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股改增持光明,达能不愿潜伏中国乳业市场
随着光明乳业股改方案的尘埃落定,其股权易主纷争也暂且告一段落。
在光明乳业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无论上述股权转让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实施前是否获得商务部批准,光明第三大股东达能亚洲承担15000000元的现金对价;同时,达能亚洲分别向牛奶集团和上实食品以4.OS元的价格收购44099410股、共88198820股的光明乳业非流通股份,使其在上述股权收购全部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20.01%。这是自2003年11月以来,达能对光明实施的第四次收购。从最初的3.85%到现在的20.01%,达能增持光明股份只用了短短两年多时间,显然,达能的胃口不在于20.01%,它很有可能继续增持光明。
20个世纪90年代初起,雀巢、卡夫、达能和帕玛拉特等国际乳业巨头开始纷纷进入中国,然而,在近乎十年的时间,鱼龙混杂的中国液态奶市场让跨国巨头们无所适从,最终溃退。但是,中国乳业的巨大容量始终吸引着这些曾经败北者的眼球。他们或潜伏或观望,试图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达能就是其中一员。2000年,当达能将其亏损近10年之久的达能酸奶品牌无偿交给光明经营到2011年的那一刻起,就重新踏上了其二次征战中国乳业市场之路。
达能此次的征战路线就是参股——增持——渗透——再增持——控股。
此次借光明股改之际,达能能够再次顺利增持。基于四点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会成为达能继续增持光明的推动力量。
首先,达能在全球的业绩表现良好。作为全球第一的乳制品生产商,达能在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发展良好。2001年以来,达能全球业务的销售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率均呈趋高走势。2005年,分别达到6.7%和13.35%,其中鲜奶产品在全球的该两项指标分别为7%和14.2%。同期,达能在亚洲业务的销售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达到12.9%、11.5%。达能有能力,也希望将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延续到中国,事实上,这也是其一直以来的渴望。
其次,中国乳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至少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中国乳业巨大的增长空间:一是中国每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大约为8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0公斤:二是世界100公斤的平均消费量中,除液态奶外,还包含了很多产品种类,如奶油、奶酪、含乳点心、含乳糖果、含乳方便食品、不同功能的奶粉以及酸奶等等,而在中国.过去几年,乳业的高速增长则主要通过城市居民消费液态奶完成,在广大农村,液态奶的消费仍然几乎是空白。
第三,中国乳业的发展局面为达能提供了资本运作的良好时机。反思跨国巨头在中国第一轮全线溃退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初中国乳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消费者不够成熟的乳品消费观。
中国乳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小企业不断被收购、兼并,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中国液态奶市场TOP3集中度达到61.3%,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乳业无序发展的状态已经基本结束。同时,国民对乳制品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观念也日益成熟,开始讲求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这对于以技术、管理、资本运作见长的跨国集团来说,是一个大好形势。
还有一点不该忽视,那就是光明的业绩增长渐缓,与第一、第二的差距加速扩大。
1998—2002年间,光明乳业的发展势如破竹,其在中国乳业市场之强势地位无人能撼。然而,自2003年,老对手伊利拔得头筹、新军蒙牛剑露锋芒,中国乳业形成伊利、光明和蒙牛三足鼎立之格局后.光明一枝独秀的风光不再。
2003—2005年间,光明的主营业务收入开始蜗牛爬升,增长率大幅降低,从19.11%降至1.74%;主营业务利润逐年减少,在200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且降幅高达10.46%;同时,净利润减少之幅度前所未有,从2.82亿元骤降至2.11亿元。而在同期.与光明发展滞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利和蒙牛的高速增长。2005年,伊利和蒙牛的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亿大关,将曾经比肩的光明远远抛在了后面。
应该说,2006年对于光明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能否走出谷底,是光明继续留在乳业第一阵营、拓展全国之关键所在。在这个时候,光明并列第一的两大股东同时出让股份给达能,达能因此而能够在光明乳业董事会列一董事席位,其意义不言自明。
对于达能来说,虽然目前战略伙伴光明处在内忧外患之际,但其依然是一只绩优股。单看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销售收入69亿、液态奶市场份额低于4.1%的光明似根本不能和伊利、蒙牛相提并论。但从获利能力上看,光明仍然不可小觑。2005年,光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1%,只比老大伊利低3.4%。而在2004年,这一指标甚至高出伊利4.3%。
达能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延续光明、蒙牛和伊利的三足鼎立之势?尚待以后验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达能在中国的潜伏期已经过去,它将立足光明,在中国乳业浩瀚的海洋上扬帆起航!
随着光明乳业股改方案的尘埃落定,其股权易主纷争也暂且告一段落。
在光明乳业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无论上述股权转让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实施前是否获得商务部批准,光明第三大股东达能亚洲承担15000000元的现金对价;同时,达能亚洲分别向牛奶集团和上实食品以4.OS元的价格收购44099410股、共88198820股的光明乳业非流通股份,使其在上述股权收购全部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20.01%。这是自2003年11月以来,达能对光明实施的第四次收购。从最初的3.85%到现在的20.01%,达能增持光明股份只用了短短两年多时间,显然,达能的胃口不在于20.01%,它很有可能继续增持光明。
20个世纪90年代初起,雀巢、卡夫、达能和帕玛拉特等国际乳业巨头开始纷纷进入中国,然而,在近乎十年的时间,鱼龙混杂的中国液态奶市场让跨国巨头们无所适从,最终溃退。但是,中国乳业的巨大容量始终吸引着这些曾经败北者的眼球。他们或潜伏或观望,试图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达能就是其中一员。2000年,当达能将其亏损近10年之久的达能酸奶品牌无偿交给光明经营到2011年的那一刻起,就重新踏上了其二次征战中国乳业市场之路。
达能此次的征战路线就是参股——增持——渗透——再增持——控股。
此次借光明股改之际,达能能够再次顺利增持。基于四点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会成为达能继续增持光明的推动力量。
首先,达能在全球的业绩表现良好。作为全球第一的乳制品生产商,达能在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发展良好。2001年以来,达能全球业务的销售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率均呈趋高走势。2005年,分别达到6.7%和13.35%,其中鲜奶产品在全球的该两项指标分别为7%和14.2%。同期,达能在亚洲业务的销售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达到12.9%、11.5%。达能有能力,也希望将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延续到中国,事实上,这也是其一直以来的渴望。
其次,中国乳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至少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中国乳业巨大的增长空间:一是中国每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大约为8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0公斤:二是世界100公斤的平均消费量中,除液态奶外,还包含了很多产品种类,如奶油、奶酪、含乳点心、含乳糖果、含乳方便食品、不同功能的奶粉以及酸奶等等,而在中国.过去几年,乳业的高速增长则主要通过城市居民消费液态奶完成,在广大农村,液态奶的消费仍然几乎是空白。
第三,中国乳业的发展局面为达能提供了资本运作的良好时机。反思跨国巨头在中国第一轮全线溃退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初中国乳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消费者不够成熟的乳品消费观。
中国乳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小企业不断被收购、兼并,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中国液态奶市场TOP3集中度达到61.3%,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乳业无序发展的状态已经基本结束。同时,国民对乳制品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观念也日益成熟,开始讲求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这对于以技术、管理、资本运作见长的跨国集团来说,是一个大好形势。
还有一点不该忽视,那就是光明的业绩增长渐缓,与第一、第二的差距加速扩大。
1998—2002年间,光明乳业的发展势如破竹,其在中国乳业市场之强势地位无人能撼。然而,自2003年,老对手伊利拔得头筹、新军蒙牛剑露锋芒,中国乳业形成伊利、光明和蒙牛三足鼎立之格局后.光明一枝独秀的风光不再。
2003—2005年间,光明的主营业务收入开始蜗牛爬升,增长率大幅降低,从19.11%降至1.74%;主营业务利润逐年减少,在200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且降幅高达10.46%;同时,净利润减少之幅度前所未有,从2.82亿元骤降至2.11亿元。而在同期.与光明发展滞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利和蒙牛的高速增长。2005年,伊利和蒙牛的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亿大关,将曾经比肩的光明远远抛在了后面。
应该说,2006年对于光明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能否走出谷底,是光明继续留在乳业第一阵营、拓展全国之关键所在。在这个时候,光明并列第一的两大股东同时出让股份给达能,达能因此而能够在光明乳业董事会列一董事席位,其意义不言自明。
对于达能来说,虽然目前战略伙伴光明处在内忧外患之际,但其依然是一只绩优股。单看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销售收入69亿、液态奶市场份额低于4.1%的光明似根本不能和伊利、蒙牛相提并论。但从获利能力上看,光明仍然不可小觑。2005年,光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1%,只比老大伊利低3.4%。而在2004年,这一指标甚至高出伊利4.3%。
达能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延续光明、蒙牛和伊利的三足鼎立之势?尚待以后验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达能在中国的潜伏期已经过去,它将立足光明,在中国乳业浩瀚的海洋上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