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吉林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舒兰市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褪黑激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在毛囊的发生发育过程中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可以诱导动物绒毛提前生长,对动物绒毛的质量和等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简述了褪黑激素的合成过程与分布情况,其受体的分类和在皮肤毛囊中的表达,以及在毛囊发生发育过程中其对相关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并对褪黑激素在毛囊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今后关于褪黑激素对毛囊发生发育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利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野外调查数据和CBM-CFS3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蓄积生长模拟效果较好,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PP)随着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后趋于稳定状态;林龄为20年左右时,NPP达最大值;日本落叶松地上生物量碳储量随林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林龄为50年左右时达最大值.
采用自制的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和普通聚乙烯地膜(PE膜)覆盖的方式探讨了其对红松移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膜化剂的红松移栽苗栽植密度与对照相同,能够达到PE膜的2倍,保存率达到95%以上,明显高于PE膜.覆盖膜化剂的红松移栽苗第一年高生长能够达到4.7 cm,相比对照提高了14.6%;且地径第一年生长量达到0.33 mm,为对照的3.3倍.覆盖PE膜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红松移栽苗第一年地径生长量,但是与膜化剂相比差异不显著.
通过观测我国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对降水的分配效应,结果表明:降雨量在1.69~24.36 mm时,森林各水文分配效应总体表现为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之增大.当降雨量较小(1.69~4.91 mm)时,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低速增加趋势;当降雨量较大(4.91~24.36 mm)时,其增加速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加快.
基于重建最优施肥算法模型(NFOA)需要引进新的参数,研究追施氮肥对玉米追肥利用率和吸收土壤氮量的影响.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设置5个不同氮水平,纯氮用量分别为0,50,100,150,200 kg/hm2(N0,N50,N100,N150,N200),探讨追肥后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及玉米吸收土壤氮量的变化.2017年在相邻地块验证2016年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2016年只施基肥的各处理中,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农学利用率无明显差异,平均值为21.56 kg/kg;追肥农学利用率随着
本文探讨了现代林业虫害防治技术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传统防治技术在乱泥塘村区域(12.06±0.18 hm2)、后王村区域(9.62±0.12 hm2)、前王村区域(5.38±0.19 hm2)美国白蛾危害检出准确率(72.18%),与采用现代林业虫害防治技术在乱泥塘村区域(7.15±0.39 hm2)、后王村区域(7.64±1.83 hm2)、前王村区域(8.46±0.24 hm2)美国白蛾危害检出准确率(97.93%)相比,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表明现代林业虫害防治技术对美国
对比研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在不同林分密度植被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下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会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高密度林分含量最大,在相同林分密度下,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会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表层含量最大.土壤全磷含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中密度林分含量最大,在相同林分密度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20~40 cm土层含量最大.不同林分密度植被下,各土层之间C:N均无显著差异性,C:P和N:P
珍珠岩基质中生长不同时期的马铃薯植株,利用pH 3磷酸水溶液进行3d酸处理,调查微型薯结薯特性和光合性能.结果 表明:生长45 d时,进行酸处理植株所形成的中大薯和中小薯数量最多,单株结薯数及单株结薯重比对照分别高110%和82%.生长45 d时,进行酸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实际量子产量[Y(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qP)等显著低于对照,但酸处理后SPAD、Tr、qP迅速上升至对照水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从8种大豆叶片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斑鞘豆叶甲成虫具有显著引诱或驱避作用的化合物,为探索生物制剂防控斑鞘豆叶甲提供理论依据.EAG测定结果表明:斑鞘豆叶甲EAG反应相对值均随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雌虫强于雄虫.同一浓度下,对1-辛烯-3-醇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其次为3-辛醇和(Z)-3-己烯-1-醇.行为反应测试发现,同一浓度的不同挥发物对斑鞘豆叶甲的引诱率或驱避率间存在差异.1-辛烯-3-醇、3-辛醇、(z)-3-己烯-1-醇、3-辛酮、茉莉酸甲酯和N,N-二甲基乙
本文综述了植物根系与根际相关理论、植物根系分布和根际的研究方法、植物根系分布与根际微生态互作的研究,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