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春》二三事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青春》杂志已经迎来了第四十个春秋。当年这本期刊从诞生起,就像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耀眼而夺目。记得北京一位著名作家说过:“《青春》怎会在南京诞生?”可见其风头了。
  1979年,我40出头,在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市文联恢复时的前身)。斯群同志调来之后,在方之、高晓声、陆文夫等作家的怂恿下,将当时的内刊《南京文艺》改刊为以青年文学为主的《青春》月刊。主编是斯群,二位副主编是李锡焕和李纪,调我当美术编辑。就我个人而言,不知不觉地走了一步大错特错的“臭棋”,后来由美编接任《青春》杂志社第二任主编,更是鬼使神差地错上加错。
  今天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接到杂志社通知要我写两千多字纪念四十年《青春》的风雨岁月。勉强动笔竟然无言以对!不知道写什么,岁月流逝都模糊了,无奈挤一点回忆说说吧。

创刊号封面


  现在刊物依然保留了鲁迅先生手写体的《青春》,那是当年在资料室翻了无数旧书,找到的印刷品。两个小字凑在一起手工描绘放大在一张像宣传画似的画上。张志新的形象也是想象的。完成后由主编送市委宣传部审稿,分管文教的副书记看了评价是“秀外慧中”,通过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也落下了。现在来看,当年我干的美编很笨,土得掉渣。现在要感激的是《青春》保留了这个字体。

有争论的刊物封面


  《青春》杂志的封面,月刊是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以女青年形象为主。有时请画家为某期刊物创作,多数是通过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朋友代我组稿。在时尚不够开放的年代,《青春》的封面算是走在前沿的。封面是刊物的包装,对发行量有一定的影响。有一次,我在一位搞摄影的朋友处看到他的一幅芭蕾舞黑天鹅的摄影作品,上半身的特写,我要用作封面,他说怕露得多了,我说我负责。刊物发行时一刊难求,排队抢购。后来有好事者告到市委宣传部,说是“黄色”。好在后来不了了之。这种画作和文字上的纠葛,到我接任主编时,几乎没有消停过。

插圖画家


  优秀的插图使文章更加丰满更具神采,能为刊物锦上添花。沈行工、方骏、邢健健是当年《青春》文学作品插图的“三剑客”。沈行工、方骏是南京艺术学院的老师,以后的院长和教授。邢健健那时还是美术系的学生。他们的插图质量极高,用现在的标准来看还是非常精彩的艺术作品。可惜原作都没能保留,杂志社不停地搬家是一个原因,另外我也是画画的,没有重视,太可惜了。现在他们三位都是极负盛名的画家了。

攻关新闻纸


  那年代印刷刊物的新闻纸是计划供应的,为了解决用纸问题,需向轻工部申请计划,而掌控审批大权的大员酷爱书画。为此,曾向武中奇、萧娴、陈大羽、宋文治、赵绪成、傅小石等书画家求援,他们都热情地给予了支持,可见当时《青春》的发展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
  卷筒新闻纸是很重的,纸张运到单位,编辑们全部出动卸货,像领年货一般高兴。如此的景观,今天见不到了,真怀念那种万众一心的精神。
  《青春》那几年的自然来稿量很大,每天邮局送来的用麻袋装,一点也不夸张,专门有人负责登记分类,然后是编辑阅审。发行量跟自然来稿密不可分,读者群是产生作者的基础,大量的稿件都由自然来稿提供。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有重点地发现作品,经常组织笔会。常熟、昆明、黄山……都举办过。昆明笔会是与《滇池》杂志联办的,本人忙里偷闲去了两次石林画画。还将途中的见闻写了一个短篇,在兄弟期刊上发表,可以说这次笔会我的收获颇丰。
  黄山笔会,主要是我们与作者组织的一次黄山“拉练”,下山时遇大雨,大家如落汤鸡般冲到山下。回宁时不知何故,坐上一节货车轰轰隆隆地回到南京。通过笔会不但组织了好作品,也与作者间增进了友谊。

换届


  《青春》期刊风流了4—5年,除了月刊,还有一份季刊——《青春》丛刊。丛刊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在全国有影响的《今夜有暴风雪》《第三只眼》等,都是那时期的作品。作品成就了《青春》,《青春》帮助新人成长,相辅相成。那时老主编们要求每个人分工阅读全国同类期刊,关注全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和动向,真有点像情报分析一般。一旦《青春》的作品被诸如《小说月报》之类的刊物转载,整个编辑部会高兴好几天。
  日月如梭,那年秋天杂志社内部似乎有种躁动的情绪。有一天《青春》杂志被一个美术编辑接任为第二任主编。那年秋雨绵绵,《青春》也开始降温了。
  责任编辑:张元
  曹立侃,1939年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1972年调入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1985年8月开始任《青春》杂志第二任主编。
其他文献
今年是《青春》创刊40周年,作为编辑部曾经的一员,我确有许多感慨。既感慨《青春》过往的经历与魅力,更庆幸自己能与《青春》这个名刊有过一段难得的机缘。  1978年底,我通过高考从淮安回到南京,结束了10年的插队生涯。因为学的是中文,自然要关心文学问题。而且那时候文学正热,如果你没读过刘心武和卢新华的作品,没读过方之先生的《内奸》,那就成了笑话。当时方之先生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他去世时我们班还派代表
期刊
从2010年到2017年,我的后青春时代是与《青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于物质而言,《青春》是一本杂志;于精神而言,青春是一种信仰,一个隐喻。  是的,正如诗人艾略特所言“青春,对其无法辨认的处境微笑”。我们并不知晓青春到底是怎样的面目,即便身在其中,也无法明晰其存在意义,或者其伟大虚无的价值。既然青春与文学相遇了,我们就选择对“无法辨认的处境微笑”,我们选择抒写,我们选择创作。  每一年,都有
期刊
我年正花甲,早已退居二线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主要是在编辑的生涯中度过的,积几十年的办刊心得和体会,我深深感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对一个办刊人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  当然,要办好一个刊物,不仅要有一个团结而又精悍的班底,还要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又有一定影响的作者队伍,但更为重要的,我认为还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又能给刊物以巨大支持的读者群。这是一个刊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这种土壤越是深厚,刊物的生命力就越加
期刊
1939年2月11日,郁达夫致信许广平,不厌繁琐地一一介绍新加坡的语言、气候、往来路线、所需费用、出入境手续,以应许广平谓海婴多病和生活困难想去新加坡之事。一个月后,许广平复信,说海婴肺部不好,总怕他也突然死去,她眼睁睁看见周先生活生生地死掉,给死骇怕了,去新加坡之意也动因于此,但此外仍有很多困难,也没有一定打算动身之意。两信发表时一名《乱离中的作家书简》,一名《文人的穷》。郁达夫与鲁迅一生相知,
期刊
1  曹寇粗粝、戏谑甚至油滑、浮夸的叙述腔调会强化叙述经验的美学张力,或荒诞不经,或百无聊赖。支撑起这样的极端风格的未必就是龌龊、低俗的事件和趣味,也可能是那些不易觉察的深沉的思索和朴素的诉求。曹寇的魅力就在于他的风格呈现和思想表达之间的错位与冲突。如同很多自我标榜泼皮、顽主、屌丝的作家一样,曹寇们一直在用胡作非为、胡言乱语来掩饰他们羞于直白急切表达的思考冲动,和暗夜里才能觉察的或明或暗的天真、感
期刊
王啸峰,1969年12月出生,苏州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在《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作家》《花城》《钟山》等文学刊物上发表散文、小说百万字。出版散文集《苏州烟雨》《吴门梦忆》《异乡故乡》。作品曾入选年度最佳小说集、散文集。  三五牌台钟敲过零点,阿斌紧张起来。他拍醒伏在桌上打鼾流涕的二胖。严肃地指指时针。二胖顿时清醒。时针随着钟摆节奏歪下头,二胖的头也跟着偏转。  阿斌
期刊
一度风流,几多华章,对40年来《青春》的文学行走,应该有一番梳理,是追忆,是怀念,更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启程。  青春本就是一场悸动的行走,不安、冲动,满怀希冀……创刊号  1979年的10月,在原属南京市文联的文学内刊《南京文艺》基础上,《青春》正式创刊,刊名采用鲁迅先生手写体的“青春”集字。  创刊号的阵容可谓强大,陈白尘、罗荪、夏阳、从维熙、顾尔谭、邓友梅等老一辈作家纷纷致辞,为《青春》拉起“
期刊
公元一世纪,使徒彼得与自己的命运迎面相遇,在逃离罗马城的大路上,彼得向耶稣提出了那个响彻人类世界两千年的问题——“你往何处去?”类似的问题五百年前也曾被另一位著名的弟子提起——“君子亦有穷乎?”在走投无路的陈蔡,子路问道。于大危难时,耶稣说,我要去罗马,为你们再钉一次十字架。夫子说,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且听弦歌!在人类的童稚时期,大哲都表现出一种令人钦羡的笃定,题目没有那么难,到处都是
期刊
1  赵志明试图通过《小姜的故事》为论坛时代的文艺青年立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论坛时代短暂而峻急,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386被弃,486告急,586望眼欲穿。”时代提速,与之形成正比的是记忆遗忘的速度,不管是社会记忆,还是私人记忆。所以,很难想象短暂而闪耀的论坛时代是如何在艺术趣味、写作实验、思想表达、社会关怀等层面对彼时青年进行了训练和影响。具体到当代文学,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0年
期刊
1982年初夏,大学毕业,名单分配去了南京人事局。有一天,李潮带来一份市人事局朋友的手书,说他们局长亲自调阅了我的档案,问想去什么单位,速去面谈。这是我走上社会遇到的第一件荒唐事,冒冒失失竟然就去了,指名道姓要见局长大人,结果局长大怒,说你是谁呀,国家分配工作这么严肃的事,怎么可以你想去哪就去哪。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很狼狈,也说明当时实在太天真,太书呆子。李潮又为我出主意,说你干脆到《青春》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