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式组合动力——人类实现天地往返高效输运的必由之路

来源 :中国航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航空航天强国把战略制高点由稠密大气转向临近空间及外层空间,并积极建立低成本的天地往返输运能力.动力系统是运载器顺利执行天地往返任务的先决条件,亟需率先取得突破.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动力系统经历了单一式、捆绑式、组合式动力技术的发展与演变.作为低成本、航班化运载器的理想动力装置,吸气式组合动力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揭示组合动力的技术发展脉络及实现途径对国家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其他文献
为强化水源地监测预警与数据共享,切实提升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提出通过水利信息化的手段,结合江苏某城市水源地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实际,建设涵盖水位、流量、压力、水质、视频、泵站自动化于一体的感知采集体系,利用新型的船载水质、视觉蓝藻监测和视觉水位自动识别等技术,实现从水源地、闸泵、蓄水池、供水管道的全自动化运行,构建以水源保护、联合调度、安全监测、工程管理、综合展示为核心的运行调度智慧管控系统,实现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调度,达到水源地建设供水工程水量动态调节,水源水质监控,管理多级联动,运行安全可靠,实现信息
某填海造地工程为离岸人工岛,由开山碎石料直接回填形成.地基情况复杂,上层为碎石层较为松散、孔隙比大,下层的淤泥层为高含水率、高压缩性、高液限的海相沉积土层.为控制场地的工后沉降,开展了振冲碎石桩联合堆载预压地基处理试验,并采用相应的检测手段,验证该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单桩成桩效果及整个场地的加固效果检测表明该工法取得了理想的地基加固效果,可适用于该类场地的地基处理,也为下一步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通过多向不规则波条件下,组合式抛石防波堤的物理模型试验,收集港外区域P1~P5测点波高,研究波浪与抛石防波堤相互作用下港外波高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波浪正向作用于主防波堤时,主堤前方P2和P3成为最危险位置,由于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位置会随波周期和水深变化而不同,使得最大波高出现位置不同.当波浪斜向作用于主防波堤圆形堤头时,波浪基本无反射,且因绕射作用而耗散波浪能量,口门位置P4和P5波高变化幅度最小且相对稳定.当波浪作用于两道防波堤的交汇处时,由于波浪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破碎等复杂变形作用下而
离岸式高桩码头往往通过引桥与陆域连接,引桥结构形式一般为高桩梁板式,上部结构通过架设预应力T梁形成桥面体系,T梁由于重量大、跨度大等特点,通常采用起重船进行安装,施工成本及安全风险较高.针对印尼神华国华爪哇7电厂工程,应用海上非旋转同步双抬吊技术安装T梁,吊装过程通过起落吊臂调整吊距控制T梁安装位置,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为行业内首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依托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舟岱大桥施工,在桥梁建设时同步开展暴露试验站,用以评估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针对大风、大浪、大流速等恶劣自然条件,详细阐述暴露试验站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探讨恶劣海况条件下暴露试验站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提出了装配式平台施工新技术.装配式暴露试验站施工顺利高效,能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质量,为恶劣海况下同类型施工提供借鉴.
新疆兵团各类水利业务系统繁多,但分建专用的建设模式,造成水利信息共享困难,数据浪费、投资重复.为解决兵团水利空间数据整合与水利应用服务共享困难的问题,兵团水利以公共基础地理要素和水利业务数据为基础,采用面向服务的J2EE多层体系架构,利用Spring MVC技术搭建门户,通过综合运用Web GIS、服务聚合等技术手段,初步形成一数一源的数据资源库,建成水利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构架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构建“水利一张图+”的业务应用体系.已初步建成兵团水利一张图服务共享平台,完成兵团层级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整
海上风电高桩承台底模通常采用封底混凝土结构,大连庄河三峡海上风电二期工程因地质原因,采用常规施工方法,钢管桩抗拔力不满足要求.为解决此问题,本项目采用钢底模替代封底混凝土结构,抬高承台基础标高,有效降低海水浮力.施工过程中通过钢底模受力转换,有效解决高桩基础承台无封底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难题,施工方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质量受控,为后续类似项目高桩承台基础施工提供了借鉴.
闸门是一个船闸的核心部件,闸门吊装则是这个核心部件中的核心工艺,是船闸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闸门吊装的施工快慢及品质制约着下一步施工的开展,其施工速度对总工期的影响较大.文章从韩庄复线船闸工程的上下闸首闸门吊装工艺进行施工总结分析.闸门分节吊装对比整体吊装在施工中成本较低、施工进度较快,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耙管姿态自适应控制是耙吸挖泥船全自动收放耙过程的关键控制技术.在分析控制需求的基础上,引入先进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理念,设计了姿态自适应控制策略.针对全自动控制关键流程引入了智能PID控制器,实现了绞车速度的精细化调控.实船应用表明,该控制策略稳定可靠,提高了全自动收放耙的控制精度和控制效率,可快速推广到其他疏浚船应用.
通过对2017版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承包商的主要义务分析,分别从一般义务、质量、进度、支付、风险分担、合作、安全、信息考察等方面进行单项梳理,并对比分析了2017版较1999版修订部分,结合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大背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阐述了承包商熟悉掌握FIDIC合同的重要性,为承包商提出合同风险防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