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疆军区第十八医院院长王引虎,入伍28年来,转战天山南北,用双脚丈量着南疆的每一寸土地,在本职岗位上鞠躬尽瘁.在风雪高原上精心地为兵服务、为党为部队工作,先后76次深入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阿里高原的数十座冰峰哨卡巡诊、抢救官兵,经受了生与死、病与痛、苦与乐、得与失的严峻考验,在雪域高原擎起一面不倒的旗帜。
那年夏天,他作为医生随队到神仙湾巡诊和为边防连检疫食品卫生。从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到神仙湾虽然道路不算太长,却要走上六个多小时。可是,当他爬到距神仙湾哨卡还有100来米台阶时,由于严重的高山反应,他头疼欲裂,脸色发青。医护人员都劝他不要上去了,可他却坚定地说:“不行!就是爬也一定要为最后两名守卡战士看完病。”看着战士原本稚嫩的脸被强烈紫外线灼伤得斑驳一片时,王院长被深深感动了。那一次,他把为哨所官兵买来的两条玉溪烟一根一根散到战士们那双瘪了指甲的粗糙的手上时,途中的疲劳顿时消失。第二天,巡诊分队要走了,战土们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王引虎从一双双期盼的目光中,悟出了当一名医生的价值,自己的工作不仅关系到边防哨所官兵的生命,而且关系到边防的巩固和安宁。他在日记中写道;“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兵服务。”为了这句话,他在“生死线”上一走就是28年。这期间,他只在家里过了一个春节。
王引虎经常打电话对自己的妻子葛玉珍和儿子王戈说:“部队工作忙,医院离不开我,我顾不了家,顾不上照顾你们,我欠你们的感情债太多。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可以欠自己的、家人的,但决不能欠党的、人民的、战士的。”别人都说,王院长年龄到线了、职务到杠了,垮了身子、亏了妻子、误了孩子,可就是工作干劲不减。那年,上级领导研究干部使用问题时,好友都劝他到上面找一找领导,跑一跑。而王引虎坦然地说:“我受党培养当上了院长,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很满足了,当官不是看谁当的大与小,而是看当得称不称职。否则,即使官当得再大,也没有意义。”他常说:“雪域高原上气候冷,但干部的心一定要热,我们心中装着边防官兵,官兵心里就会装着党和祖国,我们掏出心来爱战士,他们就会掏出心来爱党、爱边防、爱祖国。”
喀喇昆仑山和阿里高原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死亡威胁的冰雪世界。28年来,在王引虎的脑海里都留下了绝处逢生的记忆:巡诊时马背驼峰上的艰辛,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的饥饿、雪崩、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但这些他早已习惯了,路途的艰辛对他来说已算不了什么。
可一提起那次大抢救,他至今仍心有余悸。那是2000年8月的一天。南疆军区某师组织一支部队在昆仑山、阿里高原上进行光缆施工。由于施工任务重、时间紧,部队官兵未经休整,直接从山下叶城开上奇台大坂,由于上得太快、加之山上又下起了雨雪。当天晚上,施工部队一下子送下来28个患肺水肿、脑水肿的官兵。王院长对笔者说:“这是我们十八医院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诊过的高原病患者最多的一次。”看着病房里躺满了战士,带队的师政委张果成非常着急。王院长带着十多名医护人员和专家一面进行紧急抢救,一面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可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进行抢救,国内外很少有人尝试,再加上哨卡条件有限,医疗器械不全,抢救没有十分把握,而病人又处在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脑水肿的病人轻者留下后遗症,重者可使人变成植物人,甚至致人死亡。于是,王引虎院长决定承担一切风险,带领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和高原病研究所全体医护人员经过7天7夜的全力抢救,28名官兵终于全部脱离危险,没有一个人留下后遗症。
部队施工结束后,张果成政委带着官兵专门来到三十里营房慰问了王院长和全体人员,并向军区党委为他们请功。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要3次上山巡诊,为官兵看病、体检身体。每次巡诊,他都不忘给边防哨卡捎些新鲜蔬菜,带上药品和医疗器材,精心准备几个文艺节目。
由于十八医院官兵长年驻守喀喇昆仑山下,远离首府乌鲁木齐1400多公里,交通不便,人才短缺,许多技术干部抱着“守摊子”的思想,不思进取,有的分下来干不到年把就“远走高飞”了。
作为十八医院的院长,王引虎深深感到:抓人才培养对促进全院全面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营造一个团结和谐、拴心留人的环境,他打破旧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牵线,与西南医院、三医大、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帮带关系,每年都请军内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来院传经送宝、讲课教学;同时还选送10多名基础扎实的技术干部到内地学习深造。如今,经过培养的杨波、袁小林、郭一川等3名硕士研究生已在类风湿、耳鼻、喉、神经科等医学技术领域挑起了大梁。几年来,他们花了700~800万元,为医院配齐医疗设施,为科室配置了价值20万元以上的自动生化仪器、腹腔镜等先进设备。办公楼内,几乎所有的办公室全都实行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先进医疗设施的配置,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近年来,为解决医院科技干部青黄不接的老大难问题,他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地实现了医院干部的新老交替。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基层,他经常深入科室,积极主动地为科室提供便利条件,满足官兵的工作、生活需要,只要提出的问题合情合理,他都会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门诊部外一科、骨科在临床一线,由于病人增多,上门诊没房子,科领导要求增加一个诊室。他就带着业务处处长来到门诊部,现场调查核实,为他们解决了困难。他常开玩笑对大家说:“我就是你们的‘总后勤部长’,你们天天在一线‘打仗’,有什么困难找到我,我就得想办法解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条治军的古训。三年前,由于医院食堂管理得不好,吃大锅饭严重。当时炊事员有句顺口溜:用公家的钱,做人情,谁不会去当好人。为此,官兵们发牢骚:“饭都吃不好,咋能干工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那天晚上,王引虎躺在床上琢磨:“是啊,‘菜盘子’连着战斗力,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于是,王院长大胆引进市场管理机制,让两家地方餐馆公开招标,共同竞争。如今,官兵们不再吃大锅饭,就餐时既实惠又便宜,并在南疆军区第一个实现餐饮业社会保障化。
“多给官兵一分尊重,多给官兵一分理解,多给官兵一些关爱”。是王引虎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保证广大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干工作,去年,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为住房困难户筹资建房,使67户人家一次性搬进新楼房。今年春节,不论是山下十八医院,还是山上三十里营房、三十里高原病研究所,家家都已用上了太阳能、天然气、程控电话,告别了洗澡没热水、做饭用煤块、电话嗡嗡响的历史。王院长无限感慨地告诉我们:“房子建好了,我当前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营区整理好、绿化好,把公路修好,让官兵一走进医疗站像回到家一样。’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王引虎深切地体会到院领导的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给官兵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近年来,王院长10多次带领医疗分队,深入边防和部队送医送药送歌声,5年来,他们共为边防部队送药送慰问晶80多万元,亲手为边防官兵缝制手套、鞋垫600余双,每逢重大节日还送去贺卡、慰问信、月饼、文艺节目等礼物,为高原军人精心设立了“心理健康室”、“服务热线”和“战士疗养室”,建立了边防军人健康档案,让中国西部高原边防军人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军营大家庭的温暖。
政委孙墨臣在一旁说:“多年来,在王院长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全院官兵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我们院却有70多名同志身上留下了各种高原疾病,因为他们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至今没有一名干部的子女正常考入大学。”
尽管如此,一茬又一茬医务人员和官兵仍然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很多老同志还亲自把儿女送上自己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医学战线,真正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28年来艰苦卓绝的历程,28年无怨无悔的奉献,王引虎把对祖国的爱融进了千里新藏生命线的每一寸土地,把对战士的爱深深埋藏在心里,在“生命禁区”谱写了一曲爱兵奉献之歌。
那年夏天,他作为医生随队到神仙湾巡诊和为边防连检疫食品卫生。从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到神仙湾虽然道路不算太长,却要走上六个多小时。可是,当他爬到距神仙湾哨卡还有100来米台阶时,由于严重的高山反应,他头疼欲裂,脸色发青。医护人员都劝他不要上去了,可他却坚定地说:“不行!就是爬也一定要为最后两名守卡战士看完病。”看着战士原本稚嫩的脸被强烈紫外线灼伤得斑驳一片时,王院长被深深感动了。那一次,他把为哨所官兵买来的两条玉溪烟一根一根散到战士们那双瘪了指甲的粗糙的手上时,途中的疲劳顿时消失。第二天,巡诊分队要走了,战土们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王引虎从一双双期盼的目光中,悟出了当一名医生的价值,自己的工作不仅关系到边防哨所官兵的生命,而且关系到边防的巩固和安宁。他在日记中写道;“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兵服务。”为了这句话,他在“生死线”上一走就是28年。这期间,他只在家里过了一个春节。
王引虎经常打电话对自己的妻子葛玉珍和儿子王戈说:“部队工作忙,医院离不开我,我顾不了家,顾不上照顾你们,我欠你们的感情债太多。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可以欠自己的、家人的,但决不能欠党的、人民的、战士的。”别人都说,王院长年龄到线了、职务到杠了,垮了身子、亏了妻子、误了孩子,可就是工作干劲不减。那年,上级领导研究干部使用问题时,好友都劝他到上面找一找领导,跑一跑。而王引虎坦然地说:“我受党培养当上了院长,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很满足了,当官不是看谁当的大与小,而是看当得称不称职。否则,即使官当得再大,也没有意义。”他常说:“雪域高原上气候冷,但干部的心一定要热,我们心中装着边防官兵,官兵心里就会装着党和祖国,我们掏出心来爱战士,他们就会掏出心来爱党、爱边防、爱祖国。”
喀喇昆仑山和阿里高原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死亡威胁的冰雪世界。28年来,在王引虎的脑海里都留下了绝处逢生的记忆:巡诊时马背驼峰上的艰辛,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的饥饿、雪崩、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但这些他早已习惯了,路途的艰辛对他来说已算不了什么。
可一提起那次大抢救,他至今仍心有余悸。那是2000年8月的一天。南疆军区某师组织一支部队在昆仑山、阿里高原上进行光缆施工。由于施工任务重、时间紧,部队官兵未经休整,直接从山下叶城开上奇台大坂,由于上得太快、加之山上又下起了雨雪。当天晚上,施工部队一下子送下来28个患肺水肿、脑水肿的官兵。王院长对笔者说:“这是我们十八医院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诊过的高原病患者最多的一次。”看着病房里躺满了战士,带队的师政委张果成非常着急。王院长带着十多名医护人员和专家一面进行紧急抢救,一面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可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进行抢救,国内外很少有人尝试,再加上哨卡条件有限,医疗器械不全,抢救没有十分把握,而病人又处在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脑水肿的病人轻者留下后遗症,重者可使人变成植物人,甚至致人死亡。于是,王引虎院长决定承担一切风险,带领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和高原病研究所全体医护人员经过7天7夜的全力抢救,28名官兵终于全部脱离危险,没有一个人留下后遗症。
部队施工结束后,张果成政委带着官兵专门来到三十里营房慰问了王院长和全体人员,并向军区党委为他们请功。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要3次上山巡诊,为官兵看病、体检身体。每次巡诊,他都不忘给边防哨卡捎些新鲜蔬菜,带上药品和医疗器材,精心准备几个文艺节目。
由于十八医院官兵长年驻守喀喇昆仑山下,远离首府乌鲁木齐1400多公里,交通不便,人才短缺,许多技术干部抱着“守摊子”的思想,不思进取,有的分下来干不到年把就“远走高飞”了。
作为十八医院的院长,王引虎深深感到:抓人才培养对促进全院全面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营造一个团结和谐、拴心留人的环境,他打破旧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牵线,与西南医院、三医大、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帮带关系,每年都请军内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来院传经送宝、讲课教学;同时还选送10多名基础扎实的技术干部到内地学习深造。如今,经过培养的杨波、袁小林、郭一川等3名硕士研究生已在类风湿、耳鼻、喉、神经科等医学技术领域挑起了大梁。几年来,他们花了700~800万元,为医院配齐医疗设施,为科室配置了价值20万元以上的自动生化仪器、腹腔镜等先进设备。办公楼内,几乎所有的办公室全都实行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先进医疗设施的配置,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近年来,为解决医院科技干部青黄不接的老大难问题,他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地实现了医院干部的新老交替。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基层,他经常深入科室,积极主动地为科室提供便利条件,满足官兵的工作、生活需要,只要提出的问题合情合理,他都会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门诊部外一科、骨科在临床一线,由于病人增多,上门诊没房子,科领导要求增加一个诊室。他就带着业务处处长来到门诊部,现场调查核实,为他们解决了困难。他常开玩笑对大家说:“我就是你们的‘总后勤部长’,你们天天在一线‘打仗’,有什么困难找到我,我就得想办法解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条治军的古训。三年前,由于医院食堂管理得不好,吃大锅饭严重。当时炊事员有句顺口溜:用公家的钱,做人情,谁不会去当好人。为此,官兵们发牢骚:“饭都吃不好,咋能干工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那天晚上,王引虎躺在床上琢磨:“是啊,‘菜盘子’连着战斗力,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于是,王院长大胆引进市场管理机制,让两家地方餐馆公开招标,共同竞争。如今,官兵们不再吃大锅饭,就餐时既实惠又便宜,并在南疆军区第一个实现餐饮业社会保障化。
“多给官兵一分尊重,多给官兵一分理解,多给官兵一些关爱”。是王引虎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保证广大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干工作,去年,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为住房困难户筹资建房,使67户人家一次性搬进新楼房。今年春节,不论是山下十八医院,还是山上三十里营房、三十里高原病研究所,家家都已用上了太阳能、天然气、程控电话,告别了洗澡没热水、做饭用煤块、电话嗡嗡响的历史。王院长无限感慨地告诉我们:“房子建好了,我当前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营区整理好、绿化好,把公路修好,让官兵一走进医疗站像回到家一样。’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王引虎深切地体会到院领导的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给官兵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近年来,王院长10多次带领医疗分队,深入边防和部队送医送药送歌声,5年来,他们共为边防部队送药送慰问晶80多万元,亲手为边防官兵缝制手套、鞋垫600余双,每逢重大节日还送去贺卡、慰问信、月饼、文艺节目等礼物,为高原军人精心设立了“心理健康室”、“服务热线”和“战士疗养室”,建立了边防军人健康档案,让中国西部高原边防军人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军营大家庭的温暖。
政委孙墨臣在一旁说:“多年来,在王院长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全院官兵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我们院却有70多名同志身上留下了各种高原疾病,因为他们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至今没有一名干部的子女正常考入大学。”
尽管如此,一茬又一茬医务人员和官兵仍然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很多老同志还亲自把儿女送上自己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医学战线,真正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28年来艰苦卓绝的历程,28年无怨无悔的奉献,王引虎把对祖国的爱融进了千里新藏生命线的每一寸土地,把对战士的爱深深埋藏在心里,在“生命禁区”谱写了一曲爱兵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