雪丢人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扫雪值得提倡吗?从学校的表扬通报里,我们也不难得出答案。
那么,问题就在于,一个对自己大有裨益的事情,我为什么就那么决绝地把它否定了呢?
我回忆了当时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出风头”。这也许是很多中国人的通病。
我不想“求表扬”。大家都知道这次扫雪就会得到表扬,做了反而落得沽名钓誉之嫌。
呜呼哀哉,诸事不行,或源于此。
我竟成了老夫子!处世之道和糟粕垃圾都浸淫了我的心灵。想到之前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虚怀若谷地征求意见时,竟无一人作答,场面之尴尬令校长感慨,年轻人要有活力啊。思此,不禁汗颜。
这件事归根结底是自己舍弃原本真实而正确的想法,以“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作为行事的标尺。
抛开这种所谓世故不说,这件事突然解开了我很多教育教学中的疙瘩。
为什么有时有些好的苗头一经班主任表扬,反而如打了秋霜的茄子?
为什么年级越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少?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生已经有了群体的概念。他们已经可以站在群体的高度反观和考量自己的行为了。所以,有时,他们选择了从众。
对此种种,要恐惧吗?当然不!这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之一。如果一个人一直像孩子一样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群体对于自己行为的接纳程度,那这个人到终老的那天也终究是个孩子。
是好事吗?
这是一把双刃剑。
有可能孩子们会像我们这些成人一样沾染“世故”。但是,试想,当人人都在乎群体时,打造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班风学风的大好契机是否已经向我们招手?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营造什么样的群体氛围?让正确的事情得到拥护,让新鲜的想法不被嘲笑,让勇敢的尝试收获喝彩。让孩子们站在群体的高度看自己正确的行为时,能够鼓励自己去做;当觉得自己的行为损害集体氛围时,能够打消念头,提醒自己不能这样做。
想到这时,我惊出一身冷汗。以前真没想到自己看似轻微的班主任工作竟然承担了这么重的责任和使命。学生时代形成的思维和习惯也许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你想让学生以后像你一样,做事缩手缩脚、思事满心城府、凡事冷眼旁观、未老先衰吗?
我又惊出了一身冷汗!
当然不是!绝对不!
(作者单位:山东实验中学)
这件事也就如清风拂过水面,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倒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有了深层的思考。
过了一周,又下了一场大雪。
雪很大,埋没了道路,正需要有人扫雪。我来到学校,发现道路尚无人打扫。我知道,如果这次我组织学生扫雪,多半会得到学校表扬。要做吗?我问自己。没经过几秒的思考,我笑着摇了摇头,上楼看自习了。第二天,学校的表扬又出来了。这次是上回受表扬的两个班级中的一个主动扫雪。
看到表扬,我愣了一下。这绝对不是妒忌或后悔,而是整件事情触动了我的神经。
我在想,我那几秒钟的思考和断然的摇头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我内心深处的什么力量让我做了这个决定?
扫雪丢人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扫雪值得提倡吗?从学校的表扬通报里,我们也不难得出答案。
那么,问题就在于,一个对自己大有裨益的事情,我为什么就那么决绝地把它否定了呢?
我回忆了当时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出风头”。这也许是很多中国人的通病。
我不想“求表扬”。大家都知道这次扫雪就会得到表扬,做了反而落得沽名钓誉之嫌。
呜呼哀哉,诸事不行,或源于此。
我竟成了老夫子!处世之道和糟粕垃圾都浸淫了我的心灵。想到之前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虚怀若谷地征求意见时,竟无一人作答,场面之尴尬令校长感慨,年轻人要有活力啊。思此,不禁汗颜。
这件事归根结底是自己舍弃原本真实而正确的想法,以“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作为行事的标尺。
抛开这种所谓世故不说,这件事突然解开了我很多教育教学中的疙瘩。
为什么有时有些好的苗头一经班主任表扬,反而如打了秋霜的茄子?
为什么年级越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少?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生已经有了群体的概念。他们已经可以站在群体的高度反观和考量自己的行为了。所以,有时,他们选择了从众。
对此种种,要恐惧吗?当然不!这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之一。如果一个人一直像孩子一样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群体对于自己行为的接纳程度,那这个人到终老的那天也终究是个孩子。
是好事吗?
这是一把双刃剑。
有可能孩子们会像我们这些成人一样沾染“世故”。但是,试想,当人人都在乎群体时,打造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班风学风的大好契机是否已经向我们招手?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营造什么样的群体氛围?让正确的事情得到拥护,让新鲜的想法不被嘲笑,让勇敢的尝试收获喝彩。让孩子们站在群体的高度看自己正确的行为时,能够鼓励自己去做;当觉得自己的行为损害集体氛围时,能够打消念头,提醒自己不能这样做。
想到这时,我惊出一身冷汗。以前真没想到自己看似轻微的班主任工作竟然承担了这么重的责任和使命。学生时代形成的思维和习惯也许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你想让学生以后像你一样,做事缩手缩脚、思事满心城府、凡事冷眼旁观、未老先衰吗?
我又惊出了一身冷汗!
当然不是!绝对不!
(作者单位:山东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