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再解读r——法院权能的视角

来源 :南大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法律治理化背景下,中国法院是国家能力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自身权能的强弱.我国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根源在于法院权能不足,具体表现在资源汲取权能、组织协作权能、正当化权能和强制权能四个维度.集中清理活动中法院的自我政治化、行政化,模糊权力边界,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以及执行方式的灵活性和执行目标的民生导向等,从不同层面补足了法院权能,促成执行联动的新格局.这种非常规的运动式执行活动暂时消解了执行难问题,却导致政治吸纳司法的非预期后果.执行难的最终化解依赖于常规执行中法院权能的补强,尤其是法院政治地位的提高,而非固守审执分离、司法独立、当事人主义执行模式等理论信条.要排除执行乱的话语干扰,厘清法院执行工作的责任边界,以实现民事执行工作的理性回归.
其他文献
毛泽东为解决台湾问题花费了很多心血.他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和实践,起到了反对祖国分裂的作用,为我党制定对台政策奠定了基础.rn武力解放台湾rn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
期刊
近年来,如何有效处置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但目前还没有较系统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来衡量事件的处置绩效.在绩效评估、环境冲突处置评估理
尽管关于腐败或腐败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鲜有研究关注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对微观个体腐败感知的影响.本文综合采用省级层面的宏观数据和个体层面的调查数据,运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