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应从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加强苗期栽培管理和药剂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着手。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北方春播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近年由于各地种植制度已有改进,并且开辟了很多新的综合防治环节,同时注意了兼抗品种的培育和应用;此病的发生已有明显下降。但在条件特殊和防治不力的地区,其危害仍然严重。
1、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个别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叶鞘破裂呈畸形。但很多品种或自交系苗期症状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在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症状。病株雄花的全部或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呈灰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受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果穗受病外观短粗,无花丝,苞叶叶舌长而肥大,大多数除苞叶外全部果穗被破坏变成菌瘿,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即残留的维管束组织,故名丝黑穗病。个别病株表现为果穗颖片受刺激伸长,变成绿色角状长刺,叢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这种病穗黑粉甚少。绝大多数病株是雄花和果穗都表现黑穗症状,少数病株只果穗成黑穗而雄花正常,雄花成黑穗而果穗正常的极少见。
2、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
病部散出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成团生但不紧密,黄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明显的细刺,有时混生有不育细胞,表面光滑近无色,圆形或长圆形。冬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具分隔的担子(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生次生担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很易脱落,脱落的担子可直接生成芽管萌发,起担孢子的作用。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温为20—30℃。冬孢子和担孢子都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萌发,萌发的最适酸碱度约在pH4—6之间。糖对冬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糖仅是转化为酸,起打破休眠的作用。糖对担孢子的萌发还可起营养的作用。维生素C及天冬氨酸等对小孢子的萌发亦有促进作用。玉米幼苗幼嫩组织的外渗物富含多种有机酸、糖及生长物质,可能对孢子的萌发侵入起促进作用。冬孢子在0.24%甲醛溶液中处理33分钟,或在65℃热水中处理30分钟,或在110℃的干热下处理30分钟都可死亡。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里可存活3年左右。在土壤中结块的冬孢子比分散的存活时间长,用病株残体或病土沤粪未经腐熟,用病秸秆喂伞或用“乌米”喂猪,均会造成粪肥带菌,而施用这些带菌的粪肥,即可引起田间发病。种子表面带菌虽然数量不多,但仍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丝黑穗病以土壤传病为主,只有苗期的初侵染,而无再侵染。因此,品种抗病性弱,发病率高。土壤中菌量多,发病重。播种出苗期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4、防治对策
4.1避免连作
避免连作是减少田间菌源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从长远看,应积极调整种植计划,做到合理布局和合理轮作。从理论上来说,轮作3年以上才能达到防病的需要。但轮作1—2年也可明显减少损失。由于高梁丝黑穗病菌与玉米丝黑棒病菌不是同十专化型,因此高粱仍可作为轮作作物。应用抗病的玉米品种,也是轮作防病的一种形式。
4.2选育种植抗病品种
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主要是细胞核遗传,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遗传。玉米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多介于双亲之间。在杂交选育中;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决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相组配。严把品种审定关,杜绝高感品种在市场的流通。
4.3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减少菌源
病田停种玉米,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玉米与豆类,薯类或瓜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避免因连作或倒茬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
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并用药剂进行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秸秆还田。
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苗和可疑苗。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在喇叭口期显症明显时,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在菌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压低菌源。
4.4化学防治
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的品种很多。针对玉米病虫害不同的防治对象有一元和多元复配制剂,因此在使用上要有选择性。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含有烯哩醇、戊哩醇和三哩醇成分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有明显效果。防效高达87%一96%。但烯哩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cm时易产生药害。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种芽拱不出土、弯曲,在地下展开子叶。
4.5药剂防治
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WP(粉锈宁)或50%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WP健保利)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另据试验,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一0.2%拌种,防效优于三唑酮,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
4.6改进栽培管理
适当推迟播期;播前选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这些措施均可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
在幼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将苗埯周围的土扒开,使幼苗地下茎曝晒在阳光下,10~15天后将土复原,可减轻病害发生。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北方春播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近年由于各地种植制度已有改进,并且开辟了很多新的综合防治环节,同时注意了兼抗品种的培育和应用;此病的发生已有明显下降。但在条件特殊和防治不力的地区,其危害仍然严重。
1、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个别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叶鞘破裂呈畸形。但很多品种或自交系苗期症状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在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症状。病株雄花的全部或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呈灰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受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果穗受病外观短粗,无花丝,苞叶叶舌长而肥大,大多数除苞叶外全部果穗被破坏变成菌瘿,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即残留的维管束组织,故名丝黑穗病。个别病株表现为果穗颖片受刺激伸长,变成绿色角状长刺,叢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这种病穗黑粉甚少。绝大多数病株是雄花和果穗都表现黑穗症状,少数病株只果穗成黑穗而雄花正常,雄花成黑穗而果穗正常的极少见。
2、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
病部散出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成团生但不紧密,黄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明显的细刺,有时混生有不育细胞,表面光滑近无色,圆形或长圆形。冬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具分隔的担子(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生次生担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很易脱落,脱落的担子可直接生成芽管萌发,起担孢子的作用。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温为20—30℃。冬孢子和担孢子都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萌发,萌发的最适酸碱度约在pH4—6之间。糖对冬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糖仅是转化为酸,起打破休眠的作用。糖对担孢子的萌发还可起营养的作用。维生素C及天冬氨酸等对小孢子的萌发亦有促进作用。玉米幼苗幼嫩组织的外渗物富含多种有机酸、糖及生长物质,可能对孢子的萌发侵入起促进作用。冬孢子在0.24%甲醛溶液中处理33分钟,或在65℃热水中处理30分钟,或在110℃的干热下处理30分钟都可死亡。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里可存活3年左右。在土壤中结块的冬孢子比分散的存活时间长,用病株残体或病土沤粪未经腐熟,用病秸秆喂伞或用“乌米”喂猪,均会造成粪肥带菌,而施用这些带菌的粪肥,即可引起田间发病。种子表面带菌虽然数量不多,但仍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丝黑穗病以土壤传病为主,只有苗期的初侵染,而无再侵染。因此,品种抗病性弱,发病率高。土壤中菌量多,发病重。播种出苗期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4、防治对策
4.1避免连作
避免连作是减少田间菌源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从长远看,应积极调整种植计划,做到合理布局和合理轮作。从理论上来说,轮作3年以上才能达到防病的需要。但轮作1—2年也可明显减少损失。由于高梁丝黑穗病菌与玉米丝黑棒病菌不是同十专化型,因此高粱仍可作为轮作作物。应用抗病的玉米品种,也是轮作防病的一种形式。
4.2选育种植抗病品种
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主要是细胞核遗传,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遗传。玉米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多介于双亲之间。在杂交选育中;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决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相组配。严把品种审定关,杜绝高感品种在市场的流通。
4.3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减少菌源
病田停种玉米,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玉米与豆类,薯类或瓜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避免因连作或倒茬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
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并用药剂进行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秸秆还田。
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苗和可疑苗。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在喇叭口期显症明显时,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在菌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压低菌源。
4.4化学防治
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的品种很多。针对玉米病虫害不同的防治对象有一元和多元复配制剂,因此在使用上要有选择性。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含有烯哩醇、戊哩醇和三哩醇成分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有明显效果。防效高达87%一96%。但烯哩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cm时易产生药害。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种芽拱不出土、弯曲,在地下展开子叶。
4.5药剂防治
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WP(粉锈宁)或50%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WP健保利)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另据试验,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一0.2%拌种,防效优于三唑酮,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
4.6改进栽培管理
适当推迟播期;播前选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这些措施均可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
在幼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将苗埯周围的土扒开,使幼苗地下茎曝晒在阳光下,10~15天后将土复原,可减轻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