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青春》杂志已经迎来了第四十个春秋。当年这本期刊从诞生起,就像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耀眼而夺目。记得北京一位著名作家说过:“《青春》怎会在南京诞生?”可见其风头了。
1979年,我40出头,在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市文联恢复时的前身)。斯群同志调来之后,在方之、高晓声、陆文夫等作家的怂恿下,将当时的内刊《南京文艺》改刊为以青年文学为主的《青春》月刊。主编是斯群,二位副主编是李锡焕和李纪,调我当美术编辑。就我个人而言,不知不觉地走了一步大错特错的“臭棋”,后来由美编接任《青春》杂志社第二任主编,更是鬼使神差地错上加错。
今天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接到杂志社通知要我写两千多字纪念四十年《青春》的风雨岁月。勉强动笔竟然无言以对!不知道写什么,岁月流逝都模糊了,无奈挤一点回忆说说吧。
现在刊物依然保留了鲁迅先生手写体的《青春》,那是当年在资料室翻了无数旧书,找到的印刷品。两个小字凑在一起手工描绘放大在一张像宣传画似的画上。张志新的形象也是想象的。完成后由主编送市委宣传部审稿,分管文教的副书记看了评价是“秀外慧中”,通过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也落下了。现在来看,当年我干的美编很笨,土得掉渣。现在要感激的是《青春》保留了这个字体。
《青春》杂志的封面,月刊是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以女青年形象为主。有时请画家为某期刊物创作,多数是通过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朋友代我组稿。在时尚不够开放的年代,《青春》的封面算是走在前沿的。封面是刊物的包装,对发行量有一定的影响。有一次,我在一位搞摄影的朋友处看到他的一幅芭蕾舞黑天鹅的摄影作品,上半身的特写,我要用作封面,他说怕露得多了,我说我负责。刊物发行时一刊难求,排队抢购。后来有好事者告到市委宣传部,说是“黄色”。好在后来不了了之。这种画作和文字上的纠葛,到我接任主编时,几乎没有消停过。
优秀的插图使文章更加丰满更具神采,能为刊物锦上添花。沈行工、方骏、邢健健是当年《青春》文学作品插图的“三剑客”。沈行工、方骏是南京艺术学院的老师,以后的院长和教授。邢健健那时还是美术系的学生。他们的插图质量极高,用现在的标准来看还是非常精彩的艺术作品。可惜原作都没能保留,杂志社不停地搬家是一个原因,另外我也是画画的,没有重视,太可惜了。现在他们三位都是极负盛名的画家了。
那年代印刷刊物的新闻纸是计划供应的,为了解决用纸问题,需向轻工部申请计划,而掌控审批大权的大员酷爱书画。为此,曾向武中奇、萧娴、陈大羽、宋文治、赵绪成、傅小石等书画家求援,他们都热情地给予了支持,可见当时《青春》的发展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
卷筒新闻纸是很重的,纸张运到单位,编辑们全部出动卸货,像领年货一般高兴。如此的景观,今天见不到了,真怀念那种万众一心的精神。
《青春》那几年的自然来稿量很大,每天邮局送来的用麻袋装,一点也不夸张,专门有人负责登记分类,然后是编辑阅审。发行量跟自然来稿密不可分,读者群是产生作者的基础,大量的稿件都由自然来稿提供。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有重点地发现作品,经常组织笔会。常熟、昆明、黄山……都举办过。昆明笔会是与《滇池》杂志联办的,本人忙里偷闲去了两次石林画画。还将途中的见闻写了一个短篇,在兄弟期刊上发表,可以说这次笔会我的收获颇丰。
黄山笔会,主要是我们与作者组织的一次黄山“拉练”,下山时遇大雨,大家如落汤鸡般冲到山下。回宁时不知何故,坐上一节货车轰轰隆隆地回到南京。通过笔会不但组织了好作品,也与作者间增进了友谊。
《青春》期刊风流了4—5年,除了月刊,还有一份季刊——《青春》丛刊。丛刊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在全国有影响的《今夜有暴风雪》《第三只眼》等,都是那时期的作品。作品成就了《青春》,《青春》帮助新人成长,相辅相成。那时老主编们要求每个人分工阅读全国同类期刊,关注全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和动向,真有点像情报分析一般。一旦《青春》的作品被诸如《小说月报》之类的刊物转载,整个编辑部会高兴好几天。
日月如梭,那年秋天杂志社内部似乎有种躁动的情绪。有一天《青春》杂志被一个美术编辑接任为第二任主编。那年秋雨绵绵,《青春》也开始降温了。
责任编辑:张元
曹立侃,1939年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1972年调入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1985年8月开始任《青春》杂志第二任主编。
1979年,我40出头,在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市文联恢复时的前身)。斯群同志调来之后,在方之、高晓声、陆文夫等作家的怂恿下,将当时的内刊《南京文艺》改刊为以青年文学为主的《青春》月刊。主编是斯群,二位副主编是李锡焕和李纪,调我当美术编辑。就我个人而言,不知不觉地走了一步大错特错的“臭棋”,后来由美编接任《青春》杂志社第二任主编,更是鬼使神差地错上加错。
今天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接到杂志社通知要我写两千多字纪念四十年《青春》的风雨岁月。勉强动笔竟然无言以对!不知道写什么,岁月流逝都模糊了,无奈挤一点回忆说说吧。
创刊号封面
现在刊物依然保留了鲁迅先生手写体的《青春》,那是当年在资料室翻了无数旧书,找到的印刷品。两个小字凑在一起手工描绘放大在一张像宣传画似的画上。张志新的形象也是想象的。完成后由主编送市委宣传部审稿,分管文教的副书记看了评价是“秀外慧中”,通过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也落下了。现在来看,当年我干的美编很笨,土得掉渣。现在要感激的是《青春》保留了这个字体。
有争论的刊物封面
《青春》杂志的封面,月刊是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以女青年形象为主。有时请画家为某期刊物创作,多数是通过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朋友代我组稿。在时尚不够开放的年代,《青春》的封面算是走在前沿的。封面是刊物的包装,对发行量有一定的影响。有一次,我在一位搞摄影的朋友处看到他的一幅芭蕾舞黑天鹅的摄影作品,上半身的特写,我要用作封面,他说怕露得多了,我说我负责。刊物发行时一刊难求,排队抢购。后来有好事者告到市委宣传部,说是“黄色”。好在后来不了了之。这种画作和文字上的纠葛,到我接任主编时,几乎没有消停过。
插圖画家
优秀的插图使文章更加丰满更具神采,能为刊物锦上添花。沈行工、方骏、邢健健是当年《青春》文学作品插图的“三剑客”。沈行工、方骏是南京艺术学院的老师,以后的院长和教授。邢健健那时还是美术系的学生。他们的插图质量极高,用现在的标准来看还是非常精彩的艺术作品。可惜原作都没能保留,杂志社不停地搬家是一个原因,另外我也是画画的,没有重视,太可惜了。现在他们三位都是极负盛名的画家了。
攻关新闻纸
那年代印刷刊物的新闻纸是计划供应的,为了解决用纸问题,需向轻工部申请计划,而掌控审批大权的大员酷爱书画。为此,曾向武中奇、萧娴、陈大羽、宋文治、赵绪成、傅小石等书画家求援,他们都热情地给予了支持,可见当时《青春》的发展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
卷筒新闻纸是很重的,纸张运到单位,编辑们全部出动卸货,像领年货一般高兴。如此的景观,今天见不到了,真怀念那种万众一心的精神。
《青春》那几年的自然来稿量很大,每天邮局送来的用麻袋装,一点也不夸张,专门有人负责登记分类,然后是编辑阅审。发行量跟自然来稿密不可分,读者群是产生作者的基础,大量的稿件都由自然来稿提供。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有重点地发现作品,经常组织笔会。常熟、昆明、黄山……都举办过。昆明笔会是与《滇池》杂志联办的,本人忙里偷闲去了两次石林画画。还将途中的见闻写了一个短篇,在兄弟期刊上发表,可以说这次笔会我的收获颇丰。
黄山笔会,主要是我们与作者组织的一次黄山“拉练”,下山时遇大雨,大家如落汤鸡般冲到山下。回宁时不知何故,坐上一节货车轰轰隆隆地回到南京。通过笔会不但组织了好作品,也与作者间增进了友谊。
换届
《青春》期刊风流了4—5年,除了月刊,还有一份季刊——《青春》丛刊。丛刊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在全国有影响的《今夜有暴风雪》《第三只眼》等,都是那时期的作品。作品成就了《青春》,《青春》帮助新人成长,相辅相成。那时老主编们要求每个人分工阅读全国同类期刊,关注全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和动向,真有点像情报分析一般。一旦《青春》的作品被诸如《小说月报》之类的刊物转载,整个编辑部会高兴好几天。
日月如梭,那年秋天杂志社内部似乎有种躁动的情绪。有一天《青春》杂志被一个美术编辑接任为第二任主编。那年秋雨绵绵,《青春》也开始降温了。
责任编辑:张元
曹立侃,1939年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1972年调入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1985年8月开始任《青春》杂志第二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