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1757年中国彻底闭关锁国始末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200多年来,乾隆的这道圣旨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祸根。那么,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的大清帝国,为何会有这种举动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防范郑成功反攻,清朝实行海禁政策
  原来早在明朝败亡后,郑成功等政治势力一直矢志反清复明,并长期依靠海上力量与清朝周旋。据史料记载,一些西方人士曾直接参与南明政权与清朝的军事斗争;而郑成功也曾向日本的德川家族请求过援助。因此,自清朝立国以来,就一直厉行闭关政策,只不过在乾隆之前,其主要意图是隔绝大陆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的交往,并防范新的反清力量集聚海上。
  1655年6月,在闽浙总督的建议下,清政府严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如果有人胆敢出洋将违禁货物贩往外国,或“潜通海贼(即郑成功)”,猛将交给刑部治罪。人们即使将船只租售给洋人,也属重罪。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认为郑成功能够多次在沿海袭击清军,就是因为沿海人民支持和接济了他。为了断绝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联系,清廷又连下三道迁界令,将东南沿海的村庄居民全部内迁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不准沿海居民出海。清政府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绸缎和丝棉带出境贸易者,杖一百;若将人口或兵器偷运出境者则处以绞刑。清朝收复台湾后,康熙皇帝在1685年曾一度开放海禁,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
  南巡目睹洋商纷至,乾隆发布锁国命令
  乾隆即位后,在海禁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先祖的政策。十八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工业革命,其海外贸易日益扩张。特别是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商人,一直强烈渴望寻找机会打开中国市场。当时,在中国沿海的4个通商港口,前来进行贸易与投机的洋商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南洋一带也经常发生涉及华人的事端,这些情况很快引起了清朝政府的警觉和反感。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的爪哇大肆屠杀华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红溪惨案”。消息传来后,举国震惊。同时,澳门等外国人聚集的地方也经常有洋人犯案,使一向厌恶司法纠纷的清政府不胜其烦。另一方面,当时的英国商人为了填补对华贸易产生的巨额逆差,不断派船到宁波、定海一带活动,企图就近购买丝、茶。巧合的是,乾隆皇帝十分热衷于到江南一带巡游。据说当乾隆第二次南巡到苏州时,从地方官那里了解到,每年仅苏州一个港口就有1000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竟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乾隆还亲眼看到,在江浙一带海面上,每天前来贸易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而这些商船大多携带着武器,他不禁担心宁波会成为第二个澳门。于是在1757年南巡回京后,乾隆断然发布了那道著名的圣旨,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从而开始实行全面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
  挑战清朝封关政策,洋商驾船北上告御状
  就在乾隆闭关锁国的圣旨发布后不久,一起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挑起的讼案,又进一步坚定了乾隆皇帝的决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洪任辉事件”。
  英国人洪任辉,原名詹姆士·弗林特,当时是东印度公司的一名翻译。1755年,在东印度公司的指示下,洪任辉带领商船前往宁波试航,希望扩大贸易范围,开辟新的贸易港。当他们抵达宁波港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更令他们惊喜的是,浙海关关税比粤海关低,各种杂费也比广州方面少很多。于是,在此后两年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屡屡绕开了广州口岸,派船去宁波贸易,致使粤海关关税收入锐减。两广总督等官员急忙向乾隆上奏,希望禁止洋船前往宁波贸易。本就对外商没有好感的乾隆皇帝便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不料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颇感无奈的乾隆只好在1757年关闭了宁波等地的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
  英国东印度公司当然不愿就此罢休,指示洪任辉再往宁波试航,如达不到目的,就直接航行至天津,设法到乾隆的面前去告御状。接到指示后,洪任辉于1759年由广州出航,并向当地官员假称回国,实际却偷偷地直航宁波。不过,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清朝官员发现,结果洪任辉的船在定海海域被清朝水师拦住,无法驶入宁波。无奈之下,洪任辉便按公司的指示,驾船来到天津。在天津,洪任辉通过行贿手段将一纸诉状送到直隶总督的手中,并由后者转呈乾隆皇帝御览。洪任辉在诉状中控告粤海关官员贪污及刁难洋商,并代表东印度公司希望清政府改变外贸制度。抱有侥幸心理的洪任辉还幻想这一招会收到奇效,但他大错特错了。乾隆皇帝看了他的诉状后,勃然大怒。他认为洪任辉不听浙江地方官的劝告,擅自赴天津告状,不但有辱天朝的尊严,而且怀疑他是“外借递呈之名,阴为试探之计”。结果,洪任辉被驱逐出境,而那位替洪任辉代写诉状的中国人,竟落了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
  乾隆加大锁国力度,外国屡派使团交涉
  洪任辉事件发生后不久,乾隆感到要防止外商侵扰,除了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地外,还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防范。1759年,朝廷又颁布了《防夷五事》,规定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指定的会馆中,并且不许在广州过冬,不得外出游玩,甚至还特别规定“番妇”不能随同前往;而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商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在此后的近百年间,为了打破封闭的中国市场,欧洲诸国如沙俄、英国等国曾多次向中国派出使团,试图说服清朝皇帝改变闭关锁国的国策,但都无功而返。其中,1793年英国向中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无疑是最著名的一次。尽管英国为了达到外交目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甚至不惜委曲求全,但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却表示,中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增强对外贸易,从而彻底关上了中国的大门。最终在几十年后,双方不得不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在西部广袤的沃野上,海拔3520米,雄踞青海湟源西侧的日月山,既是我国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界线,又是扼守唐、蕃古道的要冲之处。它之所以闻名于世,虽与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有关,但最早见诸史册,却是沾了一名和尚的光。  和尚名叫宋云,于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从洛阳去西域龟兹礼佛,就是翻越这座当时还叫作“赤岭”的日月山去的。但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后来一位弱态生娇的女性,也会由此经过。  这位女性就
期刊
中小型图书馆立足本馆特色,建设本地区、本馆独有的数据库是当前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一个亮点。由于老旧报纸酸性大、存储难、学者使用率低、科研价值高等原因,老旧报纸的数字化加工成为当下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查访各类文献和咨询情况,青海省尚未对《青海日报》1990年以前的老旧报纸进行数字化加工,本文本着方便读者检索、提供图书馆多样服务的原则,在充分考察报纸数字化的最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馆藏《青海日报》老旧
期刊
退休之后,老战友、老同事之间,互相通通信,交换一些诗文,抒发情怀,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不失为一件雅事。现将几年来老战友之间交换的部分诗文,抄录于后:  (一)  2007年,收到老战友张伟松同志从湖南省湘潭市寄来的七律一首,读后我五步原韵回寄给他一首,现将两首七律抄录于后:  《高原情》读后寄战友  张伟松  高原情深有几多  直堪几代相付托  湟滨白杨留思念  青南碧草存战歌  世上难得家有报 
期刊
一   登上蚂蚁山,便可看到山顶上依山形修建的三个亭子,其中在最东边的亭子(后改建为塔)凭栏俯瞰,整个乐都县城便一览无余。因为湟水而形成的河谷地带使青海东部成为青藏高原最美丽富饶的区域,乐都地处大峡和老鸦峡两个峡谷之间的盆地中,南北两面山形成天然的屏障,这里相对宽阔,湟水河像一条飘带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流向我们看不见的远方。铁路公路像几条弯曲的长线在远处的村庄和树木的遮掩下忽隐忽现,穿过城区的建筑后
期刊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文化在扶贫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不仅以文载道、以文化人,文化扶贫更是激发扶贫工作的内生力,能够从根源上预防贫困,是扶贫工作治本之法。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青海省文化旅游部门集合文化资源、凝聚文化力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准扶贫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來,我们创造了减贫的好成绩,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期刊
如果说长篇小说《守四方》描写的是高原官兵赤诚奉献的故事的话,倒不如说是描写主人公如何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的一部具有哲理意味和诗意象征的作品。  作为安徽文艺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我有幸担任长篇小说《守四方》的责任编辑。读完作家贺贵成用满腔的激情、满腔的挚爱、满腔的热血创作反映高原军旅生活的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守四方》,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让我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心中不禁升腾起一种深
期刊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明
期刊
前不久,我慕名来到在我省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互助县塘川镇双树村。走在乡间小路,亲身感受着这里的乡土气息,和农户人家和当地的人们一起聊起以往那个年代。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广,谈到人民政府建政解放初期和土匪做斗争的故事,谈到我省第一农村党支部建立时的情形,其中的一部分老人也谈到了当初知青下乡的故事。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和边疆。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
期刊
人口世界第一: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议。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分人流离失所,但有户可查的人口仍然达500万,所以保守估计当时明朝的人口大约在7000到8000万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过4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冶金工业极其发达,《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后来的200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
期刊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对山西省农村成年男子的体育锻炼健身情况分析研究,发现在该省农村成年男子中体育锻炼健身意识薄弱,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单一,健身锻炼场所有限,导致该省成年男子的身体素质出现逐年衰退的趋势。据此对如何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体育健身;农村;成年男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自2005年全国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调查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