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感目标达成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都是具象化的,对于学生的情感目标,我们有很多教师都存在认识上的“短视”现象,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喜欢物理就行了,其实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含了很多内容,必须要增强学生的“体验”才能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
  1“体验”与初中物理教学情感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包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笔者认为情感目标更多地应该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相联系,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这些都与学生的“体验”密不可分,具体的关系如图1所示.
  [TP12CW44.TIF,X,BP#]
  [LM] [HJ1.63mm]
  2基于“体验”的情感教学策略
  如何将图1的关系落实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呢?具体分析如下:
  2.1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1)体验物理学的美
  物理是具有魅力的学科,无数科学家被物理学的“美”所吸引并为之付出了一辈子的努力,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曲折而富有诗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对所教内容情感因素的挖掘,让学生充分体验物理学的美与巧妙。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欧姆定律》时,通常是直接抛出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规律,看上去有规律得到的过程,但是为什么会想到控制变量法的呢?笔者在教学中回放了欧姆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跟着欧姆的研究思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最后用简单的公式表征出来,感受到物理规律的简单美。
  再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给学生还原《牛顿第一定律》规律的研究过程,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到伽利略、笛卡尔,最后到牛顿的观点,让学生透过物理学史体验规律不断更新、优化的过程,感悟牛顿的智慧与魅力。
  (2)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物理学的抽象特征,加上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发现知识的过程体验,有“体验”的物理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甚至有些时候先跳出物理教材,从一些看似与物理学习无关的内容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些体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啊。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声音》时,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而是选择了一些学生平时喜欢的音乐用电脑播放给学生听,接着在电脑上进行调节,在学生有体验的基础上,讨论其乐音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不同点的理解,实践经验表明,学生这堂课积极性很高,平时喜欢的音乐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同时也将这种喜爱迁移到了物理知识学习中来,发现了物理学中所蕴藏的规律,提高了观察生活、研究生活的意识。
  2.2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态度
  (1)关注物理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发展,物理学处于发展过程中,虽然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和规律更多的是属于物理学的昨天,体验式教学让我们学生能够感受到昨天的物理学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同时有感受到昨天的物理学与今天的生活存在着联系,思索着有没有今天物理知识不能解释的现象,激发探索明天的物理的欲望。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温度计》这部分内容,课后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用小玻璃瓶、蓝色液体和吸管等生活中可以找到的器材制作温度计,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测量水温,笔者还提供了文本信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要求学生将自制温度计与之进行对比,分析有哪些共同点、不同点,感悟古人的智慧,深化对温度计基本特征的理解,最后再介绍当今较为先进的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测温技术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发展对今天生活的影响。
  (2)发展反思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活即教育.“体验”应该将生活实践视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在物理课堂上开展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科技活动,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活动中会用到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物理学习前概念),这里有对的、有错的、有片面的做法,以此为资源生长点挖掘其中的理论知识点,也就是讨论哪些是有价值的,并将其系统化表征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实践,指导生活实践活动,提高生活的质量.有这样“体验”的物理课堂就是首尾呼应、闭合的,而且学生的认知也是螺旋式上升的,伴随着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还有学生内在的反思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容易重蹈亚里士多德的认知错误.不过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反例,如播放视频:“足球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足球离开脚后飞出,落回草坪,滚动最后停下来”,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分析理论知识.足球离开脚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还能继续飞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滚到草坪上,最后停下来了,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有摩擦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可以假想没有摩擦力,足球将一直运动下去,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
  又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变阻器教学设计》这节内容时,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调光台灯”出发,一边演示,一边抛出问题,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这里面有什么“机关”是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控制的?这个科技活动与学生原有的实践经验、[TP12CW45.TIF,Y#]物理上的理论知识构成正向联系,从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来看,设计了几个均能满足要求的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讨论这几个方案的优缺点,将方案的优化向着“变阻器”这一理论知识方向推进,激发学生对变阻器的探究欲望,自主体验变阻器的变阻功能,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最后笔者再以风力测定仪(如图2所示)为情境设置一个生活化的习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2.3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伴随着正确的科学观的引导.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
  例如,在学习《动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向学生叙述挥动的锤子具有动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相对轻松的同时,培养学生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观;在学习《原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原子模型是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否定了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使学生树立“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总之,我们教师在组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要多设计一些能增强学生体验的活动,多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多设计一些能够呈现科学家物理规律探究过程的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有兴趣,使之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让他们受到鼓舞和激励,让他们学得更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得更全面.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育教学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得心应手,其往往受到黑板、讲台等的局限难以最大化的将教学活动灵活的表现出来,同时师生之间的交互交流并非十分顺畅,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很好的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不仅仅为教师进行知识讲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教师能够更为主动自由的进行形体语言的表达,另一方面,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能够更有效的营造出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掌握常用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二是掌握中学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三是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五是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六是初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就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目标.物理学是我国的九年义务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我国教育行业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标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物理学作为一门以生活为基础多学科,在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观察与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我国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模型”教学
复习课是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基于学生对部分知识与技能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建构后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完善、拓展、应用、提升,以促使学生对相应内容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达成更深的认知深度,提升更灵活的应用技能,最终促使学生提升相应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素养.而在复习课中,如何提升复习课的效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实践与研究。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企办职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从中还涌现出不少重点名校。然而,在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尤其是在国企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探索由仿写引领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提升,让学生感受习作的精彩,即降低难度,激发兴趣;仿写引领,读
苏科版中的“声音是什么”是教材设置给初中学生的第三课时的物理课,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引言部分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内容,学生在前面两节的学习已经对物理学习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初步感受了学习物理中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到物理学习方法的严谨.而在“声音是什么”的学习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达成兴趣的再激发,物理学习方法的初步体验,并以此达成内外兴趣的激发。  1物理方法来自
编者按:rn企办职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从中还涌现出不少重点名校.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实验课堂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实验课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本较为难懂的章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课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