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海:35年,静等牡丹花开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00582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菏泽市牡丹区百花园,鸟叫虫鸣,一株株挂满果荚的牡丹在微风中摇曳。
  习惯早起的孙文海来到百花园,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不时看看果荚,拿起铁锨除除草,在与牡丹“交流”时,神情专注,一头白发格外显眼。
  这位64岁的老人,35年来,在这个园子里一天天来去,辛勤耕耘,静等花开。
  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十几年
  “我小时候就在牡丹园里玩儿,看大人培育牡丹;后来,我在牡丹园培育牡丹,把这里当家了,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时候,百花园对面的这片小区,还是庄稼地呢。”孙文海眯缝着眼睛回忆。
  1985年,孙文海进入百花园当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当时百花园工资低,一天两块钱,工作单调、苦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来,这也让孙文海打了退堂鼓。“文海,牡丹是个宝,咱不能丢。”靠着父亲孙景玉的谆谆教导,孙文海才安心在牡丹园工作,这一干就是35年。
  初到牡丹园,由于没有任何种植技术,孙文海从零学起。为了识别牡丹品种,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他从春天观察一株株牡丹嫩芽开始萌动、花蕾生长,到夏天了解牡丹结籽状况和叶片颜色,到秋天记录牡丹花芽分化情况,再到冬天研究牡丹根系的发育形态。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孙文海守着牡丹一年又一年,靠着这份勤奋和坚韧,孙文海不仅学会了识别牡丹的品种,记住了不同品种牡丹的名称和形状,而且掌握了牡丹四季栽培技术。
  35年来,以孙文海为主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达到300多个,仅2017年就申报了90多个新品种。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为了表彰孙文海为中国牡丹产业作出的贡献,以“文海”命名了一个他培育的牡丹新品种。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文海”牡丹以花大色艳征服了评委,获得银奖。
  为了较快培育出新品种,孙文海摸索进行定向杂交。现在百花园有30多个定向杂交组合,出苗的有20多个,每个组合都浸润着孙文海的心血和汗水。
  “牡丹更像是我的孩子”
  园子里,几株移栽的牡丹有点发蔫,孙文海用小推车推来一桶水,在每株牡丹的四周挖了坑,开始浇水。
  “这水是井水,晒了几个月了。其实,是不能用井水浇牡丹的,得用河水。但园子附近没有河,我们是靠天养花。实在旱了,就用晒的井水,救救命。”孙文海说。
  35年如一日地照看着园子里的每一株牡丹,孙文海对牡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按照他的话来说:“牡丹更像我的孩子,一时不见怪想念。”天天见面,日日管理,每一株牡丹的生长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春天施肥修剪,夏天打药驱虫,秋天分栽播种,冬天清理养护,一年四季的精心侍弄,百花园的老牡丹枝繁叶茂,新栽牡丹茁壮成长。
  有时孙文海参加技术交流需要外出几天,一回到菏泽,连家都顾不上回,先要到牡丹园里转一圈,跟园子里的工作人员聊聊这两天的情况。“没办法啊,感情太深了,根本离不开。”孙文海说。
  孙文海最痛心的一次,就是那一年夏季的一场大雨。百花园里积水到腰,上千株牡丹被泡在了水里,看到多年培育的牡丹一夕之间被毁,孙文海心如刀绞。“我当时啥也顾不上,就有一个念头:哪怕是搭上命也要救活牡丹。”于是,孙文海动员村民一起挖沟排水,并找来八台抽水泵同时抽水。
  轰隆隆的抽水泵连续作业了三天三夜,孙文海在园子里守了三天三夜,身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雨水還是泥水了。
  祖孙三代牡丹传承
  2020年5月15日,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颁奖典礼在菏泽市举行,孙文海获得卓越贡献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农,我父亲培育了许多牡丹花新品种,我也决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将继续培育牡丹花品种,让更多的人了解菏泽牡丹,认识菏泽牡丹。”
  孙文海祖孙三代都与牡丹结缘。有空时,孙文海常常翻起祖辈留下来的牡丹谱。这本手写的牡丹谱,从曹州百花园建园开始,记录了每个牡丹新品种生长的信息。“爷爷和父亲都是牡丹种植的老把式,对牡丹都有深厚的感情,如今的我,要把这份牡丹情传下去。”
  百花园里,有一株明代的牡丹。枝干空了,下面又发出新苗来。“新苗会逐渐长成新的枝干。几百年来,枝干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次了,依然年年花开。菏泽的牡丹产业,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孙文海说。
  (青秋摘自《大众日报》/图 槿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回形针PaperClip”抖音号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科普视频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本文分析了以“回形针PaperClip”系列视频为代表的科普类短视频在科普传播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关键词】科普传播;短视频;回形针PaperClip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几乎每个公众的社交圈子都充斥着疫情信息,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与信息过载
再高明的人,难道能预见1997年的金融风暴?正是这场风暴,造成了香港楼市的崩溃    “十年来的香港楼市,粉碎了以往的‘黄金定律’”“基强联行”董事长陈基强摇着头说  只要手里有两年的供楼款,就能闭着眼睛在香港置业,这就是香港人昔日公认的“黄金定律”他们都相信,楼市有涨有跌,但从不会“跌跌不休”,即便市况低迷,略受煎熬定能翻身然而,2007年的香港楼价,却仍只相当于1997年最高点时的七成左右  
【摘 要】第28届中国新闻奖开始设立短视频新闻奖项,究其原因主要是短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从短视频新闻的选题、节目制作、叙事风格、传播效果等四个方面分析第29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获奖作品的特点,以期为短视频新聞的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短视频作品;新闻叙事;新闻选题;节目制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运城学院院级项目:山西省媒体提升其传播能力、影响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
【摘 要】抗“疫”期间,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新闻媒体,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舆论引导作用。如何发挥好媒体的作用凝聚强大抗“疫”力量,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红河日报积极提高站位,精准策划,竭力发挥全媒体矩阵作用,切实在抗“疫”实战中提高新闻舆论“四力”,为全州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发挥了凝聚力量、稳定人心、群防群治、组织动员等作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輿论氛围。  【关键词】新冠肺炎
甘本拨老师  读者朋友,很高兴我们又相聚在甘老师的专栏。普天庆国庆,办刊要创新。前期甘老师讲到5G真的来了!在业界有一个共识:物联网将在5G时代爆发!因此,经与甘老师商定,从这期开始,本专栏将连续几期推出物联网系列专题,以便向读者更及时和系统地传播这一热门前沿科技。希望大家喜欢。  新的世纪气象新,  科技创新举世惊。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物联网名悄然问世宝洁公司总部  180多
【摘 要】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县域最重要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引导舆论平台之一,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不仅要依托日益成熟的传播技术,提升生产能力、拓展传播平台、丰富传播手段,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还要发挥自身优势,着眼教育引导群众、服务生产生活,完善信息供给结构,提高信息供给质量,切实提升基层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县级融媒体;引导与服务  县级融媒
女性的更年期多数发生在45~50岁,平均绝经年龄在49岁。所谓的“早更”事实上就是卵巢早衰,是指40岁以前发生的卵巢功能衰退。  “早更”有哪些信号?  “早更”意味着提前衰老,因此令人担心。有哪些信号说明要“早更”了?了解这些信号可以提前检查,及时进行干预。  1.月经失调/量少、闭经: 月经周期正常是反映卵巢功能正常的主要指标,一个月经正常的女性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月经量逐渐减少,或闭经时
人有量,实是天赐造化,非学所能及也。  南朝宋名臣褚彦回,有个门生偷了他的衣服,被他发觉了,门生吓得要死,褚彦回却安慰对方:“赶紧藏起来,不要让人发现。”门生羞愧地走了。后来门生有了出息,读书做官,来见褚彦回,褚彦回就像没发生过什么事儿一样,“待之如初”。  南朝宋人何点,才高性率,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逃跑了,不想做。他坐车在街上走,有人在车后偷他的衣服。旁边人看见,大呼小叫地把贼抓住了,扭送到何
【摘 要】2019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节目,新闻联播主播走出电视荧幕,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短视频中,出现在网友们的手机屏幕上,持续点燃网络热度的同时,展现了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创新与探索,也为其它媒体转型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关键词】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联播;主播说联播  一、栏目概述:传递权威声音的《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1978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