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对于互联网,我们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在未来。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指示,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建设和运用。这些年互联网蓬勃发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到去年底,我国网民人数为3.84亿,网站达323万个,互联网普及率为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宽带或手机上网的网民分别为3.46、2.33亿人,网民上网方式已经以宽带和手机为主。我省2007年率先实现行政村、2009年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宽带”,网民人数为2800万人,98.9%的网民使用宽带上网,手机上网的网民为1559万人。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这将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互联网提供着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知识流动和资源共享手段,带动着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了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先导性产业。互联网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調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战略性产业。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无锡“感知中国中心”、传感网创新园、产业园和信息服务园建设,努力实现传感网产业率先发展。2008年,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电子商务总额在过去5年保持4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去年突破3.6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4万亿元。我省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的使用率去年为30.8%和25.8%,分别超出全国网民2.7和l_3个百分点。
——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推进器。互联网在我国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政府有效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到去年底,全国建立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提供便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类在线服务。越来越多的人把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获取信息、进行创业,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近年来,中央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运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网民在线交流、面对面交流逐步常态化、制度化。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大批网民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我省镇江、南京、无锡、扬州等地纷纷建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切实帮助解决问题。
——文化创新、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是文化作品创造平台、文化产品生产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使文化产品的内容极大丰富。网民的自主性使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者间的界限淡化,博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使网民参与文化创造更为便捷。互联网的交互性使文化传播模式实现了多方多向互动传播。互联网多媒体化丰富了文化创造的形式,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迅速兴起,我省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个国家级动画基地,有动漫企业300多家,去年原创动漫片突破4万分钟,居全国首位。网络文化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当前,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使互联网变固定形式为移动成为可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信息产业的进一步融合,3G技术日益成熟、手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移动上网成本降低,推动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二是物联网发展迅速。它将电视、电脑、空调、热水器、电磁炉等每一个电子设备出厂时都放置带有IP地址的芯片。通过无线嵌入到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从而把所用的设备都连接起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对它们进行控制。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云计算”技术加快发展和应用。云即计算机群,将很多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集合起来,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每个群可以包括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网络用户通过计算机的简单功能上网租用“云空间”,由大型数据处理中心保管个人的数据和记录,给限定的人群分享,群内用户可以同步修改和联络。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演变,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新变化:在信息形态方面,从文字为主的信息传播形式,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在应用领域方面,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Web2.0使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更加突出,互联网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上网成为新潮流。
互联网的新特点、新变化,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新特点、新变化,加上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境外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破坏,使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亟需我们采取新对策,比如: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维护信息的安全流动,防止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加强网络诚信建设,防止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公共安全;培育网民守法自律,防止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网络失窃密等行为威胁网络安全和国家利益,等等。我们必须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互联网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政府必须在互联网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新闻、通信、公安、出版、教育、卫生等部门进一步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大力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使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占据网上主导地位。加大创新力度,积极组织网民创造健康网络文化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打造一批具有江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上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剧场建设,不断提高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我国已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0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互联网法律制度。应切实加强依法管理互联网,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根据互联网发展和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并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基础管理。严格落实域名注册和IP地址备案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对接入服务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服务准入退出机制。依法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网络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审批,健全日常监管、年度审核、行政处罚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等主体的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进一步打击网上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严防网上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扩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文明办网先进单位创评工作,深入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继续开展互联网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色情、赌博、诈骗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规范互联网安全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责任编辑:丁和平
——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到去年底,我国网民人数为3.84亿,网站达323万个,互联网普及率为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宽带或手机上网的网民分别为3.46、2.33亿人,网民上网方式已经以宽带和手机为主。我省2007年率先实现行政村、2009年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宽带”,网民人数为2800万人,98.9%的网民使用宽带上网,手机上网的网民为1559万人。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这将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互联网提供着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知识流动和资源共享手段,带动着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了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先导性产业。互联网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調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战略性产业。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无锡“感知中国中心”、传感网创新园、产业园和信息服务园建设,努力实现传感网产业率先发展。2008年,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电子商务总额在过去5年保持4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去年突破3.6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4万亿元。我省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的使用率去年为30.8%和25.8%,分别超出全国网民2.7和l_3个百分点。
——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推进器。互联网在我国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政府有效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到去年底,全国建立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提供便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类在线服务。越来越多的人把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获取信息、进行创业,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近年来,中央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运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网民在线交流、面对面交流逐步常态化、制度化。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大批网民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我省镇江、南京、无锡、扬州等地纷纷建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切实帮助解决问题。
——文化创新、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是文化作品创造平台、文化产品生产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使文化产品的内容极大丰富。网民的自主性使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者间的界限淡化,博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使网民参与文化创造更为便捷。互联网的交互性使文化传播模式实现了多方多向互动传播。互联网多媒体化丰富了文化创造的形式,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迅速兴起,我省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个国家级动画基地,有动漫企业300多家,去年原创动漫片突破4万分钟,居全国首位。网络文化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当前,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使互联网变固定形式为移动成为可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信息产业的进一步融合,3G技术日益成熟、手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移动上网成本降低,推动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二是物联网发展迅速。它将电视、电脑、空调、热水器、电磁炉等每一个电子设备出厂时都放置带有IP地址的芯片。通过无线嵌入到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从而把所用的设备都连接起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对它们进行控制。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云计算”技术加快发展和应用。云即计算机群,将很多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集合起来,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每个群可以包括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网络用户通过计算机的简单功能上网租用“云空间”,由大型数据处理中心保管个人的数据和记录,给限定的人群分享,群内用户可以同步修改和联络。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演变,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新变化:在信息形态方面,从文字为主的信息传播形式,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在应用领域方面,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Web2.0使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更加突出,互联网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上网成为新潮流。
互联网的新特点、新变化,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新特点、新变化,加上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境外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破坏,使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亟需我们采取新对策,比如: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维护信息的安全流动,防止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加强网络诚信建设,防止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公共安全;培育网民守法自律,防止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网络失窃密等行为威胁网络安全和国家利益,等等。我们必须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互联网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政府必须在互联网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新闻、通信、公安、出版、教育、卫生等部门进一步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大力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使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占据网上主导地位。加大创新力度,积极组织网民创造健康网络文化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打造一批具有江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上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剧场建设,不断提高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我国已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0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互联网法律制度。应切实加强依法管理互联网,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根据互联网发展和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并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基础管理。严格落实域名注册和IP地址备案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对接入服务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服务准入退出机制。依法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网络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审批,健全日常监管、年度审核、行政处罚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等主体的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进一步打击网上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严防网上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扩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文明办网先进单位创评工作,深入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继续开展互联网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色情、赌博、诈骗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规范互联网安全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责任编辑:丁和平